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覆盖”服务“赋科技”兴农

乡村振兴,科技赋能。近年来,荆州区科技局不断加大送科技下乡惠农活动力度,推行“全覆盖”式服务,以政策宣传为导向、以服务为抓手、以项目为落脚点,全力提升农业产业水平。

政策宣传全覆盖

农业发展的根基在于人,提高农户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是核心。惠农服务,不仅要解决农户当下的需求,还要挖掘他们未来的需求。弥市镇沿河村与两县街等地长期以水稻、玉米等谷物为主要作物,种植户们最核心的议题就是如何增产。以往农户都聚焦在如何选择更优秀的种子上,而此次科技下乡惠农工作,也让种植户们认识到新型肥料与生长调节剂的作用,为粮食提产增产提供了新途径。今年来,共在各镇办开展技术培训23次,培训农民1500余次,发放技术资料3500余份。

服务类型全覆盖

由区科技局进行统筹规划,各地镇办进行动员协调,将各种新技术新产品送入村里,一步直达田间地头。惠农服务不仅是运送物资,还包括指导农户使用及解决使用中产生的各类问题。荆州区科技局联合百余名科技特派员,双店村由于传统化肥的过度使用,土壤养分比例失衡加剧。针对农田产量减少的问题,区科技局及时与科技特派员组成专班,前往当地合作社进行情况调研,并按照专家意见,进行“缓解——改善——跟进”的链条式处理方案。

农业项目全覆盖

为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科技部门不断加大对企业申报农业项目的培育和扶持力度。湖北荆楚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国审优质抗病中稻新品种“荆两优1167”研究项目,预计在大田平均亩产680公斤,比当前种植品种增产8%以上,高产田块达到800公斤以上。今年来,区科技局联合百余名科技特派员,在区内各村、社区推广新技术19项,引进新品种8个,援助受援对象增收近700万元,为乡村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

农业强则百业兴。当沉甸甸的劳动果实挂在枝头时,农户的笑容真挚朴实。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区科技局将持续以技术保障的形式,助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

THE END
1.中国农业的服务化转型和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成长(摘编)近年来,许多地方探索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模式,帮助农业微观经营主体尤其是小农户有效解决“干不了、干不好、干得不经济合理”的问题,成为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典型形式。农业生产托管通过促进农机服务特别是农机规模化作业服务与农资集中采购(套餐供应)、技术集成应用服务、农产品统一销售、农业金融保险服务有机结合,在使http://www.farmchina.org.cn/ShowArticles.php?url=U28MaVw8BTBXZlIxW2sFYARr
2.促进服务供给和服务需求的高效匹配东营科技职业学院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呈现多元化和高端化特征:综合性服务需求突显,涵盖农产品加工、品牌建设、金融保险、市场营销等全产业链环节;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等数字化服务需求高涨,精准农业技术、物联网监测等手段的运用,可以实现生产管理的精细化和高效化;定制化服务需求日益增加,个性化的服务模式能更精准http://it.dykj.edu.cn/info/1070/5359.htm
3.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7大措施缔造经销商“农资+”服务模式随着农资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建议经销商以农资供应服务为主线,通过以下7大措施缔造“农资+”服务模式。 构建综合服务平台 线上平台:开发农业服务平台,集农资销售、农技咨询、市场信息于一体,方便新时代的种植业主“一站式”获取所需资源。 http://img.pesticidenews.cn/zgny/yxcl/content/353c6e40-9958-4ab1-a8c3-c667cf76277d.html
4.施可丰“农资+农机+农技+金融”服务新模式获第四届全国农服大会鲁网10月10日讯9月27日,由中华全国供销总社农业生产资料与棉麻局、合作指导部、金融服务部为指导单位,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主办、湖北省供销合作总社、宜昌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等单位协办,第四届全国农业综合服务商大会暨第十届全国农资科技博览会在湖北宜昌举行。 http://news.10jqka.com.cn/20241010/c662293305.shtml
5.农技服务体系(精选十篇)这种按照行政区域设置、行政方式操作、计划模式运行的农技服务模式,已难以满足农业区域化、特色化发展对农技服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而从农技推广渠道来看,农业科技创新应用尚未建立完善的供求关系,推广服务形式单一,渠道不畅。同时,从事农技推广的主体,不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拥有者、经营者,而是政府各级农技推广部门,这难有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97nngv9.html
6.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及其近年来,河南各地成立的农民合作社联盟以及尝试推行的“农业科研院所或者高等院校—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服务模式,就是一种各地市合作社合力、农业科研院所或者高等院校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力为农户提供农技推广等生产性服务的有效服务格局。这种服务模式强调在各地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科研院所或者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304/14/8448336_452483593.shtml
7.农业服务体系范文12篇(全文)当前,在我国社会化农业技术服务组织不健全的情况下,政府农技推广机构仍然是农技推广体系的主力军,其地位在相当长的时间不会动摇。 为此,要创新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必须要按照“稳定公益性,放活经营性”的发展思路,采取“三位一体”的模式,即以农技中心及区域农技站为主,以试验示范基地(点或示范园区)为依托,以民间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figqkw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