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校助力解决乡村人力资本“短板”的新进路

(1.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0;2.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人才振兴是关键,破解乡村人力资本瓶颈问题,农业高校能发挥独特优势。乡村人力资源向城市转移,随之出现乡村人力资本存量减少、素质整体偏低、结构不合理、引进与回流困难等“短板”。其深层次原因是乡村产业发展带动不够,教育培训开展不到位,优质人力资本外流严重,乡村人力资本环境不佳等。基于此,提出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力资本规模形成;加强教育培训支持,促进乡村人力资本素质提升;推动人才培养创新,弥补乡村人力资本结构性紧缺;助力乡村环境改善,促进乡村人力资本合理流动等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高校;乡村人力资本;人才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它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做好精准扶贫衔接工作的新方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乡村振兴要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其中人才振兴是关键,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乡村产业振兴要靠人才来实干,文化振兴要靠人才来培育,生态振兴要靠人才来作为,组织振兴要靠人才来加强”,乡村振兴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助力[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位。”舒尔茨认为农业产量提高和效益增加的主要因素不再是土地、资本投资、人口数量等传统要素,而是人力资本即劳动者的知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2]。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农民生产能力和素质的差异,农民的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主要靠教育和在职培训,包括短期培训,讲授指导等[3]。

农村内部蕴藏着丰富的人力资源,通过有效的开发管理,能够促成财富价值泉涌的人力资本[4]。高校处在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是人才培养和教育培训的重要阵地,尤其是农业高校能够充分利用农业教育的优势,面向现代农业,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5-6]。当前需要优化政策机制,加强面向乡村振兴的高校人力资本流动、助力乡村振兴产教融合、促进高校与农村组织的知识交流和人才共享保障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知识溢出效率[5]。农业高校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肩负重任,以往研究对农业高校服务“三农”发展开展了大量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总结。本文将深入分析乡村人力资本的“短板”及其深层次原因,并结合高校职能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探索农业高校助力乡村人力资本开发的新进路。

表12010—2019年我国乡村人口变化

年份全国人口/万人乡村人口/万人乡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乡村就业人口/万人20101340916711350.054141820111347356565648.734050620121354046422247.433906220131360726296146.273873720141367826186645.233794320151374626034643.903704120161382715897342.653617520171390085766141.483517820181395835640140.423416720191400055516239.4033224

表2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受教育程度全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未上过学6.45.35.78.71.9小学37.032.532.744.736.1初中48.452.552.639.955.0高中或中专7.18.57.95.45.6大专及以上1.21.21.11.24.4

表3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年龄及主要从事行业构成%

农业生产经营人员规模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农业经营单位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年龄构成年龄35岁及以下19.221.119.7年龄36~54岁47.358.361.2年龄55岁及以上33.620.719.1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主要从事农业行业构成种植业92.967.750.3林业2.22.716.4畜牧业3.521.316.6渔业0.86.46.2农林牧渔服务业0.61.910.6

表4农科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

年份总就业率读研率出国率直接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县域及乡村对口就业率自主创业率县域及乡村创业率201288.519.560.1268.8528.5417.340.180.01201389.021.590.1767.3027.8516.350.740.12201488.722.960.1965.6327.6215.720.980.15201594.324.160.2169.9526.8115.241.350.23201696.126.530.2468.2726.3714.581.890.31201795.727.890.2667.5825.6913.452.260.37

农业高校作为农科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责无旁贷,应为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承担起更大担当与使命。农业高校应结合乡村人力资本的“短板”和深层次原因,发挥好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职能,助力乡村人力资本开发。

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后的长期任务,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高等教育尤其是农业高校在乡村振兴中应承担起更大责任与使命,高校如何服务乡村振兴助力乡村人力资本开发将成为当下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乡村人力资本的“短板”,剖析了乡村人力资本数量、素质、结构类型及环境方面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农业高校助力乡村人力资本开发的若干路径。今后农业高校应充分发挥好自身优势,切实履行好社会服务职能,加强政校企协同、产学研合作,不断创新服务路径,探索长效服务机制,打造典型服务模式,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努力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发挥更大辐射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晓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瓶颈及对策建议[J].世界农业,2019(4):32-37.

[2]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M].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3]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4]栾青霖,张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人力资本提升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8,26(9):40-44.

[5]解涛,杜建国,许玲燕.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知识溢出实现路径与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9,40(3):478-487.

[7]谭金芳,张朝阳,孙育峰,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人才战略的理论内涵和制度构建[J].中国农业教育,2018(6):17-22.

[8]蒋海曦,蒋玲.乡村人力资本振兴:中国农民工回流意愿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51-161.

[9]陈新忠,陈焕春.新常态下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10]西奥多.W.舒尔茨.经济增长与农业[M].梁小民,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7.

[11]吴忠权.基于乡村振兴的人力资本开发新要求与路径创新[J].理论与改革,2018(6):44-52.

[13]胡志高,曹建华,龙慧.农村人力资本转移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吗——基于水平效应、自溢出效应和逆溢出效应视角的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8(11):30-43.

[14]钱再见,汪家焰.“人才下乡”:新乡贤助力乡村振兴的人才流入机制研究——基于江苏省L市G区的调研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9(2):92-97.

[15]程华东,尹晓飞.农业高校精准扶贫模式创新探究——基于四所农业高校的案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72-78.

