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取消了农业税很多年了,当年对取消农业税是叫好声一片,但现在中国的农村社会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农业人口急剧下降,已经不足40%,2023年中国城镇人口超过65%!而且农业人口当中都是老人和留守儿童,以劳动力比例来看,农业人口的比例将更低,而且还在快速降低当中。在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之后,对取消农业税的问题,社会也开始有了反思。这里我们要从农业征税权的层面,来理解农业税的重要。尤其是农业税是国家的粮食征收体系,在战争等状态之下,市场会因战乱失效的。
对个体而言,大家一般都是不想交税的,以利诱出来的民意,就是民粹的一种。农村现在还很贫穷,中国城市发达了,为了国家粮食的安全,中国的城市在反哺农业,国家投入给农业的补贴非常高。但国家的强盛和安全,是全民族整体的巨大利益,不能是小群体的精致利己主义所主导。谁都不愿意缴税,但农民不交税就是为了农民好么?工人不交税就是为了工人好么?
张捷研究员
中国目前国家给农业的补贴,很多地方已经比当年的农业税多,国家实施精准扶贫以后,补贴的钱还可以比上缴的粮食价值高。但国家补贴的前提是,给你的耕地是有责任的,你必须要种田,不能撂荒耕地,要保障粮食种植面积,保障全国的粮食产量稳定在高位,这个关系到全民族的粮食安全。
现在对农村的责任田,是只讲权利不讲义务,当年为啥叫做责任田,其中的“责任”二字,就是说你要保证上缴该田地在人民公社时期所对应的公粮。若是你耕地撂荒的,责任田就要收回来,重新进行分配。后来是责任田的这个责任,在中国粮食增产,粮食压力不那么大的时候,粮票也废除了,演变的结果就相当于把计划内粮食与计划外粮食的价格差,给上缴就成了,这部分就变成了村提留等农业税,等于是实物的税收变成了货币税收。
实物税收变成货币税收,其实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因为真的到了危机的时候,可能就是货币不能变成实物了。就如明朝的灭亡,说是明朝军费年年涨,背后则是在西北旱灾,小冰河时代气候灾难,粮食价格暴涨,同时西方国家发现美洲全球白银产量成倍增加,日本发现石见银山产量曾经高达全球的三分之一,粮食少了白银还贬值,粮食被惜售,明朝的军费增加实际上的买粮买不起了。明朝的税政是货币税收则难以增长,货币税收的问题立即展现,因此农业税从实物变成了货币,中国的农耕土地大量就在南方被撂荒了,大量的土地被占来建设了,以至于广东、浙江等省份粮食大减,其中浙江的粮食南巡以来的30年,粮食变成了原来的三分之一,结果就是河南的粮食产量是十个浙江,内蒙古的粮食产量是两个浙江,连甘肃的粮食产量都是两个浙江。如果各地都是如此,未来真的中国粮食短缺,下面怎么办?
另外现在农村发展很快,大量的农田被流转到种地大户手里,对种地大户和小农经济,税收的作用肯定也是不同的,农业的补贴也是不同的,如何差别化管理也很重要,没有了农业税,也就是对所有的主体都一样了,非常有利于大资本的下乡。在取消了农业税之后,有关专家就提出了农村资产池,要对接中外资本,要资本下乡和市民下乡。他们来了也没有税了,国家免除农业税,变成了为资本在乡间扩张铺路,没有了农业税的制约,国家就少了对他们的监管手段,各种虚报的数据,也不会有偷税漏税的嫌疑了。
还有农村基层的博弈,也有你想不到的层面。总说在农村,收村提留等农业税,村霸如何如何,农民意见很大。不过若村霸不给农民应得的国家补贴,农民则不交给他村提留。但若是没有了农业税,却有国家大量补贴下来,农民去找村霸,是不是更难以要到补贴?!因此在国家对农村开始反哺,补贴可能多于农业税的时候,此时取消了农业税,在农村基层的博弈下,得利的未必是农民。收了农业税国家再补贴返回下去,若补贴被截留下面就收不上来了,而且国家可以针对纳税主体点对点;而取消了农业税之后的补贴下发,对下面点对点给谁,就容易作弊了,截留起来非常方便了,而且他们不收钱了,政府还要给他们发经费。所以取消了农业税,“乡贤”们也一片叫好。以前的农业税是他们的小金库,现在的政府补贴是他们的小金库,有关专家还要求政府的补贴,对接到县域,里面就是有故事的。搞农业税和补贴并行,让农民作为纳税人去领取补贴,以纳税凭证作为补贴凭证,补贴比税收增加的多,结果就是部分地区“乡贤”村霸们都难以从中截留得利,他们当然要极力的反对。现在只有补贴没有税,他们就容易坐支渔利雁过拔毛了。
