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农科人才培养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根植于农圣文化深厚底蕴,依托寿光现代农业产业优势,潍坊科技学院围绕服务国家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国战略部署,坚持“四个面向”,打造新农人培育“四个高地”,构建“产科教三效融汇、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为山东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应用型现代农业人才。

面向农业科技前沿

打造新农人科技创新高地

科创引领促成长。实施本科生全程学业导师制。让高水平、高素质博士成为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伴行者;强化学生科研训练,鼓励教师将科研项目转化为学生创新型、开放性实验课题(项目);搭建教科研交流平台,多次承办新时代乡村振兴与寿光模式研讨会、中华农圣文化国际研讨会、泰山科技论坛—绿色发展与生态农业暨交叉科学论坛,为在校学生提供学术前沿的平台支撑和交流空间。

面向农业经济主战场

打造新农人产业人才高地

健全协同育人新机制,引领教学过程与“三农”深度融合。学校推行校园、田园、科技园、创业园“四园一体”,教师、工程师、农艺师“三师共育”,书香课堂、实践课堂“两堂联动”的人才培养体系。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暨第二十次工作研讨会在学校召开。学校被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校企合作委员会授予“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园艺专业获批山东省产教融合示范性品牌专业。

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以产业研究赋能学科专业建设。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把课堂搬到产业一线,学校成立智慧蔬菜产业学院,牵头成立潍坊市智慧蔬菜行业共同体,获批首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常务理事单位、山东省“十强”优势产业集群产教融合共同体参与单位。

面向乡村振兴战略需求

打造新农人服务地方高地

科技助农“有底气”。牵头成立山东省校企合作三农服务专业委员会,累计培训服务全国29个省区市农业技术人才3万余人次;编写的《蔬菜病虫害防治图谱》等系列图书,入选“全国农家书屋重点建设工程体系图书”;建成寿光市土壤档案馆,收集整理土壤样品3000余份。“天潍”系列等38个蔬菜瓜果新品种在农业农村部登记备案,“潍科”系列番茄项目获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番茄新品种已被成功推广到新疆、海南、江苏等全国7个省份18个地区,推广种植面积超15万亩。

成果转化“接地气”。坚持与地方发展互融互促,以科创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乡村振兴。学生参加山东省8个市15个县市区乡村文化振兴、山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潍坊市预制菜产业发展、寿光市31个行政村乡村文化、寿光市40家典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调研活动,形成了一批高质量资政成果。《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寿光模式》在《改革内参》刊发,《寿光市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调查与思考》被山东省社科联社科论坛(2024)收录。《抢抓鱼子酱市场机遇加快打造渔业强省》资政报告被新华社《山东智库报告》收录。

面向文化育人铸魂

打造新农人文化“两创”高地

践行文化“两创”,将农圣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实践相融合。秉持“三全育人”理念,学校开发学科专业课程群、农圣文化与乡村振兴课程群、实践活动课程群。山东省黄大年式“农圣文化研究教师团队”充分挖掘贾思勰《齐民要术》的当代价值,形成了《农圣文化概论》《乡村振兴的寿光模式》等具有浓厚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农圣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实践相融合的农科“UGRE”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成果奖二等奖。

落实新农人培养目标,将“家国情怀、农本思想、创新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学校提出“有情怀、懂三农、有技能、会服务、善经营”的新农人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大国三农”情怀、服务乡村振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互联网+”、挑战杯等大赛中获一等奖300多项。《保卫菜园子:农产品供应链农户风险研究》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全国一等奖。

THE END
1.数说新中国75年农业发展阔步前行现代农业谱写新篇农产品农业农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农业发展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实现了举世瞩目的跨越发展。 农业经济稳步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粮食安全保障有力。 重要农产品全面发展,食物供给丰富多元。 农业基础持续改善,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经营体系不断健全,现代https://www.163.com/dy/article/JDBO4GAD05346RC6.html
2.识变应变求变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新农科肩负服务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四大使命,坚持面向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新生态,努力开改革发展新路、育卓越农林新才、树农林教育新标,为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为世界高等农林教育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从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到北京指南,新农科建设正在逐步深化。 https://fzghc.hafu.edu.cn/info/1135/4528.htm
3.2024年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新农人带来的新农业经济发展同时,国家为了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技术扶持等。这些政策的实施为新农人返乡进行新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资源。 2.意义 新农人带来新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具体如下: (1)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新农人通常具备较为https://zj.huatu.com/2024/0515/1903023.html
4.国家级名特优新农产品推介暨产业发展研讨会在鄠邑区召开召开4月26日,由陕西省农业农村厅、西安市农业农村局指导,中共西安市鄠邑区委农办、西安市鄠邑区农业农村局主办的国家级名特优新农产品推介暨产业发展研讨会在西安市鄠邑区成功举办。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首席专家李清泽(二级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房玉林等8名农科领域权威专家应邀出席,陕西省农业农村厅https://news.hsw.cn/system/2023/0426/1617704.shtml
5.新农科:新在“农”,也新在“科”—新闻—科学网严长杰 扬州大学农学院院长 日前,全国涉农高校的百余位书记校长和农林教育专家齐聚浙江安吉余村,共商新时代中国高等农林教育发展大计,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共同发布《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简称《安吉共识》),开辟了中国高等农林教育的新纪元。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8/429342.shtm
6.天府智库社科院简介机构设置研究机构农村发展研究所当然,这一切,不仅符合一般市场规律,而且也符合被多数发展中国家教训不断地证明着的市场失灵。由于当前各地招商引资盛行所体现的主流的发展逻辑仍然是以资为本,因此当前迫切需要推进农村组织载体的建设与组织创新,使“草根”为主的农村真正享受农村发展新政的实惠,而这正体现了新的发展阶段对乡村稳定及良性治理的要求。 http://sass.cn/921111/12814.aspx
7.2023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根据《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集登录规范》要求,河北省顺平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申请的“顺平磨盘柿子”等550个产品,经地市级、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优质化业务技术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简称“部农安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部农安中心官网公示,符合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登录http://www.aqsc.agri.cn/mtyx/cpml/202308/t20230829_4301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