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刚高科:“懂农业为农民帮农村”,争做农业信息化领军企业

易刚高科:“懂农业、为农民、帮农村”,争做农业信息化领军企业

1990年,国家科技部推出了“863”计划,支持计算机研究“农业智能应用系统”,初步开启了我国智慧农业时代。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家出台了若干政策文件支持智慧农业的发展,许多农业及互联网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我国智慧农业助力。

安徽易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刚高科)在智慧农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成立于2017年,公司总部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易刚高科目前主要围绕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遥感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国土等领域开发全方位的解决方案,目前开发的产品有农业大数据平台,农业遥感监测平台和国土遥感监测平台等。近期,35斗采访了易刚高科总经理郝娟娟,她为我们系统梳理了易刚高科的发展历程以及智慧农业未来的行业趋势。

易刚高科成立至今已4年有余,总经理郝娟娟告诉我们,目前公司已有60多名员工,其中博士5人,硕士10人,公司拥有一支朝气蓬勃的研发团队,技术及研发人员有40人,占比高达67%。现阶段公司在合肥高新区和蚌埠均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在北京、黑龙江、江西等地也设有办事处。

易刚高科现已开发出智慧农业、智慧森林等六大解决方案。其中智慧农业方案又可细分为基于GPRS的农业灾情监测系统、水产养殖业智能化平台、农业遥感监测系统等。智慧农业解决方案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农业政府部门、农业企业和农技人员三大类。农业政府部门需要掌握各种农业资源进行对农业企业、农业资源进行监管和宏观调控,农业企业可以用现代农业信息化数据、设备进行自动化和精准化作业管理,这些功能都可以利用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实现。

总经理郝娟娟表示公司目前以智慧农业解决方案为主营业务方向,对此公司还开发了天空地一体化智慧平台。易刚高科整体的发展布局是以智慧农业技术为主导,继而向其他领域延申,如林业、水利等板块,这跟“农水林不分家“是一样的原理。

“2”是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两藏数据应用方式。藏粮于地是指对土地的管理,包括土地经营权、基本农田、两区划定、三调耕地图斑的可视化与管理、小麦玉米种植面积的识别;藏粮于技是指对农技的管理,对土壤可视化、测土配方、5天一次的遥感作物长势监测、基于视频传感器的地面苗情监测、产量遥感与模型的估测、病虫害监测、穗肥推荐、灌溉推荐。

最后一个“3”则是指三种服务对象,其中包括农业主管和监督者、农业技术指导者以及农业生产经营者。使用天空地一体化平台可以帮助农业从业者有效地提升农业生产经营能力,降低成本和经营风险,提升监管能力,从而增强其农业管理效率。

在天空地一体化平台中,用户可以通过大屏可视化界面了解多个板块的内容,其中包括但不限于虫情设备及数据数量统计、土壤墒情数据和气象数据、种植结构图示以及土壤样品监测数据等。农业企业和政府等使用对象可以通过简单的一张图来管控田间部件,将地理环境信息可视化,掌握重点项目的任务进展等。

除了针对政府用户和农技人群的可视化界面之外,天空地一体化解决方案还包含了农业生产决策支持系统,它主要为农业专家定制开发,包含测土配方计算等10大服务模块,为各地区的管理服务提供技术保障。这10大服务模块包括测土配方决策支持、农业遥感种植结构提取服务、农业遥感苗情监测服务、基于高分辨率遥感的穗肥推荐服务以及土壤墒情预警服务、作物模型模拟等。

易刚高科不仅为客户提供六大农业解决方案,还和高校研究院合作研发了许多硬件设施,如自动水位监测站、智能虫情测报灯、微型空气站等。其中智能虫情测报灯是新一代的虫情测报工具,该灯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利用现代光、电以及数控技术,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能自动完成诱虫、杀虫、收集、分装、排水等系统作业,有效减少了人力成本。据统计,易刚高科在硬件设备方面的营收占整体的15%。

