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物流成本。因为加盟店都分布在各个乡镇甚至村里,所以要租库、配车。而农资行业的特殊性是淡旺季非常明显,当病虫草害出现时,产品要立即配送到位,如配送不及时,错过时机,剩余产品一放就是一年,很容易造成老货龄。因此,当有的客户要一件、两件甚至几盒,都得及时配送到门店。那么服务于加盟店的物流成本是较高的。一个县的年毛利能否支撑起人员工资、仓储、配送等费用,则决定着配送中心的生存和发展。由于市场发展的不均衡性,这里面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从而导致一些配送中心不能够达到盈亏平衡点。
四、低毛利运营。虽说随着市场的激烈竞争,现在处于微利时代,但农资连锁经营的毛利水平较其他行业还是较低的。尿素几乎没有利润,复合肥、配方肥从今年的市场行情来看,毛利率在2%--5%之间,农药的毛利空间也在压缩。可以说,农资连锁经营是处于低毛利水平的运营中,但作为企业来说毕竟还要发展。而行业的特点是难以改变的。
五、产品线问题。连锁经营往往因为现有的产品线不能够满足加盟店的需求,从而导致加盟店对连锁公司的忠诚度不高。连锁公司手里有几个强势的品牌产品,加盟店相对较好管理,对加盟店也有一定的制约力;反之,加盟店则四处采购,虽为加盟店,也是名存实亡;比如有的加盟店竟然出现“一店多牌”的现象。所以,连锁公司不能够提供丰富的产品则难以做到“六统一”。这恐怕是连锁公司最为棘手的问题,但是连锁公司不可能做到所有产品都经营,而加盟店的需求又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农资连锁只能优化产品,向专业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
六、赊销问题。农资行业的另一重要特点是赊销,到了销售销售旺季,特别是化肥,占用资金较大,如果不赊,直接影响销量,甚至加盟店转向其他品牌;如果赊销,经营网点多,自然会加大连锁公司的经营风险和管理难度,对连锁公司的资金链也是一个考验,同时,也会增加连锁公司的财务费用。这确实是两难境地,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应该多角度地去思考,比如培训、技术、管理、品牌、营销等。
关键词农资;连锁经营;形势需要;措施
近年来,不少农资连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在沭阳县农资市场就有苏农农资连锁、宿农农资连锁、中昊农资连锁、天补公司、千村植保等企业。开展农资连锁经营对整合农资市场及农民各方面都有许多益处。笔者从事农资连锁经营和农技推广多年,下面简要谈谈对农资连锁经营的几点思考。
1发展连锁经营是适应当前农资经营新形势的需要
1.1连锁经营是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成功经营方式
1.2连锁经营在我国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在我国,本土企业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才涉足连锁经营的,许多企业从中尝到了甜头。南京的苏果超市就是一个典型,苏果1996年成立后即大力发展连锁店,从几间门面房起家,2000年即跃居江苏省最大的商业零售企业,2002年连锁网点数达到540家,而农资行业在江苏有苏农等。大家所熟知的李宁公司初创时,产品销售步履维艰,但他们从连锁经营中找到了灵感,在各大中城市开设了李宁专卖店,由此一举打开了市场,登上中国最有影响体育用品公司的宝座。目前,连锁经营已在餐饮业、零售业、服务业、IT业等10多个行业取得蓬勃发展。国家统计局对限额以上的连锁企业调查表明,“九五”末期,商品批发、零售、餐饮业连锁企业1092个,其中批发零售业870个,餐饮业222个,销售总额达到了1500亿元。
1.3连锁经营必将取代传统的农资经营渠道
同其他行业相比,农资经营的方式落后,连锁经营刚刚起步。长期的计划经济以及农资的特殊性,使农资经营形成了以个体经营为基础,以农资公司、农技推广部门为主体,其他农资经营单位为补充的市场格局。这一格局必将被先进的连锁经营方式所取代。
1.3.1由于传统经营方式主体多、规模小、数量大,并处于单独、分散经营的状态,彼此之间联系少,抵御风险能力差,市场竞争力弱。同时,市场管理难度大,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制约了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1.3.2目前传统的农资经营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一方面,由于农村市场广阔,农资消费市场巨大,其他行业虎视眈眈,意欲进入。另一方面,我国已经承诺,加入世贸组织后2~4年,允许国外企业进入国内从事农药、农膜、成品油料的批发和零售。一旦外资企业进入,肯定会以连锁的方式开展经营活动,这将对现有的市场主体产生巨大的冲击。因此,主动调整经营方式,用先进的连锁经营模式替代传统的经营渠道是明智的决策。
1.4连锁经营是农技推广部门改革的新举措
过去,基层农技推广部门为适应改革的需要,弥补农技推广事业经费的不足,提高农技推广服务水平,普遍开展了农资经营工作,为农技推广部门的生存和发展做出很大贡献。但这种方法总体上是以行政隶属关系和行业管理职能为纽带,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色彩,因而这种联合不紧密、不稳定。在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要利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和体系优势,加快机制创新,引进先进的连锁经营理念,建设新型的农资经营业,为农技推广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是农技推广部门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是行之有效的新举措。
2连锁经营可以实现“三赢”
