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的行文规则及注意事项

公文是国家机关和其它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用的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下面是YJBYS小编整理的公文的行文规则及注意事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二)凡属政府各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需要行文的,一律以部门名义直接行文。下级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属上一级政府职能部门权限范围内的,可直接向上一级政府职能部门行文。各地区之间、同级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需要商洽解决的问题,可以相互行文。

(四)同级政府之间、同级政府的部门之间、各级政府与上一级政府的部门之间可以联合行文;政府(及其部门)与同级党委(及其部门)、军队机关(及其部门)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和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也可以联合行文。联合行文由主办机关与协办机关共同签发,由牵头主办机关编号印发,原稿由主办机关存档。

(五)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中涉及其它机关、部门职权范围的问题,未经协商一致或未经上级机关批准、裁决的,不得各自向下行文。如擅自行文,上级机关的权责令纠正或撤销。

(六)向上级机关的请示要一文一事。不得用“报告”或其他文件的公文请示问题。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不得越级请示。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请示的,应抄送被越过的直接上级机关。

(七)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并一律送交受文机关的办公厅(室)统一办理,不得直接送领导个人,也不得抄送下级机关。

(八)受双重领导的机关上报公文,根据公文内容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处理、答复。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应同时抄送该下级机关的另一上级机关。

(九)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不得向党委机关作批示、交任务,如内容涉及党的工作,与同级党委机关联合行文。

(十)对上级行政机关的来文,如无具体贯彻意见,可原文翻印下发,也可以以收文的形式下发,不另重复行文。已在各类会议上印发的领导人的讲话、会议纪要,不再另行发文。经批准在报刊上全文发表的文件,视为正式文件依照执行,不另行文。在报刊上发布的行政规章,由发文机关印制少量文本,供存档备查。

公文写作基础

(1)发文处理程序与方法

发文处理的一般过程

1、复核。已经发文机关负责人签批的公文,印发前应当对公文的审批手续、内容、文种、格式等进行复核;需作实质性修改的,应当报原签批人复审。

2、登记。对复核后的公文,应当确定发文字号、分送范围和印制份数并详细记载。

3、印制。公文印制必须确保质量和时效。涉密公文应当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场所印制。

4、核发。公文印制完毕,应当对公文的文字、格式和印刷质量进行检查后分发。

(2)收文处理程序与方法

收文处理的一般过程

2、登记。对公文的主要信息和办理情况应当详细记载。

3、初审。对收到的公文应当进行初审。初审的重点是:是否应当由本机关办理,是否符合行文规则,文种、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涉及其他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已经协商、会签,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其他要求。经初审不符合规定的公文,应当及时退回来文单位并说明理由。

4、承办。阅知性公文应当根据公文内容、要求和工作需要确定范围后分送。批办性公文应当提出拟办意见报本机关负责人批示或者转有关部门办理;需要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应当明确主办部门。紧急公文应当明确办理时限。承办部门对交办的公文应当及时办理,有明确办理时限要求的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完毕。

5、传阅。根据领导批示和工作需要将公文及时送传阅对象阅知或者批示。办理公文传阅应当随时掌握公文去向,不得漏传、误传、延误。

6、催办。及时了解掌握公文的办理进展情况,督促承办部门按期办结。紧急公文或者重要公文应当由专人负责催办。

(3)公文的整理和归档

1、涉密公文应当通过机要交通、邮政机要通信、城市机要文件交换站或者收发件机关机要收发人员进行传递,通过密码电报或者符合国家保密规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传输。

公文写作规范

一、公文的基本知识

(一)公文的含义

公文,系公务文书的简称,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组织行使法定职权、处理日常事务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公文有其特定的撰写程式和行文格式,是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党规政令、指导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一种重要文字工具。公文是应用文中最重要且用途最为广泛的一种文体。

公文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公文特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13种行政公文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规定的14种党的主要公文。广义的公文则涵盖了全部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所谓通用公文,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普遍使用的公文;所谓专用公文,是指在一定的业务范围内,按照特定需要而专门使用的公文。专用公文具有很强的专业特点,如外交公文,法规公文,司法公文,经济公文,公关公文,军事公文,等等。

