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助农业,绿色福建促发展

炎炎夏日,如果在家就能吃到新鲜采摘的有机水果,再来一杯生态农场培植的果蔬饮料,最是清凉解暑。位于福州市闽侯县鸿尾乡南坑村的福建有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有伦生态农业),就是一家致力于开展社区支持农业(CSA)试运营的农业公司。一份份新鲜饱满的蔬菜被采摘下来,清洗干净,包装起来,送到社区居民的手上。从此,居民们在家也能轻松享受有机蔬果。

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居民们对食物的要求也逐步升高。有论生态农业为了满足居民需求,专门组建生产种植团队和市场运营团队,与福州市区物业合作,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的生态蔬菜,蔬菜从采摘到配送到居民手上不超过24小时,保证新鲜。

返乡创业,探索发展新路径

有论生态农业的总经理陈能文常说:“我喜欢土地,它可以给我带来安静和思考。”陈能文出生在闽侯县鸿尾乡南坑村,鸿尾乡悠久的历史、富饶的土地,孕育了灿烂的农耕文化。这片土地也深深地影响着陈能文,他对农业始终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政府大力扶持农业的举措,让他看到发展农业的潜力。2012年,他毅然放弃车行工作,返回老家,创立福建有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但陈能文毫不畏惧,因为他心里已经有了清晰的思路。他将企业发展的关键定位在三点:一是生产基地,二是团队,三是市场。

经过一系列调研和思考,陈能文最终把生产基地定在老家鸿尾乡。穆源溪自西南向东北贯穿鸿尾,穆源溪下游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橄榄、水稻、蔬菜、瓜果等各类农产品生长。勤劳朴实的鸿尾人,在这片沃土上辛勤劳作,从根本上保证了有论生态农业拥有足够的有机蔬果供给。

解决了供给问题,下一步就是寻找需求。陈能文发现社区居民对食品的安全和质量有很高的要求,他立即开展支持农业(CSA)试运营,发展生态农业,促进产销对接和社区直销,结合福州地区实际情况,建立了田间直达餐桌农业产销型经营模式,解决了市民餐桌食品安全问题和农民卖菜难问题,促成了双赢的局面。

陈能文带领着有论生态农业探索出一条符合福州地区发展的都市生态农业模式,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力求突破,创建农业新模式

为了发展“互联网+农业”模式,陈能文一方面建立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特色保障机制,致力于为农业带来新人才、新思维、新模式,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让农业成为年轻人返乡创业的新选择,截至目前,公司里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已经达58名。

陈能文认为,真正的“互联网农业”技术不仅仅是利用电商平台做销售,而是农业全产业链引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农产品从种植到送达客户手中的过程可视化、可追溯、可控制。

有论生态农业的蔬菜基地已经实现了全智能化控制,据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介绍,自动水肥系统和控制室建在一座风车房内,农技人员利用一台电脑在控制室就能掌控整个农场的生产状况。基地大棚内装有无线传感器,植物的生长状况,大棚的温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指标均能显示在电脑屏幕上,智能化的控制让植物的生长环境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同时,蔬菜基地还坚持有机种植有论生态农业在田间预埋管道,靠机械化水泵将调配好的有机肥输送到地里进行有效施肥,耕作则是采用微耕机。就连灭虫都依靠生态手段,除了利用雌性激素制剂诱捕雄虫的捕虫器之外,他们还使用鱼藤酮、大蒜素等取自自然界的植物源、动物源、矿物源杀虫剂。

为了让居民安心享受有机蔬菜,有论生态农业还在园内安装了无线远程传输系统以及摄像头监控设备,居民只要打开手机视频,就可全程监控生产种植过程,追溯掌控种植源头情况。

在“互联网+农业”模式的基础上,有论生态农业还建立起“1+N”互助平台,打造智慧农业、农产品电商、农业休闲体验、农业冷链物流等平台,将都市现代农业、社区互助农业(CSA)、智慧农业有机结合,使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创新农业经营模式。

科技引领,打造品牌再升级

陈能文对这片土地怀抱着深深的情感,无论是在创业初期,还是如今企业扩大,他始终希望能够带动农业发展。为此,有论生态农业研发了福建省地理标志农产品数字化平台,以“生态福建、绿色农业”为主题,整合全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以及福建著名农业品牌等优质资源,围绕品质提升、品牌培育和宣传推广等方面,提出建设数字化平台和全渠道推广方向建设目标,推行多样化营销,同步推进线上线下销售。