我国农村人口多,市场涵盖范围广,潜力巨大。经过20多年的改革,农村的商品流通已得到了相当大的改善,市场也比较活跃。同时,农民越来越重视新技术、新产品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从国内外连锁经营的实践看,农资实行连锁经营,可以实现“三赢”。
2.1农民获益
一是农资实行连锁经营可以有效地防止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从信誉好、管理严的连锁超市购买的农资产品,质量有保证、服务有保证、价格有保证。二是农资连锁经营能够在较大范围内统一推广良种和其他优质农资,推进生产的区域化、标准化,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销售和使用,发展无公害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2农资生产企业得益
一是连锁经营可有效地规范市场秩序,农资生产企业跻身连锁超市后,可保护合法守法的农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农资产品的整体质量上一个新台阶。二是可以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其产品流通率,扩大销量,提高知名度,获取更大利润。三是连锁经营是产品直接面对面竞争,因此可以促进农资生产企业强化内部管理,狠抓产品质量,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2.3农技推广部门受益
建立现代化的农资连锁销售网络一是可以有效控制农资的进、销渠道,有利于加强监管,净化农资市场。二是可以提高农技推广部门经营农资的流通效率和服务水平,增强竞争力,占领、巩固市场,不断增强农技推广部门自身实力,以提高其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可以积极探索农技推广服务的新技术、新思路,将农业实用新技术物化,切切实实地为农民服务。四是能够有效保证农资供应,解决好产前问题,为产中和产后打好基础。
3做好农资连锁经营工作的措施
虽然连锁经营已成为商品流通业中最具活力的经营方式,是改造传统商业、提升流通产业竞争力、推进流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但在农资经营领域,连锁经营是一个新事物,为使其快速、健康发展,还需做很多工作。
3.1深入研究,积极探索
要将农资连锁经营作为农技推广部门经营体制创新的一件大事,纳入议事日程。要在研究其他商品连锁经营的基础上,结合农资经营的特点,认真探索农资连锁经营的机制,积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经验,尽快拿出一套适于农资的连锁经营模式。天补公司从2008年开始探索农资连锁经营,现已在苏北地区发展了150多家连锁店,初步积累了经验。但绝不能满足于现状,更不能急于求成,要按效益优先和服务优先的原则,把连锁经营作为一项事业来办。
3.2规范管理,大力扶持
要按照连锁经营标准化、专业化的要求对连锁企业进行管理,连锁经营企业总部必须强化对其门店经营行为的监管和约束,坚决杜绝不规范的商业行为。要推进和完善连锁企业管理系统的建设,推广先进的经营理念、营销技术,帮助农资连锁经营企业熟悉现代流通规则、方式,积极开展连锁经营从业人员培训,引导农资连锁企业进行规范化的经营。要建立农资连锁经营中介组织,争取早日成立农资连锁经营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天补公司在连锁店建立初期就出台了一套管理体系,在当时比较有效,随着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多,这些管理制度要进一步细化,做到更科学、更合理,切实为连锁经营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要大力支持农资连锁经营的发展,在农资经营许可的审批上进一步简化,严格对连锁经营企业收费。要着力打破部门分割和地区封锁,为连锁经营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3.3切实提高连锁经营的服务水平
3.3.1确保推广质量过硬的优质农资产品。农资不同于其他商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隐患极大,连锁经营农资一定要把质量放在首位,确保无质量隐患。还要抓住市场导向,目前无公害-绿色-有机化已成为农产品的发展趋势,要适应这一形势,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依靠自己的主打产品、拳头产品、特色产品,赢得广大农民信赖,有效占领市场。天补公司以“黑丰佳”打开了连锁经营的局面,取得了不斐的成绩,这与“黑丰佳”的优质高效是分不开的。今后应开发更多像“黑丰佳”这样的产品,为连锁店的规模经营提供有效的保障。
3.3.2建立完善的推广网络。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将好的农业技术、好的农业产品推广到广大农户手中,不仅要有一支水平高的科研开发队伍,还要有一支组织健全、善经营的推广队伍。确切说,应该具备针对不同地区开发、研制适合该地域使用的新型农资产品的优势,但创建一套完善的推广经营体系是目前的薄弱环节。在这方面,农技推广部门要虚心向其他行业、部门学习。天补公司大力推广连锁经营,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应给予大力支持,并以此为契机,拓宽思路,积极探索建立一套新型、适合农技推广部门的农资推广体系。
3.3.3提高为农服务的水平。农资产品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和独特的使用方法,农技推广部门经营农资的最终目的不仅是将好的农资产品推广到农户手中,还要将优秀的农业技术转化为农民的高产丰收。因此,要把农资连锁经营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紧密地结合起来,经营人员应具有指导农户正确使用农资,并传播先进农业实用技术的能力。天补公司将连锁销售人员组织起来培训、交流,是值得提倡的。
一、走村串户农资经营行为的利弊分析
二、走村串户农资经营行为的监管对策
大家好!
