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在上海召开媒体沟通会。谈及最近拼多多遭遇的一系列舆论风波,黄峥回应,平台已全面清除“涉黄涉暴”等商品,并将违规商家冻结款项100%赔付消费者。
黄峥介绍,拼多多一直在推进供应链往上游走。在拼多多平台上,供应链的迭代速度更快,因为量的聚集速度更快,所以供应链往上游推进的速度也更快。拼多多要做的事把更多的信息,更好地往上游推,让上游的生产者、贸易商能够提早知道这些信息,使其能做更有效的柔性生产和计划经济。
目前,在一些类目里,拼多多已经做出了很强的特色。“尤其是在农产品领域,拼多多有特别大的社会意义。”
黄峥曾在美国读书,曾见过美国的玉米地:一望无际的,看不到头的玉米,所有的玉米都长得一模一样,一台机器开过去全部搞定。因此美国整个农产品流通渠道采用的是工业品的流通渠道,卖一个玉米和卖一个茶杯没什么区别。
黄铮认为美国农产品的运输模式不适用于中国,因为中国人多地少,且土地按户分成小块,无法像美国出现大规模的土地,集约化在很多地方不太现实。这就会出现东家的橙子今天熟,西家的橙子后天熟的情况,农产品生产是不标准的。但中国仍沿用了工业品的运输方式,为了减少中间损耗,只能把水果变成半工业品——青的果实提前摘下来,在路上催熟。
拼多多的电商扶贫十分成功,黄铮认为,是因为对农产品采取“拼”的模式有天然的结构性优势的。农产品天然是分散的上行必须有流通侧的改造,形成正向循环。
“我觉得这是特别有意义的:当终端渠道改变的时候,组建上游的生产也会变好。”黄铮说。
在4月的开放日活动上,拼多多正式启动“一起拼农货”计划,宣布将在全国范围内投入100亿的营销资源,挑选500处农产品产地,扶持1万人成为“新农人”,解决农业供应链的货源与交付难题。
THE END