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介美国工业化转型时期农民状况研究农业资本主义

书名:美国工业化转型时期农民状况研究

作者:原祖杰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点击图片购买图书

作·者·简·介

原祖杰,山东省莱州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教于南开大学、美国西南大学等校,现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社会文化史、中西现代化进程比较等,著有《进步与公正:美国早期的共和实验及其在工业化时代遭遇的挑战》,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美国研究》《文史哲》等刊物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主持多项国家和教育部项目,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十九世纪美国工业化转型中的农村、农业与农民问题研究”首席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天府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内·容·介·绍

工业化转型虽给美国农民带来了种种危机,却也蕴藏着化解这些危机的因素。解决之道存在于政府干预、技术与管理和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三个层面:其一是政府对农业的有机干预,其最明显的体现是1862年农业部的成立。该部门经历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数十年的发展日渐成为政府影响农业的核心机构。在此过程中,美国人关于政府与农业之间关系的认知也从最初的自由放任主义转变为专业主义,正是这种专业主义精神在进步主义时期成为解决农业问题的可行路径。其二得益于技术革新和科学管理。农业机械的更新、交通方式的变革和农场管理的科学化,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代表了美国农业从家庭农场到农业综合企业的转型趋势。其三有赖于农业知识的生产和传播。内战后农业知识的生产和传播载体,经历了从分散走向统一、从民间走向政府、从临时走向固定、从随意走向正式的发展过程。在世纪之交形成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相互配合的体系,为农民接受和吸收农业知识提供了关键助力。

目录

绪论

一、美国农业与农民问题研究综述

二、美国历史上的自耕农农民和资本主义农民

三、美国的农业传统与农业神话

四、城市化转型中的乡村情结

五、内战后工业化和城市化转型中的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

---------------------

第一章从独立到内战时期的美国农业、农村与农民

一、北美殖民地时期的农业社区

二、建国初期的自耕农农业

三、从建国到内战时期的国家政策

四、西进运动与中西部农业区的开拓

五、南方各州的畸形农业——奴隶制种植园

六、从自耕农农业向资本主义农业的过渡

第二章西进运动凯歌掩盖下的农民困境

一、内战后南方的农业与农民

二、在荒原上立足:来自大自然的挑战

三、商品化农业的风险:市场上的剪刀差、交通运输与资本信贷

四、孤立分散的生活方式

第三章19世纪晚期美国农妇的困境

一、农妇繁重家务的主要“苦差事”

二、农场的性别分工和被忽视的女性的贡献

三、解决农妇的苦差事问题的努力

第四章从格兰其到农民联盟:联合的尝试

一、19世纪70年代的格兰其运动

二、19世纪后期的各种农民互助组织

三、19世纪80年代的农民联盟运动

第五章农民政治与平民党运动

一、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民政党

二、农民运动中的反党派思想

三、联盟政治与平民党的诞生

四、平民党政治:1892—1896

第六章美国农民运动中的土地问题

一、内战后美国农民面临的土地问题

二、亨利·乔治的改革理念及其在农民中的传播

三、农民联盟与亨利·乔治的“蜜月期”

四、平民党人对“乔治主义”的幻灭

五、第三党政治与改革的命运

第七章工业化时期的农民与政府

一、内战前美国政府对农业发展的干预

二、农业部的酝酿与诞生

三、农业部入阁及其发展壮大

四、农业部全盛时代的到来

第八章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变迁

一、农业机械化

二、交通运输的改善

三、农业经营模式的革新

第九章知识与农业发展

一、民间的农业知识传播

二、农业教育的实施

三、农业科研与试验

四、合作推广体系的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向上滑动启阅)

精彩节选

城市化转型中的乡村情结

然而,不管怎么说,(农业)神话是有威力的,因为19世纪上半叶的美国是由有文化并且在政治上自认为农民的多数人组成的。对这一数量上占优势的阶级加以有益无害的恭维,神话就为乡村编辑和政客们提供了标准的话语。……不仅如此,恭维他们的编辑和政客们在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故作真诚。除了少数人外,他们中更多的人似乎出身于小乡村或农场,他们的话在挑动了大批老家人情怀的同时,也拨动了他们自己的情怀,对他们早年岁月的怀念,或许可以减轻他们因抛弃父母家园和儿时经历而残存的负罪感。

