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S_AUTOADDP{LINE-HEIGHT:24px;MARGIN-TOP:6px;FONT-FAMILY:宋体;MARGIN-BOTTOM:12px;FONT-SIZE:10.5pt}#TRS_AUTOADDTD{LINE-HEIGHT:24px;MARGIN-TOP:6px;FONT-FAMILY:宋体;MARGIN-BOTTOM:12px;FONT-SIZE:10.5pt}#TRS_AUTOADDDIV{LINE-HEIGHT:24px;MARGIN-TOP:6px;FONT-FAMILY:宋体;MARGIN-BOTTOM:12px;FONT-SIZE:10.5pt}#TRS_AUTOADDLI{LINE-HEIGHT:24px;MARGIN-TOP:6px;FONT-FAMILY:宋体;MARGIN-BOTTOM:12px;FONT-SIZE:10.5pt}#TRS_AUTOADD{LINE-HEIGHT:24px;MARGIN-TOP:6px;FONT-FAMILY:宋体;MARGIN-BOTTOM:12px;FONT-SIZE:10.5pt}一、基本情况
中国电信集团打造的“互联网+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是由其全资子公司四川公用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即中国电信的农业基地—中国电信天虎云商负责建设运维。公司成立于1997年,注册资本1.07亿元,经营业务主要涵盖农村信息化建设、电子商务运营、云计算、大数据和外包呼叫等。
2015年,为响应中央聚焦“三农”、促进农村产业经济升级转型的号召,助力信息进村入户示范工程的顺利推进,公司利用自身宽带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线下厅店以及渠道拓展等方面的优势资源,结合农村市场的实际需求,依托中国电信综合类电商平台——天虎云商平台的发展基础,投资近亿元,打造出服务于农村信息化、农产品上行的O2O综合信息平台。
一、主要做法
(一)行业痛点
国家倡导的信息进村入户主要是为了解决农村信息闭塞、农民收入少、农产品推广困难等问题。中国电信集团利用“信息化+益农社+电商化”的互联网O2O技术,从信息服务建设、农产品进城、精准扶贫等方面入手,解决农业发展的痛点:
1、缩小数字化鸿沟,让智能通信、金融保险、远程医疗、水电气缴费等便民服务落地农村。
2、利用电信自身的渠道整合能力,注入优势资源,建设农产品上行通路,真正实现“田间”到“餐桌”的原产地直供模式。
3、精准扶贫,搭建培训体系,帮助农民获取农技知识、农村电商销售技巧,帮助农民增收。
(二)商业模式和平台服务简介
中国电信打造的“互联网+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是面向全国农村市场的O2O信息化服务平台。它通过线下发展益农合作社,招募并培训益农合作社信息员,为农民提供业务咨询、操作培训、农产品代销、农资产品代购、便民生活等五大服务功能;线上通过益农APP、网站和ITV,向农民提供便民生活、电商集市、公益资讯等十几项互联网服务体验。核心功能:
1、公益资讯:农业政策解读、农业技术、市场行情、农业气象等;
3、电商集市:对接天虎云商、京东商城、农商一号等电商平台,实现农资、日用品一键购买;支持线上开店,提供电商分销工具,农民可在信息员的指导和培训下,实现自产农产品在线销售。
(三)具体做法
1、整合自身渠道资源,推动益农合作社快速拓展:
中国电信各省、市分公司,采用“目标认领、发展承包”的机制,调动农村支局客户经理的力量与积极性,把支局所覆盖的供销社、小卖部或村委会变为益农合作社,招募当地文化程度较高的中专生和返乡大学生成为益农信息员。
2、加强互联网业务合作,推动便民服务落地:
中国电信整合内外部资源,先后与翼支付、农技宝、中华保险、三农金服等企业开展合作,实现益农平台在线充值缴费、水电煤气缴费、农技咨询、远程医疗、火车票购买、保险购买、小额贷款、小额取现等多项便民服务。
为推动便民服务切实有效地落地,2016年起,中国电信集团与省、市电信公司、平台合作伙伴展开联动,以“激励为主、考核为辅”的方式,在农村支局间开展益农社“服务破零”的竞技活动,要求客户经理和信息员必须向农户做到:
(1)两个宣讲:宣讲益农平台的服务、宣讲益农APP的操作;
(2)四个推荐:推荐四个不同类型的便民服务(平台建议从充值缴费、远程医疗、交通出行、农技交流、意外保险等刚需服务入手)。
