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加速发展为低碳转型注入新动能 国内行业动态

近年来,氢能开发、智能电网等快速发展,我国能源转型加速推进,各地能源结构深度优化,绿色能源项目遍地开花,为经济发展注入了“绿”动力。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35.51亿个。其中,风电13.23亿个,占37.25%;太阳能发电6.81亿个,占19.18%;常规水电12.77亿个,占35.97%;生物质发电2.64亿个,占7.44%;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567万个,占0.16%。

此前印发的《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正确处理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破”与“立”的关系,源网荷储一体推进,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安全可靠供应能力;统筹可再生能源供给与重点领域绿色能源消费,加快推进增量替代,稳步扩大存量替代,稳妥推动可再生能源有序替代传统化石能源。

在青海格尔木,我国首个集“光热+光伏+储能”于一体的多能互补示范项目成功投运,该项目不仅实现了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还为荒漠地区带来了绿色发展的新机遇;在山东青岛,国家电投建设的全球首个海上漂浮式光伏电站“青岛昌邑柳疃50兆瓦项目”顺利并网发电,为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开辟了新路径;在广东珠海,一座以氢能为核心的零碳产业园区正式启用,通过氢能燃料电池及氢能发电系统的集成应用,实现了园区内能源供应的清洁化、低碳化。

“绿色已成为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特征。科技创新在此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了清洁能源比例的不断提升和能源结构的持续优化。”业内专家表示。

近年来,绿色能源产业正逐步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我国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新兴的绿色技术和数字技术正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天津滨海新区,一座集“风、光、储、充”于一体的智慧能源站正式投运,通过智能调度,实现了清洁能源的最大化利用;在湖北武汉,地铁线路开始采用氢能燃料电池列车,不仅减少了碳排放,还提升了运营效率;在四川成都,一座大型数据中心采用了液冷技术,有效降低了能耗,提高了数据处理能力,展现了绿色数据中心的新风貌。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不断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迎来了新的突破。业内专家表示,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发电量稳步提升,正逐步成为未来能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5.2%,其中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同比提高了2.5个百分点,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4年度《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提到,预计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有望超过目前各国既定发展目标总和的约25%,足以满足全球电力需求的增加。中国的贡献尤为突出,2023年,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的约六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能源转型不仅是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节能降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业内专家表示,通过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增加非化石能源的比例,可以为全社会的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面对当前和未来的挑战,应充分利用新兴能源技术,提高绿色能源的比例,同时加强传统能源与制造业、数字化技术的融合创新,不断提升我国能源领域的绿色竞争力,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上述专家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总访问量:{{siteCount}}您是今日{{todayCount}}访客中文域名: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政务

主办单位: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承办单位: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技术中心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GoogleChrome浏览器63版本及以上;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

THE END
1.新能源重塑全球能源格局的关键力量解决方案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加强,新能源的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最新新能源技术的崛起,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能源格局,也为我们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径,本文将介绍新能源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关键领域,探讨其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http://www.nmgxmzixunhuan.cn/post/3788.html
2.数据成为新的能源动力标志着人类的经济发展进入()阶段。更多“数据成为新的能源动力标志着人类的经济发展进入()阶段。”相关的问题 第1题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 织的决定。(),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A.11月11日 B.12月12日 C.12月11日 点击查看答案 https://m.educity.cn/souti/cka6p8d3.html
3.数据成为新的能源动力标志着人类的经济发展进入()阶段。更多“数据成为新的能源动力标志着人类的经济发展进入()阶段。……”相关的问题 第1题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https://www.youtibao.com/xgqktns5.html
4.新华社智库报告《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发布全文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为中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将为中国和世界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智慧和动力。 https://www.qzwb.com/gb/content/2024-06/19/content_9058660_0.htm
5.汽车与环保范文12篇(全文)今年7月9日我国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会上决定将自9月1日起免征部分新能源车购置税, 这对于新能源车发展可谓是一针强心剂。会议决定, 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底, 对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 (包括进口) 的纯电动以及符合条件的插电式 (含增程式) 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 免征车辆购置税https://www.99xueshu.com/w/ikeyxkou5whw.html
6.某县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问题调研报告(通用11篇)经济要发展,产业要对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自主性是经济发展、产业进步的根本动力。县虽矿产丰富,但与之配套的产业链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矿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缓慢。但如今政策强、趋势明,我县承接发达地区第二产业转移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pwd991q.html
7.关于征求《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数字经济(工业领域)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以数据中心为重点的大数据产业,可以充分利用自治区丰富的能源储备和充足的电力供应,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以大数据中心带动产业聚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产业聚集带动人才聚集,以人才聚集促进产业发展,构建循序渐进、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http://www.nmgsme.cn/News/Detail/37515
8.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2第39期(总期138期)在线培训课程习近平指出,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https://www.zzqyj.net/?list_89/1361.html
9.发展经济论文模板(10篇)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发展经济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篇1 关键词:资金紧缺;吸引资金;市场经济;战略 一系列经济统计数据表明:江西经济发展缓慢,生产力发展受到压抑,工业落后,已经成为经济地理上“盆地”的盆底;江https://www.haofabiao.com/haowen/34335.html
10.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1第24期(总期74期)在线培训课程在针对下阶段的政策部署安排方面,货币政策并无大调整。会议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握好政策时度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维护经济大局总体平稳,增强经济发展韧性。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优化https://zzql.cc/?list_89/1300.html
11.自然辩证法概论人类通过科学来认识自然界,本篇依据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相一致的原理,围绕科学认识的形成与发展,以科学问题为起点,研究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取科学事实的经验方法,研究经由科学抽象、运用各种科学思维形式建立假说和检验假说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科学理论发展的多元模式和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机制。 https://www.360doc.cn/article/217353_66351938.html
12.工业4.0对制造业带来的变革和思考20世纪后期以系统科学的兴起到系统生物科学的形成为标志开启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即第四次科技革命。围绕发展新能源和系统性的生物科学技术,整合不同学科、理论、技术、资源等使得智能化成为可能,推进能源结构向经济结构的转变。在这期间,大量新的生态体系及技术诞生,比如人机交互、3D打印、模拟技术、云计算、物联网、智https://www.iyiou.com/p/64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