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调查报告范文(通用15篇)

在某些事情不明真相时,我们就需要去粗取精地分析研究,最后将结果反映在调查报告中。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调查报告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作物调查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研究背景:

在大城市里的孩子并不了解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农业生产的技术,对三农认识不多,更有甚者五谷不分,六畜不识,劳动能力和劳动技术急需培养和学习。因此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30年来一直坚持为广州市的中学生开设锻炼劳动能力,提高劳动技术,形成热爱劳动的观念,普及三农知识为目的的学农综合实践活动。

在学农之余利用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丰富的生物资源和该校长期农业生产实践积累的农生产设施设备和知识开展一系列的课题探究活动,以激发学生对劳动积极性与生物学习的热情。所以我们开始本课题的探究活动。

我们想要加深对平日里所见到、吃到的各种食物的了解,以此次学农为机会,实地调查,拍照取样和品尝,结合植物学知识,探究我们所食用的食物是来自作物的哪个组织、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并对其了解分类。通过查找资料和咨询专家撰写研究性学习的报告并向全班同学做汇报,接受大家的咨询和质疑。

希望能达成:学农,爱农,做农的传人。

二、活动目标:

1、本次探究通过实地考察农作物、了解其的名称及其生长情况、了解农业生产的技术。

2、探究各种农作物可食用部位来自植物的哪一组织、器官,以及其名称的由来,功能,价值和意义。

3、体验植物的魅力与神奇,感悟生命珍爱大自然。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1、小组成员选取,指导老师进行课题的引入,并集合讨论课题研究方向、范围与规划。选取调查小组组长和成员分工。

2、由指导老师带领我们小组成员实地考察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农作物种植区(包括西作物区、水稻田、百谷圃、南作物区),辨认农作物种类并近距离观察作物生长情况,果实的形态,可食用部位。实地拍照、取样,并进行品尝农作物。实地考察31种农作物:萝卜、沙葛、姜、大蒜、芥蓝、大头菜、芋头、高粱、水稻、花生、辣椒、红皮萝卜、油菜、芋头、紫薯、向日葵、沙葛、小麦、大头菜、茄子、南瓜、番茄、蒲瓜、菠萝蜜、黄蛋果、番石榴、火龙果、枇杷、桑葚、香蕉、杨桃、柚子、释迦。在考察的同时小组成员充分感受田园风光。

4、分组撰写调查报告。

5、补充调查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校温室大棚种植的作物(番茄、苦瓜、蒲瓜、小南瓜、茄瓜)并对资料进行录入。

6、询问有关专家,提出改进意见。

7、针对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讨论并完善报告。

四、结果与评价:

结果:了解了不同植物的可食用部位的组织或器官的名称。分析其功能,作用和种类等。探究了农作物的进化发展过程、加深了对现代科学在农业发展和农产品品质提升的重要意义的理解。小组成员受益匪浅,开阔视野,巩固和拓展了基本的植物常识,体验了丰富的田园学农生活。

评价:在老师悉心的带领之下,冒着蛇与太阳的挑战,我们流着汗水,不断地探索,不怕艰辛不怕劳苦,顺利完美的完成了本次探究。感到很高兴很兴奋。让我们对植物有了根深的了解。

五、学生收获(可附学生作品):

①实地认识的农作物和水果

农作物24种:番薯、萝卜、沙葛、姜、大蒜、芥蓝、大头菜、芋头、高粱、水稻、花生、辣椒、红皮萝卜、油菜、芋头、紫薯、向日葵、沙葛、小麦、大头菜、茄子、苦瓜、南瓜、番茄、蒲瓜

认识的水果12种:菠萝蜜、黄蛋果、番石榴、火龙果、枇杷、桑葚、香蕉、杨桃、柚子、释迦、木瓜、葡萄

②可食用部分分析

1、食用部分为该植物的根:番薯、萝卜、沙葛、姜

2、食用部分为该植物的茎:大蒜、芥蓝、大头菜、芋头

3、食用部分为植物的果实:

③指导教师的认识和体会

通过本次探究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丰富了老师对于农业知识的掌握和对学生农业知识的认知度和兴趣点。同时通过探究让学生结合高中生物的知识提高了生物知识应用的能力。也在学生探究过程中了解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的付出和劳动的难度,珍惜劳动的果实。

自12月入冬以来,xx市降水偏少,干旱突出,相继出现了特大冬旱、春旱和夏旱。我市大春作物受旱灾影响严重。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农业科研单位和每一个农业科学工作者积极寻求补救措施,帮助农民抗灾自救。经过深入调查和研究论证,我们认为,发挥我市种子资源和技术优势,抢雨补种秋大豆不失为一项上好的抗灾增收补救措施。

一、当前旱情及作物受灾情况

6月7日晚的一场透雨,旱情虽得以缓解或解除,但水稻、玉米枯死的已无法挽回,未枯死的春玉米大部分已进入生殖生长期,因营养生长严重不足,植株矮小、雌雄花严重不协调,产量的损失已很难挽回,改种补栽迫在眉睫。

二、建议补种秋粮作物——重点突出大豆

我市属典型的浅丘地带,水利工程及农田灌溉条件较差,农业上靠天吃饭的成分重。面对如此严重的自然灾害,农业生产造成损失已是必然。在大春受灾的情况下,减少灾害损失的办法自然是补种秋粮。

据测算,在我市推广的“麦/玉/豆”模式中套作的大豆,一般亩产干豆150公斤左右,亩产值可达700元(以5元/公斤)左右。在今年玉米长势差,甚至枯死的空地,如能抢在6月下旬或7月上旬以前播种,并配套相应的栽培技术,可获得较高产量。如果在稻田、空地净作,其亩产值可达800元,比种秋玉米高250元/亩左右,比红苕高200元/亩左右,加上省工、节本部分,每亩节本增效达300元。如果卖鲜食菜大豆,其经济效益还可进一步提高。

从近期国内市场看,大豆需求缺口大,不容易出现产品饱和烂市降价的现象。发展大豆产业符合国家产业导向。播种秋大豆投入较少,产量稳定,经济效益较高,不失为一条很好的抗灾增收途径。

三、冬大豆栽培管理技术

1.选用良种:选用“贡选一号”。播种前实施选种,去除籽粒不饱满、有霉烂、有杂色、有病斑的种子。

2.适期播种:5月—7月上旬均为适宜播期,最迟播期为8月上旬,其产量才有保障。可根据气象预报在雨前或雨后及时抢墒播种,播期越早越好。既可在玉米行,也可净作。对秧苗已基本枯死的望天田、高傍田、两季田也可在雨后开沟播种。

3.规范种植: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我市旱地土壤应大力推广荣县旱地多熟制成果,提倡“麦/玉/苕”地全面间作冬大豆,在玉米行中间种植。或改过去“麦/玉/苕”旧三熟为“麦/玉/豆”新三熟种植模式。对水稻、玉米无收的地块或空地,可发展满土净作大豆,以牵绳开行播种。

4.科学施肥:大豆不是需肥量很大的作物,它自身可以通过根瘤菌固定氮肥。补种秋大豆针对不同的地块,施肥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对空地和玉米长势较好的地块,底肥亩施过磷酸钙35公斤、氯化钾4公斤;前茬水稻、玉米已施足底肥而植株长势较差甚至无收的地块,由于前茬作物肥力未完全分解利用,可以不施或减半施少量磷钾肥,追肥于玉米收后视田间长势施3—5公斤/亩尿素,个别长势较差的地块可在开花期后,每亩施尿素2—4公斤。

5.合理密植:在带状种植的玉米小行中增种1行,其窝距0.4-0.5m;若在带植玉米的大行中净作,视玉米长势可种2-3行,可按行距0.33m,窝距0.4—0.5m进行套作。如果在6月下旬以前播种,干田和一台土净作按行距0.45—0.5mx窝距0.4m;二台土及以上土块,行距0.43mx窝距0.33m。随播期的推迟,大豆植株变矮、分枝减少、密度应适当增加。播种时采用挖窝点播,种肥分离,肥料施于窝中靠玉米的一侧,种子播种于另一侧,每窝播3—4粒,播完盖细土。当豆苗有两片真叶时,要及时进行间苗,以每窝留健壮苗2-3株。

6.化学控旺:在大豆主茎长到5节(或分枝期)时,用浓度为30—60mg/kg的烯效唑(或优康)或180—250mg/kg的多效唑溶液,兑水40—50kg均匀喷施茎叶控旺;在大豆初花期对个别仍旺长田块用浓度为30—60mg烯效唑兑水40—50kg再次喷施。

7.病虫防治:大豆的病虫危害总体较轻,但个别区域有时也发生较重。应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及时进行防控。一般出苗时要重点防治地老虎、毛虫,苗期及生长期要注意防治蚜虫、卷叶螟、红蜘蛛、豆芫菁、叶蝉、飞虱、豆杆黑潜蝇等,结英鼓粒期要防治豆荚螟和大豆食心虫。可在当地植保部门的指导下,选用高效低残毒的农药,如虫螨克,吡虫啉、乐斯本或除尽进行挑治和兼治。

为切实做好20xx年农业生产工作,实现农业提质增效,新桥镇党委、政府以“稳粮抓钱”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宗旨,以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在坚持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突出青(早)蚕豆、豌豆的地区特色产业,努力抓好亚麻产业建设和油料生产,加大商品蔬菜开发力度,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一、小春作物种植情况

今年我镇农作物播种面积为29164亩,比上年增加3亩,土地利用率达97。

粮豆作物播种面积23318亩,比上年24982减少1664亩,其中小麦蚕豆计划种植6200亩,已种3700亩;杂粮计划种植2100亩,已种1000亩(其中大麦650亩)。经济作物5846亩。经济作物主要种植油菜、亚麻、青豌豆、早青蚕豆、冬洋芋几外销蔬菜等。油菜计划种植2400亩,已种2000亩;亚麻计划种植1600亩,已种30亩;青豌豆计划种植13000亩,已种11000亩;早青蚕豆计划种植1200亩,已种1000亩;冬洋芋计划种植100亩,已种20亩;外销蔬菜计划种植580亩,已种50亩;其他经济作物计划种植500亩,已种100亩。现目前,各项工作任务正在落实中。

二、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我镇今年秋冬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重点是亚麻、油菜,商品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种植。

1、亚麻。县下达我镇今年种植亚麻1600亩,为发挥良种的效益,加大优质、高产、高效品种的推广力度,在抓好“阿高斯”同时,积极引进新品种,逐步替换“阿里亚娜”。截止10月18日,以落实种植30亩。

2、油菜。今年计划种植油菜2400亩,其中育苗移栽700亩,现已落实种植2000亩,主要是花油系列和“A35”等新品种。

3、商品蔬菜。主要是种植青豌豆、早青蚕豆及冬洋芋。青豌豆、早青蚕豆是我镇的特色,在科技措施上突出抓无公害,抓好节令适时播种,充分利用作物“相生相克”和提高耕地光、热资源等原理,扩大多样性示范,提高产出率。

