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核心数据:市场规模;用户画像;题材分布等
产业概况
1、定义及分类
目前市面上的网络短剧题材新颖丰富,逐步走向多元化,典型的题材有喜剧、校园、家庭、悬疑、穿越、战神、乡村等。
2、产业链剖析:产业链各环节较细
网络短剧产业链区域热力地图
行业发展历程:网络短剧加速进入主流视野
萌芽阶段(2013-2018年):2013年,优酷土豆推出迷你剧《万万没想到》拉开了短剧行业序幕,同时期各平台陆续推出不同短剧,剧集风格多以搞笑为主,数量较少,质量良莠不齐。
成长阶段(2019-2020年):2019年,快手推出“快手小剧场”“光合计划”开始尝试探索整合短剧赛道;2020年末,国家广电总局在备案系统新增“网络微短剧”板块,从而将微短剧正式纳入视频剧集赛道。
竞争阶段(2021-2022年):各大长视频和短视频平台开始进入微短剧赛道,推出相应产品和激励计划;同时期内,微短剧数量激增,2021年微短剧全年备案数量为398部,2022年备案数量接近2800部,同比增长600%。2022年12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关于推动短剧创作繁荣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正式明确了短剧的定义即“单集时长15—30分钟的系列剧、集数在6集内的系列单元剧、20集内的连续剧、周播剧等多种形态,具有篇幅短小、内容精练、情节紧凑等特点”。
爆发阶段(2023年至今):网络微短剧加速进入主流视野,大量不同题材的短剧不断涌现,多部剧集爆火。2023年3月,中国网络视听大会首次举行“微短剧行业发展论坛”;4月,“2023首都电视节目春推会”设置短剧创投板块。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鼓励网络短剧健康有序繁荣发展
2023年11月再次发布《广电总局多措并举持续开展网络微短剧治理工作》,其中重点包括加快制定《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研究推动网络短剧APP和“小程序”纳入日常机构管理等。我国网络短剧行业主要发展政策如下:
行业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
2、网民观影频次相对较多
3、学生和打工人是主要受众群体
4、都市是上线最多的题材
根据德塔文数据显示,上线网路短剧中都市占比最高,达66%,主要是基于受众群体大部分是职场人,其次是都市相对制作成本低,拍摄取景几乎0成本,剧情贴近主要受众群体生活,代入感强,是2023年较为广泛的题材。其次是古装,占比14%,其他的题材也陆续涌现。
5、爽剧仍是爆款产品
根据短剧自习室披露,2023年上半年短剧爆款榜中大多数仍为爽剧题材,贴合下游需求端用户的心理需求,其中战神类题材占比最大约占33%,其次虐恋和穿越题材分别占比9%。
注:上述题材占比是爆款题材,而不是全部题材
行业竞争格局
企业竞争:平台占据行业头部地位
目前中国网络短剧在逐步上线,但体量相对较小。从商业模式的金字塔收益上看,分账/分销最大收益的是抖音和快手这样的视频平台,他们有着最多的用户群体和大数据推送等技术资源,决定了大多数网络短剧的播放量、营销动向和口碑等,因此处于金字塔的顶端。
此外其他主流渠道也是引流的重要平台,例如爱优腾、哔哩哔哩等,由于有着众多粘性高的会员群体,他们也是制作公司需要依赖的重要渠道。
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几年后的下一个千亿市场
网络短剧行业,预计2027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目前网络短剧市场已进入爆发阶段,内容、商业运营模式不断完善,政策上注重更规范化管理短剧市场。
但由于网络短剧制作门槛低、成本低和耗时短,意味网络短剧内容、模式等可复制性强,产品同质化严重。未来在行业有序发展下,企业应保持内容的创新性,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破脱颖而出,打造流量质量兵种的爆款产品。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网络视频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