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一懂两爱”人才新疆农业大学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在新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意义重大。新疆农业大学作为自治区重点建设的一所农业高等院校面临这一历史机遇,新疆农业大学党委主动担当,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专业优势,积极协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力争在服务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担当新时代振兴大任的新人。
精准把脉因地制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新春伊始,新疆农业大学与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举行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这标志着双方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项目申报、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带领各族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今后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激活农村发展新活力的重大行动。”新疆农业大学负责人表示,此次合作是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国家“产教融合”意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开展的一项惠及双方、利及长远的重要工作。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作为农业高校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一懂两爱”农科人才。
据了解,此次合作备忘录签订的内容是根据新疆农业大学调研组结合阿瓦提县实际,紧紧围绕该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色发展、精准扶贫、现代种植业、现代畜牧业、乡村治理等方面,通过多种形式和多个专题的调研工作后形成的。阿瓦提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水土条件得天独厚,然而,多年来在向农业强县迈进的过程中,面临着人才和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瓶颈。新疆农业大学在调研中坚持问题导向,找短板、找差距。调研组发现,阿瓦提县农业发展的起点相对较低,养殖业较为传统、粗放,庭院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这些短板和差距也使得双方在合作中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
据悉,合作备忘录提出了今后十年阿瓦提县农业发展主导产业和发展定位,将促进阿瓦提县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和产业升级,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目前,双方已在棉花产业、水利工程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园艺产业、农产品加工、现代畜牧业、技术培训等领域和方面达成41个具体合作意向,双方将共同努力,加快推进阿瓦提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力促阿瓦提县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产教融合让青年学子在广袤大地上增长才干
党的十九大报告号召,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新疆农业大学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将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振兴乡村经济相结合,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据了解,去年以来,针对人才培养质量,新疆农业大学先后邀请自治区级龙头企业、社科界、农口厅局等开展了专题座谈会,反映最为集中的就是目前急需具有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综合能力较高的大学毕业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和旗帜,是农业大学的重点服务方向,也是我们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迫切需要,可以说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新疆农业大学负责人说,学校在与阿瓦提县签订的合作备忘录中将广泛开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双方将共建合作平台和大学生实习实训、创新创业、见习就业基地。这意味着学校将把学生的第二课堂实践基地延伸到农村一线,天山南北广袤的大地将成为学生的实验田,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还将进行专业课题研究、创新实践、支农服务等。
“我们鼓励大学生下乡实习、支农支教和就业,重归脚下热土,更希望大学生不仅要懂农业,更要在与各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中,真正做到爱农村、爱农民,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新疆农业大学教务处负责人介绍,今年开始,学校在课程设置和学科建设上做了进一步的调整优化,按照农业产业化的思路,打通各专业之间的壁垒,让系统、科学地培养社会需要、市场欢迎、能真正深入基层为各族百姓服务的优秀人才,在实现总目标的过程中担负起高校的使命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