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把握现代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特征

1、科学把握现代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特征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一要从中国人口、农业资源和农业现状出发,二要从中国农业现阶段发展特征出发,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结构特征、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现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许多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经验表明,现代农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进程,它不仅仅是进入石油农业(指农业发展建立在以石油、煤和天然气等能源和原料为基础,以高投资、高能耗方式经营的大型农业)的发展阶段,更重要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物质装备的提高和发展方式的创新,不断构建现代农业结构,以减少石油农

2、业对生态的不利影响的发展进程。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仍然是农业现代化的主线。因为农业的基本状态是结构状态。传统农业转型为现代农业,根本的表现形态也是结构形态的转变。建设现代农业,就是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结构调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科学把握现代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特征。现代农业有立体性的结构调整特征现代农业的结构调整不同于传统农业结构调整,它不再停留在农作物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的种什么不种什么、养什么不养什么、种多少和养多少的“加减式”农业内循环的平面式调整,而是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的第一二三产业转化、互融、开放的立体式的产业化调整。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结构

3、调整的进程和结构调整的特点,我们不难看出,整个调整的进程是从农业内部平面式的调整,转向第一二三产业相互转化的立体式调整。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大包干生产责任制的实行唤起了广大农民空前的生产积极性。为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为适应计划经济调控下的市场供求,在追求各种农产品数量增加的前提下,主要是对农作物种植面积进行增减调整。这种调整是农业各产业间封闭式的平面调整,其主导方针是“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随即,大批农业生产专业户应运而生,粮食连年丰收,经济作物获得较大发展。因此,这次农业结构调整主要是在农业内部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协调发展的调整。到上世纪90年代

4、中后期,特别是进入本世纪后,全国农业结构调整进入了主要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的农业产业化的调整。这次农业结构调整有非常明显的两大特征,一是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链的延伸调整,产前、产中和产后连接,第一二三产业互融,形成种、养、加一体的立体式结构;二是农业工业化进程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重大变革就是加快农业工业化进程,以龙头企业带动的农业产业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小循环,建立农业工业化的产业流程,初步形成了以农兴工、以工带农、农工并举的现代农业经济的立体循环流程。显然,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农业结构调整,再不仅仅基于农业自身的平面式结构调整,而是多产业延伸、多要素组合

5、,并着眼于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和消费等各方面利益关系的立体性的结构调整。这是现代农业结构一个重要的调整特征。应该说,从上世纪末开始,这种以现代农业结构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建设已有明显的进步。进入新世纪以后,全国各类型农产品的龙头企业增多,农业产业化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已经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现代农业有多功能性的结构调整特征农业是多功能性的。正是农业的这种多功性确保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战略地位,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能动摇。人类社会发展表明,农业的多功能性一直在演变和发展。不断新兴的农业功能和跨产业功能,显示出农业一直有着支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在能力。这既有农业

6、发展在任何阶段都改变不了的基本功能,如食品保障功能、原料供应功能、就业增收功能、市场供求功能和为二三产业提供劳动力功能;更重要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的多功能性被人们不断注入新的认识和新功能的开拓,如生态保护功能、生物能源功能、观光休闲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等。但是,农业这种多功能性不完全基于农业的原生态资源结构,更多的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功能结构的开拓。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不仅是农业发展方式和农产品质量供应要求的转变,更是农业功能结构的拓展而带来对农业内涵的丰富。很显然,农业功能结构调整是根据农业多功能的拓展,扩大农业结构空间的调整。它

7、不是基于传统的农业功能,而是由农业新功能而新兴的产业结构调整。所以,农业多功能结构调整,主要取决于对农业资源的深广度开发,取决于科技进步对农业功能的开拓,取决于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基于此,农业功能结构调整前景广阔。因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适应人们对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需求,农业功能结构不断获得新的认识和开拓。人类社会发展的表现形态,说到底就是需求与供给相互促进而不断推进的形态。物质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是最基本的,以此带动文化生活的需求和政治生活的需求。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既是农业功能结构开拓的基本动力,又为农业功能结构的开拓提供了无限而广阔的前景。随着人们生活