4、食用菌、中药材。科委工作人员大力开展宣传工作,截止10月18日已落实种植双孢菇1700平方米,板蓝根种植26亩,主要分布在小蒙恩,大蒙恩、杜家庄、马厂等村委会。

三、存在的'问题

由于去年亚麻收购厂家和农户在收购上存在意见分歧,导致了今年在落实种植上难度大,预计难于圆满完成任务。

在落实各项种植任务的同时,还加大科技宣传、普及、运用力度,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培训体系,通过培训,技术推广和信息交流获取了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为全面反映全区近几年秸秆综合利用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区农机中心组织力量对全区秸秆综合利用情况进行综合调研。

一、全区近几年秸秆综合利用情况

(一)总体概况

(二)全区秸秆还田机械化现状

一是做好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实施过程中,补贴资金重点向小麦秸秆还田机、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倾斜,优先办理、优先补贴。小麦秸秆还田机、保护性耕作机械的数量快速增加。截止到目前,全区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有量达190台,小麦秸秆还田机400台。同时,对购置小麦秸秆还田机、玉米直播机的农户,除享受国家补贴政策外,区农机局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资金给予一定补贴。对玉米直播作业面积大的农机户和农机合作社,给予一定的作业补贴,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开展。

二是强化舆论宣传。充分发挥电视、报纸、网站等新闻媒介的作用,努力营造舆论环境。通过组织农机科技下乡、赶科技大集,出动宣传车、发放明白纸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小麦秸秆还田、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的政策、常识和好处,让农民群众知其理、懂其义、明其利,提高农民秸秆还田的自觉性。

三是搞好技术服务。组织农机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帮助农民搞好机具调试,掌握操作要领,提高认知程度和接受能力,培养出一批懂原理、能操作、会保养、出了问题能处理的合格机手。今年三夏、三秋期间,区农机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多次深入全区各农机专业合作社,举办秸秆还田技术培训班12次,确保三夏、三秋生产秸秆还田取得实效。

四是突出示范带动。在重点乡镇西集、桑村、城头、山城等,召开了不同形式的机具演示会和现场观摩培训会,提高了全区农民群众对秸秆还田的认识。同时,在全区10个乡镇都建有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和示范基地,全区保护性耕作示范面积达1.2万亩。示范带动了周围的村民实行保护性耕作技术,扩大了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的实施范围。

随着小麦秸秆切碎还田机和保护性耕作机械的推广使用,减轻了夏、秋防火压力,有效防止了秸秆焚烧现象。20xx、20xx年全区三夏、三秋杜绝了秸秆焚烧现象,受到了党政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制约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有几个因素,其主要原因是在“堵”的方面做得多,在“疏”的方面做得少,没有彻底解决秸秆的出路问题,导致焚烧秸秆现象时有发生。

1、农民群众对焚烧秸秆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秸秆是重要的有机资源,弃之为废,焚之有害,用之是宝。据专家分析,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将其还田,可以节约化肥30%以上,焚烧秸秆既严重浪费了宝贵的可再生资源,也会对生态环境构成大面积污染,甚至会影响到飞机的正常起降,造成公路能见度降低,产生交通隐患。焚烧秸秆还产生大量粉尘烟灰,被人吸入后,影响人体健康,焚烧秸秆还会导致土壤板结,有机质大量损失、土壤生物不复存在,造成土地贫瘠,降低土地生产能力。但群众对此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农作物秸秆烧了以后,种植、耕作更方便了,同时也烧死了一些虫害。

农作物产量抽样调查是以省、市、自治区为范围,按照随机原则,多阶段抽选调查网点,对农作物产量进行抽样实割实测调查的方法。为了及时搞准农产量数字,国家专门成立农村经济抽样调查队,并制订有统一的《农作物产量抽样调查方案》。近些年来,调查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使得农产量调查方法有了变革:对户调查变成了对地调查;人工抽样变成了卫星遥感定位抽样;登记台账变成了现场PDA登记。不断的变革给调查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讨论和解决。

一、农产量抽样调查工作的几个关键点:

关键点一:源头数据要准。源头数据的精准可靠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为了提高数据质量,要把国家统计调查制度和统计法律法规贯穿于数据采集工作的全过程,做到事前宣传教育、事中监督检查、事后惩处查办相结合,不断提升基层统计人员的数据质量法律意识;时刻保持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不放过任何薄弱环节,不留任何死角,每一笔记录、每一组数据、每一份报表,都要确保数据真实完整,经得起检验

关键点二:业务调查要细。农产量调查由意向调查、面积调查、预产调查、实产调查等一系列调查组成,而每一专项调查又由一连串细节组成,把握细节水平决定调查质量。只有秉承责任心和细致心,坚持“多想、多思、多做”,才能做好农产量调查工作。首先要从思想上细思深思,变被动调查为主动调查,努力学习农产量遥感测量新技能新方法,用熟用透PDA和县级系统程序;其次,从抓细节入手,提升调查工作质量。要求乡、村两级调查员必须清楚每一个样本单位区的方位和边界,对地块信息了如指掌,做到不重不漏不错。要求每位辅调员都要熟练掌握报表填报、皮尺测量、测规定位、踏田估产、放样收割、脱粒除杂、测量水杂等基本调查技能,每一步都严格的规范化操作,不少算一尺,不多割一束,不少称一粒,多次测量求平均,认真登记在册,妥善保管样本至下一季作物收获。

二、当前农产量抽样调查存在的`不足:

(一)样本网点代表性有待检验。新一轮农产量抽样调查样本网点是以三农普遥感测量样本网点为基础的。遥感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农作物播种面积,而农产量抽样调查除了进行面积调查外,还要进行产量调查,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在样本网点选择上倾向性有区别。在农产量抽样调查中,抽中测产地块质量对推算村、县产量有重大的影响。以鹤峰县为例,部分样本村的测产样方种植粮食作物较少,村内90%耕地种植烟叶,没有粮食高产样方;一些地块直接抽中居民区,只是零星种植,而该样本村连片种植粮食作物的地块未被选中,由此可能会导致推算的产量低估了实际产量。

(二)辅调员队伍建设问题。村级辅调员青黄不接危机再现,新老交替亟待考虑。乡村辅调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能力下降,与我国瞬息万变的现代化进程、信息化社会,与统计工作电算化、队伍年轻化的趋势,与统计事业发展形势的要求已不相适应。

(三)PDA程序的不成熟。由于PDA的程序不稳定,版本更新过于频繁,基层业务人员无法及时给所有辅调员培训到位,导致上报的数据不统一,县级系统无法汇总,影响数据的准确性。现已推出的PDA农产量调查程序版本也还不完善,很多功能还不能使用,采取其他方法进行统计,影响调查方法的规范性。

三、几点建议:

(一)基层据实调整样方。基层调查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样本网点调整。

一是针对个别地区用地性质改变,种植作物品种改变等问题允许以县为单位进行样本网点调整

二是针对部分测产样方靠近居民区,可以适当调整测产样方位置,使其覆盖在连片种植的耕地上,确保农产量抽样调查数据更准确。

(二)强化队伍建设。农业调查工作实际要求,必须配备有一定文化程度,能吃苦耐劳,热心统计调查工作,甘于奉献,具有一定威信的人员担任辅助调查员,并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在报酬上要适当倾斜,提高标准,让服务与工作报酬对等,激励辅助调查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增强程序稳定性。PDA软件程序及数据汇总程序稳定性有待增强。

一是程序更新频繁。在今年的农产量抽样调查过程中,PDA软件程序及县级系统均更新频繁,有的新版本出现了旧版本未出现的问题,有的新版本的数据汇总程序无法对使用上一版本PDA软件程序采集的数据进行汇总,给基层工作带来额外工作负担,也使得PDA培训难度加大。

二是部分功能还需完善。目前已经可以使用最新版本的PDA软件程序进行意向调查和预产调查,但尚未可以进行粮食作物测产,在排队抽地块、小样本放置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程序。

借助国家打造黄河三角洲蓝黄经济开发区之东风,依托黄河三角洲原生态先天地理优势,打造绿色生态食品开发。凭借天下五谷产品,达到药食同源效果,做强五谷养生市场。

一、工作开展情况

1)成立专门项目组织机构:成立了由王明涛、陈宪国、王兴博、姜涛、尹博等5人组成的调研推动小组。

2)市场调研情况:2月15-17日去盘锦对当地的米业资源及米业企业进行了调研了解,主要了解盘锦大米这一东北著名大米生产区域的产业格局,寻求产品原料提供商或合作单位。

2月18-19日哈尔滨、五常对五常大米这一中国最著名的大米产地之一进行深入了解,主要了解五常米的生产区域特点,产业格局,寻求产品原料提供商或合作单位。

3月3日-5日对临沂、蒙阴、博山等杂粮产区进行深入了解。具体了解当地杂粮的生产种植情况,杂粮产品类加,加工企业情况。

4)品牌注册:天下五谷杂粮涉及新品类,品牌必须注册才可使用,因20xx年12月7日提交的注册申请被国家商标总局驳回,近期我们提交了驳回复审,并于3月17-18日在北京与商标运作机构进行接洽,力争复审通过注册,使得杂粮产品保留天下五谷的品牌。

二、概况大米情况:

三、大米市场的趋势

1、小包装大米的出现和发展

小包装大米的出现和发展主要是由于:

1)、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今天,人民的收入有了提高,从包装到米的质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小包装大米应运而生。

(2)、国家人口政策的影响。人口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单位人口的减少,加大了人们对小包装大米的需求。

2、小包装大米出现的意义

小包装大米的出现,应该说是大米经营行业的一个有关键性作用的标志。首先,它体现了这个行业加工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原来大米采用麻袋或编织袋装,由于漏气及易吸湿,保质期很短。因此,我们可以预测,小包装大米还将继续引领大米经营行业向纵深发展。

3、市场前景分析

粮和油,经常被当成同一行业来看待,是因为两者的市场属性相同,发展方向相同。小包装大米的整体发展趋势与小包装食用油是相同的:小包装大米必将会代替大包装及散装大米。如果用“巨大”来形容小包装食用油的市场,那小包装大米的市场只能用”前途无量”来形容了。仅仅国内每年大米的消费量1.39亿吨已经够让人心动了,当中小包装大米的市场份额还不足其千分之几,而入世后我们更多的小包装大米还会走进国际市场,其市场空间之大实难形容。

通过市场的调研中发现,山东大米市场显得杂乱无章,品质参差不齐,且主要销量集中在中、低端市场,除了有地域特点的大米(五常稻花香大米、盘锦蟹田大米,金龙鱼、中粮、湖南金建、辽宁利是有机大米)价格略高一点外,其它的基本上都以低价格为主,而这种有地域特点的大米由于产量少,价格高,有机大米、礼品盒除了双节之外,平时在市场上又极难见到,根本无法做到统领市场。滨州、东营地方性品牌有滨州市五道口、东营市黄河口牌、水城粮仓牌大米,定位地方性品牌,周中高端路线。还有利津县大大小小几十家不知名品牌米厂,主要在传统渠道销售,走中低端路线。

四、中高档米市场概况

1、中高档大米、杂粮利润杂粮的利润15%左右;

