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现代国家的九个命题之八:创造资本

刘守刚/文在现代国家的成长过程中,资本扮演的角色令人无法轻视,它被视作国家富裕的源泉。德·索托(HernandoDeSoto)在《资本的秘密》一书中说:“只有资本能够提供必要的手段来支持扩大化市场中的专业化分工和资产的生产、交换。资本才是日益提高的生产力的源泉,因此也是国家财富的源泉。”

德·索托实际上是在回应亚当·斯密对劳动创造财富的观点,斯密曾肯定地表示:“一国国民每年所需的全部必需品和便利品都源于国民的劳动,其供应的充裕程度取决于劳动生产力和有用劳动者的比例。劳动分工是经济发展的手段,也是改善人们生活状况的最佳途径。”

显然,在德·索托看来,仅有劳动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资本。正如他追问的,以市场秩序与私人产权为主要内容的资本主义“为什么在西方取得了非凡成就,而在别处却基本上停滞不前?”德·索托回答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西方国家产生了足够的资本。可为什么只有西方国家产生出足够的资本,而世界其他地方却做不到呢?德·索托说,这个问题已经变成了一个谜。

接下来,我们借助于《资本的秘密》一书的内容来解开这个谜,即看看发达国家曾经做对了什么才发达起来。用德·索托的术语来说,那就是创造出了资本。

什么是资本?

在德·索托的著作中,资本显然是一个关键词。在日常语言中,当我们说起“资本”时,一般把它理解为实物性资产,或者把一定量的货币说成是资本。对这样的看法,德·索托根本不赞成。他不断地强调,我们不应将资本视为一种物质性的存在。它不是积累下来的资产,也不是货币,而是一个抽象的经济范畴。他强调,资本是一种蕴藏在资产中、能够推动新的生产的潜能。既然是潜能,就需要去开发;而要开发这样的潜能,就要有一系列条件的配合。德·索托认为,最重要的条件是一种正式的所有权制度,它能够确认资本中的潜能并帮助人们将其释放出来,从而把资产转换成资本。

通常认为,正式所有权制度是用来保障资本安全或者说“资产所有人的物主身份”的。然而,德·索托指出,所有权管理的核心职责应当是维护交易安全,而非仅仅保护资产安全。他强调,尽管需要在保障所有权和交易安全之间找到平衡,但政府制度更倾向于促进交易的便利性。这种倾向使得人们能够以最少的步骤转移大量资产,从而更容易发掘资产的潜在价值,创造资本,并推动经济增长。

西方通过正式所有权制度改革

来创造资本

西方国家为何能够创造资本并成为经济发达国家?德·索托强调,这并非由文化基因决定。西方国家公民对所有权和交易的尊重,实际上是在可执行的正式所有权制度建立之后逐渐形成的。

之所以西方国家能够建立起现在的正式所有权制度,是因为自19世纪以来,政府因应社会的变化与要求,通过艰苦的法律修订工作,不断地将分布在城市、乡村、住宅区和农场的所有权规则融合为一套法律制度,从而将大多数资产综合到正规的所有权表述制度中。这样的所有权制度将管理国民财富的所有信息和规则整合到了一个统一的知识库中,使得西方国家的经济主体能够发掘并释放资产的潜在价值。因此,19世纪是西方国家历史上的革命性时刻,德·索托在2000年时说:“大多数西方国家的综合所有权制度大约100年前才出现,日本的综合制度则出现在50多年前。”

这些欧洲国家的政府,一开始并没有调整过去的法律以适应这种新的城市现状,而是制定出更多的法律和规章制度,试图对非法企业活动进行压制。规章制度越多,违法现象也就越多。很快,政府又制定出新的法律来处罚那些违反了先前的法律的人。到后来,欧洲国家走了两条不同的道路。一条道路是,政府继续坚持宣布不合法企业家的行为为“非法”,采取措施打击这些非法活动,而不是调整现有制度以吸纳这些非法的企业。德·索托说,这么做不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使社会动荡不安,最终演化成暴力冲突,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法国大革命和俄国革命。另一条道路是英国所走的道路,那就是政府制定新的法案,使农村和郊区的企业合法化。政府的主要行动是调整现有的法律制度,如所有权制度和政府管制行业的措施,让非法企业家的产权合法化,最终整个国家和平地进入市场经济。

德·索托强调说,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大多数西欧国家都模仿英国改革了法律,以适应现实状况的发展。政治家们正确地认识到(或者无奈地接受了)现实,那就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人而在于法律本身”,因为正是法律在阻碍穷人变得更具有生产力。于是,这些欧洲国家着手把具有排斥性的法律制度转变成能吸纳融合不合法企业的法律制度,通过放宽取得正规所有权的限制、减少由过时的法律条文造成的法律阻碍,让政府和立法机关接受现实。就这样,通过消除法律和经济制度中的矛盾,欧洲的政治家们让自己的国家做好了走上经济发达之路的准备。

