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打造中医农业产业+乡村旅游模式盘活闲置土地助力乡村振兴!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黄桂风摄影报道)今年儋州市政府报告提出:“儋州洋浦一体化聚力实施,加快推动乡村振兴。稳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积极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

那么,在儋州洋浦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如何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近日,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走访了儋州市中和镇黄江村,这里有一个中医农业产业基地,通过现有的瓜菜种植,该基地带动了周边乡村发展,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帮助他们提升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发展高效农业产业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人勤春来早,万事日相催。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儋州市各镇农业生产陆续展开,农户忙春耕、备生产,田间地头处处呈现了一幅幅美丽的春耕画卷,孕育了一个个新的希望。

一大早,记者走进海南省全域土地整治示范点——儋州市中和镇黄江村江心岛中医农业产业基地,在一派鸟语花香、绿色盎然中,感受着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田园气息。该基地从2020年底作为全域土地整治后,如今已打造成总面积2300亩的综合性大型中医农业产业基地。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在翠绿的白菜地里,记者看到,前来务工的几名村民正在动作娴熟的点播、覆土,整个“流水线”紧张有序,上演了一幅最美春耕图。看到记者的到来,几位村民笑意盈盈的把锄头递给记者,示意记者来体验一把种菜的感觉。“我去年就过来这里工作了,主要是负责种菜,在这里工作很开心,一个月工资有3000多元,这里离家近,我们既能打工挣钱,家里的活又能顾得上,真的太好了。”黄江村村民羊大姐笑着说道。

记者信步来到隔壁的白萝卜地里,只见来自昌江的采购商孙先生正在兴致勃勃地拔萝卜,不一会,田间里就堆满了像瓷娃娃一样洁白可爱的白萝卜。“我今天特地过来采购4000多斤的白萝卜带回昌江,主要用于员工用餐和萝卜腌制。这里的白萝卜绿色无污染、水分多口感甘甜,质量非常好,价格也比市场上低廉。”孙先生说。

正在此时,一位正在田间指导村民蔬菜种植技巧的人吸引了记者视线,他叫郑礼夫,是海南州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总负责人。他告诉记者,这片中医农业产业基地一共占地2300亩,基地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三降、一保、二增”,既降农残、降化肥用量、降重金属污染、保质量、增产增效,坚持使用中药进行土壤地力改良,保障农产品品质。

目前,基地种植的瓜菜有豇豆、小白菜、菜花、地瓜、黄瓜等十几种。而在种植的过程中,基地会采取用喷洒中药的方式来预防病虫害。通过中医发展农业以后,基地所种植的蔬菜产量均会有所增加。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郑礼夫表示,基地通过从农户手上流转土地,利用中医技术,打造绿色生态瓜菜种植基地。在今后的规划中,会涵盖600亩油菜基地、1000亩水稻基地、500亩蔬菜基地、70亩学生教学体验田、30亩太空植物试验田。基地将形成科研、康养、旅游、生态种植的绿色生态立体农业发展模式,带动更多地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原先这块土地是撂荒土地,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把它作为一个全域性的土地整治,然后再引入社会资本,从而把撂荒土地真正盘活起来。中医农业产业基地复耕后,让当地老百姓可以就近就业,提高老百姓经济收入,通过产业有效促进乡村振兴。”中和镇黄江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珍育告诉记者。

据了解,虽然这个基地目前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是通过现有的瓜菜种植,基地已经开始带动周边乡村的发展,给当地的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帮助他们提升收入。

黄江村委会第一书记、驻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郑孟德说,中医农业产业基地的发展,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了村民收入。目前固定就业的村民有十多个人,现在临时工也有,每天预计是120-150元一天,像村里的一些老人,不能出去打工的,现在也能赚到生活费。

打造农业+旅游模式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黄江村江心岛现代农业生态油菜花基地。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已经盛开,这黄澄澄的美景真的是让人流连忘返。油菜花周围还开着白色、粉红、深红色的格桑花,微风一吹,格桑花就像迎风的少女一样,微笑着和路人打招呼。

“快看啊,这里像花海一样,太美了,快帮我拍照。”来自海口的蔡女士,此次跟随海口旅游团来到油菜花基地游玩,她兴奋的告诉记者,这里的油菜花和格桑花很美,平时在城市里很少有机会看到那么漂亮的田园风光,下次她要带上亲朋好友一块来体验。记者注意到,在该油菜花基地,许多市县的旅游团纷纷慕名前来游玩,基地旁停靠着多辆大巴车和小轿车。