小包装(2.5KG、5KG、10KG)小包装大米经销商的利润10-15%高端礼品盒优质大米经销商的25%以上。大包装大米(25KG)的大米利润3%左右五、大米、杂粮如何运作终端第一是“产品”对于大米,由于家庭人口不等或用途不同,消费者所需求的规格都不同。而一些家庭仅仅需要10kg、5kg或2.5kg就够了。中秋、春节礼盒为主,借助天下五谷品牌影响力,卖点是地方特产,结合我公司东北的种植基地,位图大型企业加工。

第二是“定位”

其次是产品价位要适宜,价格与金龙鱼、福临门、北大荒、金健并列。第三是销售渠道

1、利用KA卖场做树品牌形象,重点在重点市场进场,试探性运作。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

选择合适的时机做促销。小包装大米有小包装大米的销售特点,大包装有大包装的特点,大包装根据超市情况谈切单,以量取胜,小包装大米的有很明显的淡旺季,逢年过节的销量占了70%左右,这主要是集团福利购卖。

2、渠道开发,除了利用现有网络粮油店、便利店以外,双节重点开发当地的商行、礼品店、特产店,根据情况与经销商合作样板店只经营我司小包装产品,在博兴乃至滨州市区繁华地带做我公司的直营店,利用直营店、样板店为团购客户、企事业单位以及广大消费者提供一个相会交流平台。

3、借助公司现有网络,结合公司现有产品,首批产品拿出我司上市的一款核心产品,替代促销物料,高端油捆绑赠送。让我司忠实的客户不花钱食用到最好的产品。(费用计算:按市场上公认的高端米计算,赠品装400克/袋,成本价3.00元/袋,可替代我司现在使用的促销物料围裙和不锈钢盆。夏天优质绿豆赠品装200克/袋,成本价2.3元/袋(商超零售价6元/袋)可替代促销物料购物袋。这种模式及销售、推广了我司小包装食用油,又让消费者品尝了解了我司的新产品。益海公司淡季也是用这种模式粮油互补做推广、做促销。

4、特殊渠道开发星级酒店的销售,银行系统渠道销售,政府系统渠道销售。

六、面对的困难:

1、证件不全

我公司工商营业许可证经营范围没有水稻、杂粮生产许可。

2、储存、品质控制困难

首先是原粮品质控制上。由于稻谷的生产周期,一年只有几季。新谷上市,香味较浓,但含水份较高。陈谷的香味会逐渐消失,水份也会逐渐减少。因此,不同时期原粮的品质水平也就不一样。其次是成品品质控制上。原粮品质不稳定,就会造成成品的品质不稳定。新米水份过高,就容易生虫。尤其是粳米,许多大米生产厂家在其粳米产品上标示保质期为12个月。但实际上,在南方销售的粳米极少保质期能达到12个月。

3、大米利润微薄,竞争激烈

大米利润相当微薄,竞争也相当激烈。大米加工的技术及资金门槛不高,因此就有大量的生产厂家存在。为了生存,这些厂家不得不尽量压低市场价格,排挤外来的对手。在外地运作一个品牌的成本很高,这些都严重制约品牌大米的品牌运作。

4、渠道分销困难

大米这个多年的传统行业,其流通渠道还是集中在粮油批发上。尽管近年商场超市发展形势喜人,但商场三天两头的促销和这个费那个费以及一般60天的回款政策,让厂家难堪重负。而且国内的商场超市都知道,对于消费者来说,市场最敏感的产品价格就是粮油价格。为了竞争,商场经常要求大米生产厂家压低价格,搞促销,很多有潜力的大米品牌就是给商场的价格促销给搞死了。因此,大米生产厂商必须考虑如何进行深度分销,并且与商场超市如何开展合作,以顾客为中心,创造出三赢模式。

七、解决措施

针对证件不全,储存、品质控制困难问题,经过沟通现已与北大荒集团、中粮米业、辽宁利是、盘锦锦珠米业、盘锦晶泽米业这几个大公司达成代加工合作意向,利用他们世界一流的佐竹排设备,高标准的储存条件和稳定的原粮渠道,为我司提供一流的产品供应。同时办理有关手续

针对大米利润微薄,竞争激烈的问题,我们产品初步定为中高端产品,粮油互补,稳步推广,做局域强势品牌,避开价格之战,阶段性大包装冲量。

针对渠道分销困难,我们以核心区域商超为试点,高毛利大促销,加强推广树品牌,厂商合作做样板店,乡镇驻地独家经营,稳定价格保利润。

八、下阶段工作计划

2、与黄橙公司进行市场走访,明确产品市场定位4月6日至9日。

4、4月17日前黄橙公司拿出6各规格的产品包装设计

6、5月13日第一批产品入库。

7、天下五谷谷物类商标疏通关系,注册成功。国家工商总局商标中心审批周期较长,预计得20xx年底。

通过这几天辛苦的拜访和了解,我对合肥市大米的市场情况进行的调查,初步熟悉了合肥市大米市场的一些基本状况,了解了金润等一些竞争品牌的市场情况,通过有关信息的整理与分析,以期能为白湖米业在以后的市场开拓,品牌的打造,宣传策略的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下面是此次合肥市场调查的主要内容。

一、调查方法:市场实地走访。

二、调查区域:合肥市所以区域。

三、调查日期:7月6日—7月10日

四、调查对象:各区域超市、集市、粮油行、社区便利店的经销商和消费

第一部分、市场基本情况分析:

一、大米市场总体情况:

目前合肥市场农产品市场潜力巨大,大米是不可缺少的生活消费品,尚未形成垄断性著名品牌与企业,为公司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充足的市场空间。而且生态农业产品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其高价值、高利润与高科技含量的产品特征将为公司的核心产品竞争力的形成与公司的后继发展提供强劲的产品、市场与利润空间的保障。

二、大米市场的主要经营方式:目前合肥大米经营主要以特约经销商、批发、零售方式和厂家直销,批发,零售两种方式。他们都分别在周谷堆设立直销处或设立总代理,然后在四面八方设立代理商。在调查时发现,大米的销售主要分布在各区域的超市、社区便利店、粮油行等场所。其中,大部分粮油行在消费者购买达到一定的数量时候,对其周围有送货上门的服务。

四、价格分析:

在被调查的区域,根据各大米品种不同,其价格也参差不齐。香米类普遍高于其他米的'价格,一般在元/斤,袋装米的价格较之散装米价格略高。根据合肥市粮食局显示,粮食的价格目前在合肥有所提升,文件如下:合肥市粮油市场行情

1、批发价:普通杂交米元/市斤(下同),优质杂交米,普通粳米,东北粳米;

2、零售价:普通籼米左右,优质籼米左右,普通粳米左右,优质粳米左右;

五、消费群体分析:

第二部分、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综上所述:白湖大米市场广大,白湖米业发展前景勿庸置疑,但要想在成为合肥的行业老大,白湖大米市场还有待规整,在调查中突出表现的几个问题有:

1、在合肥市场,金润,东北大米,北大荒和地方一些品牌站住了大片市场,但销售分布不平衡,也有部分区域市场空白,有待拓展。

2、30-59岁中年女性是目前最主要的消费群体。

3、产品口味,价格,服务,包装仍是消费者、经销商关心度最高的因素。

4、在xx元/斤,这个价位的大米销售情况仍然站住大部分市场。

5、20斤,50斤左右的大米销量不错。

二、建议:

针对以上的结论,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加大开发市场力度、逐步提高大型商超铺货率。在考虑大型商超同时,注重周边社区的产品投放,调查发现在繁华地段后面,居民区繁密,人流量较大,可在此处下功夫,提高市场占有率。

第二、包装方面要改造,因为消费这对包装也比较重视,最主要的是袋子的手提的口子不要太薄,不要一提就断,这样严重影响产品的销量。而且有好多袋子的包装过于陈旧,我们应该设计一些符合社会的发展变化的新元素的东西,要随着时代的脚步走,要有一套完整的CIS设计,整个市场要要统一,规范起来,颜色也要有一个主导颜色,要统一起来。

第四、在主要超市必须进行终端监督、管理。建议配备专门人处理此类问题,定期进行走访监督指导,在大型超市可以考虑配导购员。可适时做一些优惠活动,借鉴家乐福,和家福,世纪连华等大型超市内进行优惠活动,在显眼位置,一定体积的堆放产品,配于优惠信息提示,加强了消费者对产品的印象和认知,有利产品的推广、销售。同时,在平时对于对所卖产品进行清楚标价,可以借鉴中汇在超市的POP标价,在散卖区进行产品信息告知,在暂时缺货的货架上进行友情提示等。

第五、对品牌的策略要加大力度,要做成品牌,不能只为了销售,要为以后考虑,把品牌做起来。因为只有品牌做上去了,才能长久不衰。

一、调查情况介绍

1、调查对象

2、调查方法

调查应用了结构式访问的方法,对受访对象进行访谈,主要了解品种、产量、销售等问题;还应用文献法到灵宝市农业局档案室查阅建国后苹果种植加工的.档案资料。

3、资料整理与分析

二、变迁历史进程

(一)生产

1、生产规模

20xx年,灵宝实业家李工生购回新品种苹果树苗,倾其家产,惨淡经营,几经周折,终获成功。三十年代,全市果园仅300余亩,品种有倭巾、国光、伏花皮等,年产100余吨,直到建国后才有了突破性进展。20xx年,灵宝县在海拔1300米高的寺河山建起了300亩国营园艺场,被誉为“亚洲第一高山果园”。20xx年全县苹果总产15万吨,行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不仅在港、台地区受颇,而且在独联体、蒙古和东南亚各国也很受。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苹果生产成为灵宝市经济发展的“龙头”,发展到10万余亩。20xx年灵宝苹果被中国果协授予“中华名果”称号;20xx年8月,灵宝市30万亩苹果通过国家验收,获无公害农产品标志;20xx年总产量达6.7亿公斤。新红星、金冠、红香蕉、红富士、国光等品种在历年的全国鉴评会上独占鳌头。

2、生产技术

在集体化时期,各村都培养了一些技术人员。而今村里的果农百分之八十都非常有经验,懂技术。调查中一位姓杨的农民说:“不是我吹的,我的技术绝对可以去电视台给大家讲。”现灵宝焦村镇东册村科协每年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十余次,并根据季节、果树病虫害等情况组织和指导果农施肥打药。近年来推广的果树套袋技术对苹果品质的提高也起了不小的作用。20xx年灵宝园艺局为东册村作了土壤检测进行配方施肥,后推广大三元复合有机肥、硅钙镁磷肥,多数农户反映效果不错。

3、贮藏

当地在解放前就曾用土窑贮藏苹果。20xx年,灵宝果品公司在东册村以土窑贮藏苹果做试验,其成果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现在每个村每条沟里都有许多深达几十米的库窑,其中苹果最晚可存至次年五月份。近年来还发展了冷库贮藏。

(二)销售

在集体化时代,苹果由乡里果品站统一收购。但九十年代,分散的农户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变幻莫测的市场,绝大多数人都是很盲目的。大家都不知道外部行情如何,果农与果农互相竞争,导致苹果销售市场比较混乱。

