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力互联网+农业

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北京积极推动“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等关键环节的深度融合,其“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和路径,或许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看大屏幕种地,减少六成以上水肥

在通州区台湖镇的金福艺农科技园里,每个大棚里都装备有各种传感器,实时测定大棚内的温度、湿度等7项指标,然后无线传送到监控平台。工作人员坐在监控中心通过大屏幕就可以了解大棚里的各种状况,轻点鼠标,就能为农作物调节温度、浇水施肥。技术负责人孙锐介绍,园区通过物联网技术应用,水、肥等使用量减少60%,用工减少70%。

从2010年开始,北京在13个郊区县的50多个农业生产基地,开展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工作。比如顺义粮食万亩示范方借助物联网、北斗导航、4G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节水节肥,降低劳动力成本,效益十分明显。

但与此同时,物联网应用也面临着设备成本高、比较效益低等问题。以金福艺农为例,公司一年的农业收入为3000万—4000万元,物联网建设投入就要700万—800万元,每年的运行维护费用也需10万—20万元。“物联网不像化肥和农药那样能直接产生效益。”孙锐表示,对效益不高的农业企业来说,物联网投入压力巨大。

北京市副市长林克庆认为,真正要凸显物联网的效益,关键要扩大运用规模,平摊使用成本。面对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如果技术装备成本下降到一定程度,物联网将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鼓励农民“触网”,但并不见得每户农民都去自己开网店

不怕种不好,就怕卖不掉。农产品价格低、销售难一直是困扰农民增收致富的“老大难”。

“从供给端看,北京有大约80万亩的粮食、60万亩的蔬菜、100万亩的瓜果,总共200多万亩耕地。从需求端看,仅北京市就是一个有着2000多万常住人口的大市场,可就这样我们的农产品还存在滞销问题,更别说优质优价!”林克庆说。

北京市农委产业处处长任志刚认为,改变这种局面一方面要加快转变农业的经营方式,由传统农业一家一户的经营为主,转到现代农业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生产、品牌化营销上来。另一方面是要大力推进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等电子商务的发展。

在密云县河南寨镇,80年后青年孔博开办的淘宝网店“密农人家”,连续3年位居淘宝网生鲜蔬菜类北京市场第一名。2015年的营业收入达到1080万元,一举解决了当地农民的销售难题。

随着京郊农民纷纷触网,如今平谷大桃约有20%的产量实现网络销售;昌平40个苹果专业合作社的果品通过电子商务销售一空;延庆县北菜园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已实现电商销售额500多万元,占全部销售收入的近60%。

与此同时,多家企业正在搭建全国行业的垂直电商平台,如大北农旗下的猪联网推出了生猪交易平台、伟嘉集团正在打造全国蛋鸡综合服务电商平台。任志刚说,我们的目标是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互联网应用农业企业,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达90%,互联网渠道销售北京本地农产品占比超过30%。

用大数据服务,让农民找到市场,市场也能找到农民

在顺义区大孙各庄镇,当地农民成立了绿奥蔬菜合作社,产品定向销售给北京天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社每年销售的蔬菜达300多万公斤,占7个村蔬菜总量的3/4。

“农村最需要的服务就是信息服务,让农民找到市场,市场也能找到农民。”林源认为,大数据的应用,将生产者和消费者联结起来,改变了农民盲目跟风的问题。

“互联网+农业”能否落地,大数据是关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各级政府推进农业信息化必须解决的问题。然而,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乏顶层设计,造成盲目建设,“信息孤岛”现象较为普遍。

“从2003年起,北京就开始持续推进‘221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了15个涉农部门、13个郊区县‘三农’信息共享。其中,仅农村经济基础数据库数据量就达到30亿条。”北京市城乡经济信息中心党支书记马俊强介绍,在211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北京又搭建了221物联网监控平台。这个平台在设计初期就秉持着开放的态度,为新增模块嵌入预留了端口,只要技术路线一致,不论是否为试点企业,都可接入平台。

“十三五”期间,北京将以“221”信息平台为基础,借助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设市级农业大数据中心,实现各类数据跨行业、跨地域采集、汇聚、加工分析,通过互联网及时推送给用户端,来更好地引导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任志刚介绍,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生产者定位消费者的需求,再按照消费者的需求去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简单地说,农民通过大数据就能决定农作物种植品种和面积,改变过去靠经验、凭感觉的盲目局面,减少同质农产品扎堆上市、恶性竞争的现象。”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还将在现有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平台的基础上,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覆盖监管和双向信息追溯。