据介绍,打造特色农业+旅游模式,是中和镇黄江村目前实施产业发展的主要抓手。赵珍育表示,下一步将打造高效特色农业生产和观光旅游基地,以民俗文化为魂、以田园风光为韵,在周边建立民宿,打造特色产品销售店、农家乐等配套设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玩,体验乡村游,让村民吃上“旅游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据悉,今后五年,是推进儋州洋浦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儋州市委、市政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努力打造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新高地。

THE END
1.如何打造好“农业+”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是产业兴旺,农业发展是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的根基。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传统农业模式的变更提出了要求,新时代亟需创新和完善农村的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在农业与其他产业相融合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示范典例。鉴于此,本文以福建省建宁县为例,运用质性访谈和案例分析等研究https://www.jufair.com/information/61662.html
2.“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课题主持人:谷小青 内容提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各行各业受其影响越来越大,无论在学习方面还是在工作与生活方面,人们都越来越无法与互联网脱离,同时也越来越依赖互联网技术。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发展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组织实施“互联网+”重大工程,加快推进基于互联http://www.hnskl.org/m/list_78/4084.html
3.神州信息:“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及实现路径神州信息:“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及实现路径 作者/毕龙飞,神州信息农业农村大数据专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互联网+”经济形式迅速兴起,也深刻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现代农业的发展必然要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https://blog.csdn.net/baidu_31160581/article/details/121747884
4.深化“1+”发展模式大荔县新型农业发展结“硕果”陕西网讯(实习记者 王思敏)8月27日,由陕西省委网信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的“‘陕’耀小康路 放歌赞三秦”—“让世界倾听陕西声音”主题采访团走进农业大县—大荔县,探索多产融合的新农业发展模式。 大荔县地处黄河之滨、华山脚下,素有“三秦通衢”“三辅重镇”之称,荣获“国家文明城https://www.ishaanxi.com/c/2020/0829/1809541.shtml
5.浅谈"光伏+农业"产业的发展模式中国农学通报 2022,38(11):144-152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浅谈"光伏+农业"产业的发展模式 汤俊超 1,2,吴宜文 1,张姚 1,2,曹庆穗 1,吴照学 2,夏礼如 1,鲍恩财 1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设施与装备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14; 2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https://www.casb.org.cn/C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28145
6.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精选十篇)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篇1 一、案例介绍 南王山谷位于山东蓬莱市东南, 是蓬莱最为著名的葡萄酒产区,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占地12km2的中粮集团君顶酒庄, 内集葡萄种植、高级酒生产、酒文化展示、葡萄酒科研、旅游观光于一身, 被业界称为“南王山谷模式”, 受到广泛关注。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s636x77.html
7.探索“农业+”新模式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作为一个农业大县,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如何发展现代农业? 安义县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抢抓“南昌绿谷”战略机遇,探索“农业+”新模式,以重点项目建设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升级,不断延伸农产品加工链条,加速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实现了农业产业的“接二连三”。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113/00/21817113_622207302.shtml
8.“互联网+跨境农业”模式组成现代农业高效发展直播“互联网+跨境农业”模式组成现代农业高效发展 295 在这样一个文学快餐时代,如何取悦00后? 295 开启悬疑文学新品类,00后最受欢迎的悬疑IP 295 IP到底有多少潜在价值?如何撬动商业杠杆 295 惊人院:00后解忧杂货铺,浇筑二次元世界 295 如何让孩子触摸科学? https://v.pptv.com/page/0R0FiavJYyAZp508.html
9.特色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互联网+”新模式推动现代农业发展7月20日下午,徽火振心小队暑期社会实践赴安徽巢湖开展暑期调研,前往巢湖市烔炀镇农技站,采访许杨主任,与其深入交流,探讨当地现代农业发展情况。 实行稻虾混养,实现绿色发展 通过对许杨主任的采访,团队了解到,烔炀镇目前农业发展方向以产业化为主,在稻虾混养模式方面进行稻虾轮作和连作、稻虾的加工、建立特色交易市场https://digi.china.com/digi/20230808/202308081388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