现在最主要的销售渠道是果农果行外地客商外地批发市场小商贩消费者。焦村镇东册村受访村民李月增与亲戚合办了三门峡金秋果业有限公司,从事苹果出口工作。目前所做工作仅为收购、包装中小型苹果出口到东南亚等地。他们设想以后建立生产基地,实行标准化产销一条龙。这种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模式也是一条不错的路子。

“一业兴,则百业旺。”苹果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周边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包装业、运输业、服务业、苹果加工业等行业因此而兴起。外地客商来这里收苹果都是就地收购、包装、装车然后运走。他们是包装业的主要经济。

苹果加工业近年在灵宝很兴盛。果汁厂、酒厂、醋厂一个接一个建立了起来。

参观的阿姆斯果汁厂主要生产浓缩果汁。车间部马经理介绍说这是国内最早的苹果汁厂之一,现在约排在国内同类企业第二三名位置,生产的果汁95%以上出口。6吨到8吨苹果能出一吨浓缩果汁,一瓶果汁成本约七毛钱,一吨成本约700美金,而国外平均水平约为1600美金/吨。中国果汁目前已占领国际市场50%以上,而且价格优势还很明显。当中国果汁完全控制国际市场,价位提升后,苹果原料的收购可以达到一块钱一斤。

还走访了远村醋厂。该厂主要生产果醋饮料、脱水果蔬等。果醋以浓缩果汁为原料,从果汁厂购买,9000元/吨。果醋定位于高消费群体,低档的5元/瓶,高档的有30元/瓶。因灵宝的苹果种植的优势及果醋本身所具有的护肤、保健等功能,远村果醋在市场上认可度很高,是中国首家规模较大的果醋企业。

苹果市场调查——主要针对西安及其周边地区旬邑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自然条件优越,是国内外公认的优质苹果最佳适生区之一,苹果个大形正,色泽鲜艳,汁丰味浓,香甜可口,闻名遐迩。具有丰富营养成分,有食疗、辅助功能,也是普通消费群喜爱的水果,此次通过对苹果市场进行调查,分析苹果销售产业发展前景。

一、调查目的:

了解不同人群对苹果的需求,开拓市场提供有效信息,填补市场渠道、满足市场需求,通过更有价值的信息反馈给果商和农户取得双丰收。

二、调查对象及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批发市场、水果店、水果摊位及其消费者

一般情况:被调查人对苹果消费市场有一定的了解,有很好的调查背景;这部分人大部分为中年人,其中以大概40岁以下的人为中心的正态分布,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水果需求比较高,还针对一些消费者做了调查问卷。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对网友并当场收回的形式。我们总共发出调查问卷20份,收回20份,回收率达100%

20xx年9月30号

五、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了对苹果的喜欢程度,购买苹果时的方式和后买苹果是最担心和注重什么以及要求等,问卷共向消费者提出了8个问题:

根据整理资料分析如下:

一、对苹果喜欢程度分析:

在所调查的人群中,喜欢,10人,一般9人,不喜欢1人,喜欢人数占50%,感觉一般的人数占45%。喜欢的人数占大多数,说明苹果的市场占有率较高,苹果市场欣欣向荣。详情见“苹果欢程度”图:

二、购买苹果地点分析:

在所调查的人群中,平时选择选择购买苹果的地方,有5人选择在超市,10人选择在移动摊位,3人在水果批发市场,5人在水果专卖店,说明了调查人群中,在人们一般能接受的价格比较适中。

三、购买苹果价格分析:

在所调查的人群中,认为选择购买苹果价格适中的人数比重占70%,认为价格较好的人群占25%,购买一般苹果的人数只占5%,说明苹果市场的平均价格较高,消费者还是意愿购买价格适中的。

四、市场苹果质量分析:

在所调查的人群中,对苹果的日常食用较多,但依然对市场苹果的质量抱有忧虑,有85%还算信的过,说明了苹果市场较为稳定,并在以后这种优势会持续下去,看出了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较高。

五、选购苹果时的标准分析:

据调查得知,人们对苹果选购时的标准也有差距,55%的对苹果表面色泽及光泽有要求,35%的人对味道有要求,存在的苹果产地问题也对购买苹果构成较大威胁,因此发展苹果销售业还需对苹果的.品种改善做出规划。

七、购买苹果注重什么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在选购苹果时对新鲜程度比较注重的人占55%,价格的占30%,只有15%注重营养健康,说明了大多数人在选购苹果时只注重外表根本不知道苹果中的营养成分。

八、购买苹果担心什么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对于苹果的培育和采摘还不了解,被市场某些水果的所迷惑,对于购买是有很多担心,需要更多、更广泛地去推广苹果知识,让更多的消费者明白苹果从开花到成熟的生长过程,安心消费

九、市场苹果价格分析:

十、顾客建议分析:

顾客建议苹果要有质量保证,口味纯正,价格合理。

十一、调查体会:经过调查、分析认为:

2、苹果总体需求较大,市场良好,开阔。最受消费者较为关心和信赖的是苹果的安全和质量,对于人们的食品安全的担忧,在苹果的安全问题上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认为苹果的安全是很关键的。

3、苹果销售的发展前景还是乐观的,期望大众都吃到满意的苹果。

养白牛社区在全县是最贫困的社区之一,长期以来,社区经济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作为典型的山区,几乎全部人口都为农业人口,种植业是农业社会的基础产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以,在养白牛发展具有特色的山区种植业,是引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好方法。

一、养白牛社区具有适宜发展种植业的优越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

养白牛地处山区,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呈中亚热带高原季风型气候,由于海拔不同,海拔在1800—1900米,境内立体气候明显,光照充足,冬暖夏凉,积温多,干湿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6.8℃(11.9~17.5℃),极端最高气温33.7℃,极端最低气温—3.9℃。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960毫米(900~1200毫米),雨季降雨量充沛,具有良好的水利灌溉设施,能够满足旱季灌溉所需。耕地1558亩、林地8000亩,土地储量充足,气候适宜。

适宜生长的粮食作物有稻谷、小麦、包谷、蚕豆、马铃薯、红薯、荞、黄豆、刀豆、杂豆等30多个品种;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籽、胡麻等20多个品种;蔬菜有青菜、白菜、花菜、萝卜、葱、大蒜、菠菜、茨菇、韭菜、瓜类等30多个品种;用材林有华山松、云南松、水冬瓜、杉树、柏树、桉树、银槐树、楸木、樟木等;灌木林有栎树、野梨枝、小红木、水马桑等;果木林有桃、梨、核桃、板栗、枣子、柿子、软枣、拐枣、花红、石榴、山渣、柑桔、黄果、杏、李等。

(二)具有富余的劳动力

全社区有336户农户,农民1323人,除部分劳动力外出打工外,大多数劳动力仍从事农业劳动生产,具有富余的农村劳动力。

(三)种植业发展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

随着近年来周边地区种植业的发展,养白牛社区也不同程度的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从传统的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逐步转变,开始种植各类经济作物,以菜豌豆、青花、白花、刀豆等蔬菜为主,部分林地种植核桃、竹子,已初具规模。随着现在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野生植物、原生态食品越来越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养白牛林地丰富,有着多种野生植物资源,如蕨菜、野生菌、药材以及多种山林野果等等。

二、良好的发展山区种植业,还有多种制约因素

种地是一项大学问,从种到收,几乎每个环节都很有讲究,包括节气的掌握、良种的选择、耕作方式、设施的运用、田间的管理、适时的收获、高效的储运和销售等等,无不渗透着科学技术有形无形的作用。但很多农民习惯了传统的种植方式,“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他们农耕生活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山区出现了一些新型农民,懂得经营土地,懂得科技应用,但大多数山区农民虽然体格健壮却缺少新的生产技能,仍然采用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耕作方式,生产技术落后,土地利用率低,产出低。

绝大多数农民没有参加任何技术培训,没有一技之长。表现在,一方面劳务输出人员中技能型人才极少,大多数从事强体力、高难度、多危险、低收入的苦力劳动,挣的“血汗钱”,劳务增收潜力不大。另一方面,因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低,掌握不了一些农业及主导产业发展的新技术,现代农业新技术推不开,制约和阻碍了农业内部增效和产业发展。

(二)没有形成独特的山区种植特点

尽管养白牛社区随着当地总体产业结构转型也就行了转型,比如改变了传统的种植粮食作物的习惯而种植蔬菜,但由于山地有着特殊的地理环境,改为种植蔬菜难以精耕细作,管理难度大,种植出的农产品比起坝区种植的品质也相对较低,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而坝区少见或没有的山地作物及野生植物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缺乏山区种植特点。

(三)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

当前的种植业发展,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种植,种什么,怎么种,都由自己说了算,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由此造成种植的农产品品种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给社区种植业的总体发展起不到积极作用。全社区没有一家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企业带动,无法引进先进的管理和种植技术,种植业的发展缺乏排头兵。

(四)销路不畅

农户种植了农产品,最终的目的是就行出售,获得经济效益。但养白牛地处山区,距县城20公里,距澄川二级公路3公路,距离县城附近的农产品收购市场15公里,运输不便且成本高,给农产品的销售带来了很大不便。部分居民小组地处偏远山区,道路交通十分不便,遇到下雨等情况,只能眼看着种植的农产品烂到地里而无法出售,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三、对发展山区种植业的意见

(一)改变群众的思想观念

除了农忙季节,只要到村子里,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人聊天或喝酒,碰到红白喜事,三亲六戚都要杀猪宰羊喝上几天,不醉不罢休,风俗习惯特别的不好,他们好象固守着一个模式,有饭吃就足够了,从没有想方设法去改变贫穷落后的状况,那怕是三代同堂地住在十几平方米的茅草屋里,等、靠、要的观念很严重。思想观念一旦形成,我们要改变它是非常困难的。尽管社区及小组干部经常宣传发动,但效果不是很好,仅仅靠说教的方法来改变他们的思想是很困难的。一方面要带他们出去外面看看别人是怎么发展的,别人的居住环境是怎么样的,让他们心里有个触动。另一方面,我们要着力树立了一些致富典型,其它地方的到致富典型说服力不强,毕竟不同的地方,基础不同,主客观条件不同,可比性很低,有些是无法比的`。但是如果我们树立起本地区的典型,这是群众有目共睹的,实实在在感触到的,让这部分致富带头人起示范的作用,就会逐渐地扭转了本地区群众的观念,改变了本地区的种植产业结构。

(二)抓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加大科技推广力度。

一要立足于“围绕主导产业、培育专业农民”的思路,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通过培训,造就一批“拓展产业项目、带动一方农民、发展一片经济”的人才队伍,带动引导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

二要加强技能培训,加大科技推广力度。通过带出去、引进来、榜样带动的办法,使现代农业科技知识逐步推广到田间地头,渗透到种植业的每一个环节。

(三)建议组建一个中型的农产品收购市场

销售难制约着山区农副产品的种植。许多蔬菜收购商都到村里收购,行情好时,本地收购商恐吓威胁外来收购商,让外来收购商不敢来收购,以达压低价格的目的。一些种植的面积比较少,产量较少的品种,没人来收购,农民要么用车运到距离15公里的蔬菜交易市场去卖,要么拿去农贸市场零售贱卖。不仅费时费力,还买不上好价钱,那份辛苦可想而知。建议组建一个中型的农产品收购市场,指定专人管理,不仅可以改善市场环境,对社区一定创收,更能方便群众出售各类农产品。

