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离不开肥料。
化肥因其速效养分含量丰富,增产效果显著,在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目前,中国的化肥生产量和使用量位居世界第一。
在生产方面,除氯化钾外,其他主要化肥品种均已呈现过剩状态。
在应用方面,存在肥料使用结构不合理,过量施用和利用率低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只注重化肥的使用,对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料则十分轻视,且为了获得更好的肥效,盲目加大化肥的施用量。
中国农业现状:高强度、复种指数高都是中国农业种植的特点,从不使用化肥农药的低产出到依赖大量化肥农药带来高收入,中国的农业一直以来都处于过度开发土地生产潜力的误区。中国的农业种植大量的使用化肥农药,尤其是大棚蔬菜,以及果树区,农药化肥的投入占据整个生产成本的三分之二。不仅使用量大,化肥利用率也低,不到30%,所以现在我们要承受放肆依赖化肥农药的后果。
土壤板结、土壤酸化、土壤盐渍化、土壤地力衰竭、土壤污染、土传病害等一系列的问题相继出现。不知从何时起,我们所吃的农产品失去了本来的味道,保鲜期缩短,不易储存。究其原因,矛头指向化学肥料的长期过量使用,复种指数高和连作产生的土壤持续生产力障碍问题,引发了土壤质量健康、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中国农业施肥方式大改革
绿色发展理念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主导,要让更多农产品将贴上有机绿色标签。要坚持走农业绿色发展道路,首要先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量!
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农业必然要求,是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
要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风险,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吃的安心。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对那些损害农业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要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做到终身追责!
目前我国土壤存在的常见问题#土壤板结,越种越板主要原因
(1)有机肥投入严重不足。
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结构变差,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导致土壤板结。
(2)长期过量偏施大化肥。
长期过量施用大化肥,破坏了土壤结构,土壤有机质不能得到及时地补充,引起土壤板结和龟裂。
(3)翻耕、浇水等农耕措施导致上层土壤团粒结构破坏。
主要危害
(1)根系能力下降。土壤板结的情况下,缺氧而导致根系活力下降,不能正常发育,呼吸减弱,影响养分的吸收。
(2)导致缺素症。
#有机质含量低,越种越贫主要问题
世界当前作物复种次数增加,过量地施用化肥,而有机肥施用严重不足或者使用方法不合理。
土壤有机质损失严重,土壤团粒结构破坏,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通透性及缓冲性能降低,严重影响着作物的产量和种棚的经济效益。
#土壤酸化,越种越酸
主要原因
(1)降水或浇水量大而且集中。
(2)长期大量施用化肥是造成土壤酸化的重要原因,因为目前多数化肥都是酸性肥料。
(1)改变土壤微生物环境。
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是动态变化的,微生物种群数量和比例与土壤环境优劣有密切的关系。当土壤酸化以后,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种群数量就会增多,有益微生物种群数量会大幅减少,从而增加根部病害的发病率。
(2)土壤结构被破坏。
当土壤中的微生物环境破坏以后,土壤的团粒结构也就相应的破坏了。
(3)土壤养分利用率降低。
土壤养分一般在中性或者偏酸性的土壤中吸收率最高,当酸碱度显著升高或者降低时,土壤养分的吸收率就会下降。
(4)根结线虫。
根结线虫喜酸性土壤环境,当土壤变酸以后,根结线虫的数量就会变多,从而引起根结线虫病发生。
#壤微生物的活动,影响土壤功
以上土壤问题的发生都暴露出过量使用化肥和忽视有机肥投入的弊端。
肥料行业大变天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玉芬表示,我国每年施用的氮肥在其被农作物吸收前,通过挥发、淋溶和径流逸失,损失超过1000万吨!造成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和空气的污染。
中国科学院院士金涌说:“我国施肥水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到4倍,以氮肥为例,其利用率只有30%至35%,PM2.5中的亚硝酸铵、亚硫酸铵正是过度施用的尿素分解形成的。”
“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投入将导致土壤中养分、重金属以及有毒有机物富集引起的土地污染,直接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张福锁说,以土壤酸化为例,自然条件下土壤PH值下降一个单位需上万年,但我国耕地PH值下降0.5个单位仅用了30年!
专家指出,到2030年我国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14.37亿人,在峰值到来之前粮食需求仍是刚性增长的。与此同时,受到耕地、水资源等条件约束,粮食增产从长远来看对肥料的需求仍然较大,“减肥提质”势在必行!
要想使土壤适合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就需要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良好土壤的标准是有机质含量高,团粒结构多,土壤中的有害元素少。所以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为作物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是首要问题!
目前,有些农户对有机肥的认识不足,认为没有化肥见效快,另外有机肥要配合使用化肥还嫌麻烦!大家要知道对于作物来说:大化肥的营养功能巨大,没有大化肥,就没有高产量!有机肥对作物的营养功能的确远远比不上大化肥。
但是,有机肥对作物的作用表现为两点,一是营养功能,二是生理调节功能。在大化肥承担了作物主要营养功能的当下,增施有机肥主要是利用其对作物的生理调节功能!
据专家研究,生理调节功能主要由生物酶、中间代谢物、内源激素、抗性物、细胞膜构成物、代谢吸收促进物等承担,这些成分只有有机肥中最丰富。
赵玉芬、谢建华等专家建议,扶持有机肥料加工生产产业化,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可加快研究定制全国性的有机肥生产补贴政策,从生产、运输、使用等环节对有机肥产业进行扶持,鼓励农民更多地施用有机肥替代化肥;靠施大化肥保产量,靠施有机肥养地,要提醒大家分清大化肥和有机肥的不同功能,千万不要忽视有机肥。
总书记强调:
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
他表示要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的抓手,坚持绿色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由高产量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尤其要把提供更多的优质、安全、绿色的农产品放在突出的位置。
这一方面,我们首先要做好生产管控,推进生产过程的绿色化。要大力推进、大力发展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的生产,尤其要持续的推进农药、化肥、抗生素等农用化学品的减量使用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循环利用,保证优质安全的农产品首先是产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