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简介
学校拥有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研究生导师队伍。现有博士生导师95人,硕士生导师672人。导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教学名师1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有全国“五四”奖章获得者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23人。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等国家级创新团队,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4个,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江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1个,南昌市优势科技创新团队3个。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7个。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3人。
学校拥有江西省首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等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建有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2个。有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5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核心协同单位)。建有江西省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1个、江西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基地1个、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省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4个、省级产教融合重点创新中心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省高校高水平实验室(工程中心)2个。有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众创空间1个。
学校研究生教育始终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深化招生体制改革,强化研究生过程管理,不断完善各项培养和管理制度,提高学位授予质量,并取得了明显成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项目33项;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1篇,江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1篇,江西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98篇,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233项,江西省“青马工程”项目36项;在全国专业学位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选中,获得2篇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优秀论文,2篇全国兽医硕士专业学位优秀论文,2篇全国林业硕士专业学位优秀论文;优秀研究生代表熊强强博士、刘鹏硕士获得“2018年度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研究生团总支组建的百名博士“壮丽70载,奋斗新时代”服务营队获评2019年全国优秀实践团队,研究生创新创业团队获得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铜奖,1位研究生获“大北农杯”第一届全国农林院校研究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位毕业研究生荣获首届“中国杰出兽医”称号。研究生服务团队连续14年被评为省级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营队,3次被评为国家级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营队。
江西农业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一览表
学院代码
学院
一级学科
学位点
代码
专业或方向名称
专业
所授学位
学制
001
农学院
作物学
0901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090101
农学
3年
作物遗传育种
090102
作物保护▲
0901Z1
农业生态学▲
0901Z2
002
林学院(园林与艺术学院)
林学
0907
林木遗传育种
090701
森林培育
090702
森林保护学
090703
森林经理学
090704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090705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090706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090707
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规划设计▲
0907Z3
森林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0907Z4
003
动物科技学院
畜牧学
0905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090501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090502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090504
畜产品安全生产与加工工程▲
0905Z3
兽医学
0906
①临床兽医学;②预防兽医学;③基础兽医学(按一级学科招生)
090600
004
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资源与环境
0903
①土壤学;②植物营养学;③土地资源学;④农业环境保护(按一级学科招生)
090300
006
经济管理学院
农林经济管理
1203
①农业经济与管理;②农(林)业资源与环境管理;③农村社会与乡村治理(按一级学科招生)
120300
管理学
注:加▲专业为学校自主设置学科。
江西农业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报考须知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与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二、招生方式
三、招生专业及人数
2021年我校共有6个博士一级学科面向全国招收博士研究生,具体详见《江西农业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招生专业目录中所列招生人数(包括硕博连读生、普通招考及“申请-考核”生)为拟定计划数,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下达规模和报考情况另做调整。
四、硕博连读和“申请-考核”招生
五、普通招考有关要求
(一)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我校不接收同等学力人员报考。