根据“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的有关要求,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店主培训会,这是一次大规模的培训会,全县三年来累计建成的66户“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都参加培训。这次培训会旨在提高店主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了解和认识,使店主树立新的经营理念,学会利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这个无形资产,转变经营模式,提升经营业绩。为繁荣农村市场,满足百姓需求做出应有的贡献。下面我根据国家及省、市各级商务部门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讲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重大意义
二、我县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情况
我县自20xx年作为试点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健全机构,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政府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商务、财政、银行、供销、农业、药监、工商、质监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按照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基本工作程序,首先要推荐承办企业,由承办企业来具体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项目。我县承办企业的确定按程序由企业申请,县级初审推荐上报市商务局会同市财政局审定,确定由县农资公司承办“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项目建设。
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除对店面进行改造,把店面改造小超市外,按照工程的要求,还要实行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由于目前我县的承办企业主要经营农业生产资料,农资由承办企业直接配送,日用百货的配送承办企业采取第三方加盟的形式,由小喇叭批发部暂时负责配送。
三、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取得的主要成果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通俗地理解,就是送超市下村。让农民也像城里人一样,在自家门口逛超市,让农村群众省时、省钱、省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实施:一是方便了群众。20xx-20xx年我县共建设农家(农资)店66个。66个店的建设经营,改变了过去农民“油盐酱醋在村里,日常用品赶大集,大件商品进县城”的消费模式,为农村朋友提供了便捷的消费平台,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二是实惠了群众。由于超市集中采购、连锁配送,成本降低,售价也比较低。把超市开到农民家门口,为农民朋友提供了实惠的消费场所,得到了当地群众的拥护。三是让群众放心。由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是连锁经营、统一配送,保证了商品、食品及农资的质量,堵住了假冒伪劣商品。为农民朋友提供了放心的消费环境,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
总之,过去三年建设的66个农家(农资)店,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亮点。一是购物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改变了档次底、卫生差的状况,拉近了消费者与商家的距离;二是销售业绩得以提升,利润有新的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商品品质明显提高,抑制了不安全食品、药品流入农村,为农村居民安全放心消费筑起了一道屏障;四是商品价格统一明了,城乡同价在日常生活必需品上得以真正实现,使广大农民开始走向明明白白消费的路子。
四、今后要着力做好的几项工作
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肩负着繁重的工作任务。因此,“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一定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互相协作,形成合力,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今后,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发挥承办企业的主体作用,抓好工作落实。
(二)严格执行建设标准,完善农家店改造建设。
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城乡之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通过市场建设和流通来拉动生产、引导消费,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新举措,也是今后农村流通网络建设的方向,因此,我们在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进程中,一定要自始至终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对农家店进行建设和改造。20xx年完成改造建设的农家店,标准不到位的要照市商务部门提出的要求,全面整改达标。