并非所有乡情都像霍夫斯塔特描绘的那样虚伪。至少在城市化还处在粗放阶段的19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前,很多来自乡村的城市人还并没有完全适应城市生活。一方面是他们美好的乡村记忆,虽然缺少发展机会,但宁静的生活、熟悉的人群,都让他们魂牵梦绕;另一方面是城市中的陌生、嘈杂以及人与人之间冷冰冰的关系,都会激起他们的反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也就是美国工业化、城市化高歌猛进的时代,曾经以一本小书改变了世界的斯托夫人(全名哈丽雅特·比彻·斯托),继其名著《汤姆叔叔的小屋》之后,先后推出两本反映时人心态的著作,一本叫做《老镇上的人们》,另一本名为《我们和我们的邻居》。前者以其丈夫斯托的故乡,马萨诸塞州的内蒂克为背景,描述了传统美国乡村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和谐社会。在那里,德高望重的人受到尊重、被奉为楷模,友善与怜悯弥漫着整个社区,人们彼此以礼相待,以诚相知。她在《老镇上的人们》一书的开头即指出:

每个个人都是他所生活和行动的社会大场景中的一部分和一分子,如果不能重新制作他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图景,他的生活就不能被绘制。对我来说,回忆中新英格兰时期留下的最为特殊也最为有趣的形象和身影现在正在快速消失。我指的是前铁路时代,当新英格兰还是一个艰苦的、崎岖荒凉的半希伯来神学、半小村庄式的极端民主共和体的时候,与旧世界的所有文明和教养远隔重洋,被遗忘被忽视,然而在这样的寂寥中,一种带有强烈的、新点燃的、特别的个体生活的热情行动却能使之像炭火一样燃烧。

在斯托夫人的眼中,小村庄文化的核心是教会及其定期的宗教活动。如她所述:“在过去的时光中,当一个小男孩出生在马萨诸塞的乡村时,兼具尊崇与威严的最生动的形象来自牧师。在这个由朝圣者建立于荒野的神权政体中,牧师代表着唯一的贵族秩序。”除了牧师等神职人员身上残留的贵族精神外,令人怀念的还有老镇上的人们的质朴与善良:“老镇上的人们富有同情心,对于原来定居于此处而现在处于流浪状态的印第安人从来不吝啬施舍。我的祖父祖母都是仁慈的好人,经常给口渴的印第安人一扎苹果汁,我祖母不限于此,还为他们提供毯子之类的生活用品。”

而斯托夫人的另一部作品《我们和我们的邻居》展示的则是一幅令人不快的场景:陌生的人、嘈杂的环境、古怪的行为、无礼的举止,凡此种种,都与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大量具有异质文化特征的外来移民、不断加剧的贫富分化和阶级对抗挂上钩,成为人们城市化焦虑症的一部分。

快速增长的城市人口,大量的贫困的外来移民,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贫困、犯罪、伤风败俗、破败肮脏的居住环境以及让老移民惊诧的异质文化和不断发生的骚乱,都给发展中的城市蒙上阴影。回望美国的早期史,对城市的恐惧和抵制几乎可以被看作美国的文化传统。在国家的缔造者当中,最憎恶城市的非托马斯·杰斐逊莫属。在他发表于1784年的《弗吉尼亚笔记》中,杰斐逊将城市中的乌合之众视为民主制度的疾患,与健康、独立的自耕农形成鲜明的对比。对城市物质形态的恐惧和对政府以城市为基地(首都或首府)来控制整个国家的怀疑,让大多数美国人认同了杰斐逊的担忧。

这种变化跨越了将近一个世纪,从19世纪初开始一直延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20世纪初的研究者在回顾这段历史时,不免感慨世事沧桑。在《城市生活及其改善》一书中,乔治·夏普感叹说:

我们的城市增长如此之快,在它们当中做生意的方法变化如此之剧,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差距是如此之大,我们早期适当限制政府行为的杰斐逊思想被抛弃了,或者至少被大大修正了。我们意识到(借用一种陈腐的表述),“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种形势,而不是一种理论”;作为一种有机体的城市、国家与综合政府,一定是逐步形成并运用着某些我们早期历史中难以想象的权力。

