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考试题及答案修订稿

低碳经济考试题及答案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低碳经济考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气候变化问题是科学问题而非政治问题。正确错误

2.气候变化公约下的节能减排是指能够被论证“可测性”和“额外性”的节

能,而减排是公针对温室气体,而非硫、氮等污染气体的减排。正确错误3.气候变化关系到各国的利益和世界的公平与正义,哥本哈根会争议的实质并

非是发展权、排放空间之争。正确错误

4.应对气候变化是低碳经济的间接原因。正确错误

5.无论从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考虑,减污与减碳都是关系到人体健康的,所以

减污与减碳必须同时进行。正确错误

6.低碳经济与减少人类对碳的依赖无关。正确错误

7.低碳经济将是人类未来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正确错误

8.低碳经济将与全球化、信息化技术一道成为重塑世界格局的三大力量,将成

为战胜金融危机走出经济长期衰退的新引挚。正确错误

错误

10.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降低生活垃圾的排

放量。正确错误

11.低碳经济与减少人类对碳的依赖无关。正确错误

12.低碳经济将与全球化、信息化技术一道成为重塑世界格局的三大力量,将成

13.经济的低碳化即是要通过发展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生活方式,通过提

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实现经济的低碳化。正确错误

14.发展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完全一致的,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

兴工业化道路、建设现代文明的必然选择。正确错误

15.低碳农业是生产绿色新产品的过程,既要收获优质产品,又要保护生态环

境,实现生产生态双安全。正确错误

16.低碳经济建设化石能源利用,提高化石能源利用效率,并积极开发新型清洁

能源。正确错误

17.碳排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最大问题。正确错误

18.碳足迹是指一个人或区域的碳耗用量。正确错误

19.碳预算是指根据人口数量、人均GDP、能源强度和单位能源含碳量以及经济

社会的发展需求,减排目标等因子制定一个国家、地区和个人碳耗支出和供给计划。正确错误

20.碳排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最大问题。正确错误

21.碳交易既提供了绿色GDP、生态环境补偿的依据,又提供了进入可操作性的

途径。正确错误

22.200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正确错误

23.欧盟的排放要求低于《京都议定书》,实施的是独立的减排制度。正确错

24.美国众议院在09年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提出征收碳关税的条

款。实质上是让减排成为一个强制执行的东西,这是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原则相符合的。正确错误

25.中国农业资源总量虽然大,但人均占有量少,且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正确

26.中国在2010年之前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拜谢国。正确错

27.制约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市场的最大障碍是光伏发电电价太贵。正确错误

28.中国是世界上第一煤碳消费大国,第一二氧化碳排放大国,同时也是第一大

能源消费国。正确错误

29.在中国各大城市已率先建立低碳发展实验区。正确错误

30.中国是世界上人工造林面积第二大国。正确错误

31.在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要有国有商业银行的积极参与,尤其是构建以碳

交易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碳金融体系,国有商业银行的参与必将成为重要的支撑力量。正确错误

32.中国是世界上第一煤碳消费大国,第一二氧化碳排放大国,同时也是第一大

能源消费国。正错误

33.我国确定的2020年前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减少5%的目标与应对气

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其他招标比较,具有更强烈的约束性。正确错误

34.我省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现代服务业提升到制造

业的产业现代化转型。正确错误

35.我省是全国人均碳排放量最低的省份之一,全国碳盈余最多的省份。正确

36.坚持把发展低碳经济与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相结合;与节能减排相结合;与

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相结合。正确错误

37.太阳能是最大的非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

未来人类能源利用的重点。正确错误

38.目前太阳能发电只占可再生能源的千分之五;居四大可再生能源的末位。正

确错误

39.就目前来说,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已进入成熟阶段,主要有太阳能集热、太

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暖房、太阳能发电等方式。正确错误

40.《京都议定书》成功之处在于:一是规定“共同但有葂的责任”原则,综合

历史和发展水平等因素,发达国家道德承担二氧化碳减排责任,而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减排责任。正确错误