美国的土地法律革命

德·索托特别提到了美国在土地领域的法律革命。他以19世纪美国如何成功建立全民覆盖的正式土地所有权制度为例,展示了这一变革的过程。

美国独立后,存在着大量的未开发土地(尤其在中西部),其所有权在法律上归联邦政府,或者说是国有制。有一些州不管联邦政府的规定,制定了本州所有权和土地分配的规章。到美国来的移民,则根本不管联邦或者州制定的正式制度,纷纷涌入广大未开发的土地,建立起住宅和农场,并制定属于他们自己的所有权“法律”。比如说,他们利用各种记号,标明自己对某块土地的权利并在移民间相互认可:在树上刻上名字标明自己的“斧头权”,建造一座小屋以标明自己有“小屋权”,种上一棵玉米标明自己的“玉米权”。在政府看来,到公共土地上耕种的移民是“不合法居民”,甚至是歹徒。可移民们认为,自己所占据的土地,其价值是因自己的辛勤劳作而提高的,但现行正规所有权法律却不承认他们的劳动价值。

这样的混乱以及在政府看来的大量非法状态,是由于正规的所有权法律在现实中不能为土地的有效使用提供相应的指导才出现的。在美国土地所有权问题上,至少出现了两种法律制度,“一种制度是编纂起来写在法令全书里,另一种制度则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在18、19世纪初的美国现实中,就像今天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大多数土地所有权和所有权协定由不合法的“法律”决定。但是,这种不合法的“法律”或者说不合法所有权协定,尽管不是由国家制定的,也不是来自法令全书,但它确实是一项法律,“这项法律源于人们自己,由人们自己制定,它的命令同时也具有强制性。”德·索托反复强调,这些所谓的非法移民“根本不是罪犯;他们组织社区、建立学校、修建房屋、销售土地”,他们为经济增长、土地价值提升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遵循着自己的“法律”。

由于移民们的积极努力和不懈抗争,以及政治家们逐渐认识到将正式所有权出售给这些无法驱逐的移民既能增加政府收入,又能推动土地的有效开发,加之民主制度下选票的影响力,美国政府在经济发展的紧要关头采取了行动。政府区分了真正的罪犯和不合法居民,并承认现有的土地制度并未完全符合美国人获取土地的实际做法。因此,政府开始对法律进行改革以适应现实需求,主要的做法就是在正式法律中融合大量的原本不合法的所有权协定。

法律革命的目标

是实现法律的最终意图

上述欧洲曾经的状况和美国的例子表明,在这些国家中旧的正式所有权制度与民众自发创业建立起来的“非法”权利之间,也曾经存在着冲突。但跟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政府今天的做法不同,欧美政治家在当时逐渐认识到,这些开办非法企业或占据公共土地的人,“不是什么罪犯或者野蛮人;他们是高尚的先锋,他们保证了这个国家的快速增长和发展。如果他们违反了法律的书面文字,那他们也只是在完善法律的最终意图”。因此,重要的不是打击这些具有非凡创业能力的人群,而应该致力于改变现有的法律规定,实现法律最终的意图。

显然,只有从民间经济活动(可能仍处于不合法状态)中吸取现实存在的种种所有权协议,才能为现有的法律注入生命,让正式所有权法律保持活力。由此形成的法律,有助于及时地将所有权制度向底层民众开放,形成有利于穷人的所有权制度。德·索托进一步地强调,这样的法律变革事实上构成了一场法律革命。之所以说它是革命,是因为以下两点原因:第一,这样的法律在观念上是革命性的,即它体现的原则是“社会需要是赋予所有法律制度活力的本质内容”;第二,这样的法律在行动上也是革命的,它创造出了一个更加符合有创造力的、动态的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新法律制度。

这样的法律革命为什么在西方能够成功?归纳德·索托在不同段落中的探讨,我们大致可以发现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处于不合法部门的民众及其组织的抗争与努力。他们坚信,“人民比法律专家更有权利去定义和解释规章制度”,这种信念赋予了他们的斗争以正当性。第二,政府及政府领导人的开明,成功的西方各国“都有一些开明人士懂得,如果有很多人生活在某一法律制度之外,那么这个法律制度的存在就毫无意义”。第三,已经存在的选举政治与民主制度的作用,即选票压力和议员活动,最终迫使国会或政府一步步地修改早已僵硬的所有权正式法律,使其向有利于穷人、有利于产生资本的方向变革。

小结

在德·索托看来,西方国家之所以实现经济发展目标进而成为现代国家,是因为它们建立起一套正式的所有权法律,让人们能够开发利用资产中所蕴含的潜能,从而创造出资本。这是西方国家之所以成功的秘密。