3、报考人员所从事领域或专业背景与报考专业要相近。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5、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6、本校教职工报考人员需所在单位及学校人事管理部门签字同意后,才允许报考。
(二)报名方式
1、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2、两位专家推荐书;
3、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盖有主管部门公章),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和论文答辩评议书(应届硕士生可在录取前补交);
4、学位证书、毕业证书、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认证报告及身份证复印件(或证明书);应届硕士生须提供研究生管理部门的证明、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5、政治审查表;
6、两张近期一寸免冠彩照。
(三)入学考试
1、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
六、录取
学校按照“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录取工作。录取时,根据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依据考生的报名(申请)材料审查和评价结果、初试和复试成绩,以及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结果、体检结果等做出综合判断,提出拟录取名单并公示。优先录取专业背景及所从事领域与报考专业相近的考生。具体录取方案将在研究生院网站上公布。
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七、学费及奖助学金
(一)学费标准:博士生每生每年10000元。
(二)奖助学金:
1、国家助学金:博士生每生每年13000元。除有固定工资收入、定向研究生外,其它在校研究生均可享受国家助学金。
2、国家奖学金:博士生每生每年30000元。具体名额按当年下达指标执行。
3、江西省政府奖学金:博士生每生每年20000元。具体名额按当年下达指标执行。
4、江西省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博士生每生每年10000元,资助比例为70%。
5、助研津贴:①学校给博士生(不含定向博士生)配发每生每月1500元助研津贴。②博士生导师或学科组向博士生配发每生每月至少1500元助研津贴。
6、助管津贴:一般每月300—600元,视工作任务情况而定。
7、助教津贴:参照本校同级别教师工作量标准执行。
8、其它各类奖学金:在校博士生还可以享受有关企业、个人等设立的各类专项奖学金。
9、助学贷款:在校博士生可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款额度为每生每年6000—12000元。
八、联系方式及其它说明
2、江西农业大学单位代码:10410;研招办办公地点:江西农业大学北校区致达楼二楼205室;通讯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西农业大学研究生院研招办),邮政编码:330045。
4、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各学院研究生招生负责老师联系方式
学院(所、中心)
联系人
0791-83813185
易老师
810966705@qq.com
0791-83813322
陈老师
375814330@qq.com
0791-83813414
刘老师
574298589@qq.com
0791-83828159
郭老师
48737891@qq.com
0791-83828089
周老师
seajxau@163.com
江西农业大学研招办
0791-83828039
吕老师
jxauyzb@163.com
江西农业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及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初试科目
备注
09010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01作物高产理论与技术
02作物生理
03园艺作物高产理论与技术
曾勇军教授
吴自明教授
潘晓华教授
刘木华教授
曾晓春教授
陈金印教授
刘勇教授
①1001英语
②2001植物生理学
③3001作物高产理论与技术
090102作物遗传育种
01水稻遗传育种
02植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
03水稻优异基因资源发掘与分子育种研究
04水稻生理育种理论与技术
贺浩华教授
胡培松院士/研究员
黄英金教授
张志勇教授
朱昌兰教授
陈小荣教授
③3002作物育种学
0901Z1作物保护
01作物虫害防控
02作物病害防控
魏洪义教授
肖海军教授
蒋军喜教授
崔汝强教授
霍光华教授
③3003作物保护学
0901Z2农业生态学
01农田生态
02生态农业
黄国勤教授
汤飞宇教授
吴才君教授
③3004农业生态学
090701林木遗传育种
01森林植物种质及遗传改良
张露教授
②2002森林生态学
③3005林木遗传育种学
090702森林培育
01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
02城市林业
03林木营养与地力维持
04植被恢复理论与技术
胡冬南教授
刘苑秋教授
③3006森林培育学
090703森林保护学
01森林害虫综合防控
刘兴平教授
③3007普通昆虫学
090704森林经理学
01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
欧阳勋志教授
③3008森林经理学
090705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01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
02自然保护地规划与管理
杨光耀教授
施建敏教授
杨清培教授
③3009植物资源学
090706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01园林植物遗传育种
周树军教授
③3010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090707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01土壤保育与水源涵养
02植被恢复与生态工程
陈伏生教授
毛瑢研究员
③3011水土保持学
0907Z3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规划设计
01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02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
刘纯青教授
③3012园林设计(4小时)
0907Z4森林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01林源活性物化学与利用
02木本香料化学与利用
王宗德教授
陈尚钘教授
③3013天然产物化学
090501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01动物分子遗传学
02畜禽育种新技术与应用
黄路生院士/教授
丁能水研究员
陈从英研究员
艾华水研究员
麻骏武教授
郭源梅研究员
幸宇云研究员
②2003高级动物生物化学
③3014动物遗传育种学
090502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01反刍动物营养
02单胃动物营养
瞿明仁教授
游金明教授
③3015动物营养与饲料
090504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01蜜蜂资源开发与利用
曾志将教授
③3016养蜂学
0905Z3畜产品安全生产与加工工程
01畜产品加工工程
涂勇刚教授
③3017畜产食品工艺学
090600兽医学
