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辅导之词语替换与选词填空

词语替换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语句中某一重要词语的理解。一般是先提供一个句子,句子中某个词语下面预先画有一条横线,要求考生在四个词语选项中找出一个意义最为贴切的进行替换。

词语替换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迅速地理解考题中画线部分的词语,同时能够对所提供的四个选项进行区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语义和不同语义,然后迅速选定其中一个进行替换。

需要说明一点是,在最近两年的试卷中,词语替换已不再出现。但词语替换作为言语理解与表达的一个基础,考生还是应将这种题型的训练作为提高自己语感与理解能力的一个训练手段。

二、选词填空

这种题型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词义的辨别分析能力。被辨析的词主要是同义词或者近义词。一般是先呈现一个句子,在某些关键词的地方已经留出空格,要求你从题后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填入句中空格内,从而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最连贯和最完整。

同词语替换相类似,选词填空题也是考查考生因词义相同或相近而造成相互干扰的情况中对不同词语的辨析能力。只不过因为缺少了句中的参考词语,难度稍微大了一些。成语使用、关联词使用是选词填空的特殊形式。

一、同义词的辨析与使用

词语替换和选词填空,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主要考查考生对词义相近的词的辨别能力,需要考生从多方面掌握词形、词义相近的词语。做好此类题的核心在于掌握好同义词。下面就同义如何辨析提供一些方法。

辨析同义词的关键是同中求异,找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区别。

1.词义方面

首先,词义的轻重不同。如“轻视”、“蔑视”和“藐视”,“诬蔑”和“诬陷”,它们的词义都是从轻到重。

其次,范围大小不同。如“战争”、“战役”和“战斗”,“边疆”和“边境”它们的范围是从大到小。

再次,个体与集体不同。如树(个体)——树木(集体),纸(个体)——纸张(集体)。另外,语素的不同也使词义有异。比如“刊误”是“修改错误”之意,“刊”是“修改”之意(“不刊之论”的“刊”即此意);而“勘误”则是“列举更正书刊中文字的错误”的意思。

2.色彩方面

从感情色彩上加以区别是一个较好的方法,如“成果”、“结果”和“后果”三个词语的感情色彩依次为:褒、中、贬。区别语体色彩的不同,也是一个辨析方法,如“溜达”与“散步”,“聊天”与“谈话”就可以从口语和书面语的不同加以区别。

3.用法方面

有些词语的搭配对象不同,如“交换”与“交流”,“交换”常与一些具体词语搭配,如“礼物”、“意见”,“交流”常和一些抽象词语搭配,如“思想”、“经验”。有的词语其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同,如“节约”(动)与“节俭”(形),“充分”(形)与“充满”(动),“品位”(名)与“品味”(动)。

4.使用的主动性和被动性

5.反义词不同

如疑惑——相信,困惑——理解,虚伪——真诚,虚假——真实

二、成语的辨析与使用

此部分知识主要在于掌握成语的正确使用。在考试中,要求考生能正确区分误用和正确使用的成语。其中,掌握成语误用的类型是关键。

造成成语误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望文生义

成语的特点之一是意义的整体性,其意义往往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总和,因此不能从字面上理解,如“胸有成竹”、“落花流水”

例如:①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

②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然不能有丝毫大意。

“慷慨解囊”指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每况愈下”指情况愈来愈坏,显然①②句都是望文生义。再如“差强人意”、“首当其冲”、“万人空巷”、“从长计议”、“文不加点”、“火中取栗”、“别无长物”等。

2.感情色彩不当

成语也有其感情色彩,运用时如不注意与全句以至全文的内容和谐一致,就会造成误用。

例如: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

“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它是一个贬义词,上句误用作褒义词。

3.词义轻重失当

词义在表达程度上有轻有重,使用不当也会造成误用。

例如:①人世间,对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是赞美的,对语无伦次、言而无信的人是深恶痛绝的。

②他的设计虽然有些缺点,但方向正确,无可非议。

4.不合适用对象

很多成语,有具体的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不能张冠李戴。

例如: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用在句中,显然超范围了。

5.搭配不当

成语在运用中相当于一个词,就要和句中其他词语相搭配,不能矛盾,不能重复。

例如:①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跳着,有的在谈着……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②某些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实在低劣,被人贻笑大方,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春意阑珊”指春天即将过去,这与①句开头“初春”显然矛盾。“贻笑大方”指让内行人见笑。该词本身含有被动义,②句中“被人”属多余。