就法院来说,法院公文既包括专用的司法文书如裁判文书、各种笔录等,又包括有正式版头的行政公文和党组织公文,还包括其他一些公务文书如总结、汇报、发言、经验交流材料、事迹材料、宣传、调研、简报类材料等等。可以说,范围非常广泛。我们今天讲的主要是狭义的公文,即有正式版头的行政公文和党组织公文。

公文、文件、文书,这是三个既密切联系又有所区别的概念。公文、文件、文书,它们在内涵上是有交叉的,就是说,同一份文字材料,既可以叫做文件,又可以叫做公文,还可以叫做文书,但是,这样的文字材料,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是有严格要求的,只有符合这种要求、公文、文件、文书才可以作为同义词来交替使用,否则便是误用。公文、文件、文书三者可以说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所谓文件,它是领导机关根据自己的职责范围而制发的、具有法定效力并设有特定版头的公文;所谓文书,它是一切机关、团体、单位和个人,为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联系事务、商洽问题、记录情况等而形成并使用的文字材料。稍加对比我们便不难发现,公文、文件、文书三者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具体地说,文件只是公文当中的一部分,而公文则又只是文书当中的一部分,文书除了公文之外,还包括私人文书。

(二)公文的特点

1、明确的公务性。

2、鲜明的政治性。

3、极高的权威性。

4、作者的法定性。

5、较强的时效性。

6、体式的特定性。

7、文风的朴实性。

8、严格的程序性。

(三)公文的作用

1、领导和指导作用。

2、规范和约束作用。

3、宣传和教育作用。

4、联系和知照作用。

5、依据和凭证作用。

以上是公文的现实效用,还具有历史效用,可以存史。

(四)公文的分类

1、按基本使用范围分为:通用公文(法定公文、普通事务文书)和专用公文。

2、按行文的方向分为:上行文(请示、报告等)、下行文(决定、指示、批复等)、平行文(函等)以及通行文(意见、会议纪要等)。

3、按公文的内在属性分为:规范性公文(规定、条例、章程、办法、细则等)、指令性公文(命令、指示、决定等)、指导性公文(批示、意见等)、知照性公文(通知、通报、公报、简报等)、公布性公文(公告、通告、布告等)、商洽性公文(函等)、报请性公文(请示、报告等)、记录性公文(会议纪要、大事记等)。

4、按制发机关的性质分为:党内公文、行政公文、群众团体公文、联合行文等。

6、按机密程度分为:绝密公文、机密公文、秘密公文和普通公文。

7、按公文的规范程度和约束力分为:规范性公文和非规范性公文。

8、按公文的载体分为:传统纸质公文和电子公文。

(五)公文的文种及其适用范围

1、命令(令)

命令(令)属下行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指出:它“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党的领导机关可以和同级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命令(令),但需以行政公文的形式出现。就法院来说,命令(令)仅适用于授予司法警察警衔、奖励有关人员。

2、决定

决定是党政机关共有的一个公文文种,但就适用范围而言,决定在行政机关比在党的机关要广泛得多。在党的机关,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做出决策和安排”,而在行政机关,决定则“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3、公告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它一般以国家各级领导机关的名义发布,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组织不使用这一公文文种。但事实上,公告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已经扩大化,如法院的开庭公告、公示公告等等。

4、通告

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通告与公告有相似之处,这就是都面向全社会,都是知照性的。但是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一方面表现为制发的主体有受限与不受限的不同——公告是有资格限制的,而通告则是任何机关、团体和单位都可以采用的;另一方面表现为涉及的内容有重要程度的差异——公告涉及的是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而通告涉及的则是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5、通知

6、通报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公告与通告面向整个社会,具有较强的公众性,通知与通报则主要是面向机关,具有较强的业务性。通知与通报的适用范围有一定的重合,但也有各自专享的“领地”,不能做人为的取舍。

7、议案

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议案有其独具的特色,因而是公文中的重要成员。就法院来说,议案适用于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主要是法官职务任免。

8、报告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行政机关与党的机关均使用报告这一文种,而且适用范围也基本相同。

9、请示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请示与报告都属于上行文,两者的区别在于,报告只是客观地将有关情况汇报给上级机关,无需上级机关答复,而请示则是将自己无权或无力处理的事项及相应的对策主张反映给上级机关,上级机关必须明确予以答复。

10、批复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下级机关用请示向上级机关行文,上级机关即须以批复做出相应的答复。

