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从古至今,农业都是国家和政府重视的领域,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尤其是今年中央还首次把粮食产量纳入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要求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充分体现了中央对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
近期,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就今年农业形势和工作重点做了介绍。通过此次会议,我们可以看到哪些农业现状、趋势和政策方向呢?
农业经济运行良好,农村内需不断释放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表示,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良好,第一产业增加值11332亿元、同比增长8.1%,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但也要看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还面临农业生产成本上涨、防灾减灾任务重等问题,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目前,农业农村部已将年度粮食生产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省区市,分品种、分区域制定稳产增产方案。从现阶段面积增加和长势较好来判断,今年夏粮生产基础较好。
生猪生产方面,一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4.16亿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94.2%,猪肉产量1369万吨,同比增加31.9%。随着供需形势持续改善,猪肉价格已经连续12周下降。同时,草食畜牧业加快发展,牛奶产量同比增加8.5%,牛羊肉、水产品产量也有一定幅度增加。蔬菜和水果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季节性回落。
会议指出,农村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农业投资快速增长,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2362亿元,同比增长45.9%,两年平均增长14.8%。农村消费加快恢复,乡村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3875亿元,同比增长29.4%,两年平均增长3.2%。内需潜力的释放,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基础。
绿色高质高效发展,拓展乡村多元化价值
除了现阶段的形势,会议还提到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几个方向,也为企业制定战略时提供指引。
绿色农业。我国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持续推进,已选择300多个县整建制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累计达到5.38万个。并且,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99.96%有就业需求的退捕渔民实现转产就业。
乡村产业。农业农村部将把打造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作为重点,持续发力、加快发展。比如,一季度全国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春节期间全国大部分乡村旅游景点景区正常营业,成为居民出游的重要选项;还有农村网络零售额保持迅速增长。
加强扶持政策,三方面入手
推进脱贫地区特色产业的持续发展,是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在稳定并加强扶持政策,会议提到了三个方面。
在财政投入上,推动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重点支持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并逐年提高资金占比支持产业发展。
并且,重点是建立“四个机制”。一是建立产销衔接机制。开展脱贫地区特色产品展示展销共同行动,实施消费帮扶,让特色农产品既卖得出、又卖得好。二是建立技术服务机制。全面实施农技推广特聘计划,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立产业技术顾问制度。三是建立联动带动机制。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和扶持,推动各类主体更好带动脱贫户、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第四,加强考核调度。
在金融保险上,继续为脱贫户发展产业提供小额信贷,支持有较大贷款需求的对象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扩大中央财政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试点范围,鼓励脱贫地区开发特色产业险种。
在用地保障上,过渡期内专项安排脱贫地区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特色产业用地需求。
项目对接、创投对接就上投融界
点击图片进入小程序
#
实力见证
·载誉归来!投融界荣获“2020年度社会责任突出贡献单位”
·投融界再次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以诚服务,以信立身!投融界再次入选省信用协会理事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