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30亿粒贝类苗种在渤海“安家落户”助力提高海洋经济和碳汇价值

滨州日报/滨州网无棣讯春末夏初,正是贝类底播增殖黄金季,无棣近海海域正海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组织10多艘增殖作业渔船,将一枚枚颗粒饱满、活力旺盛的贝类苗种播洒在渤海,30亿粒文蛤、四角蛤、毛蚶等贝类苗种将在此“安家落户”。

无棣县位于渤海湾畔,是我国北部贝类的重要产区,当地统筹海洋生态保护,发挥贝类净水、固碳作用的同时树牢大食物观,坚持向海洋要“粮食”迎来环境和效益双丰收。

据正海国家级海洋牧场生产研究员路兴伟介绍,今年正海海洋牧场底播增殖投放完毕以后,累计共底播达310亿粒贝类苗种。目前,海洋牧场每年有十万多吨贝类投放市场,效益提高了百分之二十左右,达到了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目的。

据了解,当地生长的贝类中近江牡蛎属大型个体,广泛分布海河交汇处,常以连片礁体形式存在,以其为例一个健康的成年牡蛎一天可过滤约400升水体,而牡蛎每千克的生物量年可固碳一千克。据滨州市海洋发展研究院初步估算,滨州海区约有150公顷牡蛎礁,生物量约有11250吨,用7天至10天就可将渤海湾水体过滤一遍,而碳汇价值相当于每年再造约17万亩森林。为保障碳汇价值实现和保障渤海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当地海洋渔业部门在底播增殖期间也是做足了保障。

无棣县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渔政工作人员张炳和说:“对捕捞海域定点定量,严禁过度的捕捞,并保护增殖海域贝类的生长到时到量。同时,对增殖贝类进行监管,严禁外海物种的投放,保护咱渤海物种的安全,守护好来之不易的生态保护成果,为渤海渔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群众的食物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如今,无棣县贝类养殖产业每年可实现8亿元的产值,通过底播增殖贝类,无棣县近岸海域优良水体比例达88.9%,也间接维护了世界上保存最完整且唯一新老堤并存的贝壳堤岛景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鸟类由建区时的45种增加到230种,绘就了渤海海洋渔业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的美好蓝图。

THE END
1.全国首例跨国海藻碳汇在漳州龙海完成开发据了解,该项目以漳州绿新(福建)食品有限公司作为业主单位,与印尼海藻公司签订海藻碳汇合作开发协议,将878吨印度尼西亚江蓠养殖碳汇开发至福建海峡资源环境交易中心,并上线销售。这是我国首次通过跨国非政府组织签订谅解备忘录的形式,按照碳汇的时空可追溯性、唯一性等基本原则,开发跨国碳普惠海藻碳汇。这也是首次将漳州市http://www.longhai.gov.cn/cms/html/lhqrmzf/2024-11-25/2078518887.html
2.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来岛调研贝类产业发展宋林生充分肯定了长岛站多年以来的工作,希望长岛站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围绕栉孔扇贝、虾夷扇贝、牡蛎等传统经济贝类,在育种、养殖、病害防控、收获与加工等方面与体系相关岗位专家、试验站点进行沟通、交流、合作,依托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强大的科技力量推进长岛贝类养殖产业提质增效,实现长岛贝类养殖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http://iapp.changdaohao.cn/share/YS0xNzUtMzYxMjE4Mzk.html
3.贝壳能在壳里“种菜”?能自己长出蒜蓉和粉丝吗?紫外线新浪财经人类并不是唯一会种植粮食的生物。心鸟蛤以及其它类型的蛤蜊都会在自己的贝壳内养殖藻类,以当作食物来源。但唯一的问题是,藻类生长是需要阳光的,闭着壳它们就不长了。 于是,多数蛤蜊都会时不时地开壳,以便阳光进入,好让“农作物”健康成长。但心形鸟蛤不会开壳,其中也会有藻类生长,这引起了科学家的兴趣。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24-11-27/doc-incxnwik6749728.shtml
4.贝类养殖生态系统碳汇过程机制与增汇模式研讨会在黄海水产研究1月19日,青岛市生态学会(以下简称“学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碳汇渔业重点实验室共同组织的贝类养殖生态系统碳汇过程、机制与增汇模式研讨会在依托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召开。学会名誉理事长、“碳汇渔业”理念的提出者和倡导者唐启升院士,学会副理事长、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叶乃好研究员,学会理事、https://www.cafs.ac.cn/info/1049/40149.htm
5.2023养殖大型藻类和双壳贝类碳汇计量方法碳储量变化法.docx养殖双壳贝类碳汇量 maricultural bivalve carbon sink amount 从养殖开始到养殖结束时养殖双壳贝类碳储量的增加量,以二氧化碳计。原理与方法原理采用基于碳储量变化的方法,即在一个养殖周期内,通过藻类或双壳贝类成体收获碳储 量减去幼苗初始投放碳储量来计算碳储量变化,然后根据碳与二氧化碳的转化系数,计算养 殖大型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003/7052031001005164.shtm
6.福建首例双壳贝类海洋渔业碳汇交易项目完成近日,福建首例双壳贝类海洋渔业碳汇交易项目完成。林蚝(福建)水产有限公司、福建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买卖双方,在莆田市政府、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莆田市海洋与渔业局、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峡资源环境交易中心等的共同见证下签订了交易合同。 记者:郭圻 http://www.xinhuanet.com/info/20220526/3a1ff9a228e845a89bb2f3de11333185/c.html
7.HY/T0305HY/T 0305-2021由行业标准-海洋 CN-HY 发布于 2021-02-09,并于 2021-06-01 实施。 HY/T 0305-2021 在中国标准分类中归属于: Z22 其他环境要素质量的测定方法,在国际标准分类中归属于: 07.060 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 HY/T 0305-2021 养殖大型藻类和双壳贝类碳汇计量方法 碳储量变化法的最新版本是哪https://www.antpedia.com/standard/1502903464-9.html
8.自然碳汇交易中心碳汇项目推介 project introduction 查看更多 产品编号产品名称地址适用标准核证状态适用范围碳汇类型碳汇量(吨) G23071800101青岛东基海业有限公司海水贝类养殖碳汇项目G23071800101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养殖大型藻类和双壳贝类碳汇计量方法碳储量变化法》(HY/T 0305-2021)已核证全国海洋碳汇(红树林、养殖贝类、海草床、养https://www.carbonexc.com/
9.中国海水养殖碳汇经济价值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根据贝、藻类碳汇作用机理,贝类所固定的碳包含在贝壳和软体组织中,故海水养殖业贝类碳汇量为贝壳与软组织含碳量之和;藻类所固定的碳为藻体含碳量。参考了唐启升、张永雨等、邵桂兰等、纪建悦等、岳冬冬[3,6,13-15]文献得到贝、藻类碳汇量测算方法和核算系数(见表1、表2)。碳汇效率为各省海水养殖碳汇量与总产http://school.freekaoyan.com/bj/igsnrr/2021/12-29/164078401015073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