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户何以拥抱大市场,看潍坊新路径

——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潍坊探出新路径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问题。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为山东发展把脉定向,提出了“三个走在前”,要求“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山东是农业大省,素有“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的美誉。作为创造了“三个模式”的潍坊,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如何有效“牵手”是促进共同富裕的核心关键。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发展规模经营,潍坊“三管齐下”,让千家万户小生产拥抱千变万化大市场。

昌乐县农户查看西瓜长势。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以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主体

超过17万个大棚绵延乡间,每年接待为菜而至的客人超200万人次,每天蔬菜成交量超1500万公斤,以蔬菜造福市民、以种植成就农民的寿光,凭借规模大、数量多、品种全,在国内外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可以高枕无忧。面积和产量很容易被赶超,在各地设施大棚铺天盖地的当下,寿光该怎么办?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按照要求,寿光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我们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抓手,全力推动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衔接,让分散农户搭上规模经营的快车。”寿光市委书记赵绪春说。

据介绍,寿光已构建以合作社联合会为龙头、15家镇街合作社分会为骨干、68家潍坊市级以上示范社为支撑的高品质合作社架构,带动80%的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体系,扭转了“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局面。

“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继续走好‘党支部+合作社’这条路子,团结带领全村人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昌乐县五图街道庵上湖村党支部书记赵继斌表示,还要发挥示范村的作用,和周边村抱团发展,让整个方山——庵上湖片区的18个村都富裕起来。

昌乐庵上湖打造绿色放心蔬菜品牌。

走进临朐县辛寨街道朱家峪村的鲁农家庭农场煎饼生产队车间,只见几盘鏊子热气腾腾,一排农村妇女熟练地上料、刮匀、揭饼、分拣、包装,还有一位妇女架起三脚架全程直播。

“生产煎饼所用的小米、薏米等原料,全都是村里和农场自产的。”朱家峪村党支部书记、农场负责人曾永说。不一会儿工夫,直播间就聚集了上百个网友,来自广东、黑龙江、四川等地的客户陆续下单。

联农带农,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全市注册登记农民合作社23469家,其中国家级合作社示范社63家、省级311家、市级620家;家庭农场9279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01家、市级448家。

健全农业服务体系

凸显专业化社会化

潍坊是农业大市也是产粮大市,面对农村劳动力的缺失,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难题的有效手段。

仲冬时节,高密市大牟家镇成片的良田里,绿油油的麦苗长势良好。米高为农服务中心的专家不时下地察看,他们是周边2267公顷耕地的“管家”。

高密市大牟家镇收割小麦。

“我们的服务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保姆式’全托管,提供耕、种、管、收、贮一条龙服务;另一种是‘菜单式’半托管,需要啥服务就点啥。”米高为农服务中心负责人仪亮介绍,智能配肥、农机服务、农资供应等一揽子服务任由挑选。

通过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技术、装备等导入小农户,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高密市充分发挥供销社组织、经营和服务优势,投资2.4亿元,规划建成了29处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实现了“3公里土地托管服务圈”全覆盖。

“为有效破解农业现代化滞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和村集体增收乏力等突出问题,我市加快推进以全程土地托管为核心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高密市委书记刘玉介绍,目前,全市土地托管服务面积已达57万亩,其中,全程土地托管服务面积达13.5万亩。

“只要想种葱,我们可以提供全程服务。”山东沃华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寿棚笑言。

沃华农业的大葱育苗工厂。通讯员于洪涛摄

育出一棵苗,服务一根葱。该公司立足安丘大葱产业发展优势,探索形成了“丸粒化包衣、精量化播种、工厂化育苗、自动化移栽、集约化采收、合同化收购”的全产业链大葱社会化服务模式,实现大葱种、管、收全程保姆式服务。

农户用沃华模式栽种大葱。通讯员于洪涛摄

“以前,我一个人一天下来最多也就能种半亩地,20亩地累死累活得用一个半月。”安丘市景芝镇孙家沙窝村村民孙锡升感慨,“通过‘沃华模式’一天就能全部种完,每亩大葱还能增产2000公斤。”

把千家万户分散性生产变为相互联结的合作经营,构建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安丘市在全省率先推行“党建统领、四社共建”模式。截至9月份,全市村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696个,占比达到80%。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目前,潍坊共有社会化专业服务组织4227家。

发展规模经营

土地流转与农业生产托管并存

“这里的番茄可以‘云种植’。”在寒亭区前阙庄村的东篱田园综合体,村支书于英智打开手机示范,按下“直播”键,47个不同角度画面让智能大棚内的场景尽收眼底。

不光销售农产品,整个生产过程也一起打包销售出去。于英智告诉记者:“这几年,我们村相继完成了土地流转,成立了果蔬合作社,创立省级田园综合体,还培植了‘东篱乡村’等几个小有名气的农副产品品牌。”

除此之外,村党支部还牵头领办企业,发展装饰、物流行业,一二三产业全面开花。去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4.8万元,村集体年收入2000多万元。

农业产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迈过规模化经营这道“坎”。我市以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为抓手,形成了“2+6”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潍坊模式”,为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探索出了新路径。