11、意见

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意见过去没有被《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作为一个公文文种列出,因其形式相对灵活,适用范围广,可以有效补救行政机关其他法定文种在适用范围和使用效果上的不足,故最新修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将其正式确定为一个机关公文文种。它属于通行文,适用范围非常广泛。

12、函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函的答复功能仅仅适用于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这是它与批复的一点重要不同。

13、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党的机关专用的公文文种有:

14、决议

决议被列为党的机关14个法定公文文种的首位,可知它在党的机关公文中居于突出重要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指出:决议“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从形式上说,决议必须是经会议讨论通过的,就是说,只有拿到党的会议上,提交与会者认真讨论,并得到表决通过的,这样的决议才是合法有效的。第二,从内容上说,决议必须是重要决策事项,就是说,一般的事项、非决策性事项不能采用决议这一公文文种。

15、指示

指示属下行文,“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就是说,指示主要适用于布置工作而不是其他方面,并且布置工作也不是事无巨细样样说到,只是提出一些原则和要求,工作具体如何开展,还须由下级机关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自主决定,所以,指示的文末往往有“望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之类的结束语。

16、公报

公报“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件”。相对于通报而言,公报的公开程度更高,而且涉及内容的重要性一般来说也更强。如国务院公报、最高法院公报等等。

17、条例

条例“用于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属规范性公文。就是说,一方面,条例的制发有严格的资格限定,下级党组织不可以制发条例,只有党的中央组织才可以制发条例;另一方面,条例是关于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的具体化,是条文性法规,具有极大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18、规定

规定“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规定与条例一样,也属规范性公文。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方面,就制发的主体而言,规定并无条例那样的严格限定,各级党组织都可以制发规定;另一方面,就适用范围而言,规定往往与特定的时期、特定的条件和背景,以及特定的问题相联系,正因为如此,其时效性更强,而稳定性相对略差。其实,规定不仅用于党的机关,在行政机关和其他机关应用也很广泛,主要用来制定规章制度,但因为它不是行政公文文种,所以必须用通知的形式印发,而不能单独成文印发。

(六)公文的行文规则

公文的行文规则,是关于公文制发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的概括和总结。

(2)不以机关名义向领导个人报送公文原则。《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22条规定:“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请示’、‘意见’和‘报告’”。《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也有相同规定。直接向领导同志个人报送公文,有损领导机关的权威,违背公文流转办理程序,从报送者角度看可以提高效率,但对领导机关而言,则损害了效率。就法院而言,领导同志批示、交办的案件比较多,对于交办案件,领导同志明确批示“望复”、“回告结果”等意思的,可以公文形式对领导同志个人报送,除此之外,一般不要向领导同志个人报送公文。

2、行文关系。分为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指导与被指导关系、互不统属关系三类。

3、行文方式。根据制发机关划分,可分为单独行文和联合行文;根据接收机关划分,可分为纵向行文(逐级行文、多级行文、越级行文、通行行文)和横向行文。

4、具体要求。

(1)恪守隶属关系,一般不越级行文。《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党的机关的行文关系,根据各自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不得越级向上级机关行文,尤其不得越级请示问题;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行文时,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有相同规定。允许越级行文的情形:发生了严重紧急情况;直接上级机关的上级机关越级交办某些事项,同时指令越级上报的;询问只有直接上级机关的上级机关才能答复的某些重要问题或事项,且这些问题和事项与直接上级机关没有任何联系的;数次向直接上级机关行文请求解决某项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直接上级机关长期不予解决,以致对工作或即将对工作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的;等等。

(4)部门之间对有关问题未经协商一致,不得各自向下行文。

(5)需要联合行文时,作者应是同级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16条规定: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相应的党组织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也可以联合行文。联合行文应当确有必要,应当明确主办部门,应当严格控制联合行文单位数量。

(6)关于“请示”的具体规定。“请示”应当一文一事;请示事项涉及其他机关职权范围的问题时,应与有关机关协商一致,如未能达成一致,需在请示中写明;请示问题应当提出明确的意见;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请示不得抄送其下级机关:“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公文格式

一、设置页面(“页面布局”—“页面设置”)

(一)“页边距”

1.页边距:上3厘米、下2.5厘米、左2.6厘米、右2.5厘米。

2.纸张方向:纵向。

(二)“纸张”

纸张大小:A4。

确保“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并撑满版心”。

二、设置标题

(一)“字体”

