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要闻

积极克服年初冰雪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前三季度,湖北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比上半年加快0.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米袋子”充盈,“菜篮子”丰盛,湖北粮仓根基夯实。记者吴彤:“前三季度,湖北粮油生产实现稳中有增,夏粮总产98.11亿斤,为近8年最高,而在早稻方面总产实现‘四连增’,单产增幅为全国第一。粒粒皆辛苦,这些连增的背后有什么发展密码?今天,我们从这片田里的一个新变化说起。”

眼下,湖北秋收接近尾声,武汉市江夏区的3万亩晚稻正在抓紧抢收。武汉大诚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李露:“(收割)一般都到晚上7点多钟,天黑了以后,露水下来了就不能收了,基本上就一个字,累。你看我这里停了,晚上还要搞飞机去下肥。”

一边抢收中晚稻,一边抢播油菜,正是“双抢”农忙时。农机阵阵轰鸣,田间地头却几乎看不到农民的身影。武汉大诚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李露:“基本上全是机械化,农户基本上都不管田的,连稻子都是我们帮着卖,他们到时候直接收钱就可以了。”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先行条件。截至目前,湖北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年,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在全省范围内设立首批59个“平战结合”的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在遭遇突发异常天气、特殊事件时,可以快速调配资源开展干旱抢浇、积水抢排、湿粮抢烘、灾后补种等农机救灾作业,保障粮食丰收。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谢琼:“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湖北省是季季紧抓、茬茬接续、环环相扣,挖掘单产的潜力,推动大面积的均衡增产。目前,湖北的早稻单产水平比全国高了15公斤每亩。”

“米袋子”稳了,湖北的“菜篮子”也很丰富。前三季度,全省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3476.19万吨,同比增长2.0%;禽蛋产量187.67万吨,同比增长28.7%,其中三季度当季,全省禽蛋产量同比增长44.9%,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长1.3%,扭转了连续两个季度的下降态势。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彭先文:“在全国生猪出栏第三季度增速为负的情况下,我们省第三季度增长1.3%,比全国增速提高4.6个百分点。同时,我们省的生猪能繁母猪存栏量始终保持绿色调控区间,生猪价格也处于盈利区间,成绩取得是非常来之不易的。”

成绩来之不易,主要体现在湖北对生猪产业链的高度重视。一方面,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等部门接连出台稳增长、促增收等多项措施,增强养殖户的信心;另一方面,及时修订省级生猪产能调控方案,向行业发出明确的产能增减“信号”,引导全省生猪稳定正常生产。与此同时,针对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品牌不响等短板,今年5月上线的湖北生猪供应链平台,涵盖采购、销售、融资到养殖技术全流程,打造华中最大生猪全产业链。

湖北生猪供应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宏宇:“我们通过与中国银行的合作,共同开发了一个专门针对中小养殖户的贷款产品‘猪链贷’。一个月内已经帮助解决了近两千万的资金问题,让他们有钱,有信心养下去。”