(三)加强配送中心建设,提高货物配送率。
我县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来,农资店的货物配送由承包企业农资公司配送,配送率达到100%,这是可喜的一面。日用百货的配送,20xx年和20xx年由于改造和建设的店面较少,原有配送模式基本能满足。随着农家店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实施企业配送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这个问题也引起市商务部门的重视,要求我们选择一家企业加强配送中心建设,我们通过对全县商品流通企业的调查,在自愿的条件下,按照资格条件择优的原则上报茂利佳批发部为我县的百货配送中心。希望茂利佳批发部通过参加这次培训后尽快加紧建设,与各农家店加强联系,加快配送业务的开展。原有的配送企业(小喇叭批发部)及自愿加盟到“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之中来的流通企业,我们都表示热烈欢迎,但任何加盟到这项工程的企业,必须自愿,不讲任何条件。并服从商务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各成员单位的监管。
(四)加强工程的后续监管工作。
为进一步提高农家店建设的成功率,今后要切实加强对农家店建设的规划引导和对承办企业、项目的后续监督管理工作,确保政策性扶持资金真正用在农村流通网络的建设上,同时,要做好项目验收后的日常监管工作,要逐步探索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长效监管机制,加强与工商、农业、质监、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的联系和合作,落实对农家店的监管责任。承办企业要积极开展自查自纠活动,确保“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合格率,使我县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享受到现代商品流通网络带来的便利。
(五)农家店店主要转变经营理念。
今年31岁的李奎,10年前承租了106亩土地开始创业。由于不会技术,不懂管理,他种的棉花、花生在自然灾害面前损失惨重。之后,他通过改变种植模式,聘请农业技术顾问进行种、管、收等生产环节的技术指导,逐渐获得了收益,也因此认识到了农业科技在规模化生产经营中的重要作用。
李奎告诉记者,他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就是想依靠政策和科技带领农民走上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合作社摒弃了传统的低水平粗放经营模式,利用现代经营理念和农业技术,对承租来的土地进行集中规划、科学种植和经营。经过探索,打破了以往一年两熟的种植方法,让土地实现一年三熟,开始了“流水线作业”:在他们的34个大棚里,1月份育烟苗,4月份育西瓜苗,8月份育包菜苗。李奎说:“再加上中间种一季西瓜,虽然一个大棚只占半亩地,但由于科技化程度高、龙头辐射作用强,每个棚一年的收入都在7000元以上。”
该合作社成立3年多来,已流转土地6000余亩,每年机耕服务订单8000余亩,跨区作业1.6万余亩,拥有大中型车辆59辆,各类农机具115台套,年经营纯收入120万元,2011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合作社示范社。
目前,河南省3万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涵盖了种植、养殖、农机农技、农资、农产品深加工等多个领域,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载体。
作为农村人口大省,河南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仅1.1亩左右,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水平偏低,多数为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生产经营成本高,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差,难以有效应对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安全风险等。为了倾力打造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河南坚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重要载体,搭建从传统农业通向现代农业的桥梁,促进了现代农业的长足发展。
河南省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合作社发展的优惠政策,省财政每年列出1000万元左右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各涉农银行也不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自身优势,以社员为服务主体,上挂科研机构,中托购销市场,推行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包装销售,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问题。
商城高科农机农艺服务专业合作社由回乡务工的余家华创办,目前已成为拥有资产总值近亿元、各类农机设备280台套的大型专业合作社。据余家华介绍,合作社现已流转土地8000亩,入社社员1050户,年收入2800余万元。为了给农业科技搭建应用平台,他们还建成了标准化钢构机车库和一座高智能钢架构温室育秧工厂,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