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新观察邹平打造智慧农业服务平台,泰安小小猕猴桃,变身“金疙瘩”山东新闻

■编者按乡村振兴需要产业振兴。山东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让农业搭上互联网快车,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请看邹平打造智慧农业服务平台,探索“云上”农业发展新模式;泰安大河峪村搭上网络销售便车,猕猴桃变身致富“金疙瘩”。

邹平打造智慧农业服务平台,探索“云上”农业发展新模式

农田“掌上管”,服务全流程

这几天,邹平市明集镇西闸村的种粮大户孙陆波正忙着浇刚出苗的小麦。水肥一体化的喷灌设施让他几天工夫就能把600多亩地浇一遍水,不仅省时省力,大多时候他都不用到地里走一趟。“看手机屏幕就能办了!”他用手机向记者展示2公里外地块里的墒情、肥力、小麦生长等情况。

这得益于明集镇应用智慧农业服务平台。“这个板块如果显示为绿色,就表示植物生长正常,如果显示为红色,就会报警,这边就会自动检测并进行处理……”明集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牛方鹏边操作智慧平台边向记者介绍。“现代科技助力下,这里的农业管理做到了精细化、可追溯、可视化。”他算了一笔账,预计平台能帮助种植大户亩均增产100斤以上,全镇将增收1200万元左右。

邹平市已有20万亩农田覆盖了这种智慧化的农业服务及农机服务平台,通过手机操作、卫星遥感、机械种田、无人机打药、全程跟踪,已经实现了农田管理“天上看、云里算、掌上管”。

像孙陆波这样的种粮大户,明集镇一共有298个。适度规模化生产经营撬动了农业的变革,“让农业有了奔头”。早在2017年,明集镇6.1万亩耕地就实现了整建制流转。“土地流转集中后,种植工艺、效率全面提升,增产增收效益显著。”牛方鹏介绍,目前明集镇有各类专业合作社90家、土地托管机构2家。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了5万多亩,通过实打测产,小麦平均亩产达525公斤,比普通农户种植增产16.9%。邹平土地流转面积达58.3万亩,累计培育种粮大户2027个、家庭农场1176个。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4%,小麦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9%,从播种到收获的全流程都有社会化服务,“农民种地不操心”。

与此同时,深加工为农业赋能。在西王集团,“一粒玉米”可以生产出玉米油、葡萄糖、饲料等十几种产品,附加值实现倍增。目前,邹平市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34家,玉米深加工能力达400万吨,居全国第一,产品医用葡萄糖占全国市场的80%。

“接二连三”助产业蝶变。立足“南山北水”自然特色,邹平积极促进特色农业、康养、文旅等多业态融合。省级田园综合体蝶恋谷种植月季125个品种130万株,是江北最大的月季种植培育基地。今年“五一”开园后,成了游客“网红打卡地”。今年以来全市乡村旅游综合收入30亿元,占旅游总收入的75%。

从卖不出去到供不应求,小山村“上云”销售蹚出新路

小小猕猴桃,变身“金疙瘩”

“我明早8点多下山顺路发货,8点前卫叔给我送来7箱猕猴桃,张哥送来5提栗子,赵姐之前说的15斤花椒晒好了也给我……”

赵焕焕告诉记者,别看现在大河峪村农产品卖得好,可在2015年之前,村里猕猴桃不仅销量少,而且近7成都是村民走街串巷四处叫卖,价格有时还不及土豆。守着“金疙瘩”却卖成了“黑地蛋”,这让不少村民对猕猴桃失去了信心,村里猕猴桃种植面积一度减到不足60亩。

变化从2016年大河峪村确定五年发展规划开始。村里将猕猴桃种植销售明确为主导产业,成立了泰安市金鸡泉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建成泰城首家猕猴桃采摘园。在合作社的带动下,村民们渐渐恢复了对猕猴桃的信心,到2019年,村里猕猴桃种植面积恢复到220亩,品种扩大至“泰山弥香”“泰山1号”“华美1号”等10余个,实现从7月底早熟到11月晚熟品种全覆盖,打出了过硬的牌子。

“用山泉浇灌、施有机肥,独有的小气候昼夜温差大甜度高,吃了我们的猕猴桃,没有不竖大拇指的。”聊起村里的猕猴桃,大河峪村党支部书记陈翠国非常自豪。陈翠国告诉记者,现在村里9成猕猴桃通过网络销售,或是游客预约采摘,去年猕猴桃销量达到近10万斤,口感最好的“泰山弥香”价格最高时能卖到10元一斤,有时还会供不应求,让大伙儿足不出村就尝到丰收的甜头。

同样让村民们高兴的是,今年5月底,村里修通了“致富路”,当地35路公交车开进了村文体广场。公交来了,村民出得去,来的游客也更多,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总有大小车辆沿着山间沥青路,络绎不绝地驶进大河峪村里。