41.世界正处在一场新的科技革命的开端,这一新的科技革命由低碳技术驱动,

他要求科学技术的重大变革。正确错误

42.2009年8月12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明确中国将培育

低碳经济作为新的增长点。正确错误

43.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资源是无限的。正确错误

44.一方面要合理开发和使用不可再生能源;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和能源,才能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危机。正确错误

45.化石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这些埋藏在地下不能再生的燃料资源。

THE END
1.新能源重塑全球能源格局的关键力量解决方案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加强,新能源的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最新新能源技术的崛起,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能源格局,也为我们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径,本文将介绍新能源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关键领域,探讨其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http://www.nmgxmzixunhuan.cn/post/3788.html
2.数据成为新的能源动力标志着人类的经济发展进入()阶段。更多“数据成为新的能源动力标志着人类的经济发展进入()阶段。”相关的问题 第1题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 织的决定。(),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A.11月11日 B.12月12日 C.12月11日 点击查看答案 https://m.educity.cn/souti/cka6p8d3.html
3.数据成为新的能源动力标志着人类的经济发展进入()阶段。更多“数据成为新的能源动力标志着人类的经济发展进入()阶段。……”相关的问题 第1题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https://www.youtibao.com/xgqktns5.html
4.新华社智库报告《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发布全文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为中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将为中国和世界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智慧和动力。 https://www.qzwb.com/gb/content/2024-06/19/content_9058660_0.htm
5.汽车与环保范文12篇(全文)今年7月9日我国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会上决定将自9月1日起免征部分新能源车购置税, 这对于新能源车发展可谓是一针强心剂。会议决定, 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底, 对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 (包括进口) 的纯电动以及符合条件的插电式 (含增程式) 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 免征车辆购置税https://www.99xueshu.com/w/ikeyxkou5whw.html
6.某县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问题调研报告(通用11篇)经济要发展,产业要对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自主性是经济发展、产业进步的根本动力。县虽矿产丰富,但与之配套的产业链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矿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缓慢。但如今政策强、趋势明,我县承接发达地区第二产业转移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pwd991q.html
7.关于征求《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数字经济(工业领域)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以数据中心为重点的大数据产业,可以充分利用自治区丰富的能源储备和充足的电力供应,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以大数据中心带动产业聚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产业聚集带动人才聚集,以人才聚集促进产业发展,构建循序渐进、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http://www.nmgsme.cn/News/Detail/37515
8.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2第39期(总期138期)在线培训课程习近平指出,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https://www.zzqyj.net/?list_89/1361.html
9.发展经济论文模板(10篇)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发展经济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篇1 关键词:资金紧缺;吸引资金;市场经济;战略 一系列经济统计数据表明:江西经济发展缓慢,生产力发展受到压抑,工业落后,已经成为经济地理上“盆地”的盆底;江https://www.haofabiao.com/haowen/34335.html
10.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1第24期(总期74期)在线培训课程在针对下阶段的政策部署安排方面,货币政策并无大调整。会议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握好政策时度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维护经济大局总体平稳,增强经济发展韧性。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优化https://zzql.cc/?list_89/1300.html
11.自然辩证法概论人类通过科学来认识自然界,本篇依据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相一致的原理,围绕科学认识的形成与发展,以科学问题为起点,研究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取科学事实的经验方法,研究经由科学抽象、运用各种科学思维形式建立假说和检验假说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科学理论发展的多元模式和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机制。 https://www.360doc.cn/article/217353_66351938.html
12.工业4.0对制造业带来的变革和思考20世纪后期以系统科学的兴起到系统生物科学的形成为标志开启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即第四次科技革命。围绕发展新能源和系统性的生物科学技术,整合不同学科、理论、技术、资源等使得智能化成为可能,推进能源结构向经济结构的转变。在这期间,大量新的生态体系及技术诞生,比如人机交互、3D打印、模拟技术、云计算、物联网、智https://www.iyiou.com/p/64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