6.不合惯用句式

有些成语常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中,而很少或不能用于其他句式。“望其项背”就不能用于肯定句中。

7.“敬谦”误用

某些从古代沿用下来的成语已烙下了古代文化的印迹,有的用于自称(谦称),如雕虫小技、东涂西抹、贻笑大方、千虑一得、敝帚自珍等,有的则用于称对方(敬称),如鼎力相助等。如果混淆,就可能造成误用。

例如:①王厂长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抓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②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换房子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抛砖引玉”比喻自己先发表很粗浅的意见,目的是引出别人更好、更成熟的意见,是谦辞,①句中误用为敬辞。“鼎力相助”即大力相助,是敬辞,②句中误用为谦辞。

8.词性误用

成语其实是一种结构固定的短语,有的是名词短语,有的是动词短语,有的是形容词短语,因而各自有其特定的语法功能,不可乱用。

例如:①包围圈越来越小了,这群罪大恶极的歹徒已成了瓮中捉鳖。

②折扇和信封上面,龙飞凤舞着艺术界几十位名家风采各异的签名。

“瓮中捉鳖”是个动词短语,①句中把它当作名词短语而误作“成了”的宾语,应改为“瓮中之鳖”。“龙飞凤舞”是个形容词短语,②句中把它当作动词短语而误带宾语。

三、关联词的辨析与使用

关联词属于虚词范围。关联词的辨析与使用,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更多地偏向于关联词的使用。关联词的辨析主要涉及到意思或词形相近的词在应用上的区别,广大考生可以在例题中慢慢理解。其实,如果可以很好地使用关联词,对关联词辨析的掌握也就比较容易。但关联词的使用一直是个难点,因为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试题涉及的有些不仅仅是关联词。这就要求考生掌握更广泛的知识,由于关联词属于虚词范围,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掌握本知识点,我们将介绍虚词的辨析与使用。

1.准确辨析一般虚词

虚词在句子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使用时,要准确掌握相近虚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如“再”和“又”,“从而”和“进而”,“对于”和“关于”,“偶尔”和“偶然”,“一向”和“常常”,“分外”和“格外”,“由”和“由于”等,同时结合语境认真挑选。

2.注意虚词的使用

(1)理解词义。许多虚词其实意义并不虚,明白了意思,用法也就清楚了。比如“不止”和“不只”,前者是超出某个数字或范围的意思,后面常跟数量词;后者是连词,与“也、而且”等呼应,后面常跟分句。

(2)注意搭配。虚词尤其是关联词语常互相搭配或与实词搭配使用。常见的错误有:

①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如:“昨天下了一夜雨,天亮后不但没有停,而且越下越大。”(“而且”应为“反而”)

“无论干部和群众,都关心这件事。”(把“和”改为“或”“还是”)

②介词搭配不当。

例如:“同学们无不为我们班级所取得的成绩而信心百倍,你也绝不能为我们班级丢脸。”(改为“给”)

“今年要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作为重点任务。”(改为“以……为”或“把……作为”)。

③虚词与实词搭配不当。

例如:“无论困难这么大,我们也要坚持到底。”(“这么”改为“多么”)

“尽管困难多么大,我们也要坚持到底。”(“多么”改为“这么”)

(3)注意虚词的位置。

①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如:“来参加会议的人较多,他因为性格内向,个头不高,所以人们一直没有特别注意他。”

“因为”应放在“他”之前。这主要涉及关联词语与主语的位置先后问题:前后分句如果主语相同,主语在关联词语之前;主语如果不同,则关联词语在主语之前。

②否定副词位置不当。

例如:“你为什么把消息不告诉他”“雷锋的名字被大家没有忘掉。”

“不”、“没有”应分别放在“把”、“被”之前,因为“把”字句、“被”字句中,否定词应在“把”、“被”之前。

③连词位置不当。

例如:“人参和貂皮、大豆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土特产品。”