“2”指的是土地流转和农业生产托管两种规模经营方式;“6”指的是现代农业产业园引领型、田园综合体提升型、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型、农民合作社连结型、家庭农场及专业大户流转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托管型6种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类型。

马煜平详细介绍了托管模式,农民土地合作社与公司签署托管协议,村民一亩地有600至800元的保底收入,当年盈余二次分配,合作社、村集体和农户按照4∶3∶3的比例分成。

相州镇道明村党支部书记节怀波说:“土地托管后,农民打工种地‘两不误、同增收’,大伙积极性挺高,今年村里又新增了200多亩托管面积。”

托管服务促进了粮食生产提档升级。“我们提供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或部分环节服务,亩均节约生产成本140元。”马煜平说,公司与山东省农科院合作,开展良种选育,推广小麦“两深一浅”高效栽培等技术,种植的高筋小麦,每公斤比普通小麦多卖两角钱。

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有效破解了一家一户“种不了”“种不好”的问题,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目前诸城市土地托管面积达50万亩。

大力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目前,潍坊流转土地452万亩,托管土地210万亩,土地规模经营化率达到68%以上,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联结小农户121.6万户,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初步建立。

THE END
1.三农销售平台连接乡村振兴的数字化桥梁这些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产品营销和消费者需求提供支持。同时,它们还能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效率。不僅如此,此類項目也將獲得政府更多政策支持,以促進鄉村振興战略实施。本土化服務模式,以及跨地區合作都將成為推動發展关键要素之一。https://www.gntpr.com/tu-pian-zi-xun/81315.html
2.数字农业商业魔方:多元模式融合,价值重塑与生态跃升之路本方案致力于融合消费增值、订单排队、团队分销、碳汇交易、消费养老、反并购上市等商业模式,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农业生态系统。旨在最大化用户消费价值,实现数字价值确权与资本市场变现,反哺用户并推动产业升级,为数字农业注入新活力。 二、数字农业商业模式 https://blog.csdn.net/Leleabc1/article/details/144156216
3.德阳市打造“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模式该合作社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普度果蔬专业合作社主要发展优质油桃种植和林下养殖,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产业发展模式。合作社油桃产品外形美观、口感好,深受消费者喜爱,供不应求。今年合作社的600亩优质油桃基地,总产量达到37万公斤,实现经营收入180万元、利润总额50万元。“我们还对会员提供蔬菜水果种植销售,引进https://www.sc.gov.cn/10462/10464/10465/10595/2017/11/29/10439410.shtml
4.加快农村市抄济发展的一种模式──东乡县《实体+农户》的实践加快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东乡县《实体+农户》的实践,东乡县,《实体+农户》,市场经济,农业工业化,加快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东乡县《实体+农户》的实践胡发群近几年来,东乡县以兴县富民为出发点,坚持走种养加一条龙https://wap.cnki.net/qikan-DFZF404.010.html
5.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探讨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市场化、集约化、社会化的特征。农业产业化已成为推进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主要有:公司(企业)+农户;合作社;市场+加工企业+基地(农户);野力模式(公司+基地+农户);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户;专业批发市场+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 https://www.360doc.cn/article/7197533_129701935.html
6.《“畜禽种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研究》九、总结与建议总的来说,“畜禽种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是一种具有显著优势的农业发展模式。它有效整合了产业链资源,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为了进一步优化这一发展模式,推动畜禽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扶持,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市场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1765338.html
7.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与布局3、“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型 由一家或几家农业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全程(半程)服务等形式与合作社(基地)形成紧密合作关系,构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农业产业链经营模式。 4、产业集群驱动型 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在空间(产业园区或物流园区)集聚,带动当地特色农产品或优势http://www.hljlt.com/article/detail/3335
8.宁夏:金融支持“三农”的探索与实践光明日报为防止中介组织决策失误和道德风险,在自愿前提下,滨河村镇银行还与牵线、推荐的中介组织签订连带责任书,明确发生损失农户还贷困难情况下,后者应负的连带清偿责任。2008年12月,宁夏成立了第二家村镇银行平罗沙湖村镇银行。 4.设立农村资金物流调剂中心,推行“资金(物资)+农户(基地)+市场”贷款模式,全力支持农民发展生产https://www.gmw.cn/01gmrb/2009-05/21/content_924182.htm
9.2024年中国农产品流通市场调查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1、农产品综合市场发展规模 2、农产品专业市场发展规模 3、农产品专业市场的细分市场分析 二、农产品流通行业批发市场模式 第二节 农产品流通行业农贸市场流通模式分析 第三节 农产品流通行业连锁超市流通模式分析 一、农产品连锁超市发展现状 二、农产品流通行业连锁超市流通模式 1、“连锁超市+基地+农户”模式 2、https://www.cir.cn/R_NongLinMuYu/58/NongChanPinLiuTongDeXianZhuangHeFaZhanQuShi.html
10.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0第29期(总期29期)在线培训课程上述意见要求,加快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完善涉外经贸法律和规则体系,深化外贸领域改革,坚持市场化原则和商业规则,强化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和业态创新,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大力优化贸易结构,推动进口与出口、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贸易与双向投资、贸易https://www.zzqyj.net/?list_89/1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