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推行党员分类管理凝聚乡村振兴红色动能

近日,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出台《关于深化农村党员分类管理凝聚乡村振兴红色动能的指导意见》,对农村党员进行分类管理,通过党员能人引领、承包带动示范等模式,引导中青年党员领办新型经营主体,带头发展产业,培育党员致富示范户,有效带动群众增收。

培养致富带头人,荒山变“金山”,“颜值”变产值

新春伊始,罗田县白庙河镇付家庙村驻村第一书记骆群曙已进入“农忙”状态。在村后山的150亩茶苗种植基地里,骆群曙正忙着指导村民栽种茶苗。2023年一开年,骆群曙就和村两委商量,发展鄂茶一号,让老百姓有更多增收的渠道。

“骆书记到我们村来以后,给我们村带来了很多活力。这两年村里的经济收入已经超过了30万。”白庙河镇付家庙村村委会副主任李德显介绍道。

罗田县白庙河镇以履职尽责为重点,对在职党员实施“目标式”管理,带动青年党员、无职党员发挥党员示范作用,带动群众发展产业,凝聚乡村振兴红色动能。

为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罗田县实施党员分类管理助力乡村振兴“星火”计划,培育直播带货主播、农技推广骨干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农业职业经理人300余人次,累计培训青年农民、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负责人等群体2000余人次。

王阁是罗田县大河岸镇返乡创业大学生、青年党员,他将乐园建在田野上,让山村变为当地少年儿童的乐园。在县委组织部、团县委的支持下,他流转土地300余亩,投资8000万元建设“玖月农谷”亲子农场旅游项目,建成鄂东一流亲子自然教育旅游农园,开园10个月,接待游客超8万人次。农业+旅游+教育,将山水田园打造成自然大课堂,“玖月农谷”获评黄冈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振兴样板”。

扶持直播新农人,把手机变成“新农具”,让直播变成“新农活”

走进罗田县骆驼坳镇燕窝湾村,屋舍俨然,阡陌纵横,房前花坛,门前晒场,景区和产业交相辉映。村里的直播基地内,燕窝湾村支部书记黄晶步履匆匆。

一年多的村支书工作经历让燕窝湾村这个90后女青年迅速成长。2021年,黄晶辞去企业高薪工作,回村参加支部书记竞选。担任书记后,她带领村“两委”与燕儿谷公司联合发展电商,村里建成占地600平方米的燕儿谷电商助农直播基地,第一书记徐志新化身助农主播在线推介农副产品。一年多来,超1.5亿元的优质农产品通过这个“长在泥土里的直播间”走向全国各地,村里人均收入从十年前的不足1000元提高到现在的年人均20000多元。

“何婷,帮我把腊肉卖了”“我有点腊肠也帮忙卖一下”何婷是罗田县大河岸镇凉亭村的入党积极分子,自从在村里当上了助农主播,找她帮忙的人便“络绎不绝”。

选好发展领路人,风景变“前”景,农产品变商品

春节假期,罗田县圣人堂村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游客们看文艺演出,赏民俗表演,体验着鸠兹古邑“老米酒、蔸子火,除了神仙就是我”的乐趣。

看着络绎不绝的游人,圣人堂村青年党员、后备干部陈飞笑得合不拢嘴。

在组织部门的指导下,该地成立僧塔寺片区联合党委等12个农村联合党委,探索村党支部领导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趟出一条“产业兴村、村企互惠、共同发展”的致富路。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在陈飞的带动下,圣人堂村3名返乡创业大学生,注册成立了鸠兹旅游服务有限公司,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以股东身份进驻公司,下设土地流转合作社、资产资源合作社和农家乐管理合作社等三个合作社。“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壮大了该地观光休闲、电商等乡村旅游新业态,公司成立以来接待游客7200多人次,实现销售收入120余万元。

THE END
1.用好“新农具”干好“新农活”农民日报用好“新农具” 干好“新农活”,农产品销售,短视频,训练营,农广校,农特产品,“这次训练营‘干货满满’,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操经验,不仅让我们了解当今电商直播的新模式、新方向,掌握了电商营销技能,更https://wap.cnki.net/touch/web/Newspaper/Article/NMRB202408020062.html
2.乌鲁木齐晚报走进乡村看振兴丨耕耘在春天——走进田间看乌鲁木齐市乡村用好“新农具” 干好“新农活”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 在新疆“淘宝村”米东区芦草沟乡人民庄子村,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电商直播基地正在进行建设收尾阶段,吸引了不少http://www.xaas.ac.cn/info/2065/9348.htm
3.遵义乡村干起新农活玩起新农具遵义新蒲新区,干起了“新农活”,玩起了“新农具”。“截至3月,我们村的黄桃树已全部被认领,果树才开花,销售已完成,接下来只需管护好果树就可以了。”遵义市新蒲新区三渡镇柳田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明芳兴奋地说,这是村里利用手机“新农具”在产业振兴中发力取得的成果。 http://m.zyczzj.cn/nd.jsp?id=1127
4.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手机成了新农具 直播变成新农活 “家人们,你们看我手里这袋小米,颗粒饱满、色泽金黄,熬出的粥香气浓郁,好吃又有营养……”11月26日上午,家住张家口市宣化区深井镇样田庄村的“00后”大学生夫妻张九乐和郑艳天,又在直播间推介起了村里的农产品。 “小米有礼品装不?你们还卖啥?”有网友问。https://www.rrtn.cn/article-78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