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家农创中心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原标题:南京国家农创中心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锚定“农业硅谷”,加速科产融合

??功能炭基材料研发与应用及产业化项目、江苏苏智云蟹数字产业链总部项目、养殖生物安全智能化解决方案项目等23个项目现场签约;农药风险监测与创新应用公共研发平台、兽用疫苗分子设计与制剂公共研发平台两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揭牌……为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5月17日,由南京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南京市浦口区农业农村局主办的2024年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发展大会成功召开。近年来,农创中心始终瞄准“农业硅谷”建设目标,不断以科技创新培育新产业、催生新模式、形成新动能,以实际行动注解新质生产力带来的农业变革。

??向“绿”而动,不断激发新质生产力

??在此次发展大会上,23个涉农高科技项目现场签约,这既是招商成果的集中呈现,更是不断激发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其中,功能炭基材料研发与应用及产业化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团队提供技术支持。陈温福院士在全国率先提出“秸秆炭化还田”的理念,并发起成立了“中国生物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此次签约项目明确,在农创中心建设一个高水平的省级功能炭基材料研发中心,服务生物炭产业链。“希望在农创中心这一欣欣向荣的平台上,在浦口区内打造以生物炭为核心的特色低碳农业产业样板,向江苏省推广实施解决农业、林业和城市园林废弃物资源化高值化利用,为农林业可持续发展、无废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科技支撑。”陈温福院士说。

??绿色低碳是新质生产力的本质特征和底色。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从“绿色”中寻竞争优势,向“绿色”要发展效益。目前,农创中心已集聚沈其荣院士团队和江苏农环、思威博生物科技等一批企业,利用“生物+分子膜”技术实现畜禽粪污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利用微藻技术实现污水处理资源化利用,利用厌氧发酵及生物质发电技术实现农业废弃物能源化综合利用。中心将进一步挖掘利用更多生物科技和信息技术,重点布局耕田保护、减肥减药、低碳循环等领域,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形成更多绿色产业和应用场景,以绿色发展的新成效不断激发新质生产力。

??向“新”而行,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科技创新,如同撬动新事物的杠杆,总能迸发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强大力量。在此次发展大会上,农创中心发布了包括哈茨木霉菌NJAU4742靶向根系调控技术、河蟹智能分选机、十字花科叶菜类蔬菜系列化杂交F1代新品种、“生物+气流膜”智能发酵系统等在内的10项新技术,同时3家入园企业发布涵盖了元宇宙、AI等新技术应用农业领域新成果。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农药风险监测与创新应用公共研发平台、兽用疫苗分子设计与制剂公共研发平台两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在大会现场进行了揭牌。至此,农创中心内包括长三角地区叶菜类蔬菜遗传育种、智慧农业技术集成与应用创新等在内的6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已全部挂牌运营。中心将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开放共享和协同创新中的作用,支撑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源头供给能力愈发强劲。

??向“高”而攀,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如果说“从0到1”代表着科技创新的原始突破,那成果转化进入市场就是“从1到无穷”的路径演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的“关口”,也是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农创中心与马鞍山、连云港、高淳等地农业农村局在发展大会现场签订了辐射引领项目合作协议。

??为持续推进成果应用,并充分利用科技资源集聚优势实施技术集成输出,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心以成果推广运营公司为主体,以市场化模式推广“十大技术、十大产品、十大服务”。同时,线上优化科技供应链全链平台,线下拓展科技成果展示馆内容,利用平台品牌影响展示推广。

??小满未满,万物可期。中心将继续加快平台建设,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持续落地一批引领性、创新性项目,促进一批创新科技应用推广,一步一个脚印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努力奋斗。(李爽叶长文)

THE END
1.数说新中国75年农业发展阔步前行现代农业谱写新篇农产品农业农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农业发展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实现了举世瞩目的跨越发展。 农业经济稳步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粮食安全保障有力。 重要农产品全面发展,食物供给丰富多元。 农业基础持续改善,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经营体系不断健全,现代https://www.163.com/dy/article/JDBO4GAD05346RC6.html
2.识变应变求变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新农科肩负服务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四大使命,坚持面向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新生态,努力开改革发展新路、育卓越农林新才、树农林教育新标,为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为世界高等农林教育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从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到北京指南,新农科建设正在逐步深化。 https://fzghc.hafu.edu.cn/info/1135/4528.htm
3.2024年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新农人带来的新农业经济发展同时,国家为了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技术扶持等。这些政策的实施为新农人返乡进行新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资源。 2.意义 新农人带来新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具体如下: (1)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新农人通常具备较为https://zj.huatu.com/2024/0515/1903023.html
4.国家级名特优新农产品推介暨产业发展研讨会在鄠邑区召开召开4月26日,由陕西省农业农村厅、西安市农业农村局指导,中共西安市鄠邑区委农办、西安市鄠邑区农业农村局主办的国家级名特优新农产品推介暨产业发展研讨会在西安市鄠邑区成功举办。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首席专家李清泽(二级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房玉林等8名农科领域权威专家应邀出席,陕西省农业农村厅https://news.hsw.cn/system/2023/0426/1617704.shtml
5.新农科:新在“农”,也新在“科”—新闻—科学网严长杰 扬州大学农学院院长 日前,全国涉农高校的百余位书记校长和农林教育专家齐聚浙江安吉余村,共商新时代中国高等农林教育发展大计,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共同发布《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简称《安吉共识》),开辟了中国高等农林教育的新纪元。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8/429342.shtm
6.天府智库社科院简介机构设置研究机构农村发展研究所当然,这一切,不仅符合一般市场规律,而且也符合被多数发展中国家教训不断地证明着的市场失灵。由于当前各地招商引资盛行所体现的主流的发展逻辑仍然是以资为本,因此当前迫切需要推进农村组织载体的建设与组织创新,使“草根”为主的农村真正享受农村发展新政的实惠,而这正体现了新的发展阶段对乡村稳定及良性治理的要求。 http://sass.cn/921111/12814.aspx
7.2023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根据《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集登录规范》要求,河北省顺平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申请的“顺平磨盘柿子”等550个产品,经地市级、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优质化业务技术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简称“部农安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部农安中心官网公示,符合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登录http://www.aqsc.agri.cn/mtyx/cpml/202308/t20230829_4301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