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肥料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10.30

文献信息:丁文成,何萍,周卫.我国新型肥料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3,29(2):201-219.doi:10.11674/zwyf.2022669

摘要:肥料产业服务于农业生产,尿素、磷铵、氯化钾和复合肥等传统化肥产品的大量投入对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农业发展方式从资源消耗型向绿色可持续型转变,发展新型高效肥料产业,提升肥料产品对粮食安全与生态环境安全的协同保障作用,是现阶段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的一个关键举措。新型肥料类型主要有缓/控释肥料、增值肥料、水溶肥料、商品有机肥、微生物肥料等,相比于常规施肥,施用新型肥料普遍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增产率范围为4.6%~17.5%,氮肥利用率提高16.8%~52.3%,农田土壤氨挥发损失量可降低7.2%~50.7%,N2O排放降低8.1%~40.8%,氮淋溶损失降低16.5%~43.8%,氮径流损失降低22.1%~45.4%。经过几十年的跟踪和创新,我国新型肥料形成了产业化,新型肥料总产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新型肥料产业起步晚,几乎所有类型的新型肥料生产均存在原创核心技术缺乏,产品特性与农业需求匹配性不高,施肥技术和装备发展滞后,以及监管体系薄弱等问题。为推动新阶段新型肥料产业结构绿色高效转型升级,未来我国的新型肥料产业发展战略核心包括以下4个方面:

1)以农业需求为导向,提升肥料产品与生产需求的匹配度;

2)肥料增效技术由注重养分供给向土壤环境、作物吸收和有效供给综合调控发展,肥料增效材料向高效、环保和价廉方向发展,肥料产品向营养、土壤改良和抗逆等多功能发展;

3)注重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降低能耗,通过大型肥料生产设备的优化和改造,力争实现新型肥料由二次加工到一次生产的突破,实现新型肥料生产的绿色低碳转型;

4)建立健全肥料生产、销售和使用全链条监管体系,保障新型肥料产业的高质量健康发展。

肥料是作物生产的物质基础,全球每年化肥农用消费量在2亿t(N+P2O5+K2O养分量)左右[1],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40%以上[2],在保障全球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食品短缺人口比例大幅度提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算,全球食品短缺人口总数为7.2~8.1亿[3],全球粮食安全正面临严峻挑战,更亟需依赖肥料的高效施用以支撑作物高产。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氮肥、磷肥和钾肥的生产量分别占全球总量的26%、30%和14%,消费量分别占23%、21%和26%[1],其中氮肥和磷肥产业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而且为全球肥料供应提供了重要支撑。1980年至2020年,我国粮食单产和总产分别从2734kg/hm2和3.2亿t增长到5734kg/hm2和6.7亿t,而农用化肥用量从1269万t增长到5251万t[4],化肥的投入在粮食增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全国化肥试验网开展的5000多个肥效试验证明,我国化肥的增产率在50%左右[5]。然而,传统肥料养分利用率低,过量施肥导致土壤退化、大气和水体污染以及生物多样性降低等问题[6-11],对生态环境安全产生了巨大威胁。因此,传统化肥产品和施肥技术难以实现粮食安全与生态环境安全的协同,发展新型肥料产业是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型肥料研发是运用有效养分高效化产品创新的理论与技术,将传统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等产品转型升级,使其营养功能得到提高或使之具有新的特性和功能,或通过开发新资源、利用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等,开发肥料新产品类型,以实现稳定高效、绿色增产、环境友好等目标[12]。当前,新型增效肥料主要包括缓/控释肥料、增值肥料、水溶肥料、商品有机肥、微生物肥料等产品类型。近年来,在全球尺度开展的多项Meta分析研究表明,相比于传统化肥施用,不同类型的新型肥料可以在增加作物产量的同时,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养分损失[13-16]。尽管如此,目前市售各类新型肥料产品的施用效果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这主要是由于很多新型肥料产品的农艺原理研究不足,其养分高效化程度依然有待提高,加之产品研发技术和养分配方未与不同类型农作物、土壤或气候的差异化需求实现精准匹配,制约了新型肥料产业的快速发展。新型肥料相对于传统肥料而言是相对的概念,是长期处于发展过程之中的肥料,因此亟需调研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发展的需求和新型肥料产业的发展水平,为新型肥料的研发应用和产业发展提供方向。

