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域中国·地域美食产业振兴计划于2023中国城乡发展论坛正式启动

当天下午,论坛举办了“探路乡村产业振兴专题论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农村经济研究部原部长徐小青,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二级研究员、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肖金成,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原司长高俊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社会发展研究部原巡视员林家彬,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姜长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农村发展研究所原副所长苑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杨晓东,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农业展览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国,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原驻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生态文明工作委员会总干事、研究员王春益等领导专家,及多位知名企业家分别就“聚焦县域经济,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激活要素资源,构建发展良性机制”“突出特色优势,培育提升产业品牌”“促进数字经济和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的路径探讨”等专题展开深入的研讨交流。专家观点频现妙语锦句,多次将论坛气氛引向高潮掌声不断,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生动、深刻的饕餮盛宴。中国食品报社“食域中国·地域美食产业振兴计划”压轴发布并正式启动,本次论坛在高潮中胜利闭幕。

发挥专业媒体优势,讲好产业振兴精彩故事

孙晓郁在致辞中指出,去年5月,中国城乡发展国际交流协会与中国食品报社共同开展了“乡村产业振兴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共征集上百个案例,从各个角度对农业融合、农业科技、文化赋能、品牌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总结,对提炼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经验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国城乡发展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孙晓郁

孙晓郁表示,乡村振兴要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长久之策。当前,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既是国民经济整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和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更加突出认识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着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通过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机制创新等手段促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更好地发挥对农民就业增收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食品报社社长黄国胜

对于如何延续特色产业发展的好势头,黄国胜从3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是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要“树立大食物观”。未来,还需要各方拧成一根绳,在大食物观的指引下,加紧挖掘各地的土特产,以科技夯实产品品质,以创新塑造品牌形象,通过产品升级、包装改良、品牌营销等培养土特产产品金字招牌,让土产品“潮”起来,更好地走进千家万户。

二是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要加快农产品加工转化。农产品加工业是构建乡村产业链的核心,要紧扣乡村全面振兴目标,积极挖掘和推介全国各地农产品加工典型企业的好做法,让更多企业汲取其好经验,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加快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循环利用。

三是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要注重协同创新发展。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形成合力、久久为功,常抓不懈。要统筹考虑市场需求和本地农业农村资源禀赋,把特色优势食品农产品产业培育好、发展好,纵向贯通产加销、横向融合农文旅;要联动各方,加快推进品牌培育、孵化和推广工作。同时还要考虑因地制宜,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做大做强乡村生态经济,合理延伸生态产业链条,打造生态食品新品牌,全面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与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跨越。

端牢中国饭碗,推动农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本前提之一。

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锡文

陈锡文指出,当前,我国虽然实现了口粮绝对安全,但大豆、油料、糖料进口量仍然偏大,自给率偏低,粮食安全问题依然存在。

陈锡文指出,要加快推动农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前,从田头到餐桌的过程中农产品损耗浪费的比重非常高,涉及流通、仓储、加工水平等问题,因此,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高质量发展农业,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各类农产品的品质上,尤其是打造各类特色农产品。陈锡文提出,当前农产品高质量发展面临多个问题,一是当前存在着很多农产品生产结构雷同、品质同质化严重的现象,二是很多地区缺乏自己的土特产,三是农产品的营销、储存、加工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明显不足,四是各类农产品的深加工能力不够。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按照系统观念,政府部门、公司企业、社会资本、农民合作社及农民个体协同发力。在农业生产上,给农民提供完整及时的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生产,社会资本和公司企业也应指导农民掌握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了解最优秀的品种,采取更先进的销售手段。