01临床兽医学
02预防兽医学
03基础兽医学
胡国良教授
郭小权教授
曹华斌教授
邓舜洲教授
吴国平教授
孔令保教授
黎观红教授
袁干军教授
黄建珍教授
01方向
③3018兽医内科学
02方向
③3019兽医传染病学
03方向
③3020动物生理学
090300农业资源与环境
01土壤学
02植物营养学
03土地资源学
04农业环境保护
赵小敏教授
沈仁芳研究员
孙波研究员
彭新华研究员
刘士余教授
吴建富教授
陈美球教授
蔡海生教授
陈文波教授
岳天祥教授
李保同教授
②2004农业资源与环境
③3021高级土壤学
120300农林经济管理
01农业经济与管理
02农(林)业资源与环境管理
03农村社会与乡村治理
陈昭玖教授
郭锦墉教授
胡凯教授
刘滨教授
朱述斌教授
廖文梅教授
李道和教授
黄季焜教授
翁贞林教授
许晟教授
②2005西方经济学
③3022农业经济学
本专业不招同等学力人员。在职人员原则上占比不超过20%
备注:报考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博士非应届硕士毕业生需有经济学或管理学门类学科背景,近五年内需要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第二作者,可视为第一作者)至少发表过1篇重要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或CSSCI期刊或CSCD期刊或国际检索期刊)论文。
江西农业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参考书
考试科目代码
考试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2001
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理学》(第二版),王忠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年。
2002
森林生态学
《森林生态学》(修订版),薛建辉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年;《森林生态学》(第二版),李俊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2003
高级动物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第三版),王镜岩、朱圣庚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子生物学》阎隆飞、张玉麟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五版),朱玉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资源与环境概论》(第二版)王敬国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
2005
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第七版)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
3001
作物高产理论与技术
《作物栽培学》(第二版),胡立勇、丁艳锋主编,高等教学出版社,2019年。
3002
作物育种学
《作物育种学总论》(第三版),张天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作物育种原理》杨光圣等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年。
3003
作物保护学
《农业昆虫学》洪晓月、丁锦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农业植物病理学》陈利锋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植物化学保护学》徐汉虹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
3004
农业生态学
《农业生态学》(第三版),陈阜、隋鹏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9年;《农业生态学:理论、实践与进展》黄国勤编著,中国环境出版社,2015年。
3005
林木遗传育种学
《林木遗传育种学》王明庥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年。
3006
森林培育学
《森林培育学》(第三版),翟明普、沈国舫,中国林业出版社,2016年。
3007
普通昆虫学
《普通昆虫学》(第二版),彩万志、庞雄飞等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
3008
《森林经理学》(第四版),亢新刚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年。
3009
植物资源学
《植物资源学》(第一版),杨利民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保护生物学》李俊清主编,科学出版社,2018年。
3010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程金水、刘青林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年。
3011
水土保持学
《水土保持学》(第三版),余新晓、毕华兴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年。
3012
园林设计(4小时)
无参考书目。
3013
天然产物化学
《天然产物化学》(第二版),刘湘、汪秋安,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年。
3014
动物遗传育种学
《动物遗传学》李宁主编,农业出版社;《家畜育种学》张沅主编,农业出版社。
3015
动物营养与饲料
《动物营养学》(第三版),周安国、陈代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饲料学》(第二版)王成章、王恬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
3016
养蜂学
《养蜂学》曾志将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年。
3017
畜产食品工艺学
《畜产食品工艺学》(第三版),蒋爱民、张兰威、周佺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年。
3018
兽医内科学
《兽医内科学》(第四版),王建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默克兽医手册》(第十版)张仲秋、丁伯良主译,中国农业出版社。
3019
兽医传染病学
《兽医传染病学》(第六版)陈溥言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猪病学》(第十版)JefferyZimmerman主编、赵德明等译,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禽病学》(第十二版)M.Saif主编、苏敬良等译,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兽医免疫学》崔治中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3020
动物生理学
《动物生理学》(第三版)杨秀平、肖向红、李大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021
高级土壤学
《土壤学》(第三版),黄昌勇、徐建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年。
3022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李周等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
江西农业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问答
一、基本情况
1、学校哪些专业可招收博士研究生?
