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新农具”玩转“新农活”争做“新农人”通知公告法定主动公开内容信息公开

“直播间的广大网友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我们唐旗村的手工杂粮,这些杂粮的原材料都是我们村里的群众自己种植······”在生机盎然的合水县西华池镇唐旗村,由“新农人”引领的变革正澎湃涌动,他们借助网络力量,让乡村土特产走向市场火爆出圈,他们运用“新农具”玩转“新农活”,将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让一批批农特产变成了大家喜爱的盘中餐,更成为了践行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农业发展需要艰辛付出的农民,更需要独具慧眼、敢想敢干敢闯敢拼的“新农人”。张丽丽坚信只有过硬的质量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因此,她精心挑选优质的杂粮原料,从选材、加工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确保每一粒杂粮都饱含着乡土的味道。

张丽丽说:“我本来就在做杂粮,接触到网络之后,就开始做短视频,起初也不知道拍什么,后来慢慢就拍摄我制作杂粮工作的视频,发现效果还不错,播放量也不错,也让我更有信心,成立了自己的庆阳马记老味道杂粮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随着农文旅融合的不断深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唐旗村以农文旅融合为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先后培养了“庆阳马记老味道杂粮”“红哥在甘肃”“老杨爱拉二胡”等有影响力的直播账号6个,在全村农户、小作坊中甄选出杂粮作物、有机果蔬、农家小吃等农特产品48种;并注册了“唐Q大队”农产品专属商标,设计制作了特色独立包装,并采取短视频推介、直播带货、朋友圈接力等方式,迅速推动了一大批“乡味”飞入“云端”。同步建成了共享农场、围炉茶社、农家饭庄、非遗小课堂等特色体验节点5处。至目前,累计吸引游客6000余人次,带动群众实现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150万元,实现村集体增收18万元。

THE END
1.用好“新农具”干好“新农活”农民日报用好“新农具” 干好“新农活”,农产品销售,短视频,训练营,农广校,农特产品,“这次训练营‘干货满满’,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操经验,不仅让我们了解当今电商直播的新模式、新方向,掌握了电商营销技能,更https://wap.cnki.net/touch/web/Newspaper/Article/NMRB202408020062.html
2.乌鲁木齐晚报走进乡村看振兴丨耕耘在春天——走进田间看乌鲁木齐市乡村用好“新农具” 干好“新农活”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 在新疆“淘宝村”米东区芦草沟乡人民庄子村,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电商直播基地正在进行建设收尾阶段,吸引了不少http://www.xaas.ac.cn/info/2065/9348.htm
3.遵义乡村干起新农活玩起新农具遵义新蒲新区,干起了“新农活”,玩起了“新农具”。“截至3月,我们村的黄桃树已全部被认领,果树才开花,销售已完成,接下来只需管护好果树就可以了。”遵义市新蒲新区三渡镇柳田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明芳兴奋地说,这是村里利用手机“新农具”在产业振兴中发力取得的成果。 http://m.zyczzj.cn/nd.jsp?id=1127
4.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手机成了新农具 直播变成新农活 “家人们,你们看我手里这袋小米,颗粒饱满、色泽金黄,熬出的粥香气浓郁,好吃又有营养……”11月26日上午,家住张家口市宣化区深井镇样田庄村的“00后”大学生夫妻张九乐和郑艳天,又在直播间推介起了村里的农产品。 “小米有礼品装不?你们还卖啥?”有网友问。https://www.rrtn.cn/article-78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