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套路如下:套路一:一般蒙包料几百的那种,事实上都是几十元一公斤的公斤料,%都是垃圾料,有点表现主播都能吹上天,扒皮切石,下一步就是忽悠你出工钱做成品,最后你拿到实物发现都是不值钱的次货。
yy上这种最多,一般都是没啥实力的商家搞搞。
但是事实如此吗?开个窗有点好表现主播就吹炸了,什么大涨啊,到位了,不得了啊老铁你运气真好,我的天啦,你看看我们家的品质,等等溢美之词,无从言表!事实上,大家心里都清楚,擦涨涨算涨涨有切开才知道石头具体情况,正式的的你拿到石头才发现心里有多失落,开窗找出表现最好的地方开给你看,其它的部分可能变种了,也可能全是裂......谁敢说这石头不是他们挑选出来相对有点表现的,据说老缅真实的蒙头料没有用缅甸报纸的,都是卫生纸,真实情况我不得而知。
这里面就像卖卖子,网红奶茶店花钱请人排队一样,直播间也少不了托的,他们在里面演戏我们无从查证,也没有第三方可以监管。
当然,你要很有钱花钱买点乐趣另当别论!总而言之,新手们还是多听点赌石高手的意见为好,多看少买,多擦少解gai,积累经验,找有品质有良心的商家买石,小玩怡情,大玩伤身!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勿喷,希望萌新们少吃药,同时也希望网络直播多点正能量。
也有机会让竞争对手进来捣乱。
翡翠的主要成分是钠铝硅,晶体内部有无数个长短柱状晶体交织嵌入,形成独特的“苍蝇翅”,也就是晶莹剔透的翡翠的翠性特征。
一块标准的翡翠原石通常可以分为三层,分别是最外层的分化皮,中间是雾,内层是肉质,原石从皮壳到雾,再到肉质,期间有一定的规律,需要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才能较好地判断种水深浅和颜色走向变化。
常见的几种赌石方法答疑:
皮壳按照颗粒度的差异,可分为糠状皮、盐状皮和粉状皮。有经验的行家审料不是用眼睛,而是喜欢用手去直接触摸皮壳,通过手感去感受皮壳的颗粒度。皮壳的颗粒越细密、越均匀,这肉质的种水可能越高。粉状皮开出的肉质的种水,原则上要优于糠状皮。
能用刀刮落脱砂的外壳,说明皮壳厚度高,才会在表面出现疏松的结构,因此一般情况下容易脱砂的外壳,内部肉质可能会相对粗糙。但实际审料过程中,还要结合其他方式去判断皮壳的厚度。单纯以脱砂程度来判断玉石肉质,会出现较大的差异。
行内有“黑吃绿”的说法,因为原石皮壳上的癣由角闪石风化形成,在原石外部形成内凹状的形态,由于铁含量高因此会形成黑色、灰色或深绿色。癣对翡翠肉质的绿色有破坏左右,但另一方面,有黑癣的地方正好预示着内部有绿色,因此它同时也被作为内部玉质判断很重要的一个参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