而西方之所以能建立这样的所有权制度,是因为这些国家在历史上发现旧的所有权法律制度无效,并懂得大规模改变法律的力量存在于法律制度之外,于是通过吸收大量民间所有权协议,从而弥补了现有法律的缺陷,制定了新法律。这样的法律变革是一场革命,其实质是让所有权正式法律变得有利于穷人、有利于产生资本。正如德·索托所说,世界上并没有足够的钱来拯救穷人,穷人也不需要拯救。

总编对话|从中国走向世界——对话松下电器中国东北亚公司总裁CEO木下步

聚焦主业提升品牌:恒安集团接班人的长期主义理想

希捷科技全球执行副总裁暨首席商务官郑万成:未来五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生成数据最多的市场

THE END
1.2023年中考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卷(山西卷)(解析版).docx这说明“一五”计划()A.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B.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C.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D.苏联援建起决定性作用答案:C解析:“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28.5%,农业总产值增长25%,钢产量增长近3倍”反映出“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故选C。9.某校八年级历史课外研习小组的同学们搜集了下面一组图片,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7071065.html
2.胡懋仁今天的资本主义与《资本论》时代的资本主义,本质上没区别电动机取代蒸汽机就是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表现,今天的自动化生产体系,今天由计算机控制的生产过程,将来有更多人工智能所参与的人类生产活动,都不过是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具体表现。 那位大学教授为了说明今天的资本主义与马克思当年的资本主义有所不同,他还说,在马克思那个时代,资本主义对女工和童工的剥削非常http://www.kunlunce.com/llyj/fl1/2024-12-10/183177.html
3.芦千文:中国农村发展的理论创新和研究展望(20241211)构建农村发展学的理论框架,要把出现区域分化、贫富差距的根源纳入到发展逻辑中,关注农村的群体差异、社会网络、制度文化、集体资产、生态资源,去探究农村发展规律,构建农村现代化理论模型,从而跳出城乡差距作为经济增长副产物的陷阱,最终实现农村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协同共进。这需要聚焦城乡关系、人口http://rdi.cass.cn/gzsn/202412/t20241211_5820621.shtml
4.芦千文:中国农村发展的理论创新和研究展望(20241211)构建农村发展学的理论框架,要把出现区域分化、贫富差距的根源纳入到发展逻辑中,关注农村的群体差异、社会网络、制度文化、集体资产、生态资源,去探究农村发展规律,构建农村现代化理论模型,从而跳出城乡差距作为经济增长副产物的陷阱,最终实现农村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协同共进。这需要聚焦城乡关系、人口http://rdi.cssn.cn/gzsn/202412/t20241211_5820621.shtml
5.胡懋仁:今天的资本主义与《资本论》时代的资本主义,本质没区别工人电动机取代蒸汽机就是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表现,今天的自动化生产体系,今天由计算机控制的生产过程,将来有更多人工智能所参与的人类生产活动,都不过是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具体表现。 那位大学教授为了说明今天的资本主义与马克思当年的资本主义有所不同,他还说,在马克思那个时代,资本主义对女工和童工的剥削非常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4C3JME05566SD3.html
6.银行周报(10月19日)界面新闻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开启金融信息化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范一飞副行长出席重庆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成立会议 中国建设银行王永庆:“互联网+监管”平台已在6个省上线 渣打香港回应申请新设券商:希望获得新牌照进一步开展相关在岸业务 资本缺口待补 银行再迎发债高峰 https://m.jiemian.com/article/5131810.html
7.昆仑策“乡村振兴课题组”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实现真正乡村振兴改革开放后,虽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度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但由于资金有限,单户农民无法继续向机械化、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原本建立起来的农业机械厂倒闭,种子站不再负责种子改良,而仅仅限于种子销售,水利设施也逐渐年久失修。 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不存在农业资金投入问题,因为在西方很早就实现了农业https://www.htu.edu.cn/sannong/2021/1215/c5477a231648/page.htm
8.339农综一刷题这一刻,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理想!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三者紧密关联。其中,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路径选择的是 A.进入新发展阶段 B.贯彻新发展理念 C.构建新发展格局 D.推动高质量发展 (点击空白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yOTE3NTUyOA==&mid=2247796715&idx=4&sn=dd856f4e1ecab01e45d3b862ced8e496&chksm=c3b6598f3ff2251af7e546ca4e6f1824327c77bef08bc77a38adab3f4f82fa18232690b352f6&scene=27
9.《从农业1.0到农业4.0:生态转型与农业可持续》笔记–安徽农金网与全球化有关且非常有现实意义的是:只有维持西方教科书给定的农业1.0版的规模化大农业,才能与美国“粮食金融化”的全球化战略直接结合。 西方在进入金融资本全球化时代之后,农业1.0版的大农场虽然集约化程度高,却长期亏损,需要政府支付很高补贴才能维持运营。例如,美国每年用于农场主的补贴是数百亿美元。但是,石油和粮http://www.ahncjr.com/?p=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