(四)充分发挥山区特殊优势,发展山区种植业。

养白牛社区特殊的地理环境给当地带来了很多具有特色的野生植物资源,各类山地野菜如蕨菜、香椿、梁王茶等纯天然无公害野生蔬菜不仅价格高而且很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山区林地中改良林木品种,发展核桃、竹子等经济林,同时林地出产的野生食用菌、药材在市场上有着很好的销售价格和竞争力。充分利用和开发这些野生植物资源给当地老百姓创收才能在种植行业中享有有一席之地。

(五)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产品实施基地带动战略,以“点”为中心,主要着手建设周期短、效益高、见效快的示范基地。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把种植大户引进来了,盘活我们的土地资源,种植大户一来,就把先进的技术、思想带过来,可以充分利用我们多余的劳动力,还能带动当地种植业的发展,给当地种植户起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和开发具有山区特色的野生植物资源。比如开展林区野生菌规模化种植,发展香椿、梁王茶规模化种植等,不仅能够很好的适应当地山区环境,而且成本低,产出高,效益好。

(六)因地制宜,发展与保护并重

养白牛地处高原湖泊抚仙湖流域,当地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周边环境及抚仙湖水质。发展具有山区特色的种植业,保护好当地生态环境尤为重要。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发展的同时要因地制宜,保护好生态环境,确保现有生态环境不被破坏,避免过度开发,毁坏林地,造成水土流失等问题。充分发展生态经济,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确保农产品生态、绿色、无公害,从一开始就给消费者形成生态、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形象,进一步提示市场竞争力。

如何发展具有山区特色的种植业,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它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当地老百姓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但我们相信,随着市场的转变,科技的进步,在政府和当地百姓不断努力下,通过他们的辛勤劳动,我们的山区百姓会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

一、农产品市场现状

(一)畜产品市场

1、营销单位。我区肉禽蛋营销单位共有两家,分别是外贸公司榆次肉联厂冷库、榆次区食品公司冷库。经营的品种主要有猪肉、禽肉、羊肉、兔肉和禽蛋等。外贸粮油食品公司肉联厂冷库始建于1972年,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自建厂以来,畜产品全部出口外销,主要经营兔肉和羊肉,兔肉出口日本、美国和欧洲各国,羊肉主要出口中东国家,20XX年销售额580万元,实现利润20万元,缴纳各种税费98万元。榆次区食品公司冷库始建于1963年,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畜产品主要供应本地市场,20XX年销售额320万元,实现利润10万元,缴纳各种税费40万元。

2、产品批发市场。我区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有两个:榆次区汇隆市场和商贸城市场,主要经营猪肉、禽肉、羊肉和水产,产品主要供应本地市场。汇隆市场始建于1993年,商贸城市场始建于2000年,经营方式都以个人租赁为主,年销售额分别为1150万元、2100万元,分别占榆次市场从份额的10%、15%,两个市场的管理从业人员分别为2人和5人。

3、产品集贸市场。我区以零售为主的集贸市场主要有金猫市场、菜园街市场、路西市场、校园路市场和经纬厂市场等,市场份额占全区市场的40%。

4、畜产品超市。我区畜产品经营超市有田森超市一部、二部、华联超市、普家乐超市和铁华超市。其中田森超市和铁华超市采取租赁的经营方式,华联超市和普家乐超市采取连锁的经营方式,市场份额占全区市场的20%。

(二)果品市场

1、果品批发市场。我区批发市场主要有北田镇豆腐庄批发市场,年交易总量500万公斤,全部批发到省外,年交易总额350万元,市场辐射相邻35个村,该市场有管理人员1名,从业人员10名。榆次区北田镇北田村果蔬批发市场,正在建设之中,其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现已投资50多万元,交易大棚5个共1440平方米,基础设施及围墙建设已基本完成,预计今年秋季投入使用。其它如榆次汇隆批发市场、晋中富通绿色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等,也兼营水果批发。

2、品集贸市场。城区果品集贸市场,年销售量在1000万公斤,年交易额500万元,市场辐射到平遥等邻近县区,该市场属于自发的果品集贸市场,无专人组织,没有形成正常的管理体系。

3、营销大户。我区销售大户有北田镇豆腐庄村陈二棉,异地批发红星和新红星,年销售量500万公斤,年销售额300万元;庄子乡下黄彩赵石爱,异地批发红星、新红星,年销售量300万公斤,年销售额600万元;庄子乡义井王承林异地批发红星、红富士,年销售量60万公斤,年销售额130万元;东赵乡训峪的阎贵虎异地批发梨、苹果,年销售量300万公斤,年销售额500万元。我区红枣营销企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出现较大的营销企业,红枣销售以大户营销为主,红枣销售大户有10多户,较大的营销大户有王连贵、王大跃等,产品主要销往东北、北京、广东等地,销量约100万公斤。

4、营销企业。我区的富通绿色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晋中纳特福果业有限公司、庄子乡榆城坪新顺果脯厂,都是正在兴起的果品种植、加工、销售的新型企业。新顺果脯厂占地1.5亩,年果品加工量20万斤,年销售产值52万元。晋中纳特福果业有限公司年消化果品10.8万斤,年产量7.2万斤,年产值64万元。

5、营销协会。榆次枣业协会,主营枣类产品的储藏加工,有经营场地800平方米,20XX年9月开业,年销售量250万斤,年销售额250万元,年利润额110万元。晋中市果业协会也吸纳了不少我区的果品销售经纪人,带动了全区果品销售。

6、果品超市。榆次金虎便利超市,主营枣类品种,年销售量2吨,年销售额1.5万元,年利润额0.6万元。

全区果品年销售量6000万公斤,年销售额7200万元,其中批发市场销售1500万公斤,销售大户销售1170万公斤,占销售总量的45%,剩余55%的果品均是零散批发。

(三)粮食市场

1、加工营销单位

(1)粮食加工营销企业。我区有生力面粉厂、东阳、魏岳、郭村、修文、源涡等20多家规模型股份或私营面粉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5000万公斤,超过全区小麦总产量。

(2)油脂加工营销企业。晋北油脂厂、诚信油脂厂等,年加工销售油料15万吨。

(3)酿造营销企业。以怀仁四眼井酿造集团公司和南六堡曲醋厂为重点的酿造群体,食醋年产销量6万余吨,转化粮食1000万公斤。

(4)饲料加工销售企业。鲲鹏饲料集团、亨通饲料公司和强大饲料公司,三大饲料企业年产销饲料达10万吨,转化粮食1亿多公斤。

2、粮食批发市场。什贴镇葵花籽交易市场是发展我区支柱产业的一个重点工程,该市场占地8000平方米,总投资80万元,现已建成农副产品储存仓库2400平方米,交易货场2000平方米,此工程主要依托什贴、郭家堡、张庆等供销社,重点解决我区农民农副产品的卖难问题,建成山西最大、可辐射全国近二十个省市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预计全年可收购葵花籽1500万公斤,小杂粮、豆类、玉米等200万公斤,可推销各种农副产品4000万元。

3、粮食营销大户。雷贵友,1998年开始经营粮食业务,有场地300平方米,年粮食销售量1400万公斤,年利润额10万元。

(四)蔬菜市场

1、蔬菜批发市场。

(1)东阳镇蔬菜批发市场,占地42亩,建筑面积6250平方米,其中交易大棚面积5250平方米,2001年6月开业,年交易量2.5万吨,年交易额4.5亿元,建有无公害蔬菜质量安全监测站,开通了蔬菜国际互联网站,产品远销河北、河南、山东、北京、天津、武汉等大中城市。榆次汇隆批发市场,属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兼营蔬菜、水果、肉类等,年交易量为一亿余元。蔬菜产品主要销往本区。

2、蔬菜集贸市场。主要有金猫市场、路西市场、菜园街市场、校园路市场和经纬厂市场。属综合性农产品集贸市场,兼营蔬菜、水果、肉类等。蔬菜产品主要销往本区。

3、蔬菜储藏营销企业。晋中富通绿色农产品开发公司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占地285亩,设有业务洽谈室、农产品检验室、产品包装室及产品装卸车间,交易品种以反季节蔬菜为主,产品销往武汉、上海等大城市,年交易量达1500吨,交易额达300万元。

4、蔬菜营销协会。主要有蔬菜贮藏协会、贮藏研究会、蔬菜营销协会等。蔬菜贮藏协会,发展土窑洞、地下窖、机械恒温库,引进最新保鲜袋贮藏法、气调保鲜法、空气电离子保鲜法等对蔬菜进行贮藏,年贮量8000万公斤,增值3200万元以上。蔬菜流通协会,有会员113人。蔬菜营销协会,有经营场地1667平方米,1998年开业,年销售量500万斤,年销售额200万元,年利润额4万元。东阳镇贮藏协会带头人、东阳镇支部书记杜玉富于1998年10月破土兴建大型恒温库,已投资200万元,建成了25座,一次性保鲜1000吨蔬菜,年纯利润20万元。

5、蔬菜营销经纪人、大户。全区常年从事蔬菜营销的经纪人达到1000多人,其中销菜量200万斤以上的大户达34人,并涌现出了像王二只、孙校、郑贵、王四守、张新卫、赵四清、许月喜等一批年销菜量造千万公斤以上的大户,年销菜量5亿公斤。

二、农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市场建设滞后。我区紧邻省城太原,又地处晋中市区,各类农产品有较大的市场需求,80%的农产品需要外销和供应本地市场。我区目前农产品批发市场只有东阳蔬菜批发市场、什贴葵花批发市场、汇隆批发市场、榆次商贸城市场等,集贸市场主要有金猫市场、路西市场、菜园街市场、校园路市场、经纬厂市场等,设施简陋,多属于马路市场。这些市场除具备集中交易功能外,储藏保鲜、物流配送、农药残留检测和现代化市场信息等各项服务功能大多数市场不具备。

(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底。我区龙头企业少,经营规模小,规模效益体现不出来,对我区农产品市场的拉到作用不明显。如我区的红枣种植面积30万亩,其中挂果面积10万亩,年产量500万公斤,产值2000万元。但全区红枣加工、营销企业刚刚处于起步阶段,数量少、档次低、加工能力小,现在加工企业只有5家,以初加工为主,销售企业没有出现,销售大户也只有10多户。

(三)品牌少,无特色。2001年以来,我区农业开始了新一轮的战略机构调整以蔬菜、红枣、畜牧业为三大主导产业,以建设蔬菜、红枣、畜牧、加工四大基地为目标,坚定不移地走农业产业化道路。蔬菜、红枣、畜牧产业获得迅猛发展。20XX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已达34万亩,蔬菜总产量11.63亿公斤,全年蔬菜销售总收入5.47亿元。红枣从2001年前的4万亩猛增至30万亩,红枣产量500万公斤,产值2000万元。畜牧业按照“稳猪鸡、上牛羊、突出发展奶牛业”的发展思路,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5343吨、9770吨、8117吨,奶牛存栏4288头,畜牧业总产值3.05亿元。可见,我区的.农产品主导产业已初具规模,但品牌少、无特色的情况仍很严重。如我区红枣种植面积与太谷县不相上下,但中国红枣之乡的牌子却被太谷县拿走了。我区的蔬菜,2001年就申报注册了“魏榆”牌,但至今牌子叫不响,运作不起来。