说了前面的基层博弈,我们就更可以理解农业税实际上是一个间接税,与人头税是不同的,以前人头税叫丁税,农业税叫做田赋,后来摊丁入亩,是两个税的合并,是间接税田赋吸收直接税人头税,也说明通过间接税来替代直接税是有好处的,间接税的承担着是可以转嫁的,摊丁入亩的结果是地主承担田赋,而直接税人头税则是真正的穷人之负担。中国后拉的农业税,其实也是转嫁的,没有了这个税负,就可以虚高价值作假,可以补贴作假等等,在国家补贴之下,税负怎么承担也有故事,村霸转嫁税负给农民,我们还可以另外通过其他法规进行限制。这样的转嫁,我们可以看看例子,就如过路费不收了,货车司机是不会因此多赚钱的,运费会降低,老板给司机拉货的报酬里面也要减去运费,其实农业税对农民也是类似的。
看清了转嫁的关系,我们还要知道现在的经济环境变了,情况也不同了。以前是国家的粮食为主要渠道,而现在是各种资本下乡,资本下乡搞农业,主要干的就是抓两头,一个是种源一个是收购,把两头的绑定,中间的种植是最有风险的甩给农民,而且从定价权上,农民是没有定价权的,你少收了税,这部分利益也到不了农民手里,资本知道农民赚得多了,就可以种子提价和收购压价,把农民的减税免税所得,再一次转移到资本的利润里面,结果就是对资本的利益输送。把其中的输送原理看清楚,时移势易,我们也要与时俱进,不能刻舟求剑。现在是下乡资本与国家博弈利益,那有的倡导废除农业税的专家,也在国内最大的资本饲料集团、养猪集团当董事,收购粮食的价格转移支付,他们才是实际占有农业税免除的利益之群体,农民利益不过是挂了羊头而已。
另外还有一个层面需要我们注意,就是征税的成本,古代就农业税征税成本极高,产生了种种陋规,让官吏渔利,甚至成为了官吏半合法的灰色收入。在改革开放的早期,中国的农村征税一样的是管理成本巨大,各种村霸横行乡里,随意加大和中饱私囊,当时不收取,对农民的利益好处是巨大的。而且对农业当年是求发展,没有多少补贴。但现在则不同了,不但大量补贴精准扶贫,而且有了低成本的管理手段。也就是网络时代,管理成本极大降低,因此对农民才可以精准扶贫,每个农民都有“明白卡”,补贴和扶贫支持他有多少,拿到了多少,可以一项项的写在卡上,此时征粮和征税,以及对应的补贴,就可以精细化管理,让农民得到的比缴纳的要多,让资本不能无序扩张。但在能够管理的时候,本来网络捅到底到农民个人的时候,某些三农专家却要把国家的补贴对接的县域,又喝了一次农业的血,对此一般老百姓是不容易看透的,是被卖了还给他叫好,为他数钱。
最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层面,就是农业税的征税体系存在,是一个国家从上到下,直接捅到基层的一个征税体系,这个征收体系在危机的时候征收粮食保障城市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样的征收体系,等到战争和危机的时候,虽然粮食产量没有减少多少,足够全国人吃饱,但在涨价预期之下农民大量惜售,或者农民要储藏原来一年的粮食变成储藏二年的粮食,粮食需求立即翻倍,导致粮食征收不上来,那就是政权可能要出现危机。
现在土地说是属于自己,结果是私分了私人占有,没有啥对等义务,实质与私有无异。那为啥要叫承包呢?农民承包了啥?包产到户的包产体现在哪里?如果是小农收入低,咱们支持免税的,而且还要扶贫,要补贴,要给他们最低保障,但若是对土地被兼并后成为大地主的人,国家对他们还免税不?!就如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义务,你收入低可以不征,收入高可以多征,但你不能说我穷,我这个纳税的义务就没有,国家的个人所得税就应当取消!这是两种不同的问题,现在已经有资本下乡,流转兼并土地形成了大农庄,对大农庄的资本掠夺要是不征税,以后土地兼并就会更严重,资本将无序扩张。农业税对老农民,应当补贴得比交得税要多,对经营性的资本,就要不同情况,现在是反过来,真正给农民的补贴是农民经常拿不到,资本反而是都能拿得到。
在明朝的末期,东林党的行为,把政府的税收从实物变成货币,降低了政府的征税权,而现代在的“新东林党”主张取消农业税的效果也是类似的。中国与美国的对抗加剧,美国封锁和台海的压力,粮食的危机也是可能发生的,如果危机之下,城市粮食的供应不能保障,政府就要崩溃的?所以农业税背后是农业征税权,农业征税权是实物的重要性多于货币,农业征税权保障的不是收益而是安全!
