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00、1000、10000!未来5年农村电商这么干
未来5年农村电商如何高质量发展?最新指导意见来了!
五年新目标出炉
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5年新目标和打造县域直播电商基地、培育农村数字消费场景等14条具体政策举措。
一起来看要点梳理↓↓↓
工作目标
在全国培育100个左右农村电商“领跑县”,电商对农村产业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
培育1000家左右县域数字流通龙头企业,传统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取得阶段性进展。
打造1000个左右县域直播电商基地,直播电商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
培育10000名左右农村电商带头人,农村电商就业创业带动能力进一步提高。
搭建多层次综合服务平台
一、打造县域直播电商基地
升级改造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电商产业园区),吸引直播电商平台、专业服务机构等入驻,完善选品展示、内容制作、数据分析、直播场景等设施设备。
二、培育农村数字消费场景
综合运用5G、人工智能、移动支付等技术,对具备条件的农村商业网点进行数字化改造,打造多种消费场景,开展网订店取、生鲜直送等服务,丰富居民消费体验。
三、拓展农村数字便民服务
引导电商平台、快递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门店升级、品牌合作等方式,改造升级农村便利店、小超市等。
加快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四、提高农村物流设施现代化水平
推动县级物流配送中心(物流园区)、乡镇快递网点数字化改造,完善智慧仓储、自动分拣、射频识别、新能源配送车等设施,提升村级配送效率。
五、提高农村物流配送集约化水平
集约推进“千集万店”改造提升工程,推动实现乡镇有“集配中心”、村有“共配商店”,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六、推动农村商贸物流创新发展
鼓励电商平台、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在具备条件的县城发展即时零售,对接当地商超、便利店,精准匹配周边订单需求,提供高效便捷的到家服务。
培育多元化新型农村电商主体
七、培育农村电商供应链服务企业
引导农村批发企业、运营服务商、产地经纪人等向生产、零售环节延伸,实现由商品批发、中介向供应链管理服务的转变。
八、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
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加强对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的电商技能培训,引入外部师资支持,定期到乡村指导和教学,强化培训、实习、创业就业衔接。
实施青年农村电商培育工程,开展“青耘中国”直播助农活动。鼓励各地制定农村直播电商人才支持政策,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应至少编制一套符合当地实际的农村电商培训教材,免费向社会公开。
提高产业化发展水平
九、延长农村电商产业链条
立足当地特色产业和资源禀赋,发展“电商+休闲农业”“电商+乡村旅游”等,挖掘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价值。
十、培育农村电商特色品牌
开展多种形式促销活动
十一、创新农村电商应用场景
将电商与农产品采摘采收、土特展销、农历赶集、乡村美食节等活动相结合,加载优秀传统文化、乡情民俗等元素,丰富场景内容,吸引城市居民下乡消费。
十二、举办农村直播电商赛事和促销活动
鼓励各地联合直播平台、大专院校、行业协会等开展直播大赛等赛事活动,挖掘直播电商人才,提升主播的专业水平和带货能力。开展品牌自播、村播、厂播等特色直播。
巩固拓展政策成效
十三、加强项目资产后续管理
巩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成果,加强资金和项目后续管理,建立管用结合的长效机制。
十四、做好市场化运营转化落地
加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与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统筹衔接,用好现有资源,从“重建设”向“重运营”转变。
政策解读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
“从6个方面着手,包括搭建多层次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培育多元化新型农村电商主体、提高农村电商产业化发展水平、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电商促销活动、巩固拓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成效等,提出14条具体政策举措。”何亚东说。
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峄:
李峄说:“培养农村电商带头人培养其实是覆盖两个方面的人才。第一是能够帮助农民去卖货的服务型人才,这方面的人才可以从返乡大学生还有返乡创业者去入手。另外一方面是直接参与到农产品的生产、养殖、加工等环节的生产型人才,从农村的整个人口结构来看,目前留在农村更多的是老人,所以要积极培育银发人群做电商。银发人群通常情况下在乡村的影响力比较大,一旦实现了电商的转化,其带动效应会比年轻人更加强。在‘领跑县’方面,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因地制宜,尤其是在特色产品、运营、物流、人工智能技术等方面下好功夫。”
直播电商推动城乡人才“双向流动”
提供就业新空间
1986年出生的甘肃姑娘梁倩娟是“带货达人”。她还带动当地百姓致富增收,让直播带货等数字化手段惠及更多人。
初中毕业后,梁倩娟跟随乡亲们“南下”广东,进入工厂“谋生计”。但她想回乡工作,觉得家乡一望无际的梯田蕴藏着宝藏。
2013年,陇南市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的消息给了梁倩娟信心。没有过多犹豫,她便选择辞职回乡,在网上开起了小店,致力推介陇南土特产。直播带货兴起后,梁倩娟将工作中心从电脑上转到直播镜头前。创业多年来,梁倩娟对于有意愿做电商、学习直播的老乡,也会倾囊相授,教他们如何进行直播。直播带动了当地许多老百姓就业创业。
找到乡村振兴新思路
随着新坝镇返乡创业、回村任职的青年越来越多,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新坝镇小荡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徐瑶开始考虑如何带动周边返乡青年“抱团创业”,为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
徐瑶发现,直播电商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进一步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中的新增职位。投身“直播间”正是年轻人迈入创新创业领域的一次绝佳实践机会。在她的推动下,当地镇政府成立返乡大学生创业联盟,将全镇回村任职的大学生联合起来,针对他们的创业项目提供优惠政策和技术支持。
徐瑶提到,当地共青团组织提供了很多帮助,协调各方面资源,让创业青年真正享受到政策优惠和团组织的关心。比如,团连云港市委举办2023年连云港市电商直播技能大赛,积极培育电商技能人才;组织青年主播开展“青耘中国”助农直播活动12场。
作为团江苏省委副书记(兼职)的她希望团组织能够继续提供多样化的创业指导、低成本的创业资金保障、全方位的创业经营支持,进一步助力青年创业就业,让“青春小店”焕发活力。
多措并举赋能乡村振兴
经过调研,鲁曼也注意到,受农村电商基础条件、人才支撑方面的影响,农村电商直播发展存在着缺乏特色品牌、平台设施落后和农村主播不专业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