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7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介绍了“互联网+农业”和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农业农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宗锦耀一同出席。

屈冬玉介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互联网+农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农村部将按照国务院的部署,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工程,深入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组织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继续办好“双新双创”博览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农村向深度发展,扩大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规模、范围和内容,建设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做好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工作,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互联网+农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回答记者关于“互联网+”现代农业进展情况的提问时,屈冬玉指出,2015年国务院出台“互联网+”行动意见以来,农业农村部积极推动互联网在农业农村的应用,“互联网+农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互联网+”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8个省市出台了“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都将农业作为重要内容。每年举办一次“互联网+”现代农业活动或会议,特别是2017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在江苏首次举办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今年11月中旬将在江苏继续举办“双新双创”博览会。

二是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断深化,农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近几年,农业农村部组织了9个省,开展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发布了426项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产品技术和应用模式,去年启动实施了数字农业建设试点,今年成功发射了首颗农业高分卫星。现代信息技术在轮作休耕监管、动植物疫病远程治疗、农机精准作业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三是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新业态蓬勃兴起。农业农村部在14个省市开展了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探索鲜活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休闲农业等电商模式,在428个国家级贫困县开展电商精准扶贫试点。2017年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已累计支持了756个县,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1.25万亿元,农产品电商正迈向3000亿元大关,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800万人。

四是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实施范围扩大,农村信息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在全面总结12316经验做法和试点的基础上,2017年开始在18个省市开展整省推进示范,已有20.4万个村已经建立了益农信息社,占全国行政村的1/3,为农民提供公益服务8250万人次、便民服务2.9亿人次。

五是信息资源共享开放不断深化,数据价值开始显现。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兽药基础数据、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等“四平台”。组织21个省市开展8种农产品大数据试点。完善监测预警体系,每日发布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每月发布19种农产品市场供需报告和5种产品供需平衡表,逐步实现用数据管理服务、引导产销对接,连续5年举办农业展望大会并发布展望报告。

六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互联网+农业”支撑条件明显改善。2017年年底,全国行政村通宽带的比例达到了96%,每百户农民手机拥有量超过300部。自2015年起连续三年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把智能手机打造成为农民的“新农具”。

确保农产品出村“出得来,出得好,而且出得好价钱”

针对记者关于如何破解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屈冬玉表示,农业农村部多年来紧抓农产品产销对接,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提升营销水平,从2001年开始,每年举办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今年还要在长沙继续办。近日,还在京启动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首场签约54亿元。

益农信息社让群众“进一个门,办百样事”

在回答记者关于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有关问题时,唐珂介绍,目前,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已在18个省开展整省推进,覆盖面不断扩大、功能不断拓展,深受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已经成为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的突破口。

一是聚集服务资源,有效满足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通过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有的地方从县里、乡镇延伸到村的各种服务达到了四五十项,真正做到了让农民“进一个门,办百样事”,益农信息社成为了农业技术的传播点、农村信息的采集点、农民生活的便利点、农产品上行的起始点和基层政府与农户的联系点。

二是线上线下结合,有力带动农业转型升级发展。通过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推动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深度融合,带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三是构建农村双创平台,提供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益农信息社的带头人和信息员带动能力很强,有的是带动一方百姓致富奔小康,有的是直接组织各种培训、电商、双创活动,比如江西很多益农信息社运营中心承担了当地行政服务中心的职能,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双创环境。

四是有效改善乡村治理。乡村的地域非常广阔,信息进村入户工程通过省为核心、市县为纽带、村为节点的体系,建立起覆盖人民群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联结涉农部门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不仅是经济活动、社会管理而且政务管理都能延伸到村里面,所以能够有效改善乡村治理。

唐珂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快益农信息社建设,确保到2020年覆盖全国80%以上的行政村;二是强化村级信息员选聘培训,坚持“有文化、懂信息、能服务、会经营”的标准和原则,优先从返乡下乡人员和有志于从事信息服务的农村青年中选聘信息员,开展培训、提升能力;三是健全完善建设运营机制,调动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实现可持续发展;四是加强部门合作,集聚涉农信息资源,建设公益服务平台,提升益农信息社服务功能和水平。

力争到2020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初步形成

针对记者关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问题,宗锦耀介绍说,从2015年开始,农业农村部组织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补助政策,到目前为止,已经累计安排了121亿资金支持融合发展项目,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呈现出多模式推进、多主体参与、多利益连接、多要素发力、多业态打造的新格局。