“新东林党”创造了一个理论,背后是西方霸权基金和NGO的支持,是芝加哥男孩和伯克利黑帮的联合体,他们把中国崛起都变成了掠夺农民,对中国的发展成就进行妖魔化,但中国的农业GDP才多少?可能掠夺就致富吗?而中国要是有了经济危机,农业的GDP才多少?能够拯救危机?!中国发展农村上缴粮食,比以前上缴的农业税多吗?中国的工业人口当年才多少?不到20%!中国出口粮食的占比多少?二三百万吨看着很多,但只不过是农业粮食产量的1%!这个比例,不是应当缴纳的农业税吗?
因为现在中美的战争风险加剧,一旦战争粮食恐慌的话,中国则可能战败!但可能有人会问,美国为啥市场经济不担心粮食恐慌呢?原因就是美国跟你打仗的幕后支持者,就是资本啊!中国的资本跟中国一起抗美么?中国的市场被外资渗透了多少?而且美国人均粮食是多少?战场会到美国本土上吗?政权粮食征收能力和控制粮价的需求,与战场在不在你境内关系巨大。当年解放战争能够打赢,关键就是我们解决了粮食供应,而国民党在战争当中所有的腐败,也不就是与资本同流合污的囤积居奇,导致市场没有足够粮食,货币彻底失去信用?!后来共产党占领上海,打赢与上海资本投机的金融战争,也是依靠有解放区的供应为后盾的。对此我们看到三农公知们对这个过程也是造谣发明历史的,说当年解放战争胜利是没有现代化,而且现在则破坏国家的粮食征收能力,也就是破坏国家战时的供应能力和党的执政基础。
因此即使是在现代社会,对一个崛起的大国,农业是重要的,农业强国是必须的,而一个政府要是有力的政府,在农业强国的基础之上,政府的农业征税权才是关键,政府保障粮食供应能力也是关键,而不是各种所谓的减税,政府的控制没有了,在现代“新东林党”嘴里变成了乡村自治,变成了乡贤,还要当历史发明家,说中国历史上都是皇权不下县,而实际上是皇帝的朝廷命官不下县,对县城的乡村征税能力,从来都是到位的。现在要破坏中国的稳定、公信力和国家治理能力,其中的一个做法就是削弱政府的征税权,尤其是在粮食领域的农产品实物的征税权,破坏粮食安全不光是产量,还有渠道和保障分配能力,因为粮食安全就是国家安全。
在中美博弈激化,粮食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之下,中国的应对我们也说一下,一个是中国农垦的成功!从当年的北大荒、新疆的建设兵团到现在的农垦,我们要知道中国几个农垦大省的粮食贡献:黑龙江20多年来增长的粮食,是整个加拿大的粮食产量;吉林增产的粮食,是两个日本的产量;以前是牧区的内蒙古,粮食增产了四个浙江省的产量,内蒙粮食的总产量已经超过粮食大省四川。农垦体系成为国家粮食的保障,而且农垦企业不是国资委下属,而是财政部下属!农垦的粮食产量可以养活几亿人,在关键时刻可以支持城市的基本粮食供应。另外一个重要的层面,就是中国建设供销社体系,中国在二十大后对全国供销总社以及各地的分社,在大力扶持发展,整个全国的供销体系对农产品实物的征收保障能力,在国家粮食危机的关键时刻,可能能够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