总经理郝娟娟表示,目前公司的商业模式是以软件类型的解决方案为主,硬件设施为辅。主要是对地理信息数据及遥感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系统集成与软件开发,为服务对象提供农、林、水、国土行业信息化服务。目前,易刚高科的业务涉及黑龙江、吉林、北京、河北、山东、安徽等国内多个省市。其中的成功案例有小岗村农业物联网示范工程、金寨县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等,累计服务政府和企业400多家,耕地面积近600万亩。

另外,公司除了直接对接企业和政府单位外,还与互联网企业和各大高校开展了大量的外部合作,易刚高科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科大讯飞已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签订了产学研合作,且已经开展了大量的智慧农业项目合作。未来,公司将在农业遥感,农业大数据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和转化速度,为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带来更有效益的产品,为我国智慧农业、乡村振兴助力。

说起易刚高科进入智慧农业行业的契机,郝娟娟这样表示。2016年,安徽有个7000多亩的水稻大农场,该农场面积较大,因此需要的人力较多。但当地的农民老龄化现象严重,水稻农场面临无人作业、无人管理的状态。彼时农场的总经理找到了他正在中国农业大学读博士的学弟——易刚高科创始人查海涅,希望他可以研发一套适用于大面积农场的生产管理软件,通过天上的卫星观测水稻的长势,定量化的计算出水稻苗情数据,从而替代人工观测工作,并且计算出不同田块的施肥量,实现精准施肥。这套系统实施在水稻农场后,帮助了农场总经理实现了既提升水稻产量,又减少人力和肥料成本。查海涅博士发现中国还有许多的农场需要类似系统,因此投身于智慧农业。

中国不缺传统的硬件装备,因此总经理郝娟娟认为智慧农业的关键因素是信息,信息和决策模型是智慧农业的大脑,信息通过模型的运算产生智慧决策。只有信息无误,才能实现精准对接装备、实现智能化作业管理。例如测土配方推荐施肥,只有测准土壤里缺少什么,自动化水肥一体机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起到作用。同时,郝娟娟表示该行业的关键驱动因素是技术。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从解决需求出发的基本点,技术的存在会使政策和资本倾向性地靠拢,从而推动智慧农业的发展。

郝娟娟表示公司接下来的重点方向是提升管理团队的能力,打造人才梯队以及成熟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以北京和安徽作为2个重要的根据地,辐射全国。因此对易刚高科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有三件,一是人才梯队的搭建,不断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二是产品不断的更新迭代,技术永远是核心实力;最后则是借助资本市场走向全国,让技术手段解决未来农业的痛点。

易刚高科希望农业可以插上科技的翅膀,让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模式转变为信息科技管理的耕作方式,它也正在努力成为“懂农业、为农民、帮农村”的农业信息化领军企业。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IFAE2022发出集结令!未来农业食品百强榜及奖项征集正式启动

