吉林大学汽车设计复习资料重点

乘用车:在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的汽车,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

商用车:在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的汽车,并可以牵引挂车。

整车整备质量m0:指车上带有全部装备(包括随车工具、备胎等),加满燃料、水,但没有装货和载人时的整车质量。

质量系数ηm0:指汽车载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的比值,即ηm0=me/m0

汽车总质量ma:指装备齐全,并按规定装满客、货时的整车质量。

比功率Pb:汽车所装发动机的标定最大功率Pemax与汽车最大总质量ma之比,即Pb=Pemax/ma(综合反映汽车的动力性,比功率大的汽车加速性能、速度性能要好于比功率小些的汽车)

比转矩Tb:汽车所装发动机的最大转矩Temax与汽车总质量ma之比,即Tb=Temax/ma(反映汽车的牵引能力)

最小转弯直径Dmin:转向盘转至极限位置时,汽车前外转向轮轮辙中心在支撑平面上的轨迹圆直径。(用来描述汽车转向机动性,是汽车转向能力和转向安全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轮胎负荷系数:轮胎所承受的最大静负荷值与额定负荷值之比。

1、汽车总体设计的基本要求P2

1.汽车的各项性能、成本等,要求达到企业在商品计划中所确定的指标。

2.严格遵守和贯彻有关法规、标准中的规定,注意不要侵犯专利。

3.尽最大可能地去贯彻三化,即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

4.进行有关运动学方面的校核,保证汽车有正确的运动和避免运动干涉。

5.拆装与维修方便

2、影响选取轴数的因素有哪些?轴数的增加会有哪些影响?P8、9

影响因素:汽车的总质量、道路法规对轴载质量的限制、轮胎的负荷能力、汽车

的结构等

汽车轴数增加以后,不仅轴,而且车轮、制动器、悬架等均相应增多,使整

车结构变得复杂,整备质量以及制造成本增加。若转向轴数不变,汽车的最小转弯直径又增大,后轴轮胎的磨损速度也加快,所以增加汽车轴数是不得已的选择。

影响选取驱动形式的因素:汽车的用途、总质量和对车辆通过性能的要求

3、乘用车的布置形式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P9、10、11

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

优点:A、前桥轴荷大,有明显的不足转向性能;

B、前轮是驱动轮,越过障碍的能力高;

C、主减速器与变速器装在一个壳体内,故动力总成结构紧凑,不需要在变速器与主减速器之间设置传动轴,

车内地版凸包高度降低,有利于提高乘坐舒适性;

D、发动机布置在轴距外时,汽车的轴距可以缩短,因而有利于提高汽车的机动性;

E、散热条件好,发动机可得到足够的冷却;

F、有足够大的行李箱空间;

G、容易改装为客货两用车或救护车;

H、供暖机构简单,且管路短而供暖效率高;

I、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与驾驶员位置近,所以故操纵机构简单;

J、发动机横置时能缩短汽车的总长,整备质量减轻;

K、发动机横置时,降低了齿轮的制造难度,同时在装配和使用时也不必进行齿轮调整工作,变速器和主减速器可以使用同一种润滑油。

缺点:A、前轮驱动并转向需要采用等速万向节,其结构和制造工艺均复杂;

B、前桥负荷较后轴重,且前轮又是转向轮,故前轮工作条件恶劣,轮胎寿命短;

C、上坡行驶时驱动轮上的附着力减少,汽车爬坡能力降低,特别是在爬泥泞的坡道时,驱动轮容易打滑并

使汽车丧失操纵稳定性;

D、后轴负荷小而且制动时轴荷要前移,故后轮容易抱死并引起汽车侧滑;

E、发动机横置时受空间限制,总体布置工作困难,维修与保养时的接近性变差;

F、一旦发生正面碰撞事故,因发动机及其附件损失较大,维修费用高。

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

优点:A、轴荷分配合理,有利于提高轮胎的使用寿命;

B、不需要等速万向节,减少了制造成本;

C、操纵机构简单;

D、采暖机构简单,且管路短供暖效率高;

E、发动机冷却条件好;

F、上坡行驶时,驱动轮附着力增大,爬坡能力强;

G、改装为客货两用车或救护车比较容易;

H、有足够大的行李箱空间;

I、变速器与主减速器分开,故拆装、维修容易;

J、发动机的接近性良好。

缺点:A、车身地板下方有传动轴,所以地板上有突起的通道,使后排座椅中部坐垫的厚度减薄,影响了乘坐舒适性;

B、汽车正面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时,易导致发动机进入客厢,会使前排乘员受到严重伤害;

C、汽车的总长,轴距等较长,整车整备质量增大,从而影响到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

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

优点:A、动力总成布置成一体,结构紧凑;

B、汽车前部高度有条件降低,改善了驾驶员视野;

C、排气管不必从前部向后延伸,加上可以省掉传动轴,故客厢内地板凸包高度较低,改善了后排座椅中间

座位乘员的出入条件;

D、整车整备质量小;