THE END
1.APP简体|繁体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微信APP收藏本站投稿须知报刊订阅 返回首页首页|APP APP 农广在线APP 云上智农 中国农技推广APP 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https://www.ngx.net.cn/APP/
2.中国农村网四大育制种基地全覆盖 农发行今年累计投放种业贷款284亿元 种业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关于2024年河北省审定通过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名称等信息的公示 引金融活水 助种业成长——第二届种业投资说明会成功举办 国家玉米种质资源改良计划暨优异资源田间展示观摩活动在河南新乡举办 https://www.crnews.net/cy/index.html
3.农村.农业.农民(A版)杂志是什么级别?杂志刊期是多久?农村.农业.农民(A版)杂志级别为省级期刊, 目前刊期为月刊。 农村.农业.农民(A版)杂志简介信息 《农村·农业·农民(A版)》杂志旨在为农业工作者、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提供政策指导、技术推广、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支持,促进河南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繁荣。杂志以“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实际”为办刊宗旨,致力于传播https://www.youfabiao.com/nongcnynm/wenti/05.html
4.农民影视最新版下载,开启乡村影视娱乐新时代荣誉资质农民影视最新版下载是新时代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拉近了城乡距离,推动了农村产业的发展,让我们共同期待农民影视在未来为乡村带来更多的精彩与活力。http://www.hongkawl.com/post/10703.html
5.Acfun农村农业话题,快来参与【张捷聊三农之百五十】到底谁搞的城乡差别和农业税收政策 205次播放 | 09:20 #农村农业#农村#农民#农民子弟 2 河南日报农村版 2023-10-31 关注 种苗扦插啦!(魏静敏) 0次播放 | 00:11 #农村农业#育苗#草莓#农业草莓种植 投蕉 河南日报农村版 https://m.acfun.cn/communityCircle/780914
6.下载农村淘宝最新版本下载农村淘宝最新版本,常州博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博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boxing186.cn)成立于2016年12月22日,注册地位于常州经济开发区遥观镇建农工业集中区沟西123号,法定代表人为郭浩。经营范围包括农机设备及配件的研发、制造、加工及销售;机械设备及配件的制造http://www.boxing186.cn/tags-1735.html
7.阿城县志(三)1945年"九·三"后,民主政府重视物价管理工作。50年代,价格由各专业公司管理,1960年建立市场物价管理机构,负责全县物价的统一管理和综合平衡。主要工农业产品、副产品的价格以及非商品的收费标准,由物价委员会根据上级通知精神核定和调整。1961年上半年,本县有些工业产品厂价上涨,小农工具铧子每公斤由1958年O.34元涨https://www.hrbswszyjs.org.cn/news/176.html
8.2005年度科研成果目录——安徽社科院5、十·五安徽国企产权改革的深化 安徽日报2005年12月23日 0.3万 6、中部崛起要着眼于人 大众出版社6、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问题思考 《科学发展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4、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 羊城晚报出版社2005年3月版 0.6万 5、先进性教育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https://www.aass.ac.cn/html/2006-04-25/170_1732.html
9.迈克尔·麦尔扎根吉林市大荒地村数年写东北乡村故事(转)A 写成书?村民认为是个好主意 新文化:感谢你将东北农村的变迁和大荒地村的农民故事与全世界分享。吉林省的农民可能是第一次成为一本英文纪实作品的主角,您对此怎么看?此书在美国反响如何? 麦尔:作为一个作家,我的目标是向读者讲述他们可能永远见不到的人。在《再会,老北京》一书里,我讲述了老北京胡同里“大杂院https://www.douban.com/note/611753128/
10.中国2021年文化教育类期刊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报道统计【数据采编自】《中国期刊年鉴2022》 【统计项目】中国2021年文化教育类期刊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报道统计 【数据包含量】35 【点击次数】1期刊名称 期号 类型 当期报道总数(篇) 目标主题报道总数(篇) 目标主题报道占比(%) 目标主题关键词 报道方式 农村农业农民·A版 *** *** *** *** *** *** **http://www.bjinfobank.com/DataList.do?method=DataView&id=665271&db=TJ&view=view&str=FFF4eba
11.应对功能性失衡农业大降·万建民:生物营养强化精准扶贫图示: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院士一行参观植保所水稻品种抗性鉴定平台(以下组图)。 致力于解决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 由中国科协调宣部主办,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光明网、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同承办的主题为《谋定研究: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的“科学麻辣烫”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农业科技成就回顾与https://blog.csdn.net/xj0623hjwq/article/details/107618497
12.富兰克林·金:《四千年农夫》(1,3,4,5,7,11章)《四千年农夫(中国朝鲜和日本的永续农业)》 FARMERS OF FORTY CENTURIES OR PERMANENT AGRICULTURE IN CHINA, KOREA AND JAPAN (1911)--这本百年前描述中国农民管理土壤以增进肥力的书籍在20世纪50年代成为美国有机农业运动的《圣经》,作者富兰克林·H·金也成为了引领那个时代的美国有机农业运动的先驱。 该书记录http://www.wyzxwk.com/Article/shushe/2012/02/284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