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熹妃回宫,更像纯元复活。不到三天,李子柒就成为了互联网的精神白月光。
“李子柒更新了一条视频,请查收!”11月12日下午16:30,很多人手机里弹跳出了这条消息。没有大张旗鼓的预告,也没有暗中涌动的复出传言,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李子柒回归了。
消息过于突然,以至于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恍惚甚至不敢相信,“原来是真的回来了”、“啊啊啊啊啊是李子柒!我看到以为这个账号是假的。”
直到网友们半信半疑地点进页面,超然世外的乡野圣地、一个顶十个的利落动作、无需画外音补足的文化传承,以及那句听过很多遍的“奶奶,我回来了”,还是那个味道,已经停更1217天的短视频届“白月光”李子柒,真的回来了。
但李子柒好像一直生活在一片世外桃源,外界纷纷扰扰,偏偏她最争气。让岁月静好这种烂大街的词汇有了具象化的呈现。
从商业角度来看,此次复出意味着李子柒与前公司微念的纠纷落下帷幕。复出当天,微念回应道“目前李子柒与微念没有内容创作方面的合作,但李子柒品牌由微念在特定类目范围长期独占许可经营。”
犹记得她停更的2021年,不真实、造作、竞争压力、热度持续性等关于李子柒的探讨比比皆是,但本次回归,压倒性的好评和期待成为主流。
从开创田园牧歌赛道,到成为全网最后一块精神圣地。从陷入口碑和商业争议到成为穿越周期的创作者代表。在网红被批量制、又快速坍塌的当下,李子柒更像一种时代符号,寄托着不同周期下大众对优质内容的评判,对美好生活的标准。求真务实大步向前之际,不少人嫌她漂浮不接地气,“虚头巴脑”;挣扎内卷困囿泥沼之时,离地三丈方能短暂脱离困境,“诗与远方”。
长期的空白和过往的争议,让李子柒的回归有了更多可解读的空间,也让“归隐”从短视频内容照进现实。
静谧的清晨,在交织的呼吸声与脚步声中,李子柒跑过长满野花的小路,迎向云海与朝阳。
这是李子柒回归后首支视频的开头,没有吸引人的神曲BGM和夸张的配音,没有3秒钟吸引人的怼脸镜头和炸裂内容,她依旧保持着3年前的风格,情绪由浅到深,再过渡到日常生活。
从12日下午到13日,李子柒连更三条视频,每条都在10分钟以上,分别制作了一件“雕漆隐花”的漆器作品、一个森林衣帽间,并在第三条视频以一曲自弹自唱的《如愿》,正式宣告归来,配文“送给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
网友的买单意愿超乎想象。不再是3秒看不到东西就要划走下一个的急迫,也不再是习惯性3倍速拉进度条的不耐,不少人愿意点开横屏,调高音乐,在没有字幕的乡音、缺乏解说的制作中,看完整个劳作过程。
回看三年前、甚至更早的互联网,彼时氛围还算融洽,对立情绪、性别议题没有今天这么敏感,大家还能自由地表达的观点;内卷也只是一种调侃,职场压力也没到发疯和玩抽象来化解的程度;当时的大家从精神到年龄还算朝气蓬勃,对未来有乐观的想象......
再看现在,网友为《再见爱人》里破碎的夫妻关系愤怒、争执;因为脱口秀演员杨笠的表达数次进行舆论对峙;甚至将《如懿传》《向往的生活》等过去的影视作品重新拿出来审判;乐于解构、批判的网友将大冰、晚晚、叶柯等互联网网红解读出百种X学,从一个个梗里获取短暂的快乐。
李子柒的不变,仿佛让置身于撕裂的互联网情绪中的网友们看到一种希望,一个美好的、永恒的理想圣地。
而这种情绪也传递到了海外,某种程度上来说,汇聚了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海外社交平台上,对立情绪更加严重,关于世界变化的探讨更加频繁,从巴以冲突到民族情绪,网友们的精神更加紧绷。
虽然理想的田园生活在过去,也招致一些非议,认为“背离了真实的农村生活”,但经过这几年的情绪按摩后,大家又重新在这样的内容中找到慰藉,正如《我的阿勒泰》的好口碑。
如今的圆圆已步入婚姻,换了城市生活。“看到李子柒回归的时候,就觉得很牛,也想到当时的自己,虽然辛苦但也扛下来了,现在更多是‘支持’的心态吧。”
“回忆都回来了,李子柒还是那个李子柒,我已经从大学到了工作,那些失去的青春,好像在这一瞬间全部回来了”,很多网友感慨道。
就连大家挂念的婆婆也如期出现在视频中,“真好,婆婆还在”,很多人在婆婆出镜的那一刻湿了眼眶。
契合互联网情绪外,李子柒的成功回归,也反映出“粉尘化时代”依旧能有人愿意停下来,看完一支十几分钟的无剧情、无争议内容。
“碎片化时代”已经不足以描述今天的互联网,“粉尘化时代”作为代替登场。在爆炸的信息和情绪中,大家的耐心被消磨殆尽,走的越来越快。单集一分钟的短剧,成为新的时代产物。
残酷一点说,没有信息量、没有观点、也没有情绪的长内容,现在几乎是没有生存空间的。即便那些资料扎实的内容还能吸引一些用户,但最终也会到在商业化的高墙下。
李子柒动辄十分钟以上的内容,看似已经与这个互联网的节奏格格不入了,毕竟短视频都可以倍速。
即便如此,李子柒此次回归,网友的买单意愿超乎想象。不再是3秒看不到东西就要划走下一个的急迫,也不再是习惯性3倍速拉进度条的不耐,不少人愿意点开横屏,调高音乐,在没有字幕的乡音、缺乏解说的制作中,看完整个劳作过程。
某种程度上,大众的买单,更像是一种对流逝青春、人生岁月、过往心境和一去不返的互联网的一种怀念。
这种“意外性”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李子柒个人IP的强大和无可取代。
同时,李子柒更是恰好符合了“当代大女主”的人设想象。独身一人对抗资本,当年一句“资本真是好手段”让其成为普通人的英雄;在不幸的原生家庭中吃尽苦头,李子柒多年与奶奶相依为伴;踩中短视频风口走上人生巅峰,隐退三年归来仍是顶流。
同时,李子柒的内容独特性不仅体现在质感上,更是成为一种行业标杆,影响着助农、田园、日常等多个内容赛道。
有人曾说过,李子柒的内容随便开辟一刀都是一个垂类,事实也是如此,早期的李子柒带动了“助农”赛道的崛起,影响了无数博主。归隐复出后的李子柒,更是成为大家心中的“白月光”。
此外,复出后的李子柒对“非遗文化”的重视,也让其内容有了更深厚的文化底蕴。
虽然此前传统文化一直都是李子柒的视频内容之一,但新更的视频中,基本上都是关于非遗手艺,例如精心雕刻的柒器、绒花绽放的蜀锦。网友在李子柒的视频中,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美,也了解到了背后制作过程和承载的匠心。
在新华社采访中,李子柒也表示,“未来会尝试做更多非遗传承的事情,比如知识产权的保护,非遗文化的传播。”
虽然过去更多是平台造神,用户分层,喜欢辛巴、热爱李佳琦、痴迷章小蕙的各自狂欢,但李子柒的案例却能说明,在足够强势、抢手的内部创作者面前,汹涌而来的流量会将一切壁垒打通,呈现出一场超越性别、年龄、城市的话题大地震。
只要田园牧歌的风还在继续吹、心里某个地方的白月光足够亮,李子柒的故事且有得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