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农具”干好新农活,科技赋能绘就好“丰”景

目前,全国秋粮主产区收获进入高峰期。在江苏广袤的田野上,一幅幅机械化助力颗粒归仓的景象令人欣喜……为了实现科技强农、藏粮于技,江苏一直将农业数字化建设作为农业数字化转型的重点任务。从田间地头的无人农机,到生鲜运送的低空运输,再到商品销售的电商直播……在江苏移动数智技术赋能下,各地逐步打造出一批上天入地、能产会销的“新农具”,让信息技术加速向农业产销各领域渗透,为“鱼米之乡”绘制乡村振兴好“丰”景。

无人农机耕出“省心田”

“轰隆隆,轰隆隆……”

在泰州姜堰区大伦镇朱宣村长富家庭农场,一台无人收割机正在金黄的稻田里笔直地穿梭。前进、后退、转弯、收割……粉碎的秸秆不断地向后面抛出,不一会儿,机身仓储就显示已装满稻粒。农场主施长富站在田边,熟练地用手机操纵着无人农机作业。“我家有900多亩农田,往年农忙的时候,都找不到足数的农机手。”

无人收割机收割水稻

为解决传统大田人工作业效率低、满足农机调度脉冲型需求,江苏移动携手朱宣村打造“无人农场”项目,实施农机无人化改造、农情墒情设备数据互联、云计算智慧调度的全新生产模式,让数据要素充分流动。

“借助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无人农机的收获精度更高。”大伦镇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成介绍,由于提前规划好路线,比如遇到尽头的田埂,无人驾驶收割机能一次性自动转向掉头,不会有人工操作时反复倒车的情况,工作效率比人工操作高出5%左右。

除了贯穿粮食作物耕种管收全环节的无人农机,大伦村还建设了覆盖核心大田的农情墒情设备数据流动体系,通过对土壤中氮、磷、pH值等数据的实时采集,结合气象数据、多光谱成像数据和虫情监测数据,在云端进行汇总、计算、分析和展示。王成介绍,通过生长模型的对比和预测,农户可以实时掌握稻麦轮作各个阶段的苗情,及时判断长势、精准执行植保。“综合下来,每亩田能为农户综合节省200元成本。”

随着5G、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在农业中广泛应用,江苏移动通过打造便捷高效的“新农具”,助力农业生产不断向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行进。如今,大伦镇的“无人农场”项目已成为了姜堰区的标杆。

低空运输送出“日日鲜”

助力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推动传统农业数字化转型,更需要不断挖掘农村产业中的新业态。近年来,科技与农业加速碰撞,农业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也迸发出新活力,“低空运输+生鲜揽收”正是其中之一。

9月底,高淳固城湖的一口螃蟹塘边,蟹农陈照把刚打捞上岸的大闸蟹打包装好,放进基于移动5G-A专网的无人机载货区。随着无人机缓缓起飞,八盒大闸蟹也在机身下方稳稳升空。12分钟后,这些螃蟹到达了高淳邮政的揽投处,即将踏上前往广东的旅途。

基于移动5G-A专网的无人机揽收螃蟹快递

陈照面临的问题并非个例。高淳邮政公司副总经理潘志贤表示,很多散户的寄递需求很高,但存在件数少、揽收难度大的问题。为解决农产品出村“最初一公里”难题,江苏移动联合南京邮政,运用5G-A和无人机技术,共同深化“无人机+物流”场景应用,在高淳螃蟹养殖基地实现无人机揽收。

眼下,“低空经济”正处于风口之上。江苏移动紧随发展方向,积极履行央企担当,明确低空经济发展规划。江苏移动技术专家表示:“今年的试飞已经能看到成效。未来,随着低空技术的发展、政策的落地,降本增效的成果会更加显著。”

电商直播驶上“高速路”

电商直播正成为农村的新农活。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农村和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分别达2.49万亿元和5870.3亿元,同比增长均超12%。“干好新农活,要有‘新农具’”,直播成为助农新力量,这离不开移动通信技术的支撑。

“我的船刚进港,今天收获很多,黄鱼、梭子蟹,都鲜得很!”直播画面中,渔船马达还“突突突”地响个不停。主播一边向观众展示刚打捞上来的海产,一边往岸边卸货。直播间的观众纷纷留言互动,“刚打上来的黄鱼怎么卖?”“主播快上链接!”

移动保障人员助力渔民顺畅直播

自从连云港赣榆区海头镇渔民张延喜通过电商直播快速赚得“第一桶金”后,他身边的村民纷纷转型,做起了电商直播生意。截至2024年2月,海头日活跃直播账号超过6000个,年销售额过亿的电商户3名,过千万的上百名,带动就业2万余人,日均发货超20万件。

早在2019年,江苏移动就敏锐地发现了渔民直播对超高速率、超大带宽、超低时延的网络需求,组建攻坚团队,顶着海风在渔民直播热点区域进行多轮全方位测试和优化调整,确保网络覆盖效果最佳。同时,克服设备天线安装难、传输质量要求高等困难,快速开通5G基站,有力支撑起渔民们“左手捕鱼网,右手互联网”的电商产业经济致富新模式。

如今,在海头镇的村头、码头、船头,时常可见用手机拍视频、做直播的渔民。遇到退潮时,还有三五成群的村民在沙滩上进行赶海直播。2023年,海头镇的电商销售额达到100亿元。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是重要手段。近年来,江苏多措并举创新发展智慧农业。根据农业农村部开展的农业生产信息化情况统计,江苏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达5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6个百分点。未来,江苏移动将继续发挥网信领域央企的战略支撑作用,通过打造更富科技含量的“新农具”,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为建设数字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THE END
1.数据,新农人的“新农具”随着农村互联网普及、数据资源积累以及数字化应用场景不断加深,如今,数据已逐渐成为新农人手中的“新农具”。 来自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的中药材供销商姚强,是位新农人,聊起行情价格数据和市场分析报告这件“新农具”如数家珍:“除了各类中药材的整体价格行情数据以外,我还可以了解到其他地区中药材种苗的最新http://www.hn.xinhuanet.com/20240524/31ce79212bda40cfaf26dd4a3548b71e/c.html
2.培养“新农人”用好“新农具”重庆启动巴渝新农具计划公益项目4月8日,2023年“乡村振兴·重庆专场”宣传周暨巴渝新农具计划公益项目正式启动。记者从会上获悉,此次公益项目计划培养新农人逾3.5万名。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培养现代乡村人才重要的是帮助其提升数字化能力。 记者了解到,在“巴渝新农具计划公益项目”中,就将以乡村人才数字化培训作为切口,立足重庆17个市级乡村振兴https://www.jrcq.cn/Release/txtlist_i21414v.html
3.新农人新农活新农具,直播带货成新潮近期,直播带货快速发展,手机正成为农民手里的“新农具”。应对疫情催生出了不少新业态,数字成为新农资,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给不少下沉市场的商户找到销路,转危为机。目前,苏宁拼购也在大力推广“直播助农+电商带货”新模式。 28日的这场运用“新农具”的直播活动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2个小时内累http://news.hnr.cn/xwhz/article/1/1335788156062142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