“和”与顿号应互换位置。一般说来,当有几项事物并列时,“和”字连接最后两项。

【例题1】为了查清事实真相,本报记者又连夜采访了几位事件发生时的知情者。()

A.拜访B.寻访C.访问D.走访

解析:答案为D。只有“走访”更符合句中“采访”的原义,所以答案是D。

【例题2】老张是一个非常诙谐的人,只要有他在,大家总是乐呵呵的。()

A.动人B.和谐C.风趣D.可爱

解析:答案为C。“诙谐”一词主要是指老张这个人说话幽默,与“风趣”是同义词,因此两个词语可以互相替换。

【例题1】我()这块迷人的土地,这里有我曾经的梦想。

A.留恋B.依恋C.迷恋D.爱恋

解析:答案为A。“依恋”是指不忍离开,它含有一种感情上的寄托与依赖;“迷恋”是指强烈的极度的爱慕之情;“爱恋”是指一般意义上感到被深深地吸引;“留恋”强调舍不得离开或是舍弃,由此可见A为最佳答案。

【例题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这么一条小船。

②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陷。

③改革后,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加受到群众的欢迎。

A.况且何况而且B.况且而且况且C.何况而且何况D.何况况且而且

解析:答案为D。这是一道考查对关联词语的辨析能力的试题。题目涉及了“况且”、“何况”、“而且”三个连词的用法。“况且”表示一种直陈的语气,有进一步申述的意思,它与②句的意思相符。“何况”的一个用法是表示甲如此,乙则更不必说了,这与①句的意思相符。“而且”常用来表示一般的递进,即后一分句的意思比前一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这与③句的意思相符。

三、成语的辨析与使用

【例题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①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

②玉器厂展品室里陈列着鸟兽、花卉、人物等各种玉雕展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③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

④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珠宝、翡翠、玉雕、字画,品种齐全,真是()。

A.应接不暇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美不胜收B.目不暇接琳琅满目应接不暇美不胜收

C.应接不暇美不胜收目不暇接琳琅满目D.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应接不暇琳琅满目

解析:答案为D。这是一道考查对成语的辨析能力的试题。选择项中,“应接不暇”与“目不暇接”为一对近义成语。前者原指一路上风景优美,看不过来,后来也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无法接待应付;后者指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结合词义,再根据句意,①句适合用“目不暇接”,③句适合用“应接不暇”。“琳琅满目”与“美不胜收”也是一对近义成语,前者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工艺品),后者更倾向于表达一种整体的美感,可见后者包含的意思比前者多一层。结合词义,再根据句意,②句填入“美不胜收”,④句填入“琳琅满目”比较恰当。

【例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B.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需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C.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D.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解析:答案为B。这是一道考查成语使用能力的试题。A句中的“安步当车”出自《战国策》,原指慢慢地步行,就当坐车,表现了一种从容的态度,与句中的抢险气氛不相合。C句中的“车水马龙”出自《后汉书》,是说车像流水,马像游龙,用来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而C句中要表示的显然是花摊前的顾客很多。D句中的“蓬荜生辉”是一个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而D句中所指的是别人的新居,当然不妥。B句中的“颐指气使”指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来示意,表现出一种傲慢神气,用来形容从小就自认为高人一等、有优越感的“她”是比较恰当的。因此,本题的答案是B。

1.(2002年〈A〉,言语理解与表达第12题)

【原题】以艾滋病为例,自1981年在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艾滋病病毒在全球以惊人的速度蔓延,逐渐[]成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文中[]处恰当的措辞是()。

A.演变B.演进C.演绎D.演化

解析:答案为B。演变,指历时较久的发展变化;演进,指演变进化;演绎,指由一般到特殊的变化过程;演化,指自然界的发展变化。依据题干,显然C、D要被排除掉,又因为演进含有演变的意思,同时强调变化的过程,所以在这里选择B最佳。

2.(2002年〈B〉,言语理解与表达第18题)

【原题】[e]所谓“拿破仑学”的学者所写出的充塞各国图书馆内的拿破仑传,[f]以卓别林的传记来说,以我有限的见闻,[g]不下六七种之多。有本人写的自传,也有别人写的传记。