宗锦耀表示,农业农村部正在深入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行动:一是落实政策引导融合,推动落实财政、金融、税收、科技人才、用地用电等扶持政策落地生效,扶持一批县、乡镇、村,发展农村的融合发展先导区、示范园,培育融合发展的企业主体。二是创业创新促进融合,鼓励农民工、大专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三是发展产业支撑融合,围绕现代农业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发展种养业、加工流通、休闲旅游、电子商务、健康养老、养生等产业,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四是完善机制带动融合,要引导企业和农户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特别是要采取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形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五是加强服务推动融合,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融资信息、人才对接等服务,力争到2020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初步形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原标题:国新办举行政策吹风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在会上表示——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THE END
1.互联网+农业振兴之道:新引擎市场洞察科技创新与案例解析5. 农业技术服务:借助互联网平台,为农民提供种植、养殖等方面的技术支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利用互联网进行市场洞察,有助于乡村地区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为农业振兴提供有力支持。在产业选择过程中,要关注市场趋势、科技创新和消费者需求,以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https://www.shuzixc.com/operating/1691.html
2.20162020年中国互联网+智慧农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前博思数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互联网+智慧农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前景研究咨询报告》介绍了智慧农业行业相关概述、中国智慧农业产业运行环境、分析了中国智慧农业行业的现状、中国智慧农业行业竞争格局、对中国智慧农业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及中国智慧农业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智慧农业产业有个系统的了https://www.bosidata.com/report/G81651JEDA.html
3.20242024-2030年中国互联网+智慧农业市场应用状况及投资商业模式分析报告目录一、中国互联网+智慧农业市场现状分析 31.行业发展概述 3核心概念及定义 3产业链结构及规模 6应用场景及典型案例 82.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 11近五年市场规模及年复合增长率 11未来十年市场规模预测及驱动因素分析 12不同细分领域的市场发展差异 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59747756.html
4.“互联网+农业”报告:一个近10万亿规模的市场,正被这些公司分食互联网+农业电商平台是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互联网技术,整合金融、物流等各类社会资源,实现农业产业链去中间化,提升生产流通效率的新型农业平台。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早在政府倡导前,一贯先行的互联网行业几https://www.huxiu.com/article/120445/2.html
5.“互联网+"背景下特色农业市场营销创新模式研究因而,在当前的农业生产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加强改革创新,实现特色农业市场营销模式创新,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基于此,本文综合"互联网+"对特色农业市场营销活动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行研究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工作建议以综合"互联网+"的发展,加强特色农业市场营销,提升农民的经济收益。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LLK202105038.htm
6.传统农业如何被互联网改造?现代农业是当前的热词,但如何去辨识一个产业时代到来的机会与节点,却需要有足够的商业见识。当然,那些勇敢的商业实践家们,在你还在识别机会的时候,他们却早已凭藉他们超常的嗅觉和冒险的天性开始了行动与探索。https://www.51cto.com/article/486075.html
7.互联网+农业什么是互联网+农业物联网百科互联网+农业是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结合,使农业摆脱传统行业中,消息闭塞、流通受限制,农民分散经营,服务体系滞后等难点,使现代农业坐上互联网的快车,实现中国农业集体经济规模经营。目前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农业生产领域,并在http://www.tpwlw.com/baike/info_89.html
8.邓锦宏:互联网+农业是“风口”也是“长征”作为互联网+农业较早入局者,邓锦宏在互联网+农业探索过程中,也深深感受并见证着互联网给农业带来的转变,“很多大农场主已经在用无人飞机施肥,用摄像头监控。冷链运输行业和批发市场也大力建设中,高速公路的修通和物联网等投入应用,各方面的资源都在加码这个市场,尤其是很多现代农业合作社的现代化程度,已经超出我们的https://news.cctv.com/special/zgmsjz/zmzg2016/h5/dengjinhong/index.shtml
9.“互联网+”加速推进农业生产发展互联网和具有庞大体系的农业结合,必将出现很多新思路,新玩法,也将有大量非农行业的企业跨界而来。 由“农资与市场杂志社”主办的“荷兰现代农业前沿技术游学之旅”于2017年7月30日圆满结束,考察结束,不仅身临其境感受到荷兰农业全产业链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水平,也引发了自己对我国未来农业发展之路和商业模式的定位思考,https://blog.csdn.net/ywhlxm/article/details/77981869/
10.以“互联网+农业”为驱动打造我国现代农业升级版——“互联网+”助力国内外两个市场与两种资源大统筹。“互联网+”基于开放数据、开放接口和开放平台,构建了一种“生态协同式”的产业创新,对于消除我国农产品市场流通所面临的国内外双重压力,统筹我国农产品国内外两大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农业竞争力,提供了一整套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https://aii.caas.cn/xwdt/kyjz/37efaa4e0eef4d538e649d2fbe4b3548.htm
11.“互联网+农业”助力农业发展农村电商正快速发展,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成为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互联网+农业是大势所趋。但在背后依然存在和面临诸多问题。因此,为了促进电商良性发展,要在优化环境、 精准培训上下功夫。 优化农村电商发展环境,完善基础设施,解决物流成本难题。在“互联网+农业”的大背景下,农村电商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https://www.meipian.cn/53sez3xs
12.“互联网+”休闲农业(精选十篇)“互联网+”休闲农业 篇1 1 陕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要求。陕西依托现有资源, 围绕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进行科学规划, 建立了以农户和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新型休闲农业模式。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u3q0bco.html
13.“互联网+农业”助农拓销路“我家农产品收入过去非常依赖游客采摘和街边市场销售,疫情发生后,这两大块收益下降很快。近年来,我接触了‘互联网+’即时零售,农产品销量有所提升,现在我们的合作社收入差不多翻了4倍。”戴浩贤说。 美团买菜数据显示,戴浩贤所在的广州金泉农业专业合作社供应的南沙番石榴,一天最高可卖出上万斤。 https://m.gmw.cn/2022-09/24/content_13031526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