[17]王从严.“新农科”教育的内在机理及融合性发展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1):30-37.

[18]程华东,惠志丹.乡村人才振兴视域下农业高校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农业教育,2019,20(6):34-41.

收稿日期:2020-02-16

基金项目:2018年湖北省思想库项目“高校助力湖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试验示范建设研究”(HBSXK2018013);狮山智库项目“高校精准扶贫模式及其影响力提升研究”。

作者简介:程华东(1971-),男,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农科教结合、思想政治教育。

THE END
1.成本低效益高的现代农业实践探索暴利种植模式的经济可行性与环境在传统农业模式中,生产力水平较低,劳动强度大,资源消耗多。而暴利种植以其简易操作、节约成本为特点,不仅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还能缩短产品上市时间,从而获得更高的市场价格。这一模式正逐渐受到更多农民和投资者的关注。 节能环保:绿色发展之路 暴利种植通过采用先进设施,如温室栽培、自动灌溉系统等,可以减少人力劳动并https://www.cjan6a6c.cn/xue-shu-bao-gao/459510.html
2.农村经济发展的困境与机遇探究然而,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入,农村面临诸多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农村经济发展的情况以及如何在现实条件下寻求出路。 首先,传统农业模式存在严重不足。由于土地资源有限且分散,加之技术落后、管理不善等因素,使得许多农民生产效率低下,无法有效提高收入水平。此外,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https://www.il60ply8.com/qin-lei-yang-zhi-zi-xun/518094.html
3.再怎么降低成本,利润太低了,还是赚不到钱$牧原股份(SZ002714)$农业部的专家分析明年的猪价平均14.5~15,远期期货也指向这个价格,牧原的售价还得低0.5元,那么明年怎么看牧原的利润,那只有看牧原降本效率了,我个人倾向明年很难降到12.5元以下,这几年公司出现的问题都在不断改正,所谓船大难掉头,那么多场、不同素质的人,不是一下子 https://xueqiu.com/2077098116/315952696
4.市场前应该怎样评估不同类型的农产品投入点以确保最高收益率在在讨论如何选择2022年最挣钱效益好的养殖项目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当前市场的需求和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以及对新鲜、有机食品需求的增加,许多传统农业产品已经不再满足现代消费者的要求。此外,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生态友好型和可持续发展型养殖模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https://www.p0c6eq62u.cn/mi-feng-zi-xun/233265.html
5.威龙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发行事项公司公告6. 发行后每股收益(按本公司发行前一年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 的净利润除以发行后总股本计算):0.21元 7. 发行市盈率(按发行后每股盈利计算):22.45倍 8. 本次发行前每股净资产(按本公司2015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除以发行前 总股本计算):3.53元 9. 本次发行后每股净资产(全面摊薄):3.61元http://wap.stockstar.com/detail/JC2016050300002163
6.数据与成果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 乡居民的教育收益率的估计值为0.097,即受教育年 限每增加一年,个人全年总收入将增加9.7%。分城 乡来看,城镇受访者的教育收益率为9.7%,而农村 受访者仅为3.5%,两者相差6个百分点。与发达经 济体平均13%的教育收益率相比,我省的人力资本 回报率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非农就业方面,受雇佣http://www.sdass.net.cn/articles/ch00808/202302/6822e5bd-7875-4281-9315-743536413e79.shtml
7.对农业合作社发展12篇(全文)但是,这种激励方式并不持久。这一代人有热情并不能保证下一代人依然可以如此。另外,股东的资本收益率低也使股东没有更多的资本对合作社进行再投资,从而使合作社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机制,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盈利水平,然后进而提高社员们的生活水平变得很困难,甚至连合作社的存在都会变得艰难。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hkhzqbxr.html
8.解决“三农”问题的财政对策探讨要使农业部门和农户自身的积累成为农业投入的主要资金来源,有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是农产品的销售收入必须高于农业生产的投入成本,否则,农业部门的积累就无从产生;二是农业投资的收益率必须高于、至少不低于全社会平均投资收益率,否则,农业部门即便产生了利润也不会向农业投资转化,社会资本也不会转向农业投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ycmos9w8.html
9.并购重组并购操作指南系列ppp提前回购项目资产评估报告书第一节 并购、资产经营、资本经营的实质 第二节 企业并购重组及低成本扩张 第三节 并购的动因与效应 第四节 并购的类型 第五节 并购操作和程序 第六节 并购操作时要注意的问题 第七节 并购整合 第八节 须遵循的几个原则 第九节 并购的组织安排 https://blog.csdn.net/whwenku/article/details/125132151
10.09专题:推进“三大工程”2024同时,当前还存在住房租赁收益率过低、低融资成本长期资金缺乏、人们长期租住意愿不高等深层次问题。要有效增加租赁住房供给,特别是使住房租赁市场长期可持续发展,亟须破解这些难题,包括多渠道降低租赁住房建设运营成本、加快推进完善住房租赁领域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探索租房与购房享受公共服务机会均等、加强房地产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zbzl/lhtk/2024_03/202401/t20240115_475371.htm
11.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精品(七篇)农业银行作为我国农村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吸收了我国大部分的农村资本,但近来农业银行的经济业务逐渐转向收益率较高的非农领域,造成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逐渐减弱。 (二)农村金融工具单一,技术手段落后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金融工具创新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在农村,长期https://www.haotougao.com/haowen/45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