THE END
1.互联网+农业振兴之道:新引擎市场洞察科技创新与案例解析5. 农业技术服务:借助互联网平台,为农民提供种植、养殖等方面的技术支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利用互联网进行市场洞察,有助于乡村地区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为农业振兴提供有力支持。在产业选择过程中,要关注市场趋势、科技创新和消费者需求,以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https://www.shuzixc.com/operating/1691.html
2.20162020年中国互联网+智慧农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前博思数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互联网+智慧农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前景研究咨询报告》介绍了智慧农业行业相关概述、中国智慧农业产业运行环境、分析了中国智慧农业行业的现状、中国智慧农业行业竞争格局、对中国智慧农业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及中国智慧农业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智慧农业产业有个系统的了https://www.bosidata.com/report/G81651JEDA.html
3.20242024-2030年中国互联网+智慧农业市场应用状况及投资商业模式分析报告目录一、中国互联网+智慧农业市场现状分析 31.行业发展概述 3核心概念及定义 3产业链结构及规模 6应用场景及典型案例 82.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 11近五年市场规模及年复合增长率 11未来十年市场规模预测及驱动因素分析 12不同细分领域的市场发展差异 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59747756.html
4.“互联网+农业”报告:一个近10万亿规模的市场,正被这些公司分食互联网+农业电商平台是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互联网技术,整合金融、物流等各类社会资源,实现农业产业链去中间化,提升生产流通效率的新型农业平台。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早在政府倡导前,一贯先行的互联网行业几https://www.huxiu.com/article/120445/2.html
5.“互联网+"背景下特色农业市场营销创新模式研究因而,在当前的农业生产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加强改革创新,实现特色农业市场营销模式创新,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基于此,本文综合"互联网+"对特色农业市场营销活动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行研究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工作建议以综合"互联网+"的发展,加强特色农业市场营销,提升农民的经济收益。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LLK202105038.htm
6.传统农业如何被互联网改造?现代农业是当前的热词,但如何去辨识一个产业时代到来的机会与节点,却需要有足够的商业见识。当然,那些勇敢的商业实践家们,在你还在识别机会的时候,他们却早已凭藉他们超常的嗅觉和冒险的天性开始了行动与探索。https://www.51cto.com/article/486075.html
7.互联网+农业什么是互联网+农业物联网百科互联网+农业是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结合,使农业摆脱传统行业中,消息闭塞、流通受限制,农民分散经营,服务体系滞后等难点,使现代农业坐上互联网的快车,实现中国农业集体经济规模经营。目前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农业生产领域,并在http://www.tpwlw.com/baike/info_89.html
8.邓锦宏:互联网+农业是“风口”也是“长征”作为互联网+农业较早入局者,邓锦宏在互联网+农业探索过程中,也深深感受并见证着互联网给农业带来的转变,“很多大农场主已经在用无人飞机施肥,用摄像头监控。冷链运输行业和批发市场也大力建设中,高速公路的修通和物联网等投入应用,各方面的资源都在加码这个市场,尤其是很多现代农业合作社的现代化程度,已经超出我们的https://news.cctv.com/special/zgmsjz/zmzg2016/h5/dengjinhong/index.shtml
9.“互联网+”加速推进农业生产发展互联网和具有庞大体系的农业结合,必将出现很多新思路,新玩法,也将有大量非农行业的企业跨界而来。 由“农资与市场杂志社”主办的“荷兰现代农业前沿技术游学之旅”于2017年7月30日圆满结束,考察结束,不仅身临其境感受到荷兰农业全产业链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水平,也引发了自己对我国未来农业发展之路和商业模式的定位思考,https://blog.csdn.net/ywhlxm/article/details/77981869/
10.以“互联网+农业”为驱动打造我国现代农业升级版——“互联网+”助力国内外两个市场与两种资源大统筹。“互联网+”基于开放数据、开放接口和开放平台,构建了一种“生态协同式”的产业创新,对于消除我国农产品市场流通所面临的国内外双重压力,统筹我国农产品国内外两大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农业竞争力,提供了一整套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https://aii.caas.cn/xwdt/kyjz/37efaa4e0eef4d538e649d2fbe4b3548.htm
11.“互联网+农业”助力农业发展农村电商正快速发展,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成为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互联网+农业是大势所趋。但在背后依然存在和面临诸多问题。因此,为了促进电商良性发展,要在优化环境、 精准培训上下功夫。 优化农村电商发展环境,完善基础设施,解决物流成本难题。在“互联网+农业”的大背景下,农村电商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https://www.meipian.cn/53sez3xs
12.“互联网+”休闲农业(精选十篇)“互联网+”休闲农业 篇1 1 陕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要求。陕西依托现有资源, 围绕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进行科学规划, 建立了以农户和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新型休闲农业模式。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u3q0bco.html
13.“互联网+农业”助农拓销路“我家农产品收入过去非常依赖游客采摘和街边市场销售,疫情发生后,这两大块收益下降很快。近年来,我接触了‘互联网+’即时零售,农产品销量有所提升,现在我们的合作社收入差不多翻了4倍。”戴浩贤说。 美团买菜数据显示,戴浩贤所在的广州金泉农业专业合作社供应的南沙番石榴,一天最高可卖出上万斤。 https://m.gmw.cn/2022-09/24/content_13031526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