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肥被誉为“粮食中的粮食”,是一种以钾元素为主要养分的肥料。钾是农作物生长三大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具有增强农作物的抗旱、抗寒、抗病、抗盐、抗倒伏的能力,对作物稳产、高产有明显作用,因此几乎每种作物都需要适量施用钾肥。钾肥主要有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以及硫酸钾镁等品种。其中氯化钾由于其养份浓度高,资源丰富,价格相对低廉,在农业生产中起主导作用,占所施钾肥数量的95%以上。
一、行业市场发展情况
1、化肥市场发展情况
随着我国各地深入推进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我国农用化肥施用折吨量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农用化肥施用量为5191.3万吨,2022年我国农用化肥施用折吨量为5079.2万吨,较2021年下降112.06万吨,同比下降2.16%。
2、钾肥市场发展情况
1、市场规模
近年我国钾肥市场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尤其是进入2021年由于成本和价格上升,使得我国整体钾肥市场景气度较高。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钾肥市场规模约521.94亿元,较2021年增长54.6%左右。
目前在钾肥市场中,氯化钾是主要品类,可用于种植多种作物。近年由于下游市场消费需求持续提升,我国氯化钾产品市场销量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氯化钾产品市场销量达1523万吨,占钾肥销售总量的74.3%。
2、供需规模情况
虽然2019年以来随着非洲猪瘟、疫情开始、地缘冲突、粮食危机、人工和运输成本上升等多因素导致,近几年我国钾肥整体供需波动较为剧烈,但在政府持续引导保供情况下,从年度波动来看幅度较小。整体来看,目前我国钾肥市场供不应求,供需缺口较大。
产量方面:2022年受上半年价格大增,企业开工率提升,产量为952.11万吨,较2021年小幅度提升。需求方面:近几年我国农业出现蓬勃发展,因此对钾肥需求日益增加。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钾肥(折纯氯化钾)需求量为1695.09万吨,较2021年小幅度提升。
3、进出口情况
就我国钾肥进出口而言,由于我国钾资源总体稀缺,钾盐资源储量逐年减少,产量增长乏力,使得长期依赖于进口,且主要以氯化钾为主,进口依存度始终维持在50%以上。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钾肥(折纯氯化钾)进口量759.5万吨左右;而出口量16.52万吨,较2021年下降明显。
目前,我国锰酸锂行业集中度较高,2023年CR5达到65%,CR10超过80%。按照2023年出货量,我国锰酸锂市场竞争格局可以分为三个梯队。其中,位于第一梯队的企业为博石高科
百菌清作为一种重要的农药产品,在全球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相较传统保护性杀菌剂,百菌清需求量增长较快。2016年全球百菌清需求量为4.9万吨(折百),2020年增至6.2万吨,年复合增速达到6.1%,预计2025年全球百菌清需求量达7.2万吨。
氯化铵下游具有刚需属性,大部分的氯化铵都用于生产复合肥,国内传统刚需旺季为3-5月春耕肥,8-9月秋季肥。数据显示,2022复合肥在我国氯化铵下游消费中的占比达到87%,是拉动氯化铵需求增长的主要力量。而在电池、电镀、医药等领域,氯化铵消费较小,新兴领域有待拓展。
我国是PMMA净进口国,近年来进口量始终大于出口量,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具体来看,近年来我国PMMA进口量始终维持在18万吨以下,但自2022年起逐年下滑,2023年达到18.22万吨,同比下降5.5%
我国聚氯乙烯下游需求主要来自管材/管件、型材/门窗及板材(地板/墙板),与房地产行业关系度紧密。因此,房地产行业也成为我国聚氯乙烯最大终端需求领域,2021年占比达到48%;基建为第二大终端需求领域,占比达到17%。
除了钢铁、铝钒合金等传统领域外,目前我国五氧化二钒应用领域还拓展至全钒液流电池这个新兴领域,是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的主要原料之一,1kwh电解液大约需要使用8-9公斤五氧化二钒。
在产能增加和下游旺盛需求推动下,我国光伏压延玻璃产量快速上升,2023年达到2478.3万吨,同比增长54.3%。
2018-2019年,我国无聚苯乙烯生产装置投放,其产能维持在311万吨左右。但自2020年开始,随着聚苯乙烯生产装置相继建成投产,行业新一轮扩能周期启动,至2023年其产能突破600万吨大关,达到615万吨,同比增长19.42%。目前,我国聚苯乙烯产能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靠近上游原材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