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均每年要吃5斤多农药?告诉你关于农药和农药残留的真相!

真实情况:实际用量为30多万吨,大部分在环境中分解。

《怎么才能拯救浸泡在农药里的中国》一文中提到——“我国每年农药用量337万吨,分摊到13亿人身上,就是每个人2.59公斤。”事实真是这么耸人听闻吗

对此,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秘书长李钟华指出,337万吨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产量数据,其中有45%左右是用于出口,还有一些林业、卫生、公共防疫、杀鼠等用药。据农业部全国农技中心统计,我国每年使用农药30多万吨(100%有效成分),并非300多万吨。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副主任顾宝根表示,我国实际农药使用量只有30多万吨。由于施药方式和器械的原因,目前农药实际使用率只有25%~30%,相当部分残留在植物上或流到环境中。进入环境中的农药,在水、光和微生物等作用下会慢慢分解。

真实情况:作物会减产35%~40%,果蔬会损失40%~60%。

在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发出的《关于说明我国农药行业情况的函》中指出,由于用药不当或停止用药,当年可导致作物减产35%~40%,其中水果和蔬菜受到的损失可达40%~60%,第二年甚至出现绝产。

农药每年为我国平均挽回粮食5000万吨、棉花150万吨、蔬菜1500万吨、水果600万吨,减少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元以上,从投入产出来看,每使用一元钱的农药,可获得10~20元的直接经济收益。

全国农技中心曾对水稻病虫危害损失进行评估,在西南稻区、江南稻区、华南稻区、长江中下游稻区及东北稻区进行了完全不防治、农民习惯防治、科学综合防治、防虫不防病、防病不防虫、不防稻飞虱、不防稻瘟病这七种情况的实验。

从实验结果来看,完全不防治的情况下,在病虫害重发的年份,华南和江南实验点造成的损失分别高达77.94%和59.63%,三年平均分别为64.08%和50.31%,西南、长江中下游和东北稻区三年平均分别为26.47%、28.36%和19.67%。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没有化学农药所提供的保障,我们农业的粮食安全、谷物自给是根本做不到的。

刘长令也指出,除了虫害,作物还常常受到病害的侵染,如果不使用农药,某些作物自身产生的抵御外来病虫侵染的毒素相对而言就会增多,这些毒素如赤霉毒素、黄曲霉素等是公知致癌的。比如,小麦赤霉病如果不用农药或者防治不力,不仅产量低,吃了发霉的小麦及其食品就会中毒。

李钟华认为,就目前植物保护科学发展的水平,化学防治仍然是最方便、最稳定、最迅速、最有效、最可靠、最廉价的防治手段,尤其是当遇到突发性、入侵性生物灾害发生时,尚无任何防治方法能够替代化学农药。

顾宝根表示,为了减少农药使用,国家在大力推广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全面采用绿色防控技术,综合利用生物、物理、栽培等措施来防治病虫害,除了局部有机农业生产和少数森林病虫害外,只依靠天敌防治病虫害是不现实的,国内外都是这样。

“在中国,大多数人心中的农药实际是指杀虫剂,尤其是高毒的有机磷等产品。但公众还要知道,农药还包括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其他产品。现在很多农药产品的毒性比食盐低。”刘长令表示。

李钟华介绍说,截至2018年,中国已禁用和限用66种农药,我国在禁用和淘汰高毒农药方面是走在世界前列的,禁用的品种是世界最多的。目前我国高毒农药的比例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7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不足3%,所以农药产品的安全水平是越来越高的,根本不存在“农药越用越毒”的说法。

“随着高毒农药的淘汰,我国农药毒性大幅下降,高毒农药比例已不足3%,低毒微毒农药大于75%,六六六、滴滴涕、甲胺磷等曾经引起大量中毒的高毒农药早已淘汰。”顾宝根说,应该说现在的农药已今非昔比,安全性越来越高,这也是为什么目前中毒事件越来越少的原因。总的趋势是农药的毒性在降低,使用量在减少,安全风险在降低。