[e][f][g]恰当的措辞是:()。

A.无论还是就B.且不说仅就

C.无论仅就D.且不说如果也

解析:答案为B。“无论”一般不能单独使用,往往后面要接上“还是”“或”之类的词语,所以C选项被排除。而A选项当[f]处用“还是”的时候显然不通,所以A被排除。比较“仅就”和“如果也”显然[f][g]处用“仅就”比较合适,所以此题选择B较佳。

3.(2003年〈B〉,言语理解与表达第4题)

【原题】“五四”前后西方文化大引进,新的政治、科技词语大量甲。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方面的新词语尤为活跃,如“知识经济”、“特区”、“下岗”、“炒鱿鱼”等等。核裂变之际,各种微粒高速碰撞,便产生新的微粒。语言现象乙。

依次填入甲、乙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A.涌现与此雷同B.诞生与此雷同C.诞生与之类似D.涌现与之类似

解析:答案为D。这道题主要辨析“涌现”与“诞生”以及“与此雷同”与“与之类似”的区别。涌现,指(人和事物)大量出现;诞生,指出生。显然甲处用“涌现”较为合适。与此雷同,指与之相同的意思;与之类似,指与之大致相象的意思。显然乙处用“与之类似”较为合适。综上选择D最佳。

在这种题型的训练中,语感的强化主要是靠诵读来获得,也就是把每一个词语放到句子中去,然后默默地诵读一遍或几遍,直到找到语感为止。

对每个词汇的准确理解是准确答题的基本条件。如果连词汇的意义都把握不准,是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的。因为对词义的正确辨析必须建立在对每个词语的词义理解的基础上。当然,在测验中,出现的词汇都是一些常用词,一般不会出现生僻的词汇。词汇量的积累以及运用词语的能力,尤其是语感的培养,必须靠日常的训练和积累。

学易网公务员专家行测系列辅导:词语替换

词语替换的目的是考查应试者对语句中某一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即应试者能够熟练而准确地运用同义词或者近义词来对句子中的重要词语进行替换。出题方式通常是给定一个完整的句子,在该句子里比较重要的一个词下画一道横线,然后给出可供选择的四个同义词或近义词,选出一个与句意最为接近的词语来替换画线的词语。

解答词语替换这种题,首先需要应试者准确地理解句子的含义和画线词语的含义;其次要求准确分析所给词语的含义,从而选择出最符合句意的词。

[专家提示]一个原则:用所选定的词语替换画线之词语后,句子的含义基本一致。基本要求:替换之后的句意与原句意一致,同时替换的词在整个句子中要协调,要符合原句的语境。需要指出的是,近几年的考试题目中,词语替换题越来越少,未来的题目中也许不会有此类题目。但词语替换作为言语理解与表达的一个基础,应试者还是应将这种题型的训练作为提高自己语感与理解能力的一个训练手段。词语替换要求应试者能够准确迅速地理解考题中画线部分指定的词语,同时能够对所提供的四个选项进行区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语义和不同语义,然后迅速选定一个进行替换。

实例分析:1、老张是一个非常诙谐的人。只要有他在,大家总是乐呵呵的。

解析:句中的“诙谐”一词主要是指老张这个人说话幽默,与“风趣”是同义词,因此两个词语可以互相替换。

2、为了查清事实真相,掌握第一手材料,记者们又连夜采访了几位知情者。

解析:几个选项中都有“访问”的意思,但只有“走访”更符合原句中“采访”的原义,所以比较理想的答案是D。

3、领导的心理是想让人尊重他,特别是在一些大众场合,领导者都很注重自己的形象。

A.崇拜B.敬仰C.佩服D.尊敬

解析:在四个选项中,“崇拜”和“佩服”都不恰当,“敬仰”又有些太夸张,只有“尊敬”和“尊重”的意思最接近。

辽宁公务员考试行测辅导:言语理解部分练习题(一)

一、选词填空:要求你从所给的四个词中选出一个填人句中空格内,从而使句子的意思表达最准确。

1.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的变化。

A.与日俱增B.无所不在C.一言难尽D.日新月异

2.这家商场越办越差,现在每天去购物的顾客。

A.寥寥无几B.门可罗雀C.人迹罕至D.熙来攘往

3.山径旁的石壁和殿廊的石碑上,留着不少名人的题咏,词工句丽,书法,为湖光山色平添了许多风韵。

A.精美B.精巧C.精细D.精湛

4.①以高人一筹的教训别人。②且让我们自己尽量的五月的青岛吧。③语义前后不能。

A.姿态观赏连接B、姿势欣赏连接

C.姿态欣赏衔接D、姿势观赏衔接

5.蜾赢静悄悄地飞来动翅膀,向网上一,蜘蛛以为有什么飞虫住了,赶快来,蜾赢就用最敏捷的动作,突然把蜘蛛捉住,迅速去.

