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企业家联谊会

海芯华夏是基于农业物联网的大数据运营企业,2008年在北京注册成立,中国农民企业家联谊会会员单位。公司专注于设施农业物联网终端的研发,致力于推动设施农业物联网终端在农业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构建了设施农业产业互联网平台,以领先的大数据产品及解决方案服务于农业的生产、流通、消费、管理等全产业链环节,进而打造一个面向全产业链、与时俱进的现代农业服务生态圈。

发展历程

业务分布

★业务遍布全国31个省(自治区)

★拥有注册用户数22万

★部署安装物联网终端数量7.1万

★服务大棚数量6.4万栋

★位居我国设施农业物联网行业第一

企业荣誉

★荣登2020智慧农业TOP30“第七名”

2021年4月《互联网周刊》、德本咨询联合发布了2020年智慧农业企业排行,海芯华夏排名仅次于阿里云、大北农、北大荒、中粮集团、海尔COSMOPLat、隆平高科。

★获评领先科技成果奖——商业模式

2019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海芯华夏“以物联网+大数据相融合的设施农业时空生产地图创新能力建设项目”获评商业模式领先科技成果。

★荣登2017年《中国大数据企业排行榜》农业大数据类“第一名”

北大电子政务研究院和中国新一代数据产业联盟对中国1100家大数据企业进行评选

★荣登2017年《中国大数据企业发展指数TOP100》“第55名”

企业文化

我们的使命:做好一件事,为农民服务

我们的愿景:做中国农业信息化第一品牌

服务产品

小喇叭+尚坡小程序+农业资源综合管理平台

★小喇叭

核心产品——小喇叭(空气温湿度采集设备)

★尚坡小程序

围绕种植户,以及与种植户存在上下游供需关系的农资店和消费者,尚坡要做到“服务和数据无孔不入”,形成农业供应链端的服务闭环。

★设施农业产业互联网平台

当设施农户在平台上具备一定规模时,平台能够运算每一种大宗投入品需求的时空分布,进而为农资店与农户的农资交易提供服务;为农户与流通经纪人的农产品交易提供服务;为农产品消费者提供第三方品质溯源服务;逐步形成我国设施农业产业互联网平台;基于产业互联网平台提供供应链金融等服务,为我国设施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数据的整合:通过积累用户数量、增加信息体量,数据分析处理,提升数据价值

数据的挖掘:整合上下游资源,为各个类型客户提供服务

农业资源综合管理平台——六屏联动

成功案例

1、国家级项目:中国农业信息网物联网频道建设运营

2、国家级项目:马铃薯全产业链大数据试点建设项目

马铃薯大数据平台汇集马铃薯种植基础数据、投入品使用数据、各类企业生产数据以及市场需求数据,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分析,以不同的形式(移动端展示、电脑端展示、大屏展示)为马铃薯产业链上的农户、农企、涉农政府提供精准的数据服务,以辅助农户、农企、涉农政府做决策支撑。2018年马铃薯大数据平台在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正式上线。

3、国家级项目:四川省大邑县大田种植数字农业建设项目

四川省大邑县大田种植数字农业建设项目覆盖整个大田农业生产产业链,综合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卫星遥感、云计算、智能控制、智能决策等现代信息技术,形成产业化模式;建设“天空地”一体化水稻生产物联网测控系统、水稻生产过程管理系统、水稻生产精细管理及公共服务系统工程、产品营销数字系统,促使数据融合、数据互通、形成业务流转。最终实现精准操作、精细管理,有效降低劳动生产率、解决生产投入大等问题,促进节本降耗、提质增效。

4、国家级项目:龙鼎农业水稻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

项目建设按照大田农业生产产业链整体覆盖的思路,建设“智慧农机管理系统、水稻物联网测控系统、水稻生产过程管理系统、水稻公共服务系统、平台支撑系统及设备”。农业水稻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将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遥感、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在项目区内深度应用,可实现作物生产的精确感知、精准操作、精细管理,有效解决劳动生产率低、生产投入大等问题,促进节本降耗、提质增效。

5、省级项目:昌乐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

6、省级项目:临朐县重点农业产业数字公共服务平台系统建设项目

7、区县级项目:赛罕区设施智慧农业管理平台绿色蔬菜直通车项目

2018年7月完成赛罕区设施智慧农业管理平台绿色蔬菜直通车项目,该项目主要建设赛罕区农业大数据平台为赛罕区蔬菜产业信息共享、农技推广、科学种植指导、农资贸易等服务提供信息化手段支持,项目从投入品监管、设施种植生产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采摘、运输、销售、品质溯源贯穿全产业链。

8、区县级项目:东海县智慧农业建设项目一期项目

以东海县农业农村局为核心,建设东海县智慧农业综合管理信息服务平台,结合东海县在农业管理、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建设集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发布、开发应用为一体的综合应用系统,为东海县农业决策部门、管理部门、规模化企业、行业协会、普通农户和有关机构提供农业资源管理与决策支持手段,为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的农业信息服务。信息平台的建设将进一步推进示范区信息化与农业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三农”的水平和效能,实现“互联网+农业”发展的新格局,从整体上提高农业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THE END
1.全国家庭农场典型案例(2022)—发展乡村产业五、发展乡村产业 1. 做勤劳务实、精益求精的“小蜜蜂” —— 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小蜂哥家庭农场 2. 探索杜仲种养结合 做精地方特色农业 —— 河北省邢台红满天家庭农场 3. 产加销一体强实力 传帮带助力促发展 —— 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固日班花苏木巴日嘎斯台嘎查张全宝家庭牧场 http://www.hzjjs.moa.gov.cn/nchzjj/202303/t20230329_6424219.htm
2.“农业+大模型”的八大应用嘲及成功案例互联网农业的十大案例“农业+大模型”的八大应用场景及成功案例 当前处于一个农业生产力提升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此前受耕作主体分散和生产水平的影响,我们的农业在解决了温饱水平之后,长时期处于碎片化作业与集约化程度不足的状态。随着近年智慧化应用积累和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农业+大模型”的结合发展成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https://blog.csdn.net/qq_46094651/article/details/142826174
3.再生农业:改善土壤降与农民生活质量的双赢之道(2024年最新研究尽管许多农民未参与碳市场,主要由于碳价格低和复杂的参与条件,但他们对改善土壤健康的重视仍然推动了再生农业的实践。文章还提到,印度的自然农业实践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成功案例,显示出有机方法的有效性。此外,尽管碳补偿项目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市场机制和政策影响,研究发现农民对这些项目的看法一致,认为需要更高的支付http://www.forwardpathway.com/107387
4.数字乡村建设的成功案例与经验分享本文将从亲身经历出发,分享我参与的一次数字乡村建设项目的成功案例和经验。与传统农业相比,数字化技术为农民提供了更多机会。在数字乡村建设中,教育是关键领域之一。数字乡村建设还带来了电商扶贫的机会。数字乡村建设还为乡村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途径。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发展的积极影响https://zhihxc.com/hy/1629.html
5.案例展示智慧农业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农业物联网传感器黑龙江智慧农业示范基地项目介绍:精讯畅通为黑龙江省某农业示范基地提供了全套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和相应的一站式打造服务,项目分为三个主要模块,分别为病虫害绿色防控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和大数据平台软件终端,三大模块有机结合,可以协助农场工作人员农田土壤气候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与准确控制,并实时掌握农田病虫害趋势情况。孢子http://farm.jxctdzkj.com/case/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