食品工业连接消费与农业、城市与农村,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优质农产品附加值,以更高溢价进入市场,延伸了产业链、就业链和效益链,助力乡村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拉动农业农村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孙宝国,在视频演讲中强调了食品的功能与创新。孙宝国指出,食品的功能是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和能量,满足人民物质与精神、生理与心理、文化与健康等需求。未来食品的发展趋势是风味、健康双导向的,提升食品的风味和营养健康水平是长期任务。未来食品是多元化的,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味、营养健康和文化需求。孙宝国强调,中国传统食品现代化创新要依靠科技把经验变成科学,把手艺变成工艺,把人工操作变成智能控制的机器操作。

聚焦特色乡村产业,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也是增加群众收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不竭源泉。各地区各部门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建设和美乡村,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广袤田野上,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一个个生动场景汇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

中央党校报刊社原总编丁茂战则提出了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新机遇和新思维。他指出,中国经济迎来了换道才能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曾经最大的短板“三农”迎来了最大的机遇,要从守住吃的底线、聚焦产业发展、突出村落文明建设三个领域推进乡村振兴,同时,要破除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梗阻。丁茂战表示,在产业振兴中,要继续推动一乡一品、一县一产业,做质量强品牌,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业加工业,同时挖掘农耕文明,推动农村文化旅游业发展。

中国食品报社品牌农业中心主任刘鑫淼做“食域中国”项目介绍,多位领导共同启动中国食品报社“食域中国·地域美食产业振兴计划”,京东商城中国特产·中国食品报食域中国特产馆同步上线。启动领导嘉宾(从左至右)农业农村部中国农村杂志社党委委员、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副会长胡国明,中国烹饪协会主席团副主席、中国烹饪协会火锅专委会创始人、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终身名誉会长汤庆顺,中国食品报社社长黄国胜,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原司长高俊才,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原驻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生态文明工作委员会总干事、研究员王春益,中国食品报社品牌农业战略推进中心主任、食域中国·地域美食产业振兴计划项目负责人刘鑫淼。

刘鑫淼介绍,“食域中国·地域美食产业振兴计划”是中国食品报社主办,为着力支持和参与国家全面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中国食品报社媒体的使命和担当,助力发掘我国广泛分布的“土特产”优势资源,大力弘扬我国资源禀赋与农耕文明核心优势,特联合有关单位共同启动。该计划将通过中央政策宣传、土特产实地探访报道、农产品加工科技下乡调研指导、品牌农业与乡村振兴公益宣讲、品牌数字化管理平台搭建、地域美食产业示范基地合作推广、名人名企权威专访报道、抖音直播宣传、电商平台销售帮扶与渠道精准对接等方式,为全国地标产品、地域美食及“土特产”原产地,及832重点脱贫地区、三区三州重点帮扶地区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产业园区和龙头企业进行全面支持。同时,中国食品报社也期待与各有关单位及有识之士携手合作,共同“讲好品牌故事,传承美食文化,推广地域特产,助力乡村振兴”。(刘弋扬宫晓晨)