A.扇碰粘捉飞B.振撞粘看离

C.振撞粘捉飞D.振碰粘看飞

6.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财政机关不再把企业置于直接管理之下,并不等于完全放弃对企业经营活动的______和________。

A.管理限制B.领导控制C.引导控制D.引导制约

7.利用合同进行犯罪足一种常见的________犯罪。

A.欺诈B.讹诈C.欺骗D.诈骗

8.由于他事先没有充分准备,因而遇到意外情况时显得________。

A.焦躁不安B.不知所措C.束手束脚D.灰心丧气

9.从社会主义公有制已经显示的优越性和这种优越性还未充分发挥,可以看出,目前许多国有企业存在的某些弊端,________公有制自身自身问题,________其表现的具体形式问题是经济体制问题。

A.既是也是B.确定不是C.不是而是D.不是也不是

10.一位年迈的老人带着孙子,________在北京西客站前。眺望着这充满民族风格的宏伟建筑群,嘴里不住地啧啧称赞。

A.屹立B.伫立C.矗立D.挺立

11.古人有“闻过则喜”之说,而今天有些人则不然,总是________,对比之下,实在不应该。

A.瑕不掩瑜B.讳疾忌医C.刚愎自用D.好大喜功

12.春华秋实,没有那________的春风,又哪会有这满野秋色的大好收成呢

A.温和B.温柔C.和煦D.强劲

13.讽刺是要夸大的,但不能无中生有,________。

A.信口雌黄B.捕风捉影C.东拼西凑D.不着边际

14.这一套百科全书,内容涉及各个领域、各门学科,真是________,十富多彩。

A.洋洋大观B.蔚为大观C.汗牛充栋D.包罗万象

15.古代动物中有一类动物叫蜥螈,它________具有两栖动物的特征,________具有爬行动物的特征。________古生物学工作者不容易弄清楚它到底是两栖动物还是爬行动物,________过去把它放在爬行动物中,________现在又把它放在两栖动物中去。

A.既又因此以至而B.不但而且不过尽管但是

C.既又因此以致而D.不但而且因此尽管但是

二、语句表达:

1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使用了新结算办法,取消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大力推广使用,促进了企业加强资金管理,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B.人类征服沙漠的伟大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有实现的可能。

C.他的学习成绩之所以好,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勤奋、刻苦。

D.第五条,……生了一个孩子,保证不再生两个孩子的,由区、县计划生育办公室发给《独生子女证》。

17.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如果输入蒙特卡罗模拟中的随机数不是随机数,那么整个的模拟及其预测的结果都必然是错误的。

B.成语的正确使用的基础是对成语的确切理解,对成语的理解又不能只从字面的意思推理,而对它产生某些误解。

C.她把积攒起来的400元零花钱,资助给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赵长波,确保他能够支付读完小学的费用。

D.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6月17日发出关于2002年7月1日升挂国旗的通知。

18、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是:

A.他曾在中山大学就读三个月。

B.小范跟他学唱歌。

C.父亲从昆明带回来一箱他最爱吃的苹果。

D.如果你对象不感兴趣,那就不去了。

19、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昌龄(一约756),字少伯,太原()人。

B.原子弹、氢弹的大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C.爸爸是技术能手,妈妈是先进生产者,儿子是三好学生:全家三口,人人向上,谁也不甘落后。

D.老师勉励我说:“你要学习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革命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0、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与句后括号内所给的不符的是:

A.人家是火车头,咱得向人家学习。(暗喻)

B.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么(借代)

C.松涛呜咽,白雪泪坠,乌云罩日,青天披纱。(拟人)