“农药残留超标主要原因之一是使用者没有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使用,也就是没有考虑安全间隔期,如施药后规定10天后才可以收获,结果施药者在用药后3天就收获并销售。

目前,大部分农药施用量大多为每亩地5~10克,即使有残留,其残留量通常都是以ppm或ppb计,非常微量。曾有文献报道即使有农药残留,其毒性远低于米饭烧焦的毒性。”刘长令说。

顾宝根指出,在农村,施药人员因为直接接触农药是健康受影响最大的一个群体。正常施药不会产生中毒现象,出现中毒症状的多为施药时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随着高毒农药的不断淘汰,我国实际施药中毒的案例越来越少,现在98%以上是中低毒农药,除非误服,发生中毒生病的可能性非常小。

正常的种植过程中,农药的施用在所难免。只要按照标准的生产程序执行,农药残留一般都可以做到对人体无害。但是因为蔬果的特性,残留会有一定的差异。小蔬在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下。

一棵叶菜中农药残留,根部的农药最多,其次是茎部,然后是叶和果实。

1.大棚蔬菜也并非安全

大棚里的湿温度一般都很高,利于反季节植物生长的同时也利于害虫生长。不仅如此,大棚里多数都是同一块地,连年种同一种蔬菜,违反了传统农业中“不重茬”种植的习惯,造成土壤中的同一种病虫害,有了连年繁殖蔓延的机会。如果大棚中不是采用生物防治等安全手段防治病虫害,就必须大量使用农药来治止害虫。

2.土豆比红薯、花生农残少

红薯、花生虽然在地下生长,但非常容易生线虫,而对付这种线虫的“杀线剂”毒性非常强。相对来说,土豆生虫较少。

3.圆白菜、大白菜比较安全

4.有刺激性味道的菜不易生虫

像茴香、香菜、辣椒、芥蓝等蔬菜,因为有独特的味道,病虫害少,因此农药用的也较少。此外,像猕猴桃、核桃、栗子等带厚皮的水果和坚果,病虫害更少,生长周期又长,基本没有农药残留。不过,这也不可一概而论,关键还要看菜农是否按照标准使用农药。

5.天然野菜不打药

真正的野菜农药残留比较少,不过,只有蕨菜是真正长在山里的天然野菜,苋菜、荠菜很多都是人工种的。荠菜易生蚜虫,用农药较多。

6.有虫眼的蔬菜不一定农残少

有人以为叶子上有虫眼的蔬菜是安全的,实际上,也很有可能是蔬菜被虫子咬过后,刚被打了农药。如果打药时,蔬菜已离收获期很近,那么有虫眼的果蔬反而农药残留高。

7.蔬菜的哪个部分农药多

因蔬菜的生长方式及喷药方法,蔬菜的菜帮和菜蒂是农药残留最多的部分。比如大白菜近根部的菜帮子、柿子椒把连着的凹下来的部分,农药都比其他部位多,吃的时候最好丢掉,而青椒这类蔬菜,要把蒂抠掉再吃。