1.主标题:先设置字体为华文小标宋简体(或华文中宋、宋体),再设置字体为TimesNewRoman;字形,加粗;字号,二号。

2.副标题:字体,与主标题一致;字形,不加粗;字号,三号。

(二)“段落”

1.对齐方式:居中。

2.左侧右侧缩进均为0字符。

3.特殊格式:无。

4.段前段后间距均为0行。

5.行距:固定值,28磅。

(三)内容要求

1.标题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应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多行标题排列时应当采用梯形或菱形布局,不应采用上下长短一样的长方形或上下长中间短的沙漏形。

2.正式公文标题应要素完整,一般格式为“发文机关+关于××(事由)的+文种”。

3.标题回行时应词意完整,不能将词组拆开;发文机关名称应在第一行居中排布;最后一行不能将“的”与文种单独排列成行。

4.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可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四)标题与正文间隔

空一行,字号为五号,行距为最小值12磅。

三、设置正文

1.一级标题:字体,黑体;字形,不加粗;字号,三号。

2.二级标题:字体,楷体_GB2312(或楷体);字形,不加粗;字号,三号。

3.三级标题、四级标题和五级标题:字体,仿宋_GB2312(或仿宋);字形,加粗;字号,三号。

4.其余正文(包括附件、落款、附注):字体,仿宋_GB2312(或仿宋);字形,不加粗;字号,三号。

5.正文各级各类字体设定完后,应再次选定全文,设置字体为TimesNewRoman。

1.对齐方式:两端对齐。

3.特殊格式:首行缩进,2字符。

5.行距:固定值,30磅。

1.主送机关(俗称“抬头”)居正文第一行单独成行,顶格不缩进。

2.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四级标题、五级标题依次采用“一、”、“(一)”、“1.”、“(1)”、“①”排序标注。

3.公文中引用文件时,应按规范将文件名称和发文字号写全,一般格式为“《关于××××的××》(××××…××××?××号)”,特别注意发文字号中必须使用六角括号“…××××?”。

4.附件在正文末下空1行,靠左缩进2字符排布;标准格式为“附件:1.××××”;附件名称不用书名号,结尾不加标点符号;单个附件不标注序号;多个附件用阿拉伯数字“1.”标注序号,并按顺序回行排列;回行时,序号与序号对齐,名称内容与内容对齐。

5.发文机关署名(俗称“落款”)在正文末(或附件末)下空1—3行(不盖章时空1行,盖章时空3行),靠右空2字符排布。

6.成文日期(俗称“落款日期”)在发文机关署名下一行靠右排布,以发文机关署名为准居中;标准格式为“××××年××月××日”,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不编虚位。