截至目前,全省秋粮收获接近尾声,其中,中稻、玉米已全部收获完毕,预计11月初秋粮可全部收获完毕。

THE END
1.振兴路上新观察CCTV节目官网特别节目所属频道:CCTV-17农业农村高清内容类型:其他简介:《振兴路上新观察》通过记者探访形式,深入地区产业、人才、组织、文化、生态,挖掘当地乡村振兴的特色案例,总结经验,感受该地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引领和带动。立即观看 分享到: 点赞 收藏 节目列表 内容介绍 我要评论 图文选集 选集列表 《振兴路上新观察https://tv.cctv.com/2024/05/30/VIDASmZ8rBMwCNY3f8yH1vQf240530.shtml
2.#武汉种博会来了#现场观摩3000+田间蔬来自027见闻【#武汉种博会来了#】现场观摩3000+田间蔬菜品种,100+新奇特农产品,直面500+新型种业链企业6月3-5日,2024武汉种业博览会将在湖北·武汉召开。本届种博会农业黑科技扎堆亮相,尖板眼新品种争奇斗艳:地上跑的、水中游的、田间种的、天上飞的;生物育种、基因编辑、动物生物制品、生物饲料添加剂、农业环境微生https://weibo.com/7783029138/OgPfnfYO3
3.卫星视角看中国中部粮仓“三夏”新景——人民政协网图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右下角建筑)及试验田(左侧农田)。科研人员选育的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的作物新品种正在田间试验。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夏至将至,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的试验田里,科研人员正顶着烈日在田间观察、记录作物生长情况。一旁大楼内的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内,科研人员正https://www.rmzxb.com.cn/c/2024-06-19/3564920.shtml
4.湖北武汉粮食丰产更具含“新”量“我一眼就相中这个品种,它能挺住今年的高温,结实率还这么高。”9月20日,在武汉市水稻新品种展示现场观摩会上,黄陂区王家河街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相中了“汇两优78”水稻品种,与选育企业签订新品种成果转化推广协议。 看禾选种,让农民种地更有信心。武汉市农业农村部门在各区广泛开展品种展示示范活动,组织“江城优米http://www.moa.gov.cn/xw/qg/202410/t20241010_6464050.htm
5.衛星視角看中國中部糧倉“三夏”新景衛星視角看中國|中部糧倉“三夏”新景- 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是助力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的重要舉措。http://big5.news.cn/gate/big5/hn.news.cn/20240619/399a75158ac34fb98a9694a24a410af1/c.html
6.农高会新观察功能农业绽放新“食”力公司新闻新闻资讯农高会新观察 | 功能农业绽放新“食”力 “未来农民种什么?种出更多农产品,种出更好农产品;未来人们吃什么?吃得饱,吃得健康……”在第31届中国杨凌农高会期间举行的2024功能农业与食品产业发展合作对接活动上,长三角功能农业(食品)研究院院长、国家功能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尹雪斌博士受邀作主旨发言。http://www.setek.com/m/index.php?c=show&id=1349
7.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现代农业“打开方式”新观察新华社长春12月20日电题:现代农业“打开方式”新观察 新华社记者陈俊、孟含琪、薛钦峰 2021年年末,黑土地上传来好消息——吉林粮食产量首次突破800亿斤大关。业内人士说,农业现代化新探索是产粮破纪录背后的重要原因。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指出,吉林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https://m.dezhoudaily.com/p/1571328.html
8.高质量发展新观察在“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的路上稳步前行稳步前行,最重要的是向科技要动能,着力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上下足功夫。农业科技创新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要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强化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着力在农业生产各环节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大力引进技术先进成熟的大企业,做强做大http://www.dajilin.com/mobile/content/2024-08/07/content_258969.html
9.极光新观察富锦:依托农业资源,培育生物产业!新华网 22年07月20日 女子被男子拖进厕所?警方:彻查女生与男子关系 红星新闻 上游新闻 22年07月20日 上海:红色展馆 暑期课堂 新华网 22年07月20日 官方回应城管拖行女摊贩:确有不足 女子紧紧抱住艾草 上游新闻 22年07月20日 爱心驿站送清凉 新华网 22年07月20日 黑龙江https://m.dbw.cn/heilongjiang/system/2022/07/20/058938673.shtml
10.新观察——锄禾网,锄禾,中国锄禾网,锄禾日当午,有机农业的发展锄禾网成立于2004年,是国内领先的农业类门户网站,立足中国农业科学院,致力于建设“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生产模式”。 锄禾网,锄禾,中国锄禾网,锄禾日当午,有机农业的发展前景,有机农业生态园,生态农业,农业互联网,农业供给侧改革,现代农业http://www.chuhe.com/_chuheguanzhu/
11.建功新时代陕西:现代农业“打开方式”新观察12-05 07:51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刚珠多吉延安取经记——陕西苹果成为藏族群众期盼的“致富果”12-05 07:50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丝路春晚12-04 20:54 陕西省2024年宪法宣传周丨《黄克功案》情景剧完整版12-04 17:53下拉更多推荐应用推荐http://m.cnwest.com/lianbo/a/2022/10/01/20955788.html
12.20170415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观察:“胖”玉米的减肥阵痛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场标志性硬仗,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一直备受关注。临储制度结束,进入转型期的玉米产业就像是一个虚胖已久的人一样,玉米的这个小胖子到底要如何减脂增肌,首先我们从种子说起。(《中国财经报道》 20170415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观察:“胖”玉米的减肥阵痛)http://tv.cntv.cn/video/C10361/c34e644c622a4368a7c530dc1b348dea
13.今日视点丨两会新观察·生态保护自贡网今日视点丨两会新观察·生态保护2024-01-26 13:40 四川观察 今天我们来关注生态保护的话题。黄强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去年,四川“空气质量指数列全国第十三位、较上年提升三位,203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首次达到100%”。与此同时,对于2024年的生态环保工作也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https://5g.zgm.cn/content/65b345da2fbf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