益农合作社月度完成规定的便民服务量,根据绩效情况,平台给予客户经理和信息员一定的奖励。每季度,电信各省分公司还开展有优秀益农社评选活动,排名靠前的,平台给予额外奖励。
3、打造城乡一体绿色通道,创建农产品上行新模式
中国电信为打通“田间一公里”到“城市一百米”的距离,在自有的渠道体系上,叠加、创建农产品上行新模式,解决了流通环节中成本高、效率低、损耗严重的问题。它整合了益农信息服务平台、天虎云商、农村支局厅店、城市社区厅店、益农社以及中国邮政等资源,于2016年初全面启动“礼从村上来”的服务行动,具体做法如下:
(1)支局客户经理针对农产品上行,组织信息员集中培训,统一营销话术。信息员向农产品生产商(农民)宣传政策,建立合作关系;
(2)农村支局厅店作为益农社农产品的代理商,负责通过平台线上开店、运营店铺,将信息员收集的农产品信息展示到网上;
(3)平台线上和城市社区厅店同时对益农社农产品进行专题宣传,当地电信公司结合电信业务办理给予优惠政策(如办宽带免费送农产品;缴费满200元,送20元优惠券等),引导用户体验和购买农产品。
(4)农村支局厅店接到订单后,通知益农社信息员组织、包装农产品,上传溯源信息,再通过中国邮政物流配送至城市社区厅店。货到后,社区分局长通知用户到社区厅店领取。
4、创办益农大学,打造农民专属的培训内容
围绕精准扶贫,为提升农民电商知识、农技知识和互联网操作的能力,中国电信采用“专家现场教授+在线课件选播”的形式,打造益农大学,培训的内容包括:
(1)电商知识:电商开店、店铺运营、电商销售技巧;生产资料、生活用品购买等。
(2)农业技术:聘请农业大学和农科院的专家讲解病虫害防治、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等。
二、经验效果
(一)益农合作社拓展迅速,平台发展已初具规模
截至2016年7月,益农合作社已覆盖四川、江苏、浙江、福建、湖北、甘肃、陕西等15个省100个县区,达到11424家,发展信息员11784名,平台注册农户突破360万户。今年内,益农合作社有望达到10万个,突破800万注册用户。
(二)便民服务推进成果显著,平台活跃度不断提升
截至目前,益农合作社月均服务农民达60万余人次,平台便民专区的访问量300多万次。农民使用最多的业务分别为话费充值、农技咨询、保险业务、医疗体检:
农民使用平台充值500万次/月,金额达3亿元;
农民通过平台在线咨询、农技交流达10万余条/月;
农民通过平台购买意外保险上千余份/月;
农民通过平台远程医疗就诊5万余次/月。
(三)城乡一体绿色通道搭建成功,农产品交易量节节攀升
自从2016年启动“礼从村上来”农产品上行行动以来,已有近千家涵盖水果、粮油、生鲜、干货和茶叶的农商企业(农民)通过益农合作社、农村支局,与平台建立合作关系,目前每月通过农产品交易产生的订单流水超过千万元,较年初增长200%。
案例二:2016年初,益农平台通过益农合作社,定向帮扶四川省人大机关对口扶贫单位四川叙永县月明村,实现销售稻米2万斤,把传统“捐赠性扶贫”变为了“经济参与性扶贫”。
(四)益农大学助农效果明显,改变扶贫传统观念
2016年,益农大学特聘45名内训师,深入到四川、重庆、湖北、江苏、福建等5个省18个市县,组织益农操作、电商销售、农技知识等线下培训会22次,农民、农商企业参与人数近万人。线上,益农大学还准备了大量的培训课件,农民每月通过益农ITV、APP观看次数达到5万余次。
除了通过传授农业知识促进农民参与经济、实现脱贫之外,益农大学还专门针对特困户、贫困户开展帮扶公益活动,向他们赠送电脑和手机等设备,派出信息员或客户经理对其进行“一对一”培训。目前,益农大学已帮助特困户、贫困户2000余人,指导线上开店上百家。
(五)益农影响力扩大,引来各媒体争先报道
1、2016年7月15日,搜狐网、中华网、网易、今日头条、新民网分别报道益农服务网应邀参加天翼智能终端博览会。
2、2016年7月14日,搜狐网、凤凰网报道益农服务助力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国电信益农服务与各地农业局共同举办的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首场在山东菏泽拉开帷幕。
3、2016年7月13日,今日头条、搜狐、中华财经网报道“共同推进安徽益农服务工作落地,益农服务网促进与安徽农委合作”。
打造“互联网+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是中国电信构建现代农业新体系、推动信息进村入户的重要举措。它运用“互联网+农业信息服务”的现代化技术和自有渠道体系的优势,有效地服务于“三农”,为信息进村入户的拓展、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