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据新要素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数字经济”,“在互联网经济时代,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是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也是重要生产力”,“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首次明确数据是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在当前特殊时点下,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意义重大

认可数据的生产要素地位,是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转基因工程”。

体现创新发展,催生新的经济形态。人类历经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走向数字经济时代,生产要素范畴也由土地、劳动力扩大至资本再到技术,数据随着保有量和挖掘能力的大幅提升,逐渐成为人们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资源,以及财富创造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集中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重要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必将释放强劲动能,催生新的经济形态和新的资源配置,对重构全球经济和创新版图、改变国际竞争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体现协调发展,助力跨越数字鸿沟。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具有跨越时空、易复制易传播的特征,为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方面,国家大力发展新基建,尤其加强农村和落后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打破城乡数字鸿沟,促进信息对等、人才成长和技术交流。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利用数据资源平台,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整合产业链,发展数字经济,突破传统产业发展的资源瓶颈、路径依赖与成长周期,拥有难得的跟跑、并行甚至局部领跑的机遇。

体现绿色发展,加速更新发展模式。数据是无污染、可再生的生产资料,对数据资源利用方式的创新,能够有效杜绝对有形资源的过度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害,有助于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一方面有赖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传统粗放型经济变轻、变智、变绿色;另一方面通过精准的供需匹配,也使过度消费的传统生活方式变省、变简、变低碳。

体现开放发展,全面破除数据壁垒。数据天然拥有开放的基因,没有流动性、没有应用场景的“死”数据毫无意义。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社会数据采集规范化和标准化,目的就是打破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改变一些地方和主体“不愿”“不敢”“不会”开放数据的现状,进而全面挖掘和利用大数据蕴藏的巨大价值。

体现共享发展,创造人生出彩机会。大数据是一种具有普惠性特征的技术创新应用,为落后地区、弱势群体参与现代经济活动、共享发展成果创造更多机会,有助于促进不同地区和人群均衡发展,进而走向共同富裕。通过数据共享带来的知识信息共享,落后地区、弱势群体不用被动地参与到产业链或流水线的分工链条中,而是直接对接上下游的供需双方,主动参与分工协作,实现“弯道超车”。在线教育、远程诊疗等更是有力推动了优质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对于破除“贫困、疾病、愚昧”的代际传递具有重要作用。

认识数据新要素的基本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领导干部作为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的主要推动者,要对数据新要素的特征有更加深入系统的把握认识,增强利用数据推进各项工作的本领。

充分释放数据要素的巨大价值

数据成为生产要素后,须解决数据产权不清、数据流通不畅、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推动数据交易和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打造数字生态,充分挖掘和释放数据要素应有的资源价值。

发力新基建。研究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有关指导意见,以提高新型基础设施的长期供给质量和效率为重点,修订完善有利于新兴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准入规则。重点开展城市大数据中心建设,制定统一的数据、技术标准及规则,以应用需求为导向,梳理录入市级政务信息资源,协调接入国家和省垂直部门的数据、公共服务和社会化的数据,形成具有统一性的城市数字资源体系,更好地帮助依赖于数据的企业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进入科技创新市场。同时,推动5G网络大规模部署,推进工业互联网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度应用。

强化赋能应用。对具备良好市场应用前景、较大经济和社会价值的公共数据资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协议约定、依法提供等方式引入社会机构开发应用,从而提升数据资源价值、支撑民生服务。如一些地方通过打造城市服务APP的方式,选取证照办理、卫生健康、交通出行、文化教育、信用服务等高频服务领域,通过不断汇聚和开放公共数据资源,由社会化企业进行跨行业融合的产品开发和模式设计,逐步深化、融合各大应用场景。应用场景产生的数据又将成为新的增量生产要素,促进数据的流动性。

构建数字生态。在坚持“党管数据”的前提下,政府采取市场主导、管建分离的原则,专心做好数据监管工作,把数据资源开放后应用生态的主导权交给市场主体,充分激发供需两端的活力。通过加快大数据交易平台建设,支持本土企业特别是骨干企业搭建战略性平台,引领并带动创新能力强、经营模式灵活的中小企业爆发式成长,同时吸引外地龙头企业及其生态伙伴落户,形成以“招数”带“招商”新模式。

THE END
1.专家观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加快“提速换档”数字贸易新引擎作用持续增强 数字贸易蓬勃发展,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一是企业出海成效显著。头部企业加快拓展国际市场,在短视频、跨境电商等领域国际化发展中表现突出。国内短视频领军企业基于国内市场研发经验,探索出算力驱动、用户生成、数据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NjQwMTQ3Mg==&mid=2247510292&idx=3&sn=d09825b62ccd01d8d638987f019bc2bf&chksm=eb62b72fbd13d3b463e9be8a47cf71d5bb07b6a7b127d3b3800e2eba3eb6fb612906f9d18b67&scene=27
2.释放数据潜能筑基新质生产力海量的数据和新型的算力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量子计算等新技术加快赋能千行百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这一沃土中快速成长,开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形成新优势,成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经过多年发展,凭借完备产业体系、超大规模市场、海量数据资源和丰富应用场景等http://www.tynews.com.cn/system/2024/02/29/030722966.shtml
3.数据活力迸发,“乘”出发展新动能打开手机,外卖记录生成个人饮食喜好;在订单、库存和交货期里,藏着企业的供应链信息;人口、医保、就业数据的统计,是政府民生的直接反映……数据,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每个人却早已身处数据海洋之中,日常点滴汇聚成经济社会运行中的数据资源。 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数据正成为推动数字经济深入发展的核心引擎,也是发展新质https://www.ccidmedia.com/show-7-263-1.html
4.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算力成为新基础能源人工智能成为共同构成新质8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 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 算力成为新基础能源 人工智能成为 共同构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因素 A 新生产动能C 新生产方式B 新基础设施D 新生产工具 参考答案:A 解析: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变革。数据作为新的生http://www.ppkao.com/kstkai/daan/a866a09371944213bad58ef42bb897dc
5.数据相关的新业态新模式迅速崛起它们为传统经济注入新动能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 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与数据相关的新业态、新模式迅速崛起 它们为传统经济注入新动能 也加速推动国民经济越来越“数字化” 下列对数据要素产生的积极影响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805944268475375097&fr=search
6.数据生产力崛起:新动能+新治理产力成为人类改造自然的新型能力,意味着人类改造自然从直接走向间接,从能量转换工智能工具,从劳动者走向知识创造者,从能资源走向数据新要素,从经验决策走向基数据+算法”的決策,从他组织走向自组织,从产品分工走向知识分工,从小规模协作近向数亿人的全球实时协作,但数据生产力本质是解放人的生产力。 https://blog.csdn.net/weixin_51913871/article/details/111572717
7.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解读2018年主要经济数据:稳中有进迈向高质量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力实施,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不断涌现,新动能成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动力。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2017年增长8.9%,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7%,分别高于整个规模以上工业2.7个和5.5个百分点。1月份至11月份,规http://news.ts.cn/system/2019/01/23/03554047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