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劣农资套路多,这些骗局要警惕!

近年来,有关部门从严查处假冒伪劣农资,护航农业安全生产。然而,农资制假售假、虚假宣传、货不对板等问题依然存在。

伪劣农资产品套路多

去年2月,山东省昌邑市的姜先生经当地农资经销商推荐,购买了约3200千克名为“坤元9号”的马铃薯新品种,并种植了约40亩地。3个月后,马铃薯种子出苗后出现大面积死棵现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姜先生另外种植的约60亩的其他马铃薯品种却长势良好。后经有关部门鉴定,姜先生购买的种子为“套牌”,没有经过脱毒处理,发病率超过90%。姜先生因此损失了10余万元。

像姜先生这样受到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坑害的农户并非个例。“套牌”是市面上常见的作假手段,以种子市场为例,有的经销商以次充好,以普通或者劣质种子“套牌”畅销种子售卖。还有的育种企业利用他人研究出的亲本种子,私自杂交、繁育推出所谓的“新品种”,却无法保证种子品质。

近年来,线上销售蓬勃兴起,网售也成为农资的重要销售渠道。但由于电商平台的资质审核把关不严,一些不法分子以虚假的农资经营许可证,注册网店并销售假冒伪劣农资。去年底,湖北省枝江市警方破获一起特大生产、销售伪劣兽药案,涉案价值达3000余万元。犯罪嫌疑人通过上传虚假的兽药经营许可证,在多个电商平台注册网店,其销售的“三无”伪劣兽药涉及9省份19家上游生产厂家。抽样检验发现,伪劣兽药中约98.5%无任何疗效。

“网络制假售假产业链条长,且制假、仓储、销售、运输等环节,通常分布在不同地区,增加了监管和执法难度。制假者和售假者之间往往通过网络沟通交易,从未谋面,这使得售假者无法提供制假者的准确信息,给执法机关从源头上打击制假售假农资行为造成困难。”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万志前说。

实际上,有关部门一直在大力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的违法犯罪活动。今年9月,公安部公布6起危害粮食安全犯罪典型案例——公安机关联合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严厉打击种子私繁滥制、“套牌”侵权和农药非法添加隐性成分、化肥营养成分不足等违法犯罪行为,成功侦破黑龙江绥化市刘某某等人制售伪劣水稻种子案等一批重大案件。

那么,为何农资市场制假售假行为长期存在且屡禁不止?对此,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任大鹏认为:“一方面,多窝点、碎片化的假劣农资生产方式加大了执法难度。农民购买农资的小规模、分散化特点,给执法机关打击假劣农资取证带来一定难度。另一方面,处罚力度小,违法成本低,也是制假售假现象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

“农民消费者对于假劣农资的辨别能力较低,极易被误导或被欺骗。另外,使用假劣农资的后果具有滞后性,发现时已晚,难以补救,不仅‘坑农’,给农户带来严重损失,更会影响‘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的供应。”万志前说。

新型坑农骗局值得警惕

更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坑骗农民购买伪劣农资的新花样,给打击假劣农资销售违法行为带来了新挑战。

“开讲座、送折扣、专家指导、订单农业等手法,以神乎其神的功效承诺、‘花里胡哨’的优惠活动、天花乱坠的营销话术,给农资销售设下了层层陷阱,令人防不胜防。面对这些骗局,一般人都很难辨别清楚,需要有关部门加大打击力度。”任大鹏说。

有关部门也注意到了这些新情况,作出了相应部署。比如,今年4月,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发布关于春耕备耕期间鼓励反映疑似化肥“忽悠团”线索的公告,鼓励群众对组织农民群众聚集、聚餐、培训,以优惠打折、赠送礼品等名义兜售疑似假劣化肥的;采取走村串户、流窜推销等方式兜售疑似假劣化肥的;存在其他夸大宣传、以次充好等兜售情形的问题进行监督举报,并视情况予以奖励。

湖南永州市果农卢女士在一家农资店购买了农药和化肥,用于自家柑橘园杀虫和施肥。不料到了结果季节,橘树出现大面积叶子发黄现象,所结果子也偏小。卢女士认为所购农资有质量问题,不愿给农资店付款。经当地法院介入,发现其所购农药和化肥均为正规厂家生产,是使用不当,才导致了部分柑橘个头偏小。

“农业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生产过程,气候因素、农资质量和使用方法都会影响产量。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严重,尤其老年农民学习和掌握农资科学使用技巧的能力较弱。农资销售商家应做好使用与技术指导、定期回访产品使用情况、保护农民信息安全、提供退换货方案等售后服务。”任大鹏说。

