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莹爱奇艺副总裁,自制剧开发中心总经理
冷凇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
谢颖阿里文娱优酷剧集中心总经理
一、您认为当前网络剧形成热潮的原因是什么?
谢颖:观众日新月异的观看需求倒逼平台不断创新。网络剧成为热潮一方面是因为疫情宅在家里的用户有了更多接触网络剧的机会;另一方面,社交媒体搭建起了巨大的沟通网络,不断扩大讨论的圈层,让网络剧在更多人那里得到共情共鸣。
戴莹:以爱奇艺为例,我认为离不开三个关键词:创新、用心和精品化。创新是打造头部效应剧的“直升机”,只有题材创新、人设独特、故事新颖的网络剧,才能从诸多同质化作品中脱颖而出。精品化是一部作品得以成为爆款的必要条件,也是网剧未来的方向。
二、以往的网络剧良莠不齐,其中不乏一些粗制滥造的作品,近年来这种状况是如何逐步改变的?
谢颖:任何行业野蛮生长之后,都要回归逻辑理性和规律。与其说大导演、大明星、大制作、大团队是国产网络剧3.0时代的标志,不如说是新生代导演、演技派演员、精良制作、专业团队构成了网络剧精品化的底色。网络剧从题材类型、制作风格到播出模式、剧集长短等从未放弃探索,基于当下的互联网环境,年轻人的喜好多元化,受众圈层特点比较突出,为了满足受众喜好,市场会提供更多类型的精品剧。
三、您认为,网络剧最受欢迎的题材是什么?为什么?什么是网络剧成功的标准?
戴莹:从早年至今,爱奇艺涉及青春、悬疑、现代、年代、古装等多题材网剧内容开发,多元题材都受到用户欢迎。若从近几年的作品来看,现实题材网剧迎来创作高峰。因为优秀作品一定要紧跟时代来创作,我们需要通过文艺作品,通过网剧去传递温暖、关怀社会,需要传递阳光和正能量,要让观众有共情和共鸣。
冷凇:一直以来,优质悬疑网剧比较受欢迎。这类题材往往剧情烧脑、节奏紧密、人物关系复杂、悬念设置巧妙、戏剧冲突强烈,更能让人深陷其中并产生追剧的动力。成功网络剧的核心在于剧本的故事讲述和人物塑造,以及演员对角色的表现能力。
谢颖:不同受众有不同喜好。比如,不少女性观众喜爱甜宠剧,类型观众喜爱探案悬疑剧,一般大众喜爱都市话题类等。任何文艺作品最终都离不开对“人”的呈现,电视剧、网络剧在这点上并无分别。人设和故事是优质剧集的核心,在这一点上,不同类型网络剧要求会不太一样,比如悬疑剧可能更强调电影化的镜头语言。
四、与电视剧、电影、短视频等相比,网络剧主要满足了观众的哪些观看需求?
五、国产网络剧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创新和突破?
戴莹:在我看来,国产网络剧创新和突破的关键点在于故事内容和类型的创新,核心是内容的创新和突破。
谢颖:在制作上,需要继续提升工业化、专业化水平。题材上,目前网络剧在犯罪悬疑、古装言情、女性传奇等方面相对成熟,但未开发的其他题材仍有很大潜力。在播出模式上也仍在探索,周播、日播或者一次性播出等都有可能。此外,5G、VR又将带来怎样的创新空间,我们也可以拭目以待。
六、如何评价网络剧“走出去”的现状?今后应如何更好地“走出去”?
谢颖:网络剧走出去已有一定成绩,比如《白夜追凶》花落Netflix,《长安十二时辰》在亚马逊获五星好评;输出题材从古装为主变得更多元,如反映当代年轻人生活题材的《最动听的事》《乡村爱情故事》;从主要发行范围在亚洲,到开始辐射到美国。未来网络剧应该更具有“走出去”的意识和勇气,在原有古装剧、类型剧之外,拓展新领域,比如都市情感、行业、科幻等类型,展示更多面的现代中国。
冷凇:现阶段网剧走出去仍然任重道远,这一症结根源在于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当前可以适当学习借鉴美剧的多线叙事方法和群像角色塑造的人物设定,利用大数据带来的智能化和便利化创作,跳脱出自产自销的内循环市场,以跨民族的人文关怀精神和国际化视野提升制作水准。
七、网络剧未来可能会有哪些发展方向和趋势?
戴莹:这两年来,听到非常多业内人士的呼吁,希望大家都去做一些精品剧集,不要再注水;在短剧集层面,我们现在的用户习惯,包括“网生”这一代,接触过更多美剧、日剧、韩剧,他们习惯这种短剧集的语境,市场也需要这个类型。
冷凇:未来,网络平台将成为探索网剧新模式、新类型、新手法的试验田。在体量上,网剧或许会呈现两极分化的局面,小体量满足碎片观看,大制作向电影靠拢;而互动剧、竖屏剧如何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绝佳适配,有待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