E、乘客座椅能够布置在舒适区内;

F、上坡行驶时,驱动轮附着力增加,爬坡能力提高;

G、当发动机布置在轴距外时轴距短,汽车机动性能好。

缺点:A、后桥负荷重,使汽车具有过多转向倾向,操纵性变坏;

B、前轮附着力小,高速行驶时转向不稳定,影响操纵稳定性;

C、行李箱体积不够大;

D、动力总成在后部,距驾驶员较远,故操纵机构复杂;

E、驾驶员发现发动机故障不如发动机前置时容易;

F、对发动机冷却和前风挡玻璃除霜不利,且发动机工作噪声容易传给乘员,一旦发生追尾事故,又会对后

排乘员造成危险;

G、受发动机高度影响,改装为客货两用车或救护车困难。

4、客车的布置形式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P12

发动机前置后桥驱动:

优点:A、动力总成操纵机构的结构简单;

B、散热器位于汽车前部,冷却效果好;

C、冬季在散热器罩前部蒙以保护棉被,能改善发动机保温条件;

D、发动机出故障时驾驶员容易发现;

E、货车底盘和客车底盘通用,通用件多,有利于配件供应和维修工作。

THE END
1.重庆赛力斯取得通用型座椅总成专利,解决座椅安装高度适应性差问题骨金融界2024年11月2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重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通用型座椅总成”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222040288 U,申请日期为2024年4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用型座椅总成,包括座椅本体、座椅骨架和垫层;所述座椅骨架呈环形支撑于座椅本体的底部周缘,所述座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RV1VBI0519QIKK.html
2.汽车总体设计(汽车总体设计(第2版))书评汽车总体设计工程总布置设计工程就是解决如何充分发挥这种协同工作和整合工作的组织作用,统领其他部门。在汽车开发整体流程中,总布置设计贯穿整个全过程。作为汽车设计全过程的协调和监控机制,它逐渐确定设计硬点,直至最后的精确装配,保证所有车身和底盘以及内饰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关系。从汽车造型效果图设计开始,总布置就必须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758579/
3.阿尔特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股票频道此外,公司还掌握了核心零部件的关键技术,电磁式DHT、减速器、多合一动力总成等核心产品具有较高性价比,助力整车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提升产品竞争力。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步增长,以及汽车企业出海大趋势,未来汽车研发设计市场的规模将进一步发展,对于公司的业务拓展、实现经营目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https://news.stockstar.com/IG2024042400046624.shtml
4.汽车总体设计图 2.1 驾驶室与发动机,前轴(前轮胎)的布置位置 2.4 轮胎的选择 轮胎的尺寸和型号是进行汽车性能计算和绘制总布置图的重要原始数 据之一,因此,在总体设计开始阶段就应选定,而选择的依据是车型,使 用条件,轮胎的静负荷,轮胎的额定负荷以及汽车的行驶速度.当然还应 考虑与动力—传动系参数的匹配以及对整车尺寸参数(https://etcnew.sdut.edu.cn/meol/analytics/resPdfShow.do?resId=234129
5.科技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研究内容:针对客车超高安全等级和超长质保里程的实际应用需求,开展基于模块式、分散式布局的动力电池系统总体构型、功能和机-电-热一体化设计技术研究;开发先进可靠的电池管理系统和高效热管理系统;开展动力电池系统的电气构型与参数匹配,以及耐久性和可靠性的设计与验证;基于热仿真模型、热失控和热扩散致灾分析模型,研究https://www.evpartner.com/news/7/detail-30950.html
6.混合电动汽车(精选十篇)3) 电力电子器件必须减小尺寸, 减小质量和降低制造成本, 提高混合动力汽车零部件设计加工技术水平。 4) 需要建立更先进的驱动系统数学模型 (包括静态的和动态的模型) , 这是计算机仿真和分析的基础。 5) 制定完善的混合动力汽车相关标准和法规, 为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化奠定基础。 21世纪将是“绿色”世纪。汽车制造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lfa32ve.html
7.汽车设计范文12篇(全文)设计任务书确定后,需根据实际变化计算动力性、轴荷分配转弯直径、燃油经济性。首先根据车身的相关边界条件和各总成的布置要求确定各总成的布置硬点, 硬点确定后根据布置位置绘制整车总布置图。 总体3D布置和DMU检查 车身相关边界确定后,进行发动机舱的动力总成及附件布置。发动机舱布置较复杂,涉及到车身、底盘、电器及各https://www.99xueshu.com/w/ikeyjoxpgur7.html
8.哈尔滨市汽车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其中,依托东安系企业实现发动机产能突破100万台,变速器产能突破40万台,打造为哈尔滨最具特色的汽车零部件产业,成为国内汽车动力总成市场多元化的研发、生产、配套基地。 (4)企业规模 规模以上企业突破80家。销售收入过百亿元企业2家,力争打造1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突出的新能源https://www.ccpc360.com/new/public/?s=make/news/zhzcDetailByID/mob/0/type/detail/id/76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