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作为企业管理和财务运作的重要一环,掌握基础知识点对于零基础小白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将整理一些会计入门的基础知识点,帮助大家快速入门,建立会计基础知识体系。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计量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准确完成、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以如实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和提供有用经济信息为主要目的的经济管理活动。
会计的基本特征: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准确完整性、连续系统性。
二、会计的职能
1、基本职能
(1)会计核算(最基本职能)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在将经济活动信息转换为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2)会计监督
①单位内部监督
②国家监督
是指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督、保险监管等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对各有关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等实施的监督检查。
③社会监督
是指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中介机构等实施的监督活动。
2、拓展职能
(1)预测经济前景
是指根据财务报告等提供的信息,定量、定性的判断和推测经济活动的发展变化规律,以指导和调节经济活动,提高经济效益。
(2)参与经济决策
(3)评价经营业绩
是指利用财务报告等提供的会计资料,采用适当的方法,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资产运营、经济效益等经营成本,对照相应的评价标准,进行定量及定性对比分析并作出综合评价。
三、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即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资料和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四、会计基本假设
1、会计主体
指会计工作服务的对象,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2、持续经营
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企业的资产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债务将按照既定的债务合约条件进行清偿。
3、会计分期
是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于分期结算盈亏、编制财报,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
4、货币计量
是将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时主要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来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及其结果。
【注意】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