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是一个在国内饱受歧视的名称,很多人都把进城务工人员称作是农民工。在日常生活中,有相当多的农民工受到了歧视。比如说坐公交车的时候,一些农民工不敢坐凳子,或者说不敢出入一些高档公共场所。
在国家的文件中,修改了对农民工的称呼,把农民工改为了更具有尊重性质的新产业工人。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先在社会里,确实很多人瞧不起农民工,歧视农民工,觉得这些进城务工人员会影响到城市生活质量。可这种想法本身是偏见,也是错误的。农民工才是城市和社会发展之基。
如今城市里面的每一栋高楼,每一栋商业大厦,都是农民工凭借着自己的辛勤努力修建起来的。如果没有这些进城务工人员的拼搏,就没有繁华的大都市,所以说农民工是发展之基,绝对没有错。
对于城市人来说,在面对农民工的时候,不应该保持骄傲的心理,反而应该对这些农民工有充分的尊重。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有人格的,他们都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在挣钱吃饭,他们理应得到尊重。
农民工和城市人本质上来看,没有任何区别。城市人无非就是出生在城市而已,城市人只是吃了开放以后的经济发展红利,才会显得高人一等。
开放以后,我国进入到了快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大量的大型都市集中建起。一些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发现,靠种地于新时代很难生活,所以选择了进城务工。
从收入的层面上来看,相当多的办公室职员其实是不如这些农民工的。一些从事特定职业的农民工,比如说专门做装修。或者是有一些技术含量工种的农民工,每个月的收入也在一万块钱以上。
反观在社会上相当多的所谓城市职工,每个月的工资不会超过4000块钱。无非就是农民工要在外界工作,公司职工有一个更加稳定的工作环境。
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上来看,农民工这种具有歧视意义的称谓,都应该被取代。
最开始农民工是进城务工的农民,指的是那些没有城市户口,却在城市打工的人。可是到后来,农民工逐渐成为了一个具有广泛性质的称谓,几乎所有从事重体力劳动的,都被统称为农民工。
有一些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可能是拥有城市户籍的人,但也还是被叫做农民工。原本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工种中,大多数人也确实是农村人,所以拿农民工这个称谓,作为广义概括是没有问题的。
可如今大量的农村人,已经不愿意继续在城市里从事重体力劳动了。这也和经济形势、社会形势的变化有直接关系。
原本大多数农民工都是活跃在房地产市场,简单来说,就是各地的施工队。农民工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房地产公司修建房子,农民工是一种时代性很强的工种。
房地产经济比较景气的时候,农民工的数量也就会多。因为相比于在家种地,或者是在本地的县城找工作。出去当农民工,在工地里面干活的收入,要更高。
可从2020年开始,我国的房地产经济发展就已经到达了上限,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房地产公司爆雷。恒大、碧桂园等大型房地产公司的暴雷,意味着中国房地产经济的黄金时代已经基本过去了。
大量的工地停工,也没有那么多的房地产公司继续买地建设楼盘,这就造成了房地产市场的工作机会逐渐减少。很多农民工已经没有办法再像之前一样挣钱,所以就出现了农民工返乡潮。
城市里面挣不到钱了,那农民工就开始选择回乡挣钱,因为回乡同样也能够挣到钱。甚至于如今的乡村地区发展,还要比城市发展更快,毕竟国家的重点就是在搞乡村振兴。大量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让不少下级城镇的发展速度都很快。
还有一些农民工,凭借着在城市里面多年工作所积攒的财富。回到了故乡开办企业,也同样能够维持生计。也就没有必要继续进城务工了。
在某些区域,为了吸引更多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地方部门还出台了一些政策。比如说今年年初,重庆就推出了12条暖心举措,想要促进农民工返岗,帮助城市继续发展。
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地方部门还会帮助他们进行一些专业的岗位培训,让他们能够适应一些关键岗位的工作生活。
如果是在农民工大量进城的时代,地方部门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毕竟农民工都会自己去找工作。地方部门会通过这么多的政策去扶持农民工,无非就是想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到城市生活。到城市工作,推动城市的发展。
继续拿农民工这个有歧视性的称谓,去称呼这些人,自然也就不合时宜了。
农民工这个称呼被更改的最后一个原因,就是确实有一些农民工,凭借着多年的努力掌握了一技之长,他们开始进入一些尖端数字工厂进行工作。摆脱了农民工的限制,成为了真正的新兴产业工作者。
未来新兴产业工作者数量只会越来越多。新兴产业工作者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就是从事那些智能化工业生产的工人,他们被叫做新时代工人。而新时代工人的工作压力,是比旧时代工人要小的。
旧时代的工人,几乎都是靠着体力去挣钱,但新时代的工人,靠的是对各种精密仪器、各种生产工具的有效掌握来挣钱。国内有一些工厂,已经在搭建智能化或者是半智能化的生产线了。
相比于传统的生产模式,智能化生产线对工人的要求更高。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像传统农民工这种只掌握有基础生产资料的工人,数量会越来越少。
反而是一些有一定的知识水平,能够熟练的运用各种生产工具的工人,在社会中会更吃香。这些工人在生产水平上、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比传统的农民工都是要更强的。
以农民工去称呼他们是不合时宜的,把他们称作新兴产业工人也是适合的。这也是国家发展的必然。
农民工的确是曾经的国家发展之基。可随着时代的进步,农民工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近乎是必然的。随着房地产经济的下行,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不再从事重体力劳动是必然趋势。
而且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掌握有一定技术能力,一定知识的新兴产业工人,数量会越来越多。他们会逐渐取代农民工,成为经济支柱,这也证明我国的发展,已经快要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了。
每一个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经历这个时期,比如日本、美国。日美两国作为发达工业国,也曾经经历过迅速的城市化、农民进城务工、大量的工人被滞留到生产线上。
后来随着工业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兴产业取代了传统的工业产业,成为经济支柱。那么农民工也就是成了历史名词。农民工的消亡从大局层面上来看,其实不是坏事。
未来农村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在国家各种政策的扶持之下,乡村振兴计划发展的很快。重振乡村也同样是百年大计。
国家也在鼓励乡村和下级城镇,寻找新的经济支柱。想必乡村振兴计划的完成,对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也是有着推动作用的。
也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歧视农民工,农民工反而应该受到尊敬。很多的农民工在城市里辛劳了半辈子,一砖一瓦的建设起了我们现在所居住的繁华都市,可这些农民工却几乎没有在城市中享受的机会,这是值得唏嘘的。
也相信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工的生活也会逐渐变好,他们将不再是受到歧视的所谓进城务工人员。农民工的未来,是饱受尊敬的新兴产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