D.说的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是自由主义;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已是自由主义。(排比)

21.下列各项巾有歧义的一项是:

A.人家都来琢磨怎样提高效率才好B.我们都在研究怎样提高学习效率

C.人们都在考虑怎样教育子女问题D.群众都在思考怎样改善环境卫生

2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养老保险是为了保障劳动者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工作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B.随着办公用品的现代化和文化用纸的更新,打字蜡纸市场逐步萎缩。

C.由于我们进行了改革,产品数量提高了百分之二十到三十。

D.上级领导为了严肃法纪,决定给他行政记过处分,并赔偿部分纤济损失。

23.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外出旅游,异地的风物固然让人迷醉,可是在商场购物时遇到的导购的劝说,却常常使人不厌其烦,兴味索然。

B.位于泉州的千年古刹“开元寺”,檐牙高啄,气宇轩昂,令中外游客大饱眼福。

C.春运人流尚未散去,在一些大城市火车站一带,一种屡试不爽诈骗手法死灰复燃,愈演愈烈。

D.这次研讨会开始时气氛有些沉闷,多亏李教授抛砖引玉的一番话,才使大家的发言积极起来。

2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受厄尔尼诺的影响,今年夏秋海水温度将比正常水温低,美国某些地区会因而干旱。大西洋的飓风会更活跃。

B.“9.11”事件是一起惨绝人寰的人道灾难,这场灾难让众多无辜的孩子和父母陷入了家破人亡的境地。

C.市政府认真总结造成这一落后局面的原因,从指导思想上,明确树立起依靠科学技术。加快解决这一突出矛盾。

D.据省气象中心的资料显示,今年新州市除夕最高气温为12摄氏度,年初—气温更达16度,创1993年以来新州市春节最高气温。

2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国务院决定在农村进行的税费改革,是为了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

C.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关系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

D.《通知》严禁上级部门不得违反有关规定干预下级机关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配置,强调机构改革涉及的人员要正确对待进退留转,服从组织分配。

2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他的那个寂静的世界里。他像一头牛、一块石头、一弯清澈明净的溪水坦荡地流着……

B.江西的瓷器是全国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的省份之一。

C.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D.作者着力刻画了两位主要人物,这两位主要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体现了作者对这两类不同女性的深刻理解和深切同情。

27.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无论美国或其他什么国家,都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他国人民。

B.经过经理耐心解释,顾客才怒气渐消。带着所购物品离开商场。

C.我本想这次能在北京与你见面,到京后才知你正忙于创办合资企业,已经到深圳了。

D.本书作者希望这本书能引导读者在学习英语句型方面起举一反三的作用。

28.现在许多青年不愿意脚踏实地干一些平凡的工作,只想有鸣惊人之举,今天,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三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推荐广大青年读一读《雷锋日记》这本好书。以上这个句子的语病是:

A.句意杂粹B.主谓搭配不当C.虚问误用D.比喻不当

29.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注错的一句是:

A.各国的船舶穿梭似地来来往往,码头上吊杆不断起落……但是工人的脚步是稳重的。(比喻)

B.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排比)

C.他们盛赞它是“引出知识迷宫的线索”、“打开一切科学宝库的钥匙”。给它以极高的地位。(引用)

D.为什么某些生物的分布广泛而繁多。而它的邻种却分布得狭小而稀少呢(设问)

30.在下列一首七律的横线处填—上一句最贴切的句子,正确的—项是:

江风送月海门东,人到江心月正中。______________,一船鸡犬欲腾空。帆如云气吹将灭,灯近银河色不红。如此宵征信奇绝,三更三点水精宫。

A.三千组练挥银刀B.半树佛花香易散C.万里鱼龙争照影D.数丛沙草群鸥散

1-10:D、A、D、C、D、C、D、B、D、B11-20:B、C、A、D、C、B、B、A、D、D21-30:C、D、D、A、D、D、D、A、B、C

THE END
1.游戏中的词汇探索,同义替换的艺术——以毕竟为例在浩瀚的中文词汇海洋中,同义词的丰富性为我们的表达提供了无限可能,我们要探讨的焦点是那个经常出现在我们日常交流中的词汇——“毕竟”,在游戏中,玩家们常常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词汇来丰富表达,增强语句的深度和情感色彩。“毕竟”的近义词有哪些呢?它们在游戏中的运用又是怎样的呢? http://www.datasay.com.cn/yxgl/10708.html
2.此前的近义词此前的同义词此前的近义词有:之前、以前、以往 等3个,此前的意思是: ,查看 此前 的所有近义词及意思,请向下滚动。此前近义词之前、以前、以往此前近义词解释之前:1.表示在某个时间或处所的前面。一般多指时间。 以前:1.比现在或某一时间早的时期。2.泛指从前,以往。 以往:1.犹言以后。2.用于地名之后,表示位置已https://jinyici.gjcha.com/6B64524D.html
3.前此的近义词前此 [qián cǐ] 近义词 前者 上次 上一次 之前 先前 先前的 前次 上回 释义 前者 [qián zhě] 前此是指在前面提到的事物或情况,而前者是指在前面提到的两个事物中的 上次 [shàng cì] 前此常用于表示上一次发生的事情,而上次也可以表示同样的意思 上一次 [shàng yī cì] 同上次,表示在前一次发生https://www.3dwallmachine.com/jinyici/90b6a89ad047bba0/
4.此前更多 之前拼音:zhī qián释义:多指时间,少指处所。 以前拼音:yǐ qián释义:方位词。现在或所说某时之前的时期:解放以前。三年以前。很久以前。以前他在这里工作过。 以往拼音:yǐ wǎng释义:从前;以前:产品的质量比以往大有提高。这地方以往是一片荒野。 https://cidian.gei6.com/jyc__jdc3kkmh.html
5.了解的同义词及造句(通用15篇)篇3:了解的同义词及造句 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事故, 通常是在学校实施组织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发生的, 这些事故由于轻重程度不同, 给学生造成的后果也各不相同。近年来, 随着国内各大院校学生扩招进一步的进行, 参加体育课内外活动和锻炼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 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内容日趋复杂, 这就大大增加了学生在体育活https://www.360wenmi.com/f/filejxj1fim1.html
6.2001太空漫游ASpaceOdyssey(1968)·拾贝45句(2001太空拓展·一起看电影2001 - A Space Odyssey (1968)?以下文本为#太阳营·第6季·电影拓展直播笔记?全部音频+视频片段已分享至Q群+小程序「跟读帖」L41~45在下次拓展课见(01) 00-27-17 F 2001 - A Space Odyssey (1968)进展顺利你还上不上车如果有一个男的走过来紧急情况啊你逃不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553772/
7.猜测词义的技巧6篇(全文)一、通过同义词和反义词来猜词 1. 通过同义词猜词。 由and和or连接的词通常是同义词。例如:safe and sound中, 根据safe为“安全的”意思, 可以得出sound在此短语中也是“安全的”意思, 而非“声音”。在Would you like coffee or lemonade?中, 可以由coffee推测出lemonade也是一种饮料。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w3c2m5qx.html
8.傅伟良:法律文件中的近义和同义词翻译比如,“制定法律”应译为enact a law,“制定条文”是enact clauses;其名词enactment,也有“制定,规定,颁布,通过,法令,法规”等意。比如,enactment of law(制定法律,法的制定)。为顾及习惯用法并按照英文法律文件的语言特点,采用同义词连用,此句可改为:https://ielaw.uibe.edu.cn/zyflrcjy/flyy/10466.htm
9.Oracle的同义词(synonyms)详解删除同义词语法:Drop Synonym synonym_name; 删除公有同义词加上一个Public 此命令只删除同义词,不会删除对应的表。 2、序列:是用来生成唯一、连续的整数的数据库对象。序列通常用来自动生成主键或唯一键的值。 创建序列语法如下: Create SEQUENCE sequence_name https://blog.itpub.net/29050044/viewspace-2140821/
10.一心无二的同义词关于一心不能二用的名言有哪些?中国文化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一心无二的同义词关于一心不能二用的名言有哪些?》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 文章《一心无二的同义词关于一心不能二用的名言有哪些?》整理和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只是出于对文学的热爱与分享传播,文中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请自行甄别真伪! 文章标签: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1865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