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刚高科:“懂农业、为农民、帮农村”,争做农业信息化领军企业
1990年,国家科技部推出了“863”计划,支持计算机研究“农业智能应用系统”,初步开启了我国智慧农业时代。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家出台了若干政策文件支持智慧农业的发展,许多农业及互联网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我国智慧农业助力。
安徽易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刚高科)在智慧农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成立于2017年,公司总部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易刚高科目前主要围绕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遥感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国土等领域开发全方位的解决方案,目前开发的产品有农业大数据平台,农业遥感监测平台和国土遥感监测平台等。近期,35斗采访了易刚高科总经理郝娟娟,她为我们系统梳理了易刚高科的发展历程以及智慧农业未来的行业趋势。
易刚高科成立至今已4年有余,总经理郝娟娟告诉我们,目前公司已有60多名员工,其中博士5人,硕士10人,公司拥有一支朝气蓬勃的研发团队,技术及研发人员有40人,占比高达67%。现阶段公司在合肥高新区和蚌埠均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在北京、黑龙江、江西等地也设有办事处。
易刚高科现已开发出智慧农业、智慧森林等六大解决方案。其中智慧农业方案又可细分为基于GPRS的农业灾情监测系统、水产养殖业智能化平台、农业遥感监测系统等。智慧农业解决方案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农业政府部门、农业企业和农技人员三大类。农业政府部门需要掌握各种农业资源进行对农业企业、农业资源进行监管和宏观调控,农业企业可以用现代农业信息化数据、设备进行自动化和精准化作业管理,这些功能都可以利用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实现。
总经理郝娟娟表示公司目前以智慧农业解决方案为主营业务方向,对此公司还开发了天空地一体化智慧平台。易刚高科整体的发展布局是以智慧农业技术为主导,继而向其他领域延申,如林业、水利等板块,这跟“农水林不分家“是一样的原理。
“2”是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两藏数据应用方式。藏粮于地是指对土地的管理,包括土地经营权、基本农田、两区划定、三调耕地图斑的可视化与管理、小麦玉米种植面积的识别;藏粮于技是指对农技的管理,对土壤可视化、测土配方、5天一次的遥感作物长势监测、基于视频传感器的地面苗情监测、产量遥感与模型的估测、病虫害监测、穗肥推荐、灌溉推荐。
最后一个“3”则是指三种服务对象,其中包括农业主管和监督者、农业技术指导者以及农业生产经营者。使用天空地一体化平台可以帮助农业从业者有效地提升农业生产经营能力,降低成本和经营风险,提升监管能力,从而增强其农业管理效率。
在天空地一体化平台中,用户可以通过大屏可视化界面了解多个板块的内容,其中包括但不限于虫情设备及数据数量统计、土壤墒情数据和气象数据、种植结构图示以及土壤样品监测数据等。农业企业和政府等使用对象可以通过简单的一张图来管控田间部件,将地理环境信息可视化,掌握重点项目的任务进展等。
除了针对政府用户和农技人群的可视化界面之外,天空地一体化解决方案还包含了农业生产决策支持系统,它主要为农业专家定制开发,包含测土配方计算等10大服务模块,为各地区的管理服务提供技术保障。这10大服务模块包括测土配方决策支持、农业遥感种植结构提取服务、农业遥感苗情监测服务、基于高分辨率遥感的穗肥推荐服务以及土壤墒情预警服务、作物模型模拟等。
易刚高科不仅为客户提供六大农业解决方案,还和高校研究院合作研发了许多硬件设施,如自动水位监测站、智能虫情测报灯、微型空气站等。其中智能虫情测报灯是新一代的虫情测报工具,该灯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利用现代光、电以及数控技术,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能自动完成诱虫、杀虫、收集、分装、排水等系统作业,有效减少了人力成本。据统计,易刚高科在硬件设备方面的营收占整体的15%。
总经理郝娟娟表示,目前公司的商业模式是以软件类型的解决方案为主,硬件设施为辅。主要是对地理信息数据及遥感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系统集成与软件开发,为服务对象提供农、林、水、国土行业信息化服务。目前,易刚高科的业务涉及黑龙江、吉林、北京、河北、山东、安徽等国内多个省市。其中的成功案例有小岗村农业物联网示范工程、金寨县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等,累计服务政府和企业400多家,耕地面积近600万亩。
另外,公司除了直接对接企业和政府单位外,还与互联网企业和各大高校开展了大量的外部合作,易刚高科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科大讯飞已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签订了产学研合作,且已经开展了大量的智慧农业项目合作。未来,公司将在农业遥感,农业大数据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和转化速度,为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带来更有效益的产品,为我国智慧农业、乡村振兴助力。
说起易刚高科进入智慧农业行业的契机,郝娟娟这样表示。2016年,安徽有个7000多亩的水稻大农场,该农场面积较大,因此需要的人力较多。但当地的农民老龄化现象严重,水稻农场面临无人作业、无人管理的状态。彼时农场的总经理找到了他正在中国农业大学读博士的学弟——易刚高科创始人查海涅,希望他可以研发一套适用于大面积农场的生产管理软件,通过天上的卫星观测水稻的长势,定量化的计算出水稻苗情数据,从而替代人工观测工作,并且计算出不同田块的施肥量,实现精准施肥。这套系统实施在水稻农场后,帮助了农场总经理实现了既提升水稻产量,又减少人力和肥料成本。查海涅博士发现中国还有许多的农场需要类似系统,因此投身于智慧农业。
中国不缺传统的硬件装备,因此总经理郝娟娟认为智慧农业的关键因素是信息,信息和决策模型是智慧农业的大脑,信息通过模型的运算产生智慧决策。只有信息无误,才能实现精准对接装备、实现智能化作业管理。例如测土配方推荐施肥,只有测准土壤里缺少什么,自动化水肥一体机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起到作用。同时,郝娟娟表示该行业的关键驱动因素是技术。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从解决需求出发的基本点,技术的存在会使政策和资本倾向性地靠拢,从而推动智慧农业的发展。
郝娟娟表示公司接下来的重点方向是提升管理团队的能力,打造人才梯队以及成熟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以北京和安徽作为2个重要的根据地,辐射全国。因此对易刚高科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有三件,一是人才梯队的搭建,不断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二是产品不断的更新迭代,技术永远是核心实力;最后则是借助资本市场走向全国,让技术手段解决未来农业的痛点。
易刚高科希望农业可以插上科技的翅膀,让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模式转变为信息科技管理的耕作方式,它也正在努力成为“懂农业、为农民、帮农村”的农业信息化领军企业。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IFAE2022发出集结令!未来农业食品百强榜及奖项征集正式启动
甲子启航完成对美星智能数百万天使轮融资,持续布局智慧水产养殖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