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催生中国“新农人”手机成“新农具”

莫文华(左二)创建品牌“爸爸的橙子”。受访者供图

记者唐小晴

从小患脆骨症的彭超,无法下地行走,身材娇小,被称为“袖珍姑娘”。2016年,她和家人从镇上搬回到平均海拔840米的湖南衡阳县界牌镇将军村,在山沟里养起了土鸡。

为解决滞销难题,2018年初,彭超开始坐在轮椅上,用手机直播销售自家的土鸡和绿壳鸡蛋。

莫文华正在地里察看橙子生长情况。受访者供图

“一开始,大伙对我的兴趣远大于鸡蛋和土鸡,喜欢跟我聊天。后来我让网友跟随直播镜头看到土鸡的饲料、日常环境和绿壳鸡蛋的生产及运输,土鸡和鸡蛋便开始供不应求。”彭超说,她一年能卖出1000余只土鸡和40000余枚鸡蛋。

随着“互联网+农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农村涌现出许多像彭超一样返乡创业的“新农人”,他们利用手机做起了网络直播和新媒体销售的“新农活”。

“淘趣村”团队在深山老林现场直播帮农民卖蜂蜜。受访者供图

中国农业农村部去年10月发布的《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报告》称,2017年中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突破1500万人,呈现农业绿色发展水平高、互联网利用程度高等特点,年龄结构正在优化,受教育程度逐步提升。

莫文华正打算培训一批从大城市返乡创业的“新农人”。“要具备科学文化素质,能掌握丰富农业生产技能,还要有营销能力。”莫文华说,“新农人”的诞生,让土地与市场发生了直接联系。

宋希(左一)和团队正在直播介绍苗木。受访者供图

今年4月,宋希的公司与长沙县路口镇花桥湾村87名村民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发展高品质果树种苗育苗和种植高端新品种水果。他表示,公司也在着手培训贫困户,提供一部分拍摄剧本和设备,帮助其建立买卖水果苗木的社交媒体账号,“集中培训新型农民线上推广销售将会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

“80后”孙伟所在的长沙妙趣新媒体技术有限公司今年成立了电子商务中心并创立“淘趣村”项目,以电商直播、村播学院和农友优质供应链社群等方式帮助农民销售特色农产品。项目团队曾在山东淄博市沂源县福满仓实地考察开设直播间,5小时内直播销售额52万元。

孙伟表示,大量新型职业农民的诞生,是“互联网+农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计划通过优质电商平台的赋能,打造新时代下新农民的新形象。”(完)

THE END
1.数据,新农人的“新农具”随着农村互联网普及、数据资源积累以及数字化应用场景不断加深,如今,数据已逐渐成为新农人手中的“新农具”。 来自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的中药材供销商姚强,是位新农人,聊起行情价格数据和市场分析报告这件“新农具”如数家珍:“除了各类中药材的整体价格行情数据以外,我还可以了解到其他地区中药材种苗的最新http://www.hn.xinhuanet.com/20240524/31ce79212bda40cfaf26dd4a3548b71e/c.html
2.培养“新农人”用好“新农具”重庆启动巴渝新农具计划公益项目4月8日,2023年“乡村振兴·重庆专场”宣传周暨巴渝新农具计划公益项目正式启动。记者从会上获悉,此次公益项目计划培养新农人逾3.5万名。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培养现代乡村人才重要的是帮助其提升数字化能力。 记者了解到,在“巴渝新农具计划公益项目”中,就将以乡村人才数字化培训作为切口,立足重庆17个市级乡村振兴https://www.jrcq.cn/Release/txtlist_i21414v.html
3.新农人新农活新农具,直播带货成新潮近期,直播带货快速发展,手机正成为农民手里的“新农具”。应对疫情催生出了不少新业态,数字成为新农资,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给不少下沉市场的商户找到销路,转危为机。目前,苏宁拼购也在大力推广“直播助农+电商带货”新模式。 28日的这场运用“新农具”的直播活动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2个小时内累http://news.hnr.cn/xwhz/article/1/1335788156062142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