8、质量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改变,人们社会活动空间会不断扩大。娱乐、休闲、观光、美食,不论是文化的,还是生态的,都是对农业功能结构的开拓,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内容。现代农业有要素性的结构调整特征农业结构的调整,实际上是以市场为基础的生产力要素的优化组合。现代农业的结构调整区别于传统农业的结构调整,就是新的生产要素作为农业新资源被引入,并与原始农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而不再是仅仅依存农业原始生产资源的结构调整。现代农业是依靠现代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的科技农业和知识农业,现代农业整体效益的目标追求,不仅取决于自然生产要素的作用,更取决于现代生产方式的多方面的经济要素,即资金

9、、技术、信息、管理、人力资本和知识劳力等。这就决定了建设现代农业,其结构调整必须输入现代生产要素,进行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合理配置的调整。农业原始资源,如土地、劳动力等,这些对农业发展的效益作用趋向都是有限的。另外,政策性效应也是效益边际递减,乃至达到极限。激发农业的活力乃至可持续性作用的,唯有现代生产要素的注入。特别是农业先进技术的应用、农业机械化的推进、经营方式的变革、工业管理制度在农业上的推广、组织制度的创新、知识农民的培养等,这些现代生产要素资源作用于原始农业资源,构建了现代农业生产力要素性的结构调整特征。现代农业有生态性的结构调整特征现代农业是生态形态的农业。这种

10、生态形态的农业包括农业文明的两大内容:它要以消费者的营养、健康和安全的食品需求为目标,生产优质、标准和无公害的农业产品;它要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和对农业生态旅游的需求,提供以农业多样化资源为内涵的,包括环境景观、古村名园、古树奇珍、田园风光、特色园区、农耕文化、传统美食等乡村旅游产品。这两大内容为现代农业的生态性结构调整开辟了广阔空间。在建设现代农业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农业生态资源,正待人们进行整体性、保护性和合理性地科学挖掘与开发,以构筑生态形态的多产业的现代农业结构,如农村文化产业、农业旅游观光产业、农村休闲产业、农业环保产业和农村美食产业等。充分有效地发挥农业生态