三、建议与规划

(一)打造开拓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联合舰队”。我区农户生产的农产品如何进入国内外大市场,是农产品市场建设面临的一个难点。而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完善农村市场机制,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实践证明,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既增强了统一服务的功能,又发挥了家庭经营的潜力,是一种更加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双层经营体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生产、加工、销售联为一体,使各具特色的优势产品形成区域性的主导产业。此举能够在农村与市场间架设桥梁,突破区域界限,扩大农业的产业带和产业群。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现代化流通方式,形成一批开拓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联合舰队”。采用电子商务网络等现代交易手段和流通方式的农产品批发拍卖市场,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在“农户—合作经济组织—生产基地—批发市场—配送中心—连锁超市”完整通畅链条的引导带动下,建立一批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产销联合,打造开拓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联合舰队”。

(二)多方筹措资金支持农产品市场建设。我区财政经费比较紧张,无能力为农产品市场建设投入大量的资金。在这种情况下,应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与此同时,重视带动、吸引社会资金和银行贷款参与到农产品市场建设中来,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步伐。如我区的山西普家乐商贸有限公司,围绕建设现代物流中心目标,努力营造大流通、大商贸、大市场的格局,从2001年7月开始实施普家乐农村连锁经营服务项目,计划在农村发展和建设49个连锁超市,同时建设一个占地60亩大型物流配送中心。20XX年经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准立项,是我区“五大中心”建设重点工程,晋中市“双百”项目重点工程。目前,配送中心建设已完成工程量60%,我区农村连锁已建成东阳、张庆、永康三个连锁店。三店试营以来,深受农民欢迎,已有跨区3乡10村村民来超市购物,甚至永康店已有太原南郊村民光临,给农民带来极大的方便,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的买难卖难问题,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为三农服务。

(三)农产品市场建设要高标准、高起点。今年6月,商务部会同国家标准委组织有关单位起草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开业技术条件》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级划分及评定》两个国家标准,目前正向社会公布并征求社会意见,在年内一旦修改完成后,将按场地环境条件、设施设备条件、综合管理能力和信用管理四个方面,把全国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按照四个等级划分,从高到低依次分为:四A级(AAAA)、三A级(AAA)、双A级(AA)、A级(A)。主要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经营环境、经营设施设备和经营管理提出了技术标准,比如要求市场“应设在交通方便之地,应考虑与周围商圈服务的协调性”;交易大厅“宜建单层结构”;市场“以生鲜肉类交易为主的应与国家认定的定点屠宰点场厂挂钩”等。我区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也应参照国家标准,高起点地建设农产品市场。

(四)新建一个综合农产品批发市场。目前,我区农产品供应,主要集中在汇隆市场和窑新街及大同街的马路市场。这些市场担负着我区85%以上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供应。这些市场多为马路市场、露天市场,已不能适应我区农产品市场需求。有鉴于此,我区拟在榆次东南城市边缘兴建一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该市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北托消费市场,南依生产基地,辐射华北,通向全国的农产品中心市场。该市场为我区现有市场的升级版,除具备集中交易功能外,还具有储藏保鲜、加工、物流配送以及农药残留检测和现代化市场信息等各项服务功能。并积极做好实施农产品准入制度的准备工作。在软件上,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先进的交易方式,规范的交易行为,不断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实现“建一个市场,创一流品牌,带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的局面。该市场建成后可容纳经营户300余户,面积为90亩。这项工程正在紧张筹备中。

一年来,XX县物价局农产品成本调查队在省监审分局正确领导下和帮助下,在本局领导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和全省物价工作的中心任务,求真务实,扎实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下达的各项调查任务,为各级党委,政府研究“三农”问题,制定宏观政策提供了大量的详实数据和文字调查报告,圆满完成了我县全年的成本调查、成本监审工作任务。

一、深入农村,做好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

1、开展种植意向和农资购买情况调查

2、帮助调查户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播种玉米的土地多年来不施农家肥,只施二铵的底肥,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发育需要的多种肥料。我们向调查户推广科学施肥的书籍,让农产使用含氮、磷、钾的复合肥,满足作物各个生长阶段的需要,提高产量。有些农户玉米亩产量不高,主要是种子问题,发芽率低,不抗倒伏,影响产量。我们与农业科技部门联系向农户介绍优良高产稳产的玉米种子,向养猪户介绍科学饲养方法和预防疾病的书籍,减少生猪死亡,避免经济损失。

3、开展农产品专项预测、直报调查工作,认真完成统计报表和分析材料上报工作

根据省成本局的工作部署和我们年初的工作计划,高质量的完成了农民种植意向的调查、农户农资购买情况调查、农户存售粮情况调查;开展了全年生猪生产成本收益情况和玉米直报调查。

4、加强领导、重视农调工作

5、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组织调查员学习培训

加强调查业务的培训工作,提高调查员业务水平。一年来我队采取了集中下点培训的方法进行。一年中分别三次集中基层调查员召开调查培训会,在培训会上总结过去成功的经验,提出存在不足之处,对照规范化、制度化要求进行针对性的培训,通过认真的培训,使调查员业务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给我们的农调工作起到较大的帮助;平时结合住户调查下到调查点去进行面对面的现场培训,针对调查户记帐情况和调查工作进行具体的辅导,同时对调查户和调查员存在的各种思想问题进行疏导和解决。全年集中辅助调查员培训次受训人员100余次,下点培训调查户60余次。并组织队员参加省、市组织的业务培训。

二、为价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进成本监审工作

成本监审是规范政府价格行为的重要措施,是提高政府定价科学性的重要制度,也是企业建立健全成本约束机制的重要手段。成本监审制度与价格听证制度、专家评审咨询制度、集体审价制度,一起构成了价格决策体系。

我队在成本监审的实际工作中,从成本监审的队伍建设入手,不断探索成本监审办法,完善成本监审制度,贯彻执行《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进行了严格的成本监审,取得了实效。并在绥中召开了全省成本监审局长会议,与各市共同探索成本监审办法,完善成本监审制度。

1、加强队伍建设,为做好成本监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探索成本监审办法,是做好成本监审工作的`关键

20XX年我们开展了商品楼价格成本调查、核定XXX自来水供水成本、核定XXX出租车有限公司出租车运营成本。

科学合理地进行成本监审,为政府确定价格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依据,充分考虑行业发展和合理的价格补偿,切实体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3、完善成本监审制度,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为提高企业成本约束能力,我们一是实行制定价格前监审,防止经营者的不合理费用支出,通过提价得到补偿;

二是实行定期监审,实现对经营成本的经常性监督,约束经营者成本不合理上升。

20XX年,我队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认真做好省监审分局布置的农本调查各项工作。

一是做好玉米成本直报、生猪成本直报;

二是做好农调户生猪情况调查表及其他调查数据上报工作;

三是加强对成本调查资料的利用,及时发现并反映政策落实中的实际问题,为促进农民增收服务。

20xx年入秋以来,部分农产品降价滞销现象在多地发生,农民利益受到伤害,“三农”问题再次凸显,为此,笔者深入晋城市域内的4县(市)6个专业村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如告下。

一、调查情况

沁水县郑庄镇南大村,是一个苹果专业村,共有324户,9O7口人,耕地3600亩,其中新老果园140O亩,占总面积的38%,有成年苹果树5万余株,平均单株产量40斤,200个经营户可年产苹果200多万斤,去年苹果每斤平均售价2.5元,户均年收入2.5万元。今年平均斤售价2元左右。全村要减收100多万元。其中最大的专业经营户郭虎保种植苹果12亩,总产苹果6万余斤,平均亩产5000斤,虽比去年增产,但收入反比去年下降,至今仍有很多苹果销售不了。

沁水县固县乡安上村,是一个蔬菜专业村,共有304户930人,总耕地2750亩。其中蔬菜种植面积1500亩,占耕地面积的55%。200多栋蔬菜大棚,生产的小瓜、茄子、青椒、西红柿等售价与去年基本持平,但南瓜、豆角、茄子、红白萝卜、白菜、大葱等大田菜售价均比去年略有下降。

陵川县西河底乡岭东村,是一个玉米专业村。全村150户600余人,耕地1200亩,共种植玉米1000亩。平均亩产达千斤,今年总产100万斤,去年每斤售价1.2元,今年0.8-0.9元,因此全村少收入40万元以上。其中最大的种植户毕五保承包100亩,共产玉米10万斤,虽比去年增产,却比去年减收4万多元。

沁水县胡底乡李家山村,种的谷子比较多。去年共种谷子100多亩,亩产800多斤,总产近10万斤,每斤谷子售价4元左右,小米5-6元。农民很高兴,种植的积极性大增,今年共种谷子200多亩,亩产与去年一样,总产约20万斤,比去年增加了1倍,但每斤只卖2元多一些,价格降了近一半,结果增产不增收。有几户两年都种了10亩谷子,由于价格下降太多,今年的收入基本上只有去年的一半。农民气愤而无奈地说:“米价卖了个谷价,老百姓吃亏太大,是谁坑了农家,谁能给咱补差?”