加大监督力度,保障农资安全

农资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事关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事关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切身利益。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农资质量安全工作,持续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今年4月,农业农村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2024年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加强农资生产、流通环节监管,严格整治不合格产品,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净化农资市场,维护农民权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各地也在持续加大对假冒伪劣农资的打击力度。比如,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集中组织开展“忽悠团”进村兜售化肥和网络违法销售种子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打击依托电商网络平台从事品种虚假宣传、违法售种等行为;辽宁省市场监管系统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以化肥、农膜、农用管材管件、农用泵等农资产品为重点,全面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有读者建议,强化农资监督抽查。江苏连云港市读者秦继真来信说:“有关部门应当在生产、流通各领域开展种子、农药、肥料、兽药、地膜、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资产品监督抽查,将抽查重点和工作重心下移,强化对县、乡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农资产品的抽查,提高抽查效率,对群众投诉举报多、问题隐患多的农资产品和企业,列为重点监管对象。”

许多读者建议,有关部门在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同时,也应重视帮助农民正确用好农资产品,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维护农民权益和粮食安全。

THE END
1.擅自修改有效活菌数,罚!山东公布12起农资打假案例行山东公布12起农资打假案例 近日,为深入推进农资打假工作,有力维护农资市场秩序,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山东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工作部署,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打防结合,依法查处一批假劣农资违法案件,严厉打击农资违法行为。现将部分典型案例予以公布。http://www.fert.cn/news/2024/12/09/3936603028.shtml
2.农资市场为何假货不断中国防伪码查询中心从内因分析,农资市场假货泛滥也有四方面原因: 一、农户不具备鉴别假货的能力。农户主要从颗粒、颜色、溶解性上鉴别,事实上从这些方面,都不足以鉴别假货。而含量上的鉴别,因为没有专业的知识和仪器,农户根本不可能具备。 二、有些农户贪价格便宜。老话讲,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得精。同样含量的产品,为什么有的肥http://www.fangweima.com/newcom/539/
3.当农资市场上,假农资越来越多,农资零售商该怎么办?所以,当市场上假货横行的时候,我们把责任推到种植户身上真的就对吗? 对于假货的泛滥,真正的罪魁祸首是造假者,真正应该被指责的是贩卖假货的,而不应该是种植户。 其次,我们每一个农资从业者也有责任,因为我们是这个行业的守护者,我们有义务去净化我们的行业,有责任去打击造假者,而不是一个劲地对种植户去抱怨。 https://m.lanhaizi.cn/News/detail.ashx?id=27372
4.股票市场格局分析论文12篇(全文)4后备箱工程的泛滥。由于高端白酒的全国性风潮已成燎原之势,后备箱工程的激烈竞争不可避免地到来了。在中国,最具人物风情的淳朴之地就在西北,后备箱工程的人情链在这里会十分激烈。 我国润滑油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第4篇 关键词:润滑油,市场,竞争格局 1 前言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e0ksfrbr.html
5.电商之殇:京东商城再现假货问题京东商城假货泛滥退货无门 记者发现,京东在执行网购商品七日内“无理由退货”制度,打击假货次品,以及保护消费者信息等方面问题频出,执行效果大打折扣。尽管京东郑重承诺,所售商品均为正品行货,刘强东也公开表示,创业十几年以来,始终坚持不卖假货原则,但假货、次品却一直伴随京东的发展,饱受消费者诟病。京东自营商品售后http://www.xinhuanet.com/tech/special/zt17.htm
6.监管造句68、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发展迅猛,网络交易品平台缺乏有效监管,滋长了假货泛滥,一些合法商家表示,假货商分销网络遍布全国,已经形成很难撼动的势力。 69、本章介绍了美、日、英等国保险投资的发展历程、资金运用特点和监管法规,希望为我所用。 70、重大危险源监管是促进企业安全生产,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发生,保障城市公共安https://www.chazidian.com/zj-188867/
7.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调研报告(通用6篇)尽管有些电商,比如淘宝对一般商品的商家及产品有监控措施,包括买家确认支付,买到假货淘宝先赔钱等,但对于农产品电子商务中诚信方面的问题,也难以一一解决。 3.山东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山东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发展整体水平在国内处于上游。但与先进省市相比,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https://www.360wenmi.com/f/fileqit0d43t.html
8.农资长期假货横行物联网能否终结农资市场乱象?农业生产资料关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乃至直接影响粮食安全,但随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终结,多元化的农资供应在繁荣市场的同时,也带来了“假冒伪劣”等种种问题,坑农现象时有发生。 2012年8月2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局与无锡市人民政府签订《共同推进“农资物联网”产业化战略发展合作框架协议》,试图运用“官方渠道+互联https://blog.csdn.net/weixin_34413357/article/details/90466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