通过数字化平台,不仅可以全面提高品牌农产品数字信息化水平,结合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数据,保障福建品牌农业农产品安全管理真实有效,增强品牌农业龙头企业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还可以提升福建品牌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实现“生产可视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功能,打造福建品牌农业“数字化”融合,提升全新概念。

同时,该平台一方面以“一企一码”为主体备案,结合推进“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建设,实行源头赋码、标识销售,便于查询企业的真实性,为消费者带来安心保障。另一方面,平台推动品牌农业生产主体严格自律、互相监督,共享品牌农业推广资源,并在产品营销的过程当中,实现从传统互联网图文到可视化物联网跨越,依托新型物联网电商“宽平台,全用户”,解决传统农产品原产地企业中存在用户引流、用户粘性、品牌推广等问题,形成互联互通,用户资源共享,不断形成自身独特优势,开发不同细分市场,满足不同市场需求,从而打造品牌之窗,来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其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陈能文表示,有论生态农业将以新思维、新人才、新模式推动“生态福建、绿色农业”的发展,让农民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更多的收益。

THE END
1.如何打造好“农业+”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是产业兴旺,农业发展是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的根基。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传统农业模式的变更提出了要求,新时代亟需创新和完善农村的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在农业与其他产业相融合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示范典例。鉴于此,本文以福建省建宁县为例,运用质性访谈和案例分析等研究https://www.jufair.com/information/61662.html
2.“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课题主持人:谷小青 内容提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各行各业受其影响越来越大,无论在学习方面还是在工作与生活方面,人们都越来越无法与互联网脱离,同时也越来越依赖互联网技术。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发展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组织实施“互联网+”重大工程,加快推进基于互联http://www.hnskl.org/m/list_78/4084.html
3.神州信息:“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及实现路径神州信息:“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及实现路径 作者/毕龙飞,神州信息农业农村大数据专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互联网+”经济形式迅速兴起,也深刻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现代农业的发展必然要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https://blog.csdn.net/baidu_31160581/article/details/121747884
4.深化“1+”发展模式大荔县新型农业发展结“硕果”陕西网讯(实习记者 王思敏)8月27日,由陕西省委网信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的“‘陕’耀小康路 放歌赞三秦”—“让世界倾听陕西声音”主题采访团走进农业大县—大荔县,探索多产融合的新农业发展模式。 大荔县地处黄河之滨、华山脚下,素有“三秦通衢”“三辅重镇”之称,荣获“国家文明城https://www.ishaanxi.com/c/2020/0829/1809541.shtml
5.浅谈"光伏+农业"产业的发展模式中国农学通报 2022,38(11):144-152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浅谈"光伏+农业"产业的发展模式 汤俊超 1,2,吴宜文 1,张姚 1,2,曹庆穗 1,吴照学 2,夏礼如 1,鲍恩财 1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设施与装备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14; 2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https://www.casb.org.cn/C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28145
6.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精选十篇)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篇1 一、案例介绍 南王山谷位于山东蓬莱市东南, 是蓬莱最为著名的葡萄酒产区,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占地12km2的中粮集团君顶酒庄, 内集葡萄种植、高级酒生产、酒文化展示、葡萄酒科研、旅游观光于一身, 被业界称为“南王山谷模式”, 受到广泛关注。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s636x77.html
7.探索“农业+”新模式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作为一个农业大县,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如何发展现代农业? 安义县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抢抓“南昌绿谷”战略机遇,探索“农业+”新模式,以重点项目建设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升级,不断延伸农产品加工链条,加速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实现了农业产业的“接二连三”。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113/00/21817113_622207302.shtml
8.“互联网+跨境农业”模式组成现代农业高效发展直播“互联网+跨境农业”模式组成现代农业高效发展 295 在这样一个文学快餐时代,如何取悦00后? 295 开启悬疑文学新品类,00后最受欢迎的悬疑IP 295 IP到底有多少潜在价值?如何撬动商业杠杆 295 惊人院:00后解忧杂货铺,浇筑二次元世界 295 如何让孩子触摸科学? https://v.pptv.com/page/0R0FiavJYyAZp508.html
9.特色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互联网+”新模式推动现代农业发展7月20日下午,徽火振心小队暑期社会实践赴安徽巢湖开展暑期调研,前往巢湖市烔炀镇农技站,采访许杨主任,与其深入交流,探讨当地现代农业发展情况。 实行稻虾混养,实现绿色发展 通过对许杨主任的采访,团队了解到,烔炀镇目前农业发展方向以产业化为主,在稻虾混养模式方面进行稻虾轮作和连作、稻虾的加工、建立特色交易市场https://digi.china.com/digi/20230808/202308081388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