THE END
1.农业的五种面貌揭秘不同作物的生长方式农业的五种基本类型 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历史悠久,它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对食物和其他农产品的需求,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与自然适应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变迁,农业也在不断地演进和转型,形成了多样化的生产方式。在这里,我们将探讨“农业的五种基本类型”,以及它们https://www.fikyjuyw.cn/nong-ye-zi-xun/434795.html
2.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有什么区别现在,我们回到主题上来,看看如何从这五种基本类型中提炼出对比分析两种 agriculture 的方法,即传统与现代。 传统农业通常指的是历史悠久、以手工工具为主导且依赖自然条件(如季节性雨水)的耕作方式。这种模式往往基于家族或村落团结合作,与土地紧密相连,其产品可能不仅供本地消费,还通过当地市场销售。此外,许多古老文化都https://www.y9zobb1w.cn/cha-ye-zhong-zhi/413476.html
3.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是,现代农业的商业模式特点包括内容摘要:技术状况长期保持不变、农民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长期不变以及传统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是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以及手工工具等方式进行手工劳动的方式,并靠世代所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可以自给自足的农业就是传统农业。一、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是1、特征传统农业的基本特http://field.10jqka.com.cn/20240422/c657128092.shtml
4.农村种植养殖业的多元发展从传统到现代化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使得传统作物种植也逐渐引入了高效节水灌溉系统、精准施肥技术以及遥感监测设备等现代技术。此外,通过生物技术改良品种,如基因改良、高产优质水稻等,也极大地提高了产量和质量,为农民提供了更稳定的收入来源。https://www.9lb79xu0.cn/miao-mu-bai-ke/552345.html
5.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在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传统农业的特点。传统农业通常采用简单的农具和耕作方式,依赖自然条件,如降雨和季节变化。作物种类相对单一,生产周期长,产量相对较低。此外,传统农业的社会结构通常以家庭为单位,农民们自给自足,较少与外部市场交流。相比之下,现代农业采用了许多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8233005903757855&wfr=spider&for=pc
6.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包括河南职业资格证考试网【导读】华图河南资格证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包括,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河南资格证考试交流群汇总】,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uatuhn123) 。备考河南省公务员考试,为你推荐河南资格证考试备考用书,面授课程。 https://ha.huatu.com/2022/0412/2741120.html
7.传统农业有哪些基本特征?王某投资设立了甲个人独资企业,由于经营困难,2003年6月1日王某解散了该企业,并发出公告,乙公司是甲企业的债权人,由于没有看到公告所以未申报债权,2003年9月1日清算结束,2003 年9月5日王某到企业登记机关注销了企业登记,关于乙公司的债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shuashuati.com/ti/f82585cc16164596817dd563584c11ea.html
8.中国传统农业哲学的基本特质与当代反思中国传统农业哲学的基本特质与当代反思,中国传统农业哲学,道器相合,三才论,可持续发展, 农业历来是中国的传统大业,在几千年的农业社会中,我国的农学思想家在农业实践基础上,对农业理论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上升到对农业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2008173919.html
9.[问答题]传统农业有哪些基本特征?[问答题] 传统农业有哪些基本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第1题:高水平的语言表达能力由哪些能力构成?() A.流畅表达能力 B.复杂逻辑阐述能力 C.持续质疑辩论能力 D.声音有力、动听 答案解析与讨论:点击查看 第2题:学习是否优秀与能否创业没有必然联系。 A.正确 B.错误 答案解析与讨论:点击查看 https://www.netkao.com/shiti/0/1058688ns648xptxa.html
10.传统农业指什么传统农业是一种生计农业,农产品有限,家庭成员参加生产劳动并进行家庭内部分工,农业生产多靠经验积累,生产方式较为稳定。 基本特征 1、技术状况长期保持不变 2、农民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长期不变 3、传统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处于长期均衡状态https://www.benshang.com/zixun/4498
11.传统农业指什么财经知识金投财经频道传统农业是一种生计农业,农产品有限,家庭成员参加生产劳动并进行家庭内部分工,农业生产多靠经验积累,生产方式较为稳定。 基本特征 1、技术状况长期保持不变 2、农民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长期不变 3、传统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处于长期均衡状态http://finance.cngold.org/zhishi/c9216601.html
12.现代化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经营循环市场化: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市场成为农业经济运行的载体.面向市场来组织生产,投入一产出一消费的经营循环都要在市场上得以实现.这是农村经济由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形态走上现代的、商品的市场形态的必由之路.在资源的配置上,行政手段的退出与市场功能的发挥,是现代农业的一个基本特征.在生产的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5f91a685e4153a56e252aa6a2ced392e.html
13.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新农村网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市场化:市场是农业产业化的起点和归宿。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改变传统小农经济自给自足、自我服务的封闭状态,其资源配置、生产要素组合、生产资料和产品采购等依靠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和实现。 2、区域化:即农业产业化农副产品的生产,在一定区域内相对集中,形成比较稳定http://xncapp.cn/article/jujiaosannong/jingjijinrong/20230505/86141.html
14.2024年现代农业市场行情分析与趋势预测1.2 现代农业的特征及分类 1.2.1 主要特征 1.2.2 特征差异 1.2.3 基本类型 1.2.4 发展意义 1.3 农业生产的发展历程 1.3.1 原始农业阶段 1.3.2 传统农业阶段 1.3.3 现代农业阶段 1.4 现代农业的演进阶段 1.4.1 准备阶段 1.4.2 起步阶段 1.4.3 初步实现阶段 1.4.4 基本实现阶段 1.4.5 发达阶段 第二章https://www.cir.cn/7/81/XianDaiNongYeShiChangXingQingFe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