THE END
1.资料我国香蕉苹果农药残留标准与国外标准的比较分析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圈的形成,香蕉的进出口将不断扩大,香蕉农药残留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就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在修订和完善我国香蕉农药残留标准时,可以借鉴国外的标 准体系、制定经验和先进的分析方法,尽快缩短与国 外的差距。因此,我国可以按照“借鉴、结合、创新、发展”的原则,在符合我国标准化法https://m.instrument.com.cn/bbs/d-684973.html
2.国内外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比对与对我国的建议, 2023 国内外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比对与 对我国的建议 冯德建 1,2, 王智 1,2, 尹虹又 1,2, 梁琪惠 3, 李怀平 1,2* (1.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成都 610021; 2. 茶叶标准与检测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021; 3. 乐山市茶产业发展中心, 乐山 614000) 摘要: 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是评价食品质量http://chinafoodj.ijournals.cn/ch/reader/create_pdf.aspx?file_no=H20231031008&year_id=2023&quarter_id=24
3.中药材农药残留研究及国际标准制定最新章节郭兰萍著这些文献通常分为两类:①关注各种残留农药检测方法及含量测定,一些研究甚至建立了同时检测几百种残留农药的方法,但现有研究常忽视所检测农药的标准问题;②仅有滴滴涕、六六六、五氯硝基苯等少数几种农药超标情况被报道,对于大量农药数据是否超标,仍缺少系统 报道。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3013898/24.html
4.中国食用菌出口现状及国内外食用菌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对比分析为加快完善食用菌中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建设,保障国内食用菌安全并促进出口贸易,对2016—2020年中国食用菌出口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的受阻情况及原因进行梳理,对比分析中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的食用菌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结果表明:2016—2020年,中国出口上述贸易国(地区)的食用菌被召回https://www.zcqtz.com/news/597233.html
5.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10篇(全文)贫困增长在国际上是有过借鉴的,拉美国家出现的“贫困增长”,使其跌入GVC的底部,被锁定在高度竞争和收入降低的路途中。因此,这是非常值得中国借鉴的。 第二,以低端方式切入国际价值链的分工不利于国内企业的升级。这主要是因为外包企业所在国(大多为发达国家)对代工企业的技术封锁或代工企业直接进口国外先进设备,而https://www.99xueshu.com/w/ikeyhdqu5qhs.html
6.农药残留与分析考试复习题24.农药残留分析程序:一般包括样品采集、样品预处理、样品制备以及分析测定等程序。25.常用的浓缩方法:减压旋转蒸发法、K-D浓缩法、氮气吹干法等。26.新农药在我国的登记:田间试验、临时登记和正式登记三个阶段。申请正式登记时,要求提供在中国两年两地的农药残留试验报告。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2wqkx55l.html
7.中药及其产品重金属农药残留国内外标准.docx中药及其产品重金属、农药残留国内外标准 一、中国国内 概括:2010版《中国药典》提升中药标准收载金属 本品取8g≤百万分之十,砷≤百万分之二。 P63 煅石膏 重金属 本品取8g≤百万分之十。 P64 白芍 重金属、有害元素 铅≤百万分之五,镉≤千万分之三,汞≤千万分之二 https://www.taodocs.com/p-684869717.html
8.农药残留的现状和农残检测技术经酶法检测出阳性后, 需用标准仪器进一步检测, 以鉴定残留农药品种及准确的残留量。 2.1.2 酶联免疫分析法 免疫分析法有放射性免疫分析、酶免疫分析、多组分分析物免疫分析和免疫传感器分析等。最为常用的是酶联免疫法 ( ELISA 法) , 它主要是以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可逆性结合反映为基础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但http://www.top17.net/news_info/5244.html
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9,代替GBCTI华测检测为您提供《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9,代替GB 2763—2016和GB 2763.1—2018)等3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新闻,更多信息资讯,点击这里查看。https://www.cti-cert.com/serviceslist/11368.html
10.“2022中国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交流会”在青岛顺利召开下午14:00,兽药残留检测技术专题(上)与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专题于两个分会场同时进行。 2022年8月8日下午 兽药残留检测技术专题(上) 兽药残留检测技术专题(上)分会场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慧冬主持。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兽药安全评价中心副主任江海洋教授做了题为“动物源性食品中β-https://news.foodmate.net/2022/08/637772.html
11.中国食品安全论坛:科技创新与科学传播另外和国外相比,目前我们国内农药残留检测的主流技术仍然是传统的色谱技术和质谱技术,所谓传统就是指以物质标准定量。现在我们研究的技术完全是信息化,这是更新换代的进步。比如国家其他部门监控的品种,目前也在一百多种甚至多一点,两种技术加在一起我们已经超过一千种。这种技术更新换代,我们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 http://www.ce.cn/culture/zt/2018/2018spaqlt/index_213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