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项目开发部执行主任
近些年来,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越来越高。2018年,美国、德国、英国数字经济在GDP中占比均超过60%。2018年,美国数字经济蝉联全球第一,达到12.34万亿美元,GDP占比60.2%;而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位居第二,为4.73万亿美元,GDP占比34.8%。由此可见,我国数字经济还有巨大发展空间。
当前,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传统产业、传统模式带来了空前压力和破坏,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危中有机,数字经济、数字治理爆发出了强大生机与活力,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锚、推进器。
数字经济之所以有如此的活力与动力,就在于数字经济是一种与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完全不同的经济形态。在这种新的经济形态下,数据成了驱动经济运行的关键性生产要素。在数字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数据起着核心和关键作用,对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这些传统生产要素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展现出了巨大价值和潜能。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对外公布,把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为生产要素,凸显了数据这一新型、数字化生产要素的重要性。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培育技术和数据市场,激活各类要素潜能。
一、数据生产要素的关键作用
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由生产要素所构成。传统经济中,生产要素主要指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和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涌现,数据成为了新的生产要素;同时,在数据和数字技术的作用下,原有的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要素也有了新内涵;由这些新生产要素所构成的新生产力,推动人类社会进入到数字经济新时代。
1、数据是数字经济的核心关键要素
数据要素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有了数据,就可以进行预测,提前布局和规划;有了数据,就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根据用户喜好进行推荐和定制;有了数据,就可以不断改进和更新工具,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有了数据,就可以更加精准地分析、规避、防范风险,等等。
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的结合,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变革、商业模式的变革、管理模式的变革、思维模式的变革,改变了旧业态,创造了新生态。在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的驱动下,数字化产业飞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传统生产要素的数字化变革,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毫无疑问,数据是数字经济的核心关键要素,是数字经济的血液。
2、传统生产要素数字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是在数字空间里产生的“新土地”、“新劳动力”、“新资本”、“新技术”要素。比如,社区、社群等类型的“新土地”;7x24小时在线的“客服机器人”等“新劳动力”;数字货币等“新资本”;中台、云组织等“新技术”。传统生产要素在数字空间里的新形式必将带来新价值,也必须为之制定新规则、采用新模式。
二
数据生产要素的巨大价值和潜能
数据要素的巨大价值和潜能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数据是“新资源”;第二个层次,数据是“新资产”;第三个层次,数据是“新资本”。在每一个层次上又体现为两个层面,即分别在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中的体现。“新资源”、“新资产”、“新资本”,三个层次既可以单独作用,也可以叠加在一起发挥更大作用。
(一)数据是一种新的生产资料
在物理空间中,数据是对现实世界里客观事物和客观事件的记录和反映。其实很早的时候,数据就以间接、隐性的方式作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经济活动,比如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就是一种“数据”,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运用这个“数据”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信息技术出现并不断发展以后,数据真正成为了一种新型生产资料,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实现了新的飞跃。数据对提高生产效率具有乘数作用,比如数控机床的生产效率就比传统机床要高出数量级。数据是可再生、无污染而且无限的,比如数据获取和使用过程中不会污染环境、数据可以循环使用、数据会越用越多、老数据经过加工后可以变成新数据等等。数据和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其他生产要素一起,相互配合、相互融合,成为一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战略资源。
(二)数据是一种新的“资产”
数据资产是个人、企业乃至国家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讲,资产是指由企业过去经营交易或由各项事项形成的、被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等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数据,比如客户信息、市场分析、产品设计、生产规程、专利、著作权、管理制度等等,这些数据都能为企业的后续发展带来经济利益,因而也就成为了企业重要的数据“资产”。而实现这些有价值的数据可控制、可量化、可变现、可交易的过程,就是数据资产化过程。如今,数据已经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战略资产,一个企业所掌握的有价值数据的规模、鲜活度,以及其采集、整理、分析、挖掘这些数据的能力,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正如IBM执行总裁罗睿兰所讲“数据将成为一切行业当中决定胜负的根本因素”。
对于个人而言,一个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形成的经验、知识、人脉等等,乃至于在个人同意前提下的个人信息,这些数据实质上也是个人的重要“资产”,是一个人生存、发展的保障和动力。
对于国家而言,数据已经逐渐渗透到国家经济社会中的每一个角落,关乎国家发展与安全,是一国的重要国家资产。美国十分重视数据这一国家资产的建设和保护,2012年3月29日,奥巴马政府发布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倡议》,将数据定义为“未来的新石油”,并表示一个国家拥有数据的规模、活性及解释运用的能力将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对数据的占有和控制甚至将成为陆权、海权、空权之外的另一种国家核心资产。
数据“新资产”在物理空间中容易理解。如今,它在数字空间中的价值越来越凸显出来。举几个例子简单说明:
随着VR、AR、全息投影、5G、物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互相交互、融合,产生了许多新的业态。比如,今年的两会采访报道,有些采访就采用了全新的“全息报道”方式。更进一步,还能够将物理空间中的人、事、物在数字空间里形成镜像,即“数字孪生”。比如,以后手术变成了远程智能手术,远程医生在病人的“数字孪生”上进行诊断、模拟,制订出详细的治疗方案,再传回给实际的手术台,远程操控手术机器人对病人进行手术。
(三)数据是一种新的“资本”
事实胜于雄辩。
由此可见,当互联网从消费互联网的上半场进入到产业互联网的下半场,人们会逐渐发现,仅仅有流量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数据本身的价值凝聚和价值创造。数据价值与新兴技术相结合,在数据“新资本”的驱动下,就能够再造业务流程、企业结构,进而重构整个产业生态,实现价值的成倍递增。
数据成为新型、数字化生产要素,以及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生产要素数字化,构成了新时代的新生产力,推动人类社会进入数字经济新领域、新阶段。新生产力必然要求有新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在全球格局新时代迎来的最重大、最关键的机遇和挑战。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在数据储量和数据使用上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在体量上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2018年,全球大数据储量达到33.0ZB,其中美国大数据储量占比为21%,EMEA(欧洲、中东、非洲)占比为30%,而中国地区占比为23%,超过了美国。在移动支付技术及应用上,我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2018年全国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5300多亿笔,金额超440万亿元。随着新基建的不断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不断加速,数据生产要素的作用和价值必将更加凸显,从而推动中国在数字经济新时代实现新跨越和弯道超车,成为新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