高平市寺庄镇南峪村,是一个黄梨专业村,全村126户507人,共有耕地1000亩,共种植黄梨和酥梨树3000余棵,梨的总产约30万斤,去年市场梨价每斤约2元,最差的也不下0.8元,今年市场每斤梨价1.5元,差的.0.5元,平均每斤降价0.5元,全村损失10多万元,且销路不畅。典型户崔国章有梨树100多棵,产梨1万多斤,因降价比去年少收6千多元。

泽州县周村镇苇町村是周村镇第二大村,包括4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共有1178户3027人,总耕地4800亩,农作物种植多元化,有小麦、玉米、谷子、大豆,油菜、葵花等,20xx年底人均纯收入为9130元。20xx年小麦每斤收购价为1.1元,和2014年基本持平。玉米收购价为每斤0.7-0.8元,比20xx年价格下降0.3-0.4元。谷子每斤2元左右比去年下降一半。高粱每斤下降0.5元,大豆基本持平,油菜籽每斤下降0.5元,生猪价经常波动,最近毛重每斤为8元左右。鸡蛋基本持平。羊价毛重每斤去年售12-13元,今年一斤9元左右。牛肉毛重每斤仍是13-15元。獭兔皮前几年一张70-80元,今年一张最多20元也没有人过问。在周村镇现在种一亩玉米需投资化肥200元,种子150元,犁地60元,种地30元,机收60元,共需400-500元。玉米平均亩产1000斤,每斤售0.8元,毛收入一亩800元,除去成本400元,纯收入还不如养一箱蜂高。

二、全国情况不容乐观

农产品降价滞销并非我市独有,据媒体披露,在其他一些地区乃至全国也普遍发生。可以说今年是多年以来农产品价格波动最为剧烈的一年。今年3月,陕西省礼泉县出现近百万斤贡梨滞销;4月浙江温州苍南遭遇大面积番茄滞销;5月安徽长丰遭遇草莓滞销,全县损失超过1.5亿元;同月,福建南安百万斤杨梅滞销。陕西泾阳县的圣女果出现卖难。5月以来,被媒体公开报道的西瓜滞销现象就出现在广西、安徽、江苏、河南、山东、河北、辽宁等多地。陕西周至县竹峪镇兰梅塬村是远近闻名的油桃生产基地,6月中旬,油桃成熟了,却没有客商来收购,果农们无奈之下将滞销的油桃倒进村头的河道里。还有很多桃子烂在了树上。早熟葡萄,受前期水果价位下降的影响,产地销售价也下降了很多。今年农产品价低卖难导致农户收入下降,严重伤害了农户种植的积极性,也使农民成了市场疲软的最大受害者。

三、对农产品降价滞销的几点看法

今年农产品的降价滞销,既是全国性普遍现象,又有区域性季节性特点,在有些地区不太明显,在有些地区格外严重。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这种波动也属正常。

这种现象的发生既有客观上的原因,又有主观上的原因,是两种原因交互作用的结果。从客观上看

一是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仍受气候条件制约,比如晋城今年风调雨顺,玉米谷子丰收,导致这两种产品因供应过多而降价。又如陕西省周至县竹峪镇兰梅塬村生产的油桃,就因为当地连续多天降雨,导致油桃无法采摘而烂到了地里。

二是受经济下行的影响,不少企业经营困难,职工收入减少,购买力相对下降,导致农产品经销商对销售市场缺乏乐观的预期,收购积极性下降,出现压价收购行为。

三是国际市场大宗农产品价格暴跌,导致部分农产品进口过多,冲击了国内市场。

从主观上看,一是政府有关部门未能及时准确发布市场需求信息,农民盲目跟风种植所致。

二是农产品种植存在品种单一,质量不高,品牌不响问题,市场竞争力太低。

三是农产品经销的中间环节太多,绿色通道不畅,过路费太高,拉高了终端农产品销售的价格,抑制了消费。

前几年晋城围绕煤炭产业做事的人收入和购买力很高,一定程度上拉高了农产品的销售价格,期望值很高的农民对今年市场向下波动缺乏思想准备,因而反应强烈。

四、个人的几点建议

第三,推动保险救助机制建设,引导农民多为农产品投保,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长期稳定的保险机制,防止“粮贱伤农”、“菜贵伤民”的现象重演。

第四,提高广大农民的市场意识,促使农民积极主动地了解掌握市场信息,逐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市场不断变化的形势。

一、我市农产品冷链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是冷链的关键环节冷冻冷藏骨干企业发展较快。目前已有三家上规模的专业冷链物流企业,包括三金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强盛冷冻食品公司、枝江市荣昌肉联厂,分别具有储藏、加工、销售蔬菜、水产品和猪肉一条龙产业链初步功能。

二是冷链关键基础设施已经具有一定能力。从统计数据来看,全市已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了总储藏量为2万多吨的冷冻冷藏库容,冷库建设占地面积达到3000多平方米。

三是储存结构由单一的猪肉开始扩大到多元化。除了生猪养殖、交易、屠宰、储藏、运销具有完整产业链外,蔬菜、水果等生鲜农产品也开始向种养、收购、加工、储藏、运输、分销一条龙方向发展,并已具有一定的冷冻冷藏能力,对平抑市场物价、打击过分投机和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作用。

二、农产品冷链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信息不对称。一方面大量农产品堆积压库,无处存放和运销;一方面加工能力不足,深加工高附加值配套不够,推销渠道不畅,农民往往丰产不丰收、增产不增值,农产品严重卖难。

二是贮藏容量与现实生产能力反差大。一方面,各种肉禽蛋和水果水产品蔬菜及其加工品批零销售市场看好,但收获季节高峰因运力和销售速度影响,大量需临时冷藏的鲜货,因储藏设施不匹配烂掉坏掉,损失巨大。

三是现有冷库设施陈旧落后,功能不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名优产品的质量,使优质产品大打折扣,影响了农产品声誉。

三、“十二五”农产品冷链市场前景及其特点

枝江市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资源十分丰富,是国家和湖北省确定的优质肉禽蛋和水果、水产、蔬菜生产基地,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具体特点是:

一是农产品资源丰富。先后建成了40万亩商品粮、18万亩优质棉、30万亩双低油、70万头瘦肉猪、700万只家禽、15万亩柑桔、15万亩砂梨、11万亩水产品、10万亩专用蔬菜、8万亩速生丰产林等10大农产品基地。农业产业化迅猛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已成规模。

二是农产品质量闻名中外。全市有近40件农产品商标在国家工商局注册,培育出“百里洲砂梨”、“白洋柑桔”、“七星台大蒜”、“董市白瓜”、“银山白桃”等一批农产品精品名牌,柑橘和大蒜等还远销世界各地。

三是上下游产业包括粮食、油脂、水果、蔬菜等初级农产品的深加工龙头企业迅速崛起。世联公司、湘宜水产品加工,鸿新、隆华等柑橘加工等企业,均已成为我市规模骨干企业和出口基地。

四是我市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水、公、铁、空运输及高速公路、铁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农产品资源丰富,2009年全市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总产量分别为30.31、30.,12、8.8,4、0.9,5、6.25万吨,为农产品冷链物流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现实物质基础和巨大的'想象空间。

四、“十二五”农产品冷链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是与长江经济带大物流相对接,将我市富有农产品冷链物流特色容进一体化,实现取长补短、优势共享;

二是建立农产品生产(养殖)、交易、加工、冷冻冷藏、运输、批发零售等一条龙大市场,形成跨行业跨产业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三是实现产销直接见面,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加快物流速度,减少流通过程中的产品变质,确保农产品质量,降低费用,让利于生产者和消费者。

四是加快与现有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规模相配套的储藏设施,在我市交通便利和运载吞吐量大的地方新建、扩建冷库,同时在农产品产量大和具有相对产业化规模的地方建加工厂,就地加工。

五、“十二五”农产品冷链发展规划的项目

一是在城区建设大型肉禽蛋冷冻区和生鲜品冷藏区。以现有荣昌肉联厂冷冻设施为基础,扩大容量,使之承担起供应市区10几万市民日常生活肉食品的重任,同时也起到加强储备,保障供应、打击投机,平抑物价、稳定市场肉价的蓄水池作用;集中城区周围几个乡镇的农产品,包括虾、鱼水产品,梨、瓜、菜等水果蔬菜,进行集中进库保管,保质保值,平衡供给。

二是适当扩大七星台冷库容量,使之成为该镇大蒜和油脂品等特色农产品的大本营。

三是在我市与城区交界的安福寺,建设规模较大、功能较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园,以该镇拥有省级食品加工工业园为依托,以该镇内拥有铁路编组站、高速公路道口、国际机场和高速铁路等大运量载体为优势,以该镇柑橘、桃等水果产量最大,其他生鲜食品品种多为基础,建成与新火车站地区大物流一体化的、融生鲜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冷藏、加工、装卸、运输、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冷链物流区。四是在顾家店镇以现有强盛冷冻厂为基础,以该镇仔猪交易中心为辅助,扩大强盛冷冻规模,使其成为乡镇肉品生产贮藏区域中心,以调剂市区市场。

六、“十二五”农产品冷链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是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要把该项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来完成,要站在解决农产品卖难、

提高农民收入和发展新兴产业、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政治高度来看待农产品冷链物流。

二是各个部门要大力扶持。

出台扶持农产品冷链的优惠政策,利用各级部门专项资金和财政资金投资,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如仓库群、冷冻冷藏室、冷冻冷藏设备、专用运输工具和与销售配套的信息网络等。

三是要结合市内冷链现有基础条件和物流要素优势,因地制宜,不能一哄而上或不顾现实条件“拉郎配”(即把冷库建在冷链农产品量小的地方),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冷链物流。四是主管部门要加强跟踪优质服务,做到规划到哪里服务到哪里;项目建设到哪里,哪里就有方便,项目建设不受阻碍。

一、xx县基本情况

xx县位于四川省阿坝州,是成都市菜篮子基地县,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3万亩。县城距离5.12地震震中汶川约56公里,人口约5万。全县年财政收入1500万左右,主要靠小水电和种植蔬菜水果。地震期间,农村房屋倒塌严重,县城大部分房屋成为危房。幸运的是,地震发生时,大多数农民都在菜地里忙碌,导致不到200人死亡。由于地震,原来xx县到成都的210公里二级公路因为很多路段被山体掩埋而无法通行。目前从成都到xx县只能绕行780公里,很多都是临时土路,要穿越很多高危路段。正因为如此,6月30日前,有大白菜、生菜、白萝卜、莲藕、芹菜等5个品种的蔬菜需要从xx县紧急调运销售,共计4100多吨。

二.工作组开展的工作

6月17日上午,我办接到中国商务部市场司的指示,要帮助同时,鉴于经局长批准,由我办市场运行监管部主任廖广辉、长沙市商务局市场运行监管部主任周晓阳、马王堆蔬菜批发市场副总裁尹、红星蔬菜批发市场副总裁邹玉峰组成的工作组于6月18日12时抵达四川成都。

6月20日上午,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负责人4人5人一组乘飞机到九寨换了车,克服疲劳和高原反应,冒着塌方和飞石的危险。8个多小时后,他们于当晚10点到达xx县,住在xx县商务局专门为工作组搭建的临时帐篷里,并立即与xx县商务局负责同志讨论工作。

6月21日上午,工作组利用帐篷开展工作,听取了县商务局和县农业局的详细介绍,反复研究讨论了解决卖菜难的问题,并对目前白菜、萝卜、白菜、芹菜的出库配送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成本计算。

以数量最大的3200吨大白菜为例,预计采购单价为200元/吨,由于绕行570公里,运费由原来的197.4元/吨提高到733.2元/吨,运输过程中损失至少1/3,每吨损失66.67元。另外,废弃物部分需要作为垃圾处xx,每吨大白菜的损耗部分需要缴纳垃圾处xx费40元。所以xx县,目前成都市场的大白菜批发价是0.32元/公斤,也就是640元/吨。也就是说,xx县每出口销售一吨大白菜,就要损失400元。工作组的结论是,除非政府给予相应的运费补贴,否则很难实现蔬菜的转出销售。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主要考虑从长效机制建设入手,帮助xx县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6月21日下午,工作组与分管商务的周副县长、分管农业的万副县长、xx县经贸局和农业水利局的同志一起,就解决xx县灾后重建中的农产品流通问题,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建设性意见:

第一,短期来看,鉴于地震造成的交通中断,绕道运输成本大幅增加,急需投放市场的蔬菜已达4000多吨。湖南省商务厅、长沙市商务局、长沙马王堆农产品有限公司、长沙红星农副产品市场共募集资金50万元。xx县商务局提出了恢复商业网点、实施农产品运输运费补贴等具体方案,经xx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同时协调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组织鼓励其市场经营者在每天11辆的基础上增加xx县蔬菜的调剂能力。