2、学校各专业招生人数情况?
我校博士生各专业招生人数主要根据当年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导师人数、考生报考等情况来确定。目前招生简章上按学院公布拟招生人数(包括硕博连读生、普通招考及“申请-考核”生),每个专业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教育部实际下达计划、报考人数、考试等情况另做调整。
3、学校博士生招生方式有那些?
4、学校博士生学费是多少?
我校博士生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年10000元,按学年缴纳。
5、学校博士生奖助学金政策?
为优化我校研究生生源结构,加强对创新人才的选拔,全面提高培养质量,学校加大对在校研究生资助力度,设立多种研究生奖助学金项目,进一步提高在校研究生生活待遇。目前,我校博士研究生每人每年各类奖助学金累计达到6万元,最高的可达到9万元以上,主要可享受以下奖助学金政策:
(1)国家助学金:博士生每生每年13000元。除有固定工资收入、定向研究生外,其它在校研究生均可享受国家助学金。
(2)国家奖学金:博士生每生每年30000元。具体名额按当年下达指标执行。
(3)江西省政府奖学金:博士生每生每年20000元。具体名额按当年下达指标执行。
(4)江西省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博士生每生每年10000元,资助比例为70%。
(5)助研津贴:①学校给博士生(不含定向博士生)配发每生每月1500元助研津贴。②博士生导师或学科组向博士生配发每生每月至少1500元助研津贴。
(6)助管津贴:一般每月300—600元,视工作任务情况而定。
(7)助教津贴:参照本校同级别教师工作量标准执行。
(8)其它各类奖学金:在校博士生还可以享受有关企业、个人等设立的各类专项奖学金。
(9)助学贷款:在校博士生可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款额度为每生每年6000—12000元。
二、报考资格
6、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
(3)报考人员所从事领域或专业背景与报考专业要相近。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5)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6)本校教职工报考人员需所在单位及学校人事管理部门签字同意后,才允许报考。
7、是否招收具有硕士毕业同等学力人员?
我校博士生不招收具有硕士毕业同等学力人员。
8、只有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证、无毕业证人员可否报考?
有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证,无硕士毕业证人员可以报考我校博士研究生。
9、身体状况有何要求?
考生身体健康状况需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考生体检工作由学校在复试阶段组织进行。
10、可否跨专业报考贵校博士研究生?
不建议跨专业报考。我校博士生招生专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报考专业应与考生专业背景及从事领域相近。
11、硕博连读和“申请-考核”招生方式报名条件?
三、报名要求
12、博士生如何报名?
13、是否只需网上报名即可?
14、报名时如何选择报考类别?
报考类别分为“定向”和“非定向”。如是硕博连生、“申请-考核”生或普通招考中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报考类别填写“非定向”。针对在职人员,如考上博士生后离开原单位且档案关系调入我校,应填写“非定向”;如考上后不离原单位,档案关系不调入我校,应填写“定向”。
15、报考博士生是否需要考生所在单位同意?
16、考生报名后资格如何审查?
四、初试、复试及录取
17、请问准考证如何发放?
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于考试前一周持本人有效证件及学历、学位证书、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认证报告或学生证原件到研招办进资格审核,审核合格后发放准考证。外地考生准考证不邮寄,最晚应于考试前一天进行资格审核,审核合格后发放准考证。
18、学校博士生初试如何安排?
19、学校博士生复试如何安排?
20、学校博士生录取情况?
我校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录取工作。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考生初试情况、填报志愿及国家正式下达招生规模综合考虑,划定初试分数线。各博士点根据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结合其专业背景、思想政治表现,身体健康状况,报考志愿等,提出拟录取名单,将拟录取名单报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优先录取专业背景及所从事领域与报考专业相同、相近的考生。录取具体要求详见我校《2021年博士研究生录取工作办法》。
五、咨询
博士生入学考试的考试科目及参考书可以在我校招生简章上查询;如需购买,请在当地书店或网上购买,我校研招办不办理售书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