甲子启航完成对美星智能数百万天使轮融资,持续布局智慧水产养殖领域

THE END
1.农业大数据智慧播种农业大数据如何提升农作物产量与质量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农业大数据已经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力量。通过对大量农业生产和管理数据的收集、存储、分析和应用,大数据技术为农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决策支持工具,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精准、高效。 首先,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进行精准施肥。通过对土壤类型、水分含量等因素的大规模监测,可以预测出最佳施肥时间和方式,从https://www.pcr8nv7es.cn/feng-mi-bai-ke/262448.html
2.农业大数据智慧播种农业大数据如何提升农作物产量与质量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农业大数据已经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力量。通过对大量农业生产和管理数据的收集、存储、分析和应用,大数据技术为农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决策支持工具,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精准、高效。 首先,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进行精准施肥。通过对土壤类型、水分含量等因素的大规模监测,可以预测出最佳施肥时间和方式,从https://www.uszlrttkj.com/te-zhong-yang-zhi-ji-shu/338437.html
3.智农时代农业大数据如何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农业大数据的概念与意义 较传统的农业管理模式,农业大数据通过收集、分析和利用大量农作物生产、种植技术和市场销售等方面的数据,为农民提供了更加精准化的决策支持。这种信息化手段不仅提高了作物产量,还优化了资源配置,降低了成本。 农业大数据在种植中的应用实例 https://www.cns1n5uue.cn/sheng-zhu-yang-zhi-ji-shu/231127.html
4.农业大数据我是怎么通过智能种植让我的庄稼变得更加聪明的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站在我的小花园里,手中拿着手机。今天,我要尝试一项新技术——农业大数据。这个概念听起来很高级,但其实它就是利用科技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我决定用它来帮助我更好地照顾我的植物。 首先,我下载了一个专门针对家居种植的大数据应用。这款软件可以记录每天的温度、湿度和光线强度,还能预测https://www.gntpr.com/tu-pian-zi-xun/81753.html
5.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国新办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青年网 法制日报 学习时报网 光明网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中国农网 求是网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经济网 央视网 党建网 国际在线 中国军网 中工网 中国妇女网 环球网 北方网 南方网 中国记协网 中国农业信息网 中国农业出版社 农业机械网 土流网 农博网 https://www.ntv.cn/content/1/379/991379542.html
6.农业技术科普智能种植科技赋能未来农业其次,大数据分析也是推动智能种植发展的关键工具。大数据可以帮助收集和整理大量关于气候变化、病虫害发生趋势以及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信息,为农民提供科学决策支持。例如,一家公司使用大数据预测并防控玉米霜霉病,这不仅减少了药剂使用,还有效提升了玉米产量。 再者,自动化设备在智能种植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多。自动割麦机、大型https://www.fikyjuyw.cn/ke-pu-huo-dong/438622.html
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发达国家的农业信息化产业企业为其数字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美国正在采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方法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基于大数据的农村信息传播商业化运作模式逐渐成为美国为农业传播生产信息的重要模式之一,如孟山都、杜邦先锋、约翰迪尔等农业巨头,依托专业大数据平台,纷纷开展了农场精准生产个性化定制服务以及市场营销信息https://xczx.nwsuaf.edu.cn/sndtB/750260a4569b4153b2a20a6e3c0f4ef7.htm
8.农业大数据应用嘲农业大数据可以对农产品的种植、收购、运输等环节进行管理和优化,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透明度。通过收集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数据,农业大数据可以帮助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更好地协调生产和销售,减少库存、提高资金利用率。农业大数据还可以提供全球农产品市场的信息,帮助农民和企业选择最有利可图的贸易机会。 http://chatgpt.cmpy.cn/article/4805204.html
9.农业大数据精准农业革命如何利用大数据提升农作物产量与效率简介精准农业革命:如何利用大数据提升农作物产量与效率? 在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下,农业大数据正逐渐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对大量农产品生产、销售和消费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农业大数据能够为农民提供更为精准的种植建议,为企业提供市场趋势预测,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从而实现“智慧”化管理,使得整个https://www.jhdy839iwu.cn/niu-yang-yang-zhi-zi-xun/390159.html
10.上海都市农业发展与“三藏战略”深入推广实施建议其次,推广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是实现智能农业的核心手段。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农田环境的实时监测,包括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强度和空气质量等关键参数。通过将这些数据上传至云端,结合大数据分析,可以为农民提供精准的种植建议,提高作物的生长状况和产量。例如,通过智能监控系统,农民可以https://www.zgcsswdx.cn/info/10198.html
11.大数据在精准农业上的应用大数据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案例以新的大数据技术为手段, 从不同格式、来源和领域的海量数据中分析、挖掘、提取出有效信息并加以利用, 可以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知识[3]。 市场、天气、病虫害、水肥等因素对传统农业的生产活动会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在市场方面, 高价值作物必定会成为种植者的首选, 但是如果过多高价值农作物的栽培又会使https://blog.csdn.net/crhacq798/article/details/88015172
12.数字乡村平台支撑农村产业发展——临汾市隰县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基于大数据识别技术,建设农产品销售管理系统,利用新型 AI智能识别电子秤,自动识别商品信息,游客自助结算,实现无人采摘售卖模式;同时实时传输销售数据,系统自动统计人流、物流、资金流,实现大棚信息实时智能监管,提高大棚销量,增加农民收入。如图 2 所示。 图2 AI 智能识别电子秤https://www.sxgov.cn/content/2023-08/02/content_130440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