第二,从长远来看:

1.建议xx县政府抓住灾后重建的机遇,提前科学规划农产品批发市场、蔬菜冷藏运输设施和深加工设施的建设。

2.建议xx县商务部门和农业部门建立健全农产品信息发布机制。

3.加强产销衔接。长沙马王堆农产品有限公司、长沙红星农产品市场、成都农产品批发市场三家企业分别与xx县商业、农业部门签订了长期合作框架产销对接协议,拓宽xx县农产品流通渠道和辐射范围。三个市场的承诺:

1、负责组织和鼓励市场经销商到xx县运输农产品;

2.定期向xx县公布批发市场农产品销售信息,包括:农产品销售品种、销售价格、销售量;

3.优先考虑在xx县经销农产品的经销商,在xx县设立农产品销售区域;

5.保证xx县的商品先进入市场;

6.确保提供安全的交易环境和交易秩序;

7.组织、动员和鼓励市场经销商到xx县投资,建立蔬菜基地、蔬菜加工厂、冷库等。

三.后续工作的假设

2.建议商务部、财政部出台灾区农产品运输补贴措施,对四川省内企业和对口支援省市在灾区运输农产品提供运费补贴;

3.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要求国务院要求各对口支援省市,将灾区农业批量市场、冷藏运输设施、深加工设施的科学规划建设纳入对口支援范围。

THE END
1.我国肥料分类及执行标准大全执行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化肥有:GB/ T2946-1992氯化铵,GB/T20782- 2006农业用含磷型防爆硝酸铵,GB/T20784- 2006农业用硝酸钾,GB/ T20937- 2007农业用硫酸钾镁肥等。 二、有机肥 能直接供给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并富含有机物质的肥料。 常用品种有绿肥、人粪尿、厩肥、堆肥、沤肥、沼气肥和废弃物肥料,https://www.yunnanlinhua.com/newsinfo/7802696.html
2.氯化钾最新价格获取指南,最新氯化钾价格信息一网打尽!2、浏览搜索结果,选择多个可靠的化工行业网站、政府发布的信息等,了解氯化钾的最新价格趋势。 3、进入专业网站,如中国化工网,查看氯化钾的详细报价、分析等信息。 4、关注氯化钾相关新闻,特别是国内外市场动态、政策变化等。 5、如有需要,联系当地的化工市场或农资市场的商家,了解更具体的氯化钾价格。 https://m.dlq818.com/post/42259.html
3.肥料级氯化钾新国标发布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了“肥料级氯化钾国家标准GB/T 37918-2019”,并宣布于2020年3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将氧化钾含量指标从55%-60%提升至57%-62%;水分含量缩减了2倍以上;首次出台钠离子、水不溶物这类“杂质”的含量限定指标。 https://gxs.guiyang.gov.cn/nzfw/nzfwnzxx/201910/t20191029_16887950.html
4.肥料级氯化钾新国标发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了“肥料级氯化钾国家标准GB/T 37918-2019”,并宣布于2020年3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首次出台钠离子、水不溶物这类“杂质”的含量限定指标,将氧化钾含量指标从55%-60%提升至57%-62%;水分含量缩减了2倍以上。 https://www.chemicalbook.com/NewsInfo_17428.htm
5.GB/T37918GB/T 37918-2019肥料级氯化钾.pdf 16页内容提供方:中国标准出版社 大小:395.19 KB 字数:约2.1万字 发布时间:2019-10-11发布于四川 浏览人气:1476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1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GB/T 37918-2019肥料级氯化钾.pdf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1011/5102100224002134.shtm
6.GB/T379182019肥料级氯化钾《GB/T 37918-2019 肥料级氯化钾》本标准规定了肥料级氯化钾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各类含钾卤水和含钾盐矿按各种工艺生产的肥料级氯化钾产品。 状态:现行http://www.csres.com/detail/332952.html
7.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胡承孝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成员及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柑橘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土壤肥料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肥料应用协会常务理事、农业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http://school.freekaoyan.com/hb/hzau/daoshi/2021/07-29/16275713091491290.shtml
8.《肥料基础知识200问》太全太实用了!(1)执行标准不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法律规定,生产复混肥执行的标准是《复混肥料》强制性国家标准。而生产复合肥执行的都是由生产企业起草完成后送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的企业标准。 (2)生产工艺不同:复混肥的生产工艺比较简单,通常是将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通过机械混匀加工,一般不需要利用昂贵化学生产设备。而复https://www.360doc.cn/article/256492_936179149.html
9.中国农资氯化钾青州市晟荣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专营店商品名称:中国农资氯化钾商品货号 :FDD005600品牌 :美盛产地 :--产品型号 :--包装规格 :50kg等级 :肥料级生产许可证号 :国标含量 :K2O≥62%产品形态 :白色粉末主要用途 :-- --售后保障-- 肥多多承诺 肥多多平台卖家销售并发货的商品,由平台卖家提供发票和相应的售后服务。请您放心购买!如您购物环节遇到任何问https://item.feidoodoo.com/goods/5600.html
10.新型肥料网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国家标准修改 2023年3月1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发布GB/T 18877-2020《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第1号修改单,修改了有机质含量要求和5种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在此提醒相关生产 各种化肥,一周涨跌多少?最新数据公布了! 4月24日中国尿素批发价格指数(CNPI)为2684.05点, 环比下跌38.38点,跌幅http://cnfert.com/
11.中国农资<正>6月11日中国氯化钾批发价格指数(CKPI)为2077.60点上周(6月4日-6月8日),市场进入新价格消化期,氯化钾价格高位盘整。6月11日中国氯化钾批发价格指数(CKPI)为2077.60点,环比下跌7.43点,跌幅为0.36%;同比上涨190.51点,涨幅为10.10%;比基期下跌1212.99点,跌幅为36.86%。供给情况:国产钾方面,市场供应量充足,盐http://nzkj.cbpt.cnki.net/WKB2/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18&st=20
12.川发龙蟒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肥料级磷酸氢钙(又称“白肥”),它含水溶性磷、枸溶性磷和一定的中微量元素,有速效和缓效双重特点,可直接施用于农田或用于经济作物专用复合肥、复混肥的配制。 肥料级磷酸氢钙质量标准执行《肥料级磷酸氢钙》HG/T 3275-1999。国内常见的肥料级磷酸氢钙产品按有效五氧化二磷(P2O5)含量15%、20%、25%,分合格http://yuanchuang.10jqka.com.cn/20240422/c657158387.shtml
13.中国化肥网·12月2日绥芬河开元氯化钾销售动态 ·12月2日中化(山东)氯化钾销售动态 ·12月2日中农舜天复合肥产销动态 价格 出厂 ·中国化肥网12月2日尿素日报 ·2013年11月第四周钾肥市场周报(11 ·2013年11月第四周复合肥市场周报( ·2013年11月第四周磷酸铵市场周报( http://www.fert.cn/default.html
14.中国钾资源的开发利用概述化肥市场从钾资源颁布情况看,我国钾矿储量主要集中在青海的柴达木盆地和新疆的罗布泊地区,约占总储量的96%以上。我国钾矿以卤水钾矿为主,固体钾盐少,与世界钾盐相反,我国卤水钾矿占总量的98%以上,固体钾盐仅占2%左右。目前,中国利用可溶性钾资源加工生产的钾盐产品(也称一次性钾盐产品)主要有氯化钾、硫酸钾、硫酸钾镁肥,而http://www.ampcn.com/news/detail/86171.asp
15.钾肥价格行情今天一周钾肥价格行情今天一周查询中国农资网有个钾肥专题,里面有大量关于钾肥的资讯。你可以看看。 三种钾肥叶面施肥吸收速率 不论是市场上最常见的钾肥,还是农民经常选购的钾肥,还是作物上经常使用钾肥,咱们常见和常用的钾肥主要有三种——硝酸钾、硫酸钾、氯化钾。虽然这三种肥料都是钾肥,都含氧化钾,都可以为作物很好地补充钾肥,但因为它们具有不同https://liumingwang.com/102280.html
16.必备技能:鉴别化肥农药真假的常用方法南方plus外观为白色结晶。农业用磷酸二氢钾含量应≥92.0%(以干基计)。磷酸二氢钾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 02 鉴别真假化肥方法 1、包装鉴别法 检查标志 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化肥包装袋上必须注明产品名称、养分含量、等级、商标、净重、标准代号、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号标志。如果没有上述标志或标志不完整,则可能是假冒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1/11/c4590813.html
17.中国农资品牌介绍中国农资超市有机肥农药标准号 标准名称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标准详情 GB/T 6549-2011 氯化钾 2011-07-20 2012-06-01 详情 GH/T 1223-2018 种子追溯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2018-06-20 2018-10-01 详情 GH/T 1222-2018 种子零售管理信息化技术规范 2018-06-20 2018-10-01 详情 GH/T 1200-2018 农资追溯电子标签(RFID)技术规范 2018https://www.maigoo.com/brand/29170.html
18.我国化肥的使用现状8篇(全文)1.3注意肥料中氮、磷、钾的养分含量 国家有关部门规定;除了三要素氮、磷、钾外,其他中量、微量元素,如硫、锌、钙、镁等不包括在含量标准内。三元素复合肥一般以氮、磷、钾含量15%、15%、15%为标准,总养分含量应高于45%。而有些化肥厂家在包装上做文章,如有的复合肥包装上写明氮、磷、钾总养分含量≥45%https://www.99xueshu.com/w/fileatv45n5u.html
19.2023年钾肥十大品牌排行榜下属全资子公司格尔木藏格钾肥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氯化钾的生产和销售,公司拥有察尔汗盐湖开采面积724.3493平方公里,年生产能力达200万吨。子公司现已发展成为国内氯化钾行业第二大生产企业,氯化钾产品国家标准起草单位之一。 2017年成立藏格矿业全资孙公司格尔木藏格锂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亿,主要从事电池级碳酸锂的生产、销售https://www.chinabgao.com/brand/70884.html
20.农资导报专栏次日,印度钾肥有限公司(IPL)也签订了新的标准氯化钾大合同,价格为279美元,比中国的合同价格高6美元。 农资导报 2024-07-11 19:46 种植业 进出口 化肥 273美元/吨,2024年度中国钾肥大合同达成! 7月9日,中方钾肥进口谈判小组与食安供应链有限公司(FSS)达成一致,确定2024年度钾肥进口合同价格为CFR273美元/吨,http://ngx.179c.com/column/97.html
21.良好农业规范GAP食品安全与风险分析食品论坛5.检查过程中发现,农场能按组织的种植操作规程统一进行农事活动,如:种植产品和肥料等统一由公司进购、配置和分发使用,抽查认为种植基地的硬件符合标准要求,操作人员对种植规程、卫生要求、人员安全须知等文件能做到基本了解并按其操作,通过现场询问可判断种植人员具有综合农作物管理和综合病虫害管理的意识。 6. 农场对良https://bbs.foodmate.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5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