近年来,我国化肥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积极进展,新型肥料产品研发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仍存在技术创新不足、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较高、产品结构与农业需求匹配度不高、产品发展方向不够明确等问题。本文立足农业绿色发展的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肥料科技前沿,通过对我国新型肥料产业现状、总体水平和最新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重点阐述缓/控释肥料、增值肥料、水溶肥料、商品有机肥、微生物肥料等主要新型肥料技术的创新与突破,阐明制约我国肥料产品高效应用的技术瓶颈和肥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出适应我国养分资源禀赋特征和农业生产现实需求的肥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途径与对策建议。

THE END
1.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现状随着宣传培训活动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农户认识到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的危害,并开始主动采取措施减少使用量。此外,通过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了农民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促进了化肥农药利用率的提升。 面临的挑战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部分地区由于经济条件限制或信息闭塞,难以及时获取https://news.lotut.com/news/iprNewsPreview.html?newsId=734688
2.化肥行业的发展趋势,有机肥行业现状分析但现状并非一片风平浪静。农资行业正经历着剧烈的变化。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已经引发了土壤退化和水源污染。另一个挑战则是市场的高度集中化,少数几家大公司几乎主导了整个市场,这让小型企业和农民感到生存压力。 突破与机遇正如我们看到的任何行业一样,挑战也带来了机遇。以精准农业为例,这种利用高科http://www.ruixueren.com/hf/23159.html
3.20172022年中国有机肥料市场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博思数据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有机肥料市场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共九章。报告介绍了有机肥料行业相关概述、中国有机肥料产业运行环境、分析了中国有机肥料行业的现状、中国有机肥料行业竞争格局、对中国有机肥料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及中国有机肥料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有机肥料产业有个系https://www.bosidata.com/report/I09165SMKN.html
4.中国耕地现状范文8篇(全文)中国政府已将每年的6月25日确定为“土地日”, 每年通过宣传活动, 采用口头讲解、版画宣传、典型引路、形象教育等形式普及土地资源知识, 集中力量大抓, 统一部署, 全面动员, 造成强大的声势和社会舆论, 唤起人们对土地问题的忧患意识, 增强对国情、国策和法制观念的了解,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建立起强大的自我约束https://www.99xueshu.com/w/ikeybe58l8qs.html
5.《生物多样性》专辑推荐: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青藏高原特殊的环境和地貌不仅孕育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而且青藏高原还通过影响季风、水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而直接影响毗邻地区的生态安全。保护其生物多样性并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汇编了“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虚拟专辑”,包含《生物多样性》自创刊以来发表的140余篇涉及青藏高原https://ee.xizang.gov.cn/xwzx/hbdt/202305/t20230505_353559.html
6.现阶段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综合利用违规焚烧现象屡禁不止,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还严重威胁交通运输安全。因此,研究分析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秸秆资源化的应对对策,对推广和实现秸秆资源化,实现秸秆的经济、环境及社会效益三者统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我国农作物桔秆利用现状分析http://www.zgjgxh.com/news/show.php?itemid=521
7.农产品可行性研究报告(精选6篇)2.3 中国农产品物流运营状况分析 2.3.1 农产品物流特点分析 2.3.2 农产品物流现状分析 (1)农产品物流总体规模 (2)农产品冷链物流规模 2.3.3 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 2.3.4 农产品主要物流模式分析 (1)跨区域型物流模式 (2)区域型物流模式 (3)中转型物流模式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xf7i1m2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