7.用印时,公章应端正盖住发文机关署名,印章上部约三分之二压在空白处,印章上沿距正文最后一行文字空1行,印章下沿骑“年”盖“月”。

9.正文中所有标点符号应在中文输入法模式下输入。数字、英文中使用的标点符号按相应规范执行。

THE END
1.办公室公文习题一(精选6篇)14、各级税务机关一般不得越级行文,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行文时,应当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特殊情况”是指(): A 重大灾害 B 重大案件 C 重大事故 D 重要事项 15、对“请示”的注意事项表述错误的是()。A 必须在事前,应当一文一事 B 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 C 正文末应当有请示语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u2ee17t.html
2.湖北襄樊2010年公鸭试领导素质能力测试强化训练:公文写作试题14、财政局向规划局请求其批准单位建设规划,应使用(A)。 A.函B.请示C.报告D.请示报告 15.某单位在工作中犯了严重错误,市政府决定进行公开批评,应用什么文种合适?(A) A.通报B.通告 C.公告或通告D.通报或决定 16、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公文传批管理提高时效和省政府告知国内外长江水未检测出有毒物质、可https://www.wydbw.com/info/20/44706.html
3.牡丹江总工会答:上行文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的发文,如请示、报告等。平行文指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的发文,如函等;下行文指上级机关对所属下级机关的发文,如决定、批复等。 8、公文在办理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是什么? 答:在公文办理过程中,要注重行文效用,遵守行文规则,力求精简发文,避免多头行文、越级行文。 https://www.hljgh.org.cn/Webmdj/View.html?id=9383752
4.公文事项处理注意事项6篇(全文)根据公司有关领导安排和一些部门要求,今天在这里和大家就公文处理的一些注意事项进行一个交流。为了能使我们的交流具有侧重点和针对性,我对今年投资公司制作的150多份公文进行了一个回头看,逐份进行了翻阅,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收集,结合铁路公文处理办法进行了梳理。按照公文处理的一般流程,现在分十个方面介绍如下,不妥https://www.99xueshu.com/w/file9ornlqm5.html
5.公务文书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 (十四)附注。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 (十五)附件。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 (十六)抄送机关。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https://baike.sogou.com/v10801124.htm
6.全国2021年4月自考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真题及答案D.传达事项型 35.公文的催办工作应当注意事项有( ACE ) A.明确催办范围 B.整理归档文件 C.要将催办落实 D.要进行查办立项 E.要建立和加强公文催办工作的组织机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简述公文行文关系的分类。 https://www.exam100.net/html/2021/gll_0425/28332.html
7.每日积累!公基每日一练!【单选题】两个以上的机关或部门联合下发公文时,关于联合行文的各机关部门应该如何在公文上盖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仅主办者盖章B.请上级部门盖章 C.都需盖章 D.仅承办者盖章 【题目:2】 【单选题】行文关系系中,可以越级上报的有:是依据机关组织体系和职权范围来确定的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NjQxMzY0NA==&mid=2247713101&idx=2&sn=6d606a079e804974d8450482bd015fdc&chksm=ed3e6bd0500b1a7526ba14115bfff136bdb9b35a6fcdafdfef333ee6a45530bb2db729fa7223&scene=27
8.公文请示的格式范文(精选19篇)秘书基础例如:一家单位申请搬迁,在写搬迁方案是就具体提供了几个方案,详细写出每种方案所需经费。这样,几个方案放在一起,让领导很容易就做出了选择。 思考:我院后勤公司申请继续租用集体宿舍,理由怎么写?(继续租用;另在东塘租用) 2.注意事项(主体) 必须明确、具体 https://www.027art.com/fanwen/msjc/20149199.html
9.公务员常识:公文写作测试题(每日一练)考试题库107、单项选择题 ()是用来说明公文的印发传达范围或使用时需注意的事项。 A.附件 B.标题 C.附注 D.印章 点击查看答案 108、名词解释 电话记录 点击查看答案 109、名词解释 拟稿 点击查看答案 110、名词解释 查办 点击查看答案 111、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一个文种是下行文?() A.决定 B.通报 C.批复 Dhttp://www.91exam.org/exam/87-4536/4536970.html
10.2021年4月自考公文写作与处理00341真题与答案自考D.传达事项型 35.公文的催办工作应当注意事项有 A.明确催办范围 B.整理归档文件 C.要将催办落实. D.要进行查办立项 E.要建立和加强公文催办工作的组织机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简述公文行文关系的分类。 37.简述调查报告写作注意事项。 https://www.educity.cn/zikao/251354.html
11.[渝粤教育]南宁学院应用文写作参考资料6、【判断题】一份公文的标题:《××县农业局关于委派农业干部到贵校培训的请示》(××县农业局向××大学提出商洽)。该文种选用正确吗? A、正确 B、错误 参考资料【 】 《应用文写作》期末理论测试 1、【单选题】99. 以下事项中应使用通知行文的是 https://blog.csdn.net/yuyueshool/article/details/123584328
12.公文写作:公文格式编排规则与常见错误示例5.附注。①附注用于标注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居左空两个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不宜置于正文后、落款前或成文日期的右下方。②请示宜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6.附件。①附件应当另面编排,宜在版记之前,不宜在版记之后。②“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http://www.gdrsrc.com/gwy/zl/5224.html
13.公文附注名词解释是什么?是指“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公文附注的标注格式为:《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2 9704—2012)规定,“如有附注,居左空二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附注的字体、字号同公文正文保持一致,一般用3号仿宋体。附注的位置紧接在成文日期下一行居左空二字,并在文字外加圆括号,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441501442185099524.html
14.公文处理办法4、发文机关署名应用发文机关的全称或规范化简称。成文日期是公文的生效时间,以领导人签发日期为准。除会议纪要外,公文均应加盖印章。印章的下部边缘压盖成文时间。 5、公文如有附注(需要说明注意的其他事项),应当加括号标注。 (三)版记部分。主要包括抄送机关、印发部门、印发日期、页码。 https://www.lncc.edu.cn/dzb/gzzd/gwclbf.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