THE END
1.振兴路上新观察CCTV节目官网特别节目所属频道:CCTV-17农业农村高清内容类型:其他简介:《振兴路上新观察》通过记者探访形式,深入地区产业、人才、组织、文化、生态,挖掘当地乡村振兴的特色案例,总结经验,感受该地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引领和带动。立即观看 分享到: 点赞 收藏 节目列表 内容介绍 我要评论 图文选集 选集列表 《振兴路上新观察https://tv.cctv.com/2024/05/30/VIDASmZ8rBMwCNY3f8yH1vQf240530.shtml
2.#武汉种博会来了#现场观摩3000+田间蔬来自027见闻【#武汉种博会来了#】现场观摩3000+田间蔬菜品种,100+新奇特农产品,直面500+新型种业链企业6月3-5日,2024武汉种业博览会将在湖北·武汉召开。本届种博会农业黑科技扎堆亮相,尖板眼新品种争奇斗艳:地上跑的、水中游的、田间种的、天上飞的;生物育种、基因编辑、动物生物制品、生物饲料添加剂、农业环境微生https://weibo.com/7783029138/OgPfnfYO3
3.卫星视角看中国中部粮仓“三夏”新景——人民政协网图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右下角建筑)及试验田(左侧农田)。科研人员选育的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的作物新品种正在田间试验。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夏至将至,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的试验田里,科研人员正顶着烈日在田间观察、记录作物生长情况。一旁大楼内的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内,科研人员正https://www.rmzxb.com.cn/c/2024-06-19/3564920.shtml
4.湖北武汉粮食丰产更具含“新”量“我一眼就相中这个品种,它能挺住今年的高温,结实率还这么高。”9月20日,在武汉市水稻新品种展示现场观摩会上,黄陂区王家河街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相中了“汇两优78”水稻品种,与选育企业签订新品种成果转化推广协议。 看禾选种,让农民种地更有信心。武汉市农业农村部门在各区广泛开展品种展示示范活动,组织“江城优米http://www.moa.gov.cn/xw/qg/202410/t20241010_6464050.htm
5.衛星視角看中國中部糧倉“三夏”新景衛星視角看中國|中部糧倉“三夏”新景- 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是助力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的重要舉措。http://big5.news.cn/gate/big5/hn.news.cn/20240619/399a75158ac34fb98a9694a24a410af1/c.html
6.农高会新观察功能农业绽放新“食”力公司新闻新闻资讯农高会新观察 | 功能农业绽放新“食”力 “未来农民种什么?种出更多农产品,种出更好农产品;未来人们吃什么?吃得饱,吃得健康……”在第31届中国杨凌农高会期间举行的2024功能农业与食品产业发展合作对接活动上,长三角功能农业(食品)研究院院长、国家功能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尹雪斌博士受邀作主旨发言。http://www.setek.com/m/index.php?c=show&id=1349
7.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现代农业“打开方式”新观察新华社长春12月20日电题:现代农业“打开方式”新观察 新华社记者陈俊、孟含琪、薛钦峰 2021年年末,黑土地上传来好消息——吉林粮食产量首次突破800亿斤大关。业内人士说,农业现代化新探索是产粮破纪录背后的重要原因。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指出,吉林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https://m.dezhoudaily.com/p/1571328.html
8.高质量发展新观察在“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的路上稳步前行稳步前行,最重要的是向科技要动能,着力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上下足功夫。农业科技创新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要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强化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着力在农业生产各环节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大力引进技术先进成熟的大企业,做强做大http://www.dajilin.com/mobile/content/2024-08/07/content_258969.html
9.极光新观察富锦:依托农业资源,培育生物产业!新华网 22年07月20日 女子被男子拖进厕所?警方:彻查女生与男子关系 红星新闻 上游新闻 22年07月20日 上海:红色展馆 暑期课堂 新华网 22年07月20日 官方回应城管拖行女摊贩:确有不足 女子紧紧抱住艾草 上游新闻 22年07月20日 爱心驿站送清凉 新华网 22年07月20日 黑龙江https://m.dbw.cn/heilongjiang/system/2022/07/20/058938673.shtml
10.新观察——锄禾网,锄禾,中国锄禾网,锄禾日当午,有机农业的发展锄禾网成立于2004年,是国内领先的农业类门户网站,立足中国农业科学院,致力于建设“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生产模式”。 锄禾网,锄禾,中国锄禾网,锄禾日当午,有机农业的发展前景,有机农业生态园,生态农业,农业互联网,农业供给侧改革,现代农业http://www.chuhe.com/_chuheguanzhu/
11.建功新时代陕西:现代农业“打开方式”新观察12-05 07:51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刚珠多吉延安取经记——陕西苹果成为藏族群众期盼的“致富果”12-05 07:50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丝路春晚12-04 20:54 陕西省2024年宪法宣传周丨《黄克功案》情景剧完整版12-04 17:53下拉更多推荐应用推荐http://m.cnwest.com/lianbo/a/2022/10/01/20955788.html
12.20170415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观察:“胖”玉米的减肥阵痛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场标志性硬仗,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一直备受关注。临储制度结束,进入转型期的玉米产业就像是一个虚胖已久的人一样,玉米的这个小胖子到底要如何减脂增肌,首先我们从种子说起。(《中国财经报道》 20170415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观察:“胖”玉米的减肥阵痛)http://tv.cntv.cn/video/C10361/c34e644c622a4368a7c530dc1b348dea
13.今日视点丨两会新观察·生态保护自贡网今日视点丨两会新观察·生态保护2024-01-26 13:40 四川观察 今天我们来关注生态保护的话题。黄强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去年,四川“空气质量指数列全国第十三位、较上年提升三位,203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首次达到100%”。与此同时,对于2024年的生态环保工作也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https://5g.zgm.cn/content/65b345da2fbf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