THE END
1.APP简体|繁体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微信APP收藏本站投稿须知报刊订阅 返回首页首页|APP APP 农广在线APP 云上智农 中国农技推广APP 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https://www.ngx.net.cn/APP/
2.中国农村网四大育制种基地全覆盖 农发行今年累计投放种业贷款284亿元 种业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关于2024年河北省审定通过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名称等信息的公示 引金融活水 助种业成长——第二届种业投资说明会成功举办 国家玉米种质资源改良计划暨优异资源田间展示观摩活动在河南新乡举办 https://www.crnews.net/cy/index.html
3.农村.农业.农民(A版)杂志是什么级别?杂志刊期是多久?农村.农业.农民(A版)杂志级别为省级期刊, 目前刊期为月刊。 农村.农业.农民(A版)杂志简介信息 《农村·农业·农民(A版)》杂志旨在为农业工作者、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提供政策指导、技术推广、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支持,促进河南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繁荣。杂志以“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实际”为办刊宗旨,致力于传播https://www.youfabiao.com/nongcnynm/wenti/05.html
4.农民影视最新版下载,开启乡村影视娱乐新时代荣誉资质农民影视最新版下载是新时代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拉近了城乡距离,推动了农村产业的发展,让我们共同期待农民影视在未来为乡村带来更多的精彩与活力。http://www.hongkawl.com/post/10703.html
5.Acfun农村农业话题,快来参与【张捷聊三农之百五十】到底谁搞的城乡差别和农业税收政策 205次播放 | 09:20 #农村农业#农村#农民#农民子弟 2 河南日报农村版 2023-10-31 关注 种苗扦插啦!(魏静敏) 0次播放 | 00:11 #农村农业#育苗#草莓#农业草莓种植 投蕉 河南日报农村版 https://m.acfun.cn/communityCircle/780914
6.下载农村淘宝最新版本下载农村淘宝最新版本,常州博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博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boxing186.cn)成立于2016年12月22日,注册地位于常州经济开发区遥观镇建农工业集中区沟西123号,法定代表人为郭浩。经营范围包括农机设备及配件的研发、制造、加工及销售;机械设备及配件的制造http://www.boxing186.cn/tags-1735.html
7.阿城县志(三)1945年"九·三"后,民主政府重视物价管理工作。50年代,价格由各专业公司管理,1960年建立市场物价管理机构,负责全县物价的统一管理和综合平衡。主要工农业产品、副产品的价格以及非商品的收费标准,由物价委员会根据上级通知精神核定和调整。1961年上半年,本县有些工业产品厂价上涨,小农工具铧子每公斤由1958年O.34元涨https://www.hrbswszyjs.org.cn/news/176.html
8.2005年度科研成果目录——安徽社科院5、十·五安徽国企产权改革的深化 安徽日报2005年12月23日 0.3万 6、中部崛起要着眼于人 大众出版社6、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问题思考 《科学发展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4、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 羊城晚报出版社2005年3月版 0.6万 5、先进性教育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https://www.aass.ac.cn/html/2006-04-25/170_1732.html
9.迈克尔·麦尔扎根吉林市大荒地村数年写东北乡村故事(转)A 写成书?村民认为是个好主意 新文化:感谢你将东北农村的变迁和大荒地村的农民故事与全世界分享。吉林省的农民可能是第一次成为一本英文纪实作品的主角,您对此怎么看?此书在美国反响如何? 麦尔:作为一个作家,我的目标是向读者讲述他们可能永远见不到的人。在《再会,老北京》一书里,我讲述了老北京胡同里“大杂院https://www.douban.com/note/611753128/
10.中国2021年文化教育类期刊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报道统计【数据采编自】《中国期刊年鉴2022》 【统计项目】中国2021年文化教育类期刊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报道统计 【数据包含量】35 【点击次数】1期刊名称 期号 类型 当期报道总数(篇) 目标主题报道总数(篇) 目标主题报道占比(%) 目标主题关键词 报道方式 农村农业农民·A版 *** *** *** *** *** *** **http://www.bjinfobank.com/DataList.do?method=DataView&id=665271&db=TJ&view=view&str=FFF4eba
11.应对功能性失衡农业大降·万建民:生物营养强化精准扶贫图示: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院士一行参观植保所水稻品种抗性鉴定平台(以下组图)。 致力于解决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 由中国科协调宣部主办,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光明网、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同承办的主题为《谋定研究: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的“科学麻辣烫”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农业科技成就回顾与https://blog.csdn.net/xj0623hjwq/article/details/107618497
12.富兰克林·金:《四千年农夫》(1,3,4,5,7,11章)《四千年农夫(中国朝鲜和日本的永续农业)》 FARMERS OF FORTY CENTURIES OR PERMANENT AGRICULTURE IN CHINA, KOREA AND JAPAN (1911)--这本百年前描述中国农民管理土壤以增进肥力的书籍在20世纪50年代成为美国有机农业运动的《圣经》,作者富兰克林·H·金也成为了引领那个时代的美国有机农业运动的先驱。 该书记录http://www.wyzxwk.com/Article/shushe/2012/02/284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