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华社瞭望智库主办的第八届新金融论坛于2023年12月16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建设金融强国:势能与动能”。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副总经理栾明月出席并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设立是在全球进入数字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数字经济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通过数据的获取、存储、加工、传输、应用驱动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新型经济。
从全球来看,数字经济也是蓬勃发展,我们国家的数字经济规模增加也非常快。
具体到北京来看,我们2022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到GDP比重41.6%,而在数字经济里面本市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到了350亿元。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生产要素,我们正在摸索着从数据资源到资产、到资本的转变,这个过程中数据交易所作为一个重要的数据流通平台就为从资源到资产、到资本的转变搭建了一个桥梁。
我们在2021年3月成立,因为北京市在建设“两区”,我们定位为北京“两区”建设的核心平台,国内领先的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国际重要的跨境流通枢纽。
我想重点介绍三个政策。
《关于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进一步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实施意见》,北京的“数据二十条”,提出要支持北京国家交易所设立社会数据资产登记中心。人民银行和十部委联合下发的“支持中关村创新发展”2.0版本,这里提出了支持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建立真实地层资产和数据交易资产的平台。
国务院刚刚批复的《支持北京深化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示范区坚决工作方案》本,提出在数据交易方面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壮大国际数据交易联盟,也是在于北京市主导牵头建设数据交易联盟。
其实数据交易所不是新生事物,2021年建立了北京数据交易场所的2.0版本,可能从几个方面,与前期的数据交易所有所不同,从数据的特色交易模式、数据支撑、交易平台、交易规则、交易生态上都有所区别。
国家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自己建设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交易所有,达到了等保3,我们自己建设了可信的数据空间,因为有的客户数据交易,我们基本是不碰企业数据的,另外我们建立了可信空间,大家建立了多方互认的空间,多方数据在我的空间里计算,最后得出结果。
一是数据资产登记,解决数据资产第一个问题就是它的合法性、权属性的问题。我们通过数据信息的登记备案、合规审查、数据信息核验,完成这三点我们基本上确认了这个企业的数据权属是比较清晰的、是合法持有的。另外我们把这个数据资源也是做了摸底,有多少条数据、更新频率是什么样,我们就可以为这个企业发一个数据资产登记证书。
下边要讲的数据资产评估和质量评估,这些信息会在证书里体现,证书的二维码里面有更详细的信息,只要您一扫,里面会有整个数据的结构、更新频率等等,如果做了资产评估,资产评估机构是谁、这些数据资产值多少钱都可以显现。
这是刚才讲的数据资产评估价值认定的工作。数据资产不同于普通资产,其他资产比如固定资产、房产比较好认定的资产。数据资产,数据本身的特性,看不见、摸不着,另外流动性比较强,还有可复制性,所以我们在做数据资产评估的时候,其实我们第一步先做的是数据的质量评价,其实我们把数据资产评估分量两部分,第一是质量评价,是整个价值评估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数据的质量如果是非常差的话,其实它的价值也是要大打折扣的。
我们做了数据的质量评价之后会把质量的结果放到价值评价结果作为重要因素。我们做价值评估也是与传统的评估机构,现在大型的评估机构也专门推出了数据资产评估的业务,其实方法上还是原来的传统方法,收益法、成本法、市场法,最后得出了数据的价值。我们为包括大型的央企、北京市的市属企业、事业单位、上市公司、民营企业发放了数据生产凭证、做了价值评估。
这个就是我们作为北数所,在整个数据交易过程中资产化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利用登记中心做了确权、做了权属的归属。另外,只有通过这种公开的大型平台不停做交易,才能产生公允价值,才能为资产评估,不管是收益法、市场法也好找到参照物,才能更准确的评估出数据资产的价值。
数据资产保险,我们前期也跟一些保险机构在交流,其实数据保险是有,更多的还是基于数据IDC,包括软硬件、服务器的保险,其实如果数据资产本身具有了价值,数据资产可能本身就可以作为财产保险的标的物。
总之,数据资产化、资本化本身就是一个新的领域,值得探索的领域,我们北数所前期做了一些探索,请在座的领导、专家多去我们北数所现场指导,也让